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明代宗族研究
4806700000039

第39章 杨士奇之族谱序跋所见宗族与修谱(2)

基于故家论的宗族思想,杨士奇阐述了族谱的重要性和对族谱功能的看法。他认为族谱是世臣巨家的标志,他指出:“族谱之作,所以明世次,别疏戚,著其所自出,而表先烈启后昆之意,亦具乎其中。故凡世臣巨室之家,皆有谱,而谱非有良子孙则莫能举而修之也。”又说:“后世宗法既废,世臣巨家重尊祖敦族之心者,皆本诸此,以作谱牒,以约其族之人,俾皆由于孝弟。此故古人忠厚之意,而非有贤者则不能为之也。”?修族谱是故家承前启后、约束族人重要措施,但是只有贤良子孙才能为之。拥有光荣的祖先和历史以及清晰世系的族谱,也是故家世族与暴发户的区别之一。《南径胡氏族谱序》反映了杨士奇的这种看法:“谱牒之作所以亲宗族也,世道泰民俗厚,则谱牒盛行。比年士大夫家率有谱,足以为世道人心喜,而孝子慈孙不失其良心者,传信传疑,不肯毫末损益。如崛起骤出者,欲与故家世族相颉颃,往往攀贤援贵,以自矜大,而舛谬错乱不自知者,君子不能不为之兴慨也。”?但是“比年士大夫家率有谱”的情形在明初已不复存在,他指出:“今世士大夫家能存其谱牒者,什裁三二,或遭时多故,丧失不存;或虽存之,而无贤子孙为之辑理,卒使后世无所于考,斯二者皆可谓不幸也已。”号召今世士大夫家贤子孙以辑理谱牒为当务之急。

昭先启后是杨士奇对族谱功能的重要概括。他指出:“盖谱之作,所以尊祖厚族,而实寓昭先启后之意。”他又强调:“谱牒虽以考本源、辨亲疏为义,而昭先德、警后裔之意亦具矣。”昭先警后与昭先启后并无实质性区别。这一概括是对族谱功能传统说法的新阐释,实际上是基于他对维持故家的主张。而他的《荷山刘氏族谱后序》可为“启后”作注脚:“夫世家大族其声名文物之盛,历时变故,而子孙孙子卒能继继愈引弗替,虽本于忠厚之泽,亦繇谱牒之著有以启之矣。彼其见先世积德累仁,蜚华腾茂赫赫炳耀乎前,而顾己有未能焉者,必将惕然思起而继之,以不辱于后。此为人子孙苟有志乎善者所同情焉,然则谱牒之作岂小补云哉。”族谱可以启后,在于通过先人的仁德激励后人,人情向善,族谱作用不小。

士奇在多处论述了族谱与仁德的关系。他说:“宗族盛者必有谱,所以明源本、别疏戚,盖有裨于人心世道者也。使知尊其所尊,亲其所亲,斯孝友睦姻之道行焉。然谱非仁人不能作,仁道之行,本于身始于家,故谱者仁人之首务也。”孔子说过:“仁者爱人”,族谱寓尊、亲孝友睦姻之道,为“仁人之首务”,可治家睦族。《邹氏谱序》更明确指出此点:“谱牒,君子以仁其族之器也,本乎孝弟之心焉。盖君子无往不用其仁,而行之必自家始,此谱牒所繇作也。”关于谱牒产生仁,他说:“夫祖者吾之所从出,族者吾之所同出,必资谱而后明。有谱斯水木本源之心存,孝友睦姻之道行,故谱者为仁其家而作也,非有贤子孙不能。”认定世系可使人心存水木本源观念,实际上就是上面所说的族谱寓尊、亲孝友睦姻之道,可以为仁其家。所以,水木本源是宗族的基本观念。他在《太原徐氏宗谱序》中对明本源又有所展开:“宗谱何为而作也,所以明源本辨戚疏而作也。譬则木焉,柯敷条析,益散而益蕃,其实原于一本。一家之亲自同气至于一从再从,至于无服,至于途人,益离而益远,其实出于一人之身,自一人之身而至于途人,谱何可无作也。”明本源即强调一本,收族人于祖宗以来的世系中,进而产生仁这一维护宗族人际关系的德目。

族谱与仁德的关系并不仅限于治家睦族,杨士奇还把修谱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措施。他认为宗法制崩溃后,维持宗法精神主要依靠谱牒,他指出:“自宗法废,赖谱牒之行以维持人心,纪纲俗化,为世道之助。”因此,修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维护社会秩序政治模式的具体化。他还说:“吾尝谓,世谱者所以仁其家也,士君子少而学也,其志固望上以事君,下以及民,然能仁于家而后能仁于国,仁于天下。能孝其亲,而后能敬君,能惇于族而后能惠民。盖道修于身举而措之,必自内以达于外也。”这一论述很政治化,在杨士奇的谱论中不多见。他又指出:“盖宗法废而族谱行,庶几犹有古人仁厚之意。夫仁厚用于家,则可以善其家,用于乡则可以善其乡,推而用之,可以兼善,谱固世道之所重也。”强调修谱善家、善乡以及兼善天下的作用。《丰城李氏族谱序》也很政治化:“天下之治,本于亲亲,故先王之世特重宗法。后世宗法废,士君子笃意于谱牒,盖亦先王之遗法,而敦本之道也。谱牒明然后源本不昧,疏戚不紊,而孝友慈睦出于仁爱之良心者,自不容于已矣。仁爱施于家,推而及于民,又推而广之,天下之治所由以兴,谱牒非有关于人心世道者欤。”把修谱作为天下大治之本。

杨士奇对族谱还有一些文献学上的论述。杨士奇认为族谱即家史,谱法应借鉴史法,修谱贵纪实。他说:“家之有谱,犹国有史,贵纪实也。史而不实则诬,故良史不知者必缺。孔子曰:吾犹及史之缺文,以见古人慎重之意。谱者,纪吾宗本源之所自,支派之所分,尤当慎重者也。儒先君子之为谱,莫善于欧阳文忠公,欧谱阙其七世,盖纪实也。”把“不知者必缺”作为良史的基本要求,推崇欧阳修的谱法。纪实即存真求实,对祖先负责。反映在修谱态度上,就是要“谨”,也就是上文中所说的修谱当慎重。他指出:“古者宗法行,人皆尊其祖敬其宗,而俗化以厚。后世宗法废,人犹不忘其尊祖敬宗之心,不沦于薄俗者,则赖谱牒之行也。故谱牒可以系人心敦化本,而仁人君子必至谨于斯焉。然更世多故,迁徙不常,传历既远,统系之不明,代序之不知,亦理势之所有,惟仁人君子则著所可知,而缺其所不可知,又谨之至也。数百年来士大夫著谱可范世者,庐陵之欧阳氏、眉山之苏氏。欧阳谱凡二十世祖,而缺其中七世,苏氏自高祖以上失其传,谱录始于高祖以下,此皆著其所可知而缺其所不可知。其心固以为,一家之中其事孰有重于尊祖而敬宗者,其可以不谨乎!故曰仁人君子之心也。岂如薄俗夸大喜高而冒昧无实者之所为乎。”“谨”的重要性在于“谱牒可以系人心敦化本”。

因强调修谱贵纪实,所以反对修谱中的援引矜诞。他批评当时的谱弊:“今之人之为谱者,往往藉是以著其先世华显闻达,以耀于人。人即其先世未尝华显闻达,则旁求远掇,谓他人父,谓他人昆,若拜郭汾阳之墓之类,以务张其声光,若是谱无作可也。”又说:“吾观后世作谱,无援引矜诞之弊者鲜矣。”?对于有久远历史的故家,则主张要详叙世系源流,并不畏世俗非议,如同不知者必缺一样,也是纪实。他还指出:“近世士大夫家著谱牒,其有所考据者,自源徂流,百数十世,若指诸掌;其无所于考,则断自所可知者而著之,而不敢妄有援焉,其于义皆当也。而流俗之人挟其私见,往往互为诋訾。其世系有所从来则曰谬冒耳,无所来者曰贱出也,岂至当之论哉。世固有谬冒者矣,岂可以一二废千百。且谬冒者必援夫圣人以重其所出,夫舜禹大圣人,至重矣!谓瞽鲧非其所出乎?其亦不思之甚矣。故君子之心惟曰:此吾之所从出也,吾有所考征也。吾从而谱之,其为人吾不敢议焉。曰此非吾所从出也,吾无所考征也,虽大圣人吾不敢谱也。盖为子孙孰不欲溯源求流,探其本始而谱之,以系其后世无穷之思。惟不幸而无所于考,乃断自所可知者而著之,如眉山苏谱之作,而岂其所得已哉。”在士奇看来,世家大族的谱系是可靠的,只要有所考征,不必担心谬冒之嫌。杨士奇的上述主张在《瑞安杨氏谱序》有一概括:“作谱之道,明其本详其亲,存其信阙其疑,欧苏所为者盖如此。”对于族谱史的认识,杨士奇还有所论述。他说明了家史的书法:“谱牒者家之史也,必孝友仁人而后知作之。吾之所从出者吾所当尊,吾之所同出者吾所当亲,尊之亲之,则其本末疏戚、或仕或隐、与凡善之可法于后者,皆所当知,于是而录之,以示后人勿忘,故曰:非孝子仁人不能知而作之也。”杨士奇还认为族谱有补史传,指出:“然则斯谱之传,他日太史传名臣述世系者,将有考焉。”杨士奇纂修了本家族的谱牒,在他的笔下,家乘、族谱、家谱这些谱名是有区别的。他修有《杨氏家乘》,他说:“诸父比岁之文,其子孙不知宝爱而亡遗者亦多,其仅存者皆辑而录之,若名贤赠答哀挽之作,及其他诗文有及吾先世者,亦皆录之,冠以谱牒事实,总名曰:杨氏家乘。其首族谱,尊本始也;次家谱,重所亲也;次事实,行之纪也;善行在人,既没不忘,则形诸咏叹,故哀挽继事实焉;次遗文,志之寓也;同志相求,则因文以达意,故赠答继遗文焉;名贤之文,非以为杨氏作,而有及焉者,亦可以旁考行事与其交游,故列诸附录终焉。凡二十卷。不填卷尾者,俟续得而录之。得有先后,故录不能以序也。”可见“家乘”是含有族谱,家谱、事实、哀挽、遗文、赠答、附录以及空白页的“余庆录”的谱牒形式,实质是谱系加上文献。关于“族谱”,据《泰和杨氏族谱序》宋人杨辂为庐陵杨氏始祖,其后五世,允素由吉水始徙泰和,为泰和杨氏始祖。“泰和杨氏族故有谱,刻石置县西延真观,元季,观毁于兵,石坏,刻本亡逸,士奇求之二十余年不得,近得族父与芳翁寄示所修谱图一帙,其间传系失于接续者亦多矣。窃惧其益久而益废也。乃本谱图所载,准欧阳氏五世以下别自为世之法而统录之,其传系失于接续者,皆仍旧位置,而详注于下方,庶几延真刻本有出可以参补,名曰:泰和杨氏族谱。於乎,即谱而观,繇庐陵府君迄今凡廿有三世,繇允素府君始迁泰和以来十有八世矣。”该族谱保存并详记始迁泰和以来的世系。据《题杨氏族谱后》说,此谱作成于永乐六年(1408年),系历时六年乃成之作,有刻本。此外,士奇又于永乐七年作族谱图,“而欲广其传”。又据《重修族谱图序》:“此图上自府君辂始迁庐陵,以再迁泰和于今廿有三世,其间或书字、或书名、或书行、或书号者,凡四百九人,失其字名行号但书某以识之者,十有五人,总四百二十四人。夫谱泰和之族必自庐陵府君始者,尊吾所从出,且旧图之录也。”可见图与谱所记世系是一致的,其主要区别诚如该序说:“图以揭世系,而谱兼载事略。”士奇还纂修了家谱,他在《杨氏清溪家谱序》指出:“吾尝作泰和杨氏族谱,又作谱图,谱泰和之族。而吾高曾以下生卒岁月葬某地、娶某氏、女适某人,皆吾所当志而例不得独详,此家谱所以作也。家谱之作,以详吾高曾以下,而必始于允素府君者,府君繇吉水徙泰和,为泰和初祖,清溪之源也。高曾以下诸父兄弟今多散徙他处,而悉书之者,清溪之派也。”所谓杨氏家谱,是详记高曾以下世系的派谱。《清溪杨氏先德录》是杨氏谱牒的又一形式。士奇在序中称:“杨世有文献,为乡邑之望。”经元季兵乱,“杨氏故老已尽,而家之断简残帙悉无一存,虽乡之遗老时能道其先德于人,然文字之所记者无传焉。余幼孤,幸内承先夫人之训,外承二三世父及外家耆耄之教,稍长历咨遍求,初得陈心吾先生所著墓铭,次得先公著家传,又次得刘尚书墓表、墓铭二文,最后得欧阳楚公墓碑手笔于赣农家,濒毁之际,真若有神物护之者。又后得史传,遂稡为卷,而益以先父兄事状、墓志、碑传并先夫人慈训录皆在焉。名曰:《清溪杨氏先德录》。首冠于谱,谱必自始祖者,重所本也。今清溪之出多已他徙,而悉录之者详所亲也,清溪杨氏二百年来仕者概具于此”。《清溪杨氏先德录》主要记载了先人或外人有关杨氏先世的碑传、家训等文字及反映杨氏出仕情况的谱系,文献是先德录的基本内容。

关于谱名反映出族谱类型不同,从杨士奇的其他族谱序跋也可以看出。比如家乘以包括文献为特点。《王氏家乘序》介绍该家乘“:首谱牒,其次当时名公所作碑记、哀祭之文及往复赠寄之诗,而其先世所著文章终焉。”家谱为五世左右的支派谱,如泰和严氏在宋庆历年间有名震者,其三子分派,后人于明初“各为家谱,述其本派”。可见“家谱”属于支派谱。泰和袁氏在宋登第凡七人,但袁曾修《西昌袁氏家谱》不具载,“特著其本派耳”。袁氏家谱亦属本派谱。泰和的另一袁氏——宏冈袁氏,存有宗族谱牒,袁本谦“又取自高祖以下至余之子,凡六世,别为家谱”。还有“太仆寺少卿甄德辉作《甄氏家谱》,断自其祖,至其孙凡五世曾祖以上盖不可知”。世系只有五世,故谱名“家谱”。

谱名也有混同使用的情形。如宗谱与世谱无区别,浙江仙居吴氏著有“世谱”,士奇为之作序,序中说看到该谱是“见其宗谱”,将这两个谱名混用。又如族谱与世谱亦相通,《吴氏族谱后》说今世谱始于《世本》,“世谱非有贤子孙则不知作之,吴氏其代有贤者,故记载详明,继继不绝欤”。显然文中世谱即指族谱。《泰和杨氏重修族谱图序》在讲了本族的族谱图后说:“盖世谱凡子孙皆所当务士奇所为此,固有望后世之贤子孙也。”?族谱图可以用世谱表示。总之,世谱既可以包括宗谱,也可以包括族谱,指宗族世系之谱。另外宗谱也有和族谱混用的情形。如杨士奇修有本族族谱,但是他在《瑞安杨氏谱序》中则说“士奇尝续本宗谱”,可见脑海里本宗谱就是族谱。

杨士奇的谱序也记载了一些明初族谱的内容和体例,不过这在杨序中并不多见。《溧阳史氏族谱序》介绍该谱:“其族故有谱及庆传录,今谱因而续之。前为谱图以著代序,后为谱录,以详仕宦葬娶。”?该谱有谱图、谱录。《吴氏世谱序》载该谱:“凡名讳字行生卒葬娶详其所知,阙其所不知,灿然有条而不紊,名曰:世谱。所得历代封赠诰敕及碑志行述之文别辑为卷,名曰:世录挽,附谱之后。”世谱后附有文献。江西新淦邹氏少四者始徙淦之晋溪,六世孙立文又徙韩溪,“孟爵(立文子)所著谱及图凡三:自少四至孟爵之孙为新淦谱,盖重其所出,且以明源流也。自高祖至其孙以下为五服图,又自其父以下为韩溪谱,则厚其所亲,且以辨等杀也”。该谱世系及亲疏关系的二谱一图设计少见,属于创新。

泰和及吉安的人文环境与杨士奇的故家论

本文第一部分提到,泰和多唐宋以来的世家大族,具有人文传统,这些宗族在元末受到重创。但是,诚如杨士奇所论,故家以文学、仁德传家。明初众多泰和家族纂修族谱,与这些宗族的复兴是一致的,而宗族的复兴与族人科举的成功分不开。泰和人状元陈循在宣德九年(1434年)说:“吾邑之士,岁以明经应乡选者,恒数十人,而克捷者亦往往十数人焉。自永乐甲午以迄于癸卯四科,凡六十人有奇,可谓盛矣!其未就礼部试者,尚三十有一人。梁叔、蒙叔、车袁叔、景肃、仰善、罗崇本、某某又皆有志于厚积薄发者,咸冀有以造其极。其于孔子所谓以文会友之意,盖庶几焉。岂独进身之计而已哉!”泰和在明初的上述科举成就令人吃惊,这里科举不仅是进身之计,也是人文传统。在这一传统作用下,故家通过科举在新的王朝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