最近一段时期,广播新闻业界和学界的同仁都在讨论着这样一个话题,即广播新闻业务改革究竟应该如何进行,其主攻方向又在哪里?有的对已有的广播新闻报道模式与方式作了十分深刻的剖析,指出其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有的则根据广播传播独具的优势与特点,阐述了广播新闻报道扬长避短、“走自己的路”的发展战略……讨论之热烈,参加者之踊跃,实为多年来所少见。面对这场讨论,笔者在欣喜的同时也深感忧虑:讨论大多囿于技术层面上寻求广播新闻业务改革之途径与方向,而鲜见从思想观念层面上作进一步的探究,如此下去,讨论真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吗?笔者以为,当前我国广播新闻业务工作上存在着的最大的问题,恰恰是思想观念的陈旧、过时;不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从而找出合乎科学要求的对策方案,广播新闻的业务改革势必流于“改进”、“改良”罢了,是难有真正的“改革”可言的。
毋庸讳言,多年来我们的广播新闻业务工作一直陷于只“唯上”、不“唯下”的思想误区,片面地恪守着做好“党的驯服工具”的思想与行为准则,以致我们的新闻报道只是简单地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转,看上级领导的眼色行事,“领导咋说我咋说”,而对群众的需求、喜好则不闻不问。这就是我们广播新闻业务工作种种弊端的最主要的根源所在,也是我们今天进行广播新闻业务改革的最主要的动因所在。跳出原有的思想误区,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应是实施广播新闻业务改革的先导。而要做到这一点,当务之急就在于广播新闻工作者在牢固树立“党的意识”、“政治意识”的同时,必须树立起坚实的“听众意识”,即不仅要当好“党的驯服工具”,也要当好“听众的驯服工具”,了解并掌握听众的心理,尊重并满足听众的需求,真正自觉地为听众服好务。这里限于篇幅,笔者仅就广播听众心理的一般状况及其把握,谈点一孔之见,以求教大家。
一、研究并掌握听众心理是广播传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为了说清这个问题,不妨先简要介绍一下何谓心理学,何谓广播听众心理学。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就是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产生与变化的经过,个性心理特征则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等。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而且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实用科学。广播听众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学在广播传播领域具体运用所派生的新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从广播听众收听欲望的产生,以及收听过程中一系列心理现象变化发展的规律。
研究和掌握广播听众心理的重要性,首先是由广播传播的服务对象所决定的。广播传播的对象是听众。听众是广播传播过程中的终端,节目的价值在这里实现,作用在这里产生,影响在这里形成。离开了听众,广播新闻传播的价值、作用、影响便等于零。因此,重视听众在广播新闻传播中的地位,重视听众心理研究,是搞好广播新闻传播工作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广播新闻传播的服务面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广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调查中心曾调查二次大战中,哪一种新闻媒介工具对公众的服务贡献最大。调查结果,广播占67%,报纸占17%,电影占4%,杂志占3%,无意见占9%①。50年代后,由于电视传播的迅速崛起,广播听众的人数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然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前几年,中国广播电视考察团赴美考察了解,目前美国各界人士获取消息的途径是,靠电视53%,靠广播30%,靠报纸5%,靠其他宣传工具2%。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也相当快。
当前全国(除台湾省未计入外)拥有无线广播电台160多座,收录机、收音机2.2亿多架,有线广播喇叭8000多万只。广播已经成了我国人民了解国内大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文化娱乐的一项主要工具。面对这种情况,广播新闻工作者不了解、不熟悉自己的服务对象能行吗?
广播新闻传播虽然是人类上层建筑领域里的一项社会活动,但它属于上层建筑领域里的意识形态范围。它与上层建筑领域里属于政治范畴的政权、军队、法庭不同,它不具有强制性。
人为地强制听众收听广播是不现实的,也是不会奏效的。尽管听众对广播没有控制权,但他们有选择权。从广播节目的制作、编排角度看,听众的权利的确微乎其微,然而从收听的角度看,听众的权利却大得很。开关在他手里,波段由他掌握,频率由他挑选。据介绍,欧洲有一个国家,30多年来,只有15%的国民收听本国广播,而85%的国民却经常收听另一个国家的广播,以至国内发生的许多重大事情,该国国民多半是从国外广播中获悉的。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广播事业乃至社会生活不能不说是一大悲剧。
刘少奇同志说过,“你们(记者)是为了读者服务的,为看报人服务的,看报人说好,你们的工作就是做好了……”①广播和报纸一样,其命运并不在办广播人的手里,而是在听众的掌握之中。因此,了解听众心理,熟悉他们的需求,是广播兴隆昌盛所必须解决的一大课题。广播听众心理的研究,正是从理论上给广播新闻工作人员提供了解听众,更好地为听众服务的有力武器。
研究和掌握听众心理的重要性,还取决于广播这一传播媒介自身的特点。广播是单纯依靠声音来向听众传输信息的,它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只有耳朵,并由此引起人的感觉。人的感觉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人的感觉器官和头脑中所固有的,而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和大脑的结果。
客观事物的属性变了,人的感觉反映也就不一样了。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躯体觉之分,不同的感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不相同的。比如,报纸上一篇报道,读者阅毕也许会感到兴趣,但将其一字不易地拿到广播上播出,听众就可能会产生反感。就是一篇广播稿,经过不同播音员之口,由于速度之快慢,音调之高低,声色之优劣,感情之浓淡,给听众听觉的反应,也就截然不同。要搞好广播新闻传播,就得下功夫了解听众的听觉特点及其心理活动规律。
广播与其他新闻传播媒介的不同,还在于它的收听形式的随意性。一般来说,听众收听广播事先没有明确的目的,收听过程中也常常是“一心两用”、“三心二意”,边做事边听,边说话边听,不能保持一定的平衡镇静状态,不能像读报纸、看电视那样专心致志。广播收听形式的随意性,使听众往往产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想知道的新闻就听,而不感兴趣、对自己无关紧要的就不愿听的心理。因此,听众收听活动的心理状态通常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不感兴趣,有意听之者有;感兴趣,不意听之者有;“置若罔闻”者甚至厌恶者也有。据1983年10月对浙江听众的调查,“有意听”、“天天听”广播的人约占全部听众的1/4,而“随意听”的人约占3/4左右。听众心理状态的可塑性还表现在各种状态的相互转化。“随意”可转化为“有意”,“厌恶”可转化为“爱好”甚至“着迷”。转化的条件便在于广播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是否能满足听众需要。不了解听众心理,不掌握听众的需求,势必失去听众,广播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基础。
二、兼顾人的心理共性和个性需求,争取最广大的听众
1982年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学生曾以“您最喜欢哪三个节目”为题,抽样调查了北京市13岁以上居民收听广播的情况。
2382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听众作出了如下回答:
调查结果表明,广播听众是多层次的,他们对广播传播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甚至大相径庭。办广播就得考虑到他们的心理个性需求,照顾到他们的特殊兴趣,把节目设置得尽量多样化些,节目内容安排得尽量丰富些。
广播新闻传播要注意研究人的心理个性需求,更要注意研究人的心理共性需求。共性是寓于一切个性之中的。人的心理共性需求,形成了人的共同兴趣,这就像人有耳目口鼻一样,是一种否定不了的客观存在。毛泽东就很赞赏孟子这段话:“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①早在1956年5月28日,新华社编委会向中央汇报新华社的工作时,就把“新闻应该有普遍兴趣,能引起共同注意”列为新闻的基本要求的第一条。这也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广播新闻传播能否办得富有成效,适合人的心理共性需求,满足他们的共同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摘》和《联播》节目,为什么上自中央领导,下至成年的普通群众,都十分关注,甚至达到废食倾听的地步?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此。西方广播新闻界历来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他们把听众兴趣看作是新闻价值的基础和主要标志。
为了争取听众,他们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采编、播出有共同兴趣的新闻。
那么,人们对广播新闻传播的心理共性需求是什么呢?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人都有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从幼儿就开始具有的。这就是巴甫洛夫提出的“无条件反射中的探究反射”,这是人的求知欲的幼芽。广播新闻传播能够唤起听众的求知欲,就能引起听众的共同兴趣。因此,好的广播新闻,总是报道广大听众普遍关心的,欲知而未知(或未详知)的事。比如,获全国优秀广播节目奖的广播通讯《“豆腐神”曲立文》,一播出就受到农村听众的欢迎。原因就在于它不仅介绍了农村专业户曲立文劳动致富的事迹,还介绍了这位“豆腐神”做豆腐的五条“秘诀”,从而满足了农村听众普遍渴望致富经验和方法的要求。
“先听为快”,则是人们共有的心理特征。对于听众来说,总希望尽快地知晓、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并以先于他人获知最新信息为乐;有的还以迅速扩散刚刚获知的新闻为快。广播新闻传播应该充分发挥其播发次数多和电波传送快的优势,来满足听众的“求快”心理,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后仅4分钟,中央台就播发了记者从会场发出的消息。以后,随着会议进程,从15点到20点,每隔一小时在正点新闻节目里作一次报道,不断补充新的内容,从而满足了听众急切的新闻欲,受到了听众的广泛关注。
爱“美”,也是人的一种心理共性需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听众在收听广播时,不仅要求节目内容真、传播时间快,而且还要求节目的表现形式美。新闻广播节目的美必须以真为前提,是真实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相结合的产物。“美”的广播新闻节目,应该使人听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深受感动。这样的新闻,才能让听众喜闻乐“听”。
当然,人的心理共性需求还有其他方面,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广播新闻传播一定要考虑到人的心理个性和共性需求,兼顾听众的特殊兴趣和共同兴趣,以吸引最广大的听众。
三、善于运用“注意”规律,增强广播传播效果“注意”是人的一种主要心理现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但“注意”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同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在心理学里,“注意”又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形式。前者是有预定目的、需要经过意志努力的注意;后者则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形成的注意。人的心理活动中,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交替进行的,又是互相转化的。广播新闻传播对听众的争取,只能靠吸引,不能强迫;因此,它不可能强求听众去有意注意,只有通过广播传播自身的努力,去引起听众的无意注意,并稳定、延缓其注意,使之转化为有意注意。
广播新闻传播怎样才能引起听众的“注意”呢?各地广播电台都有着自己的成功经验,归纳起来,不外乎这样几点:
(一)新闻传播的内容上要新、时效要快。只有用最快的速度,迅速及时地传递各种新的信息,报道人们所关心、所感兴趣的事,让人感到新鲜,受到启迪,得到知识和力量,人们才会注意听,并且耐心地、仔细地听下去。
(二)新闻传播的形式上要尽量采用广播特有的新闻传播手段。实况转播、录音报道、讲话录音、配乐广播等形式,能让人亲临其境,亲闻其声,产生现场感,这样的传播形式就较一般的文字报道有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力。
(三)广播语言上要求通俗口语,生动活泼。“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广播要让人一听就懂,对不易听懂的专业术语、定义、概念,应加以解释。尽量不用还未在群众中流行的外来语、倒装句。长句改短,读音响亮,语句有韵律感,听起来就悦耳。
(四)写作手法上要适应广播的特殊性。广播新闻主题要集中、明确,段落要清楚,叙述以按时间顺序为好,插叙、倒叙、回忆等要尽量少用。要注意多选既能说明主题,又有故事情节的素材,力求播出“故事”来,以加强听众的记忆。还要注意要点宜重复,前后须呼应,这样给听众留下的印象就深。
(五)节目编排上要有条理,要灵活。专题节目,每次以集中反映一两个内容为宜,报道的体裁以多样化为好。稿件之间可适当加入间奏乐,既活跃气氛,又给听众的听觉留下休息时间。新闻节目的安排,除考虑重要性、地方性外,也可考虑内容上相对集中,划分些“小专栏”,做到既重点突出,又丰富多彩。
(六)节目设置要讲究群众性、科学性,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听众的要求,设置一些对象性节目。各个节目播出时间,要按照当地听众习惯,考虑到听众的作息规律,切忌主观臆断,搞“一言堂”、“一刀切”。
(七)播音上要讲究质量,提高水平。不但要发音准,声调正,而且要运用多种表达手法,特别要注意感情色彩。对不同的稿件,要用不同的语调和情感,力戒千稿一音。
引起听众注意的方法,还可能有十条八条,但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从听众的心理活动规律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广播新闻传播效果。
(198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