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明代宗族研究
4806700000010

第10章 安徽徽州府的宗族祠庙祭祖(5)

元代有的徽州学者主张祭祀始祖也推动了宗祠建设,元代陈栎就比较突出。休宁人程敏政《定宇先生祠堂记》记载本县陈村陈氏族人彦威率族人在祖先故居“建祠其中,每岁正月二日合族人等奠献礼”。该族的陈栎主张:“以八月一日祭始祖鬲山府君,奉以配焉,盖于今三十年矣。”由程敏政生活的时代,推测该祠大约建于成化稍前,但陈氏祭始祖鬲山府君则是元人陈栎的主张。另一事例休宁兖山汪氏,在弘治元年(1488年)重建先祠成,“其中专奉越国公,高曾祖祢左右序列于上,诸旁亲之主左右序列于旁,限以重门,缭以周垣,凡神厨祭器库之类悉以如式”。程敏政向汪氏族人询问“立祠之义”,回答说:“窃闻吾乡之先有陈定宇氏,一时巨儒,其上世本唐鬲山府君之后,陈氏祠寔中祀之。吾之所以主祀越公者,本定宇意也。又闻浙之浦江有义门郑氏累世同居,其先祠并祀伯叔群从男女之主,上之人尝旌其门,下其家范以风四方,吾之所以建祀旁亲者,用郑氏例也。其余一遵朱子《家礼》与国朝颁行之定式,并行而莫敢戾焉。”兖山汪氏祭祀始祖汪华是借鉴陈栎的主张以及陈氏祠堂的做法,可见陈栎的主张至少在休宁的影响是不小的。

三明代徽州宗祠祭祀始迁祖和统宗合族

徽州宗族祠堂祭祀始祖有不少的事例。在休宁,王氏始祖为唐尚书璧,下分县前市北、玉堂里等支,王氏建有大小宗祠。“合诸疏属”的大宗祠“构祠东郭门外,祀始祖而下,合大宗之子若孙,岁时祭、会食有常礼”。小宗祠“祀始迁玉堂祖,迄高祖而下,至父诚庵公,凡五世。帅小宗之子若孙,岁时正月旦、寒食拜祭有常礼,由是近属诸子若孙又知五世之宗矣。君子曰:祀始迁祖不忘本也,祀高祖而下厚所出也,祀止五世宗五世也”。该小宗祠建成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这是先建大宗祠后建小宗祠的事例,在徽州类似者不少,以至有人强调不要只顾远祖而遗忘近亲。说明祭祀始祖在徽州形成传统,并不是只有先建家祠再演变为宗祠一种祭祖变化形态。万历八年(1580年)修成的汪溪金氏大宗祠堂,规模宏伟,“堂六楹,高三丈,广倍之,扁曰:敦叙堂。翼下为廊,东西各三楹,前庑四楹,为棹楔,扁曰:昭祜,又曰:大宗祠。堂后两旁级而上,中为台,高寻丈。后为堂,广为正堂,奉初祖彦澄公像,台上崇阁五龛室,奉初祖、显祖九祖,扁曰著先楼,不忘本始也。缭以周垣”。这样的大宗祠反映了万历时期宗祠的发展。

婺源金村洪氏祖祠:“正寝以奠四代之时祭,典礼也;又为别祠以致一祖、二公之特祭,义起也。一祖经纶公以始迁也,以德也;二公良三、宜三公以起废也,以功也。中室一始祖也,祀以冬至;左右室二公先祖也,祀以清明礼也。又于祠堂萧墙之前为堂三间,左右两廊如堂之数,会宗族合食于斯,教子弟讲习于斯。”这是比较遵守礼制的事例,虽设立始祖牌位,但祭祀始祖在冬至进行。洪氏的始祖是唐人。婺源桃溪潘氏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成祠堂,严嵩《潘氏祠堂记》记载:“中以奉始祖考妣,再世而下,则标祀其有齿德官勋及文学科目者、貤封典者,各以昭穆而咸袝。”潘氏始祖也是唐人,严嵩就该祠发表议论:“古礼之不复久矣,昧者安陋,诎者限财,弗得者限制,故举世行者鲜。天子之卿秩视大国之公,潘氏之法固以得准古五庙之祭矣。

内而兼少宰司马之禄,外而合都宪岳伯郡牧之禄,宜为此无难焉。或者以谓服尽之祖远而不祭,有后之宗疏而不袝。先儒以为祀止高曾固也,然充类析义,疑有未尽。故程氏谓祭先之道,但可知者无远近多寡皆得祀。此溯流而源、推枝而干,所谓报本合萃之道也。”认为祭祀始祖符合宋儒的主张。

值得注意的是徽州的统宗祠。嘉靖《徽州府志》卷二一《宫室》所列宗祠中有婺源的萧江统宗祠,万历《祁门县志》卷四《人事志·宫室》所列宗祠中有汪氏统宗祠。另外,徽州“郡中则诸吴甲族,尤著溪南,或统祠或特祠各有当矣”。休宁南城金氏“合族有统宗祠”。统宗祠就是大宗祠,特别强调统合诸支族人。明代嘉靖时程氏篁墩世忠庙衰败,程辂设想建立统宗祠,他说:“篁墩我程氏根本地也,庙既不有,不可无祠,须近地择建,颜曰:统宗,而买田为世祀计。上祀始祖太守公,以忠壮公配,凡诸分迁之祖,袝诸两旁,子姓岁会而祭告焉。”?即通过祭祀始祖和分迁之祖统合分迁诸族。为了更具体地了解统宗祠,我们以明代徽州最为宏伟的休宁范氏统宗祠进行考察。文献记载该祠:

博村统宗祠,即范观察宗祠也。以合七族子姓,骏奔祭事,故名统宗。博村为范姓祖居,旧时各门分祭于寝室,未有祠,祠之议自中支孙正己公始,而力不逮。后人继其志,卜筑于南岸,子侄立尚义会,醵金鸠材,首建寝室九间,以中五间奉先灵,颜曰:孝思堂。东西廊坊为神厨、祭器库,前两庑为斋宿所。又倡率族众捐资建正堂,颜曰:彝伦攸叙。左立慈贞庙,右立止善斋,东西两廊各五间,又令子侄立正己会。前创门屋七间,扁曰:致敬。外树华表,以彰祠名。左右竖碑亭二所,将征名笔勒碑石记事,主之者西野公德芳,助之者辛塘公衍芳、枫敬公理芳、小山公联芳、继庵公孝芳、云庵公洪芳、乐静公泽芳,而协赞之者,则各房各族之英彦有同心焉。经始于嘉靖四十五年丙寅,重葺于万历二十一年癸巳,而定龛次立木主与慈贞廊阁,仰德、述功二祠之制,皆于是年成。祠之堂申向,大门改庚向。其栋宇宏丽,晕飞云耸,郡中各巨姓各祠未有过之者。但墙垣广袤,瓦植鳞簇,稍一颓坏,修理维艰(如万历十二年大风,西廊坏,费银一百五十余两。万历十九年风,西廊再坏,并坏祠南正墙,费益倍),雀鼠风雨之虞,预为周悉,是在有孙贤裔加之意焉耳。

博村统宗祠,因合七族子姓,故名统宗。该祠有寝室、正堂及其附属设施,其建筑为明代徽州各巨姓宗祠之冠。尽管明代宗祠空前发展,成为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的主要形式,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当地祭祖形式仍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我们以毕氏的祭祖祠庙为例,作一说明。该族族谱记载:

歙县长陔祠堂:在居东一里会胜长丰殿东,奠迁祖经公神主,合族时祭。

家祠:在居西,景泰年间毕子学建,奉五世祖以时祭之。

徽城上北街毕氏先茔祠:在河西中村弘治十四年毕文理等为首倡。

嘉田祠堂:在居左,成化间毕文汉弟侄同建。闵川祠堂:在乡坵南山墓祠:在居西南二里,毕廷美建。午峰墓祠:在居西百余步。

由此可知,歙县长陔“祠堂”实为宗祠,祭祀始迁祖,以合族,择地另建;“家祠”祭祀近亲五世祖,建于居西附近。而且是先有宗祠后建家祠。照此理解,嘉田、闵川(在休宁)的祠堂都应该是宗祠,闵川还有两所墓祠。而毕氏先茔祠建于弘治十四年,是为明中叶仍建祠于墓所的例证。所以我认为,支撑徽州宗祠发展的是民间深厚的各种祭祖与祖先崇拜的社会基础。

小结

宋元时期徽州宗族的祭祖形式比较多元化。元代婺源汪氏的建祠祭祖,已带有宗族组织化的制度性建设性质。特别是婺源大畈汪氏祠堂,大小宗祠堂俱备,大宗祠知本堂是始祖祠和汪华特祠结合的大建筑,建祠的目的是合族。由于纪念汪华很早就被官府和徽州地域认同,徽州汪氏祠堂的一个特点就是都祭祀始祖汪华,具有始祖祠的性质。宋元时期宗族祭祖形式的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祭祖依附或与社祭结合,二是祭祖依附或与寺观结合,三是祭祖依附或与名人祠庙结合,四是墓祠祭祖是祠祭的主要形式。就祭祖总体特征的变化趋势而言,是祭祖从依附或与地缘性社祭、宗教性寺观、纪念性名人祠庙结合而逐渐分离以及独立性祠堂祭祖的渐兴。

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得到长足的发展。十分宝贵的是弘治《徽州府志》、嘉靖《徽州府志》、万历《祁门县志》对徽州宗祠有比较系统的记载。弘治《徽州府志》记载的十五例祠堂中,既有宋元祠堂的沿袭,也有旧祠的重建,其余则多是明代兴建。这些新建祠堂多祭祀五代以上的远祖,甚至是得姓之祖,按照古代礼制应该是宗庙,而名称除庵、亭各一例外,其余十三例皆以堂或祠堂命名。祠堂的名与实不符,反映了建祠者对礼的理解,即祭祀远祖出于人之感情,命名则要符合礼制。嘉靖《徽州府志》比起弘治《徽州府志》对宫室的记载有很大的不同,宗族祠堂的名称变为“宗祠”,而且宗祠占据了宫室内容的绝大部分,总计六县为二百零四例(有的宗祠下还有分祠,计九例。如将两项相加,一共是二百一十三例)。比起弘治《徽州府志》来,嘉靖志所载宗祠大幅度增加。其原因一是修志者对宗祠的记载重视,各县均提供了有关宗祠的统计资料,特别是祁门县(弘治志缺载)不仅提供了宗祠数量,而且详载宗祠所在地,比另外五县做得认真。二是成化以来特别是嘉靖年间新建了众多的宗祠。徽州祖父以上的墓祠不太普遍,而择地另建的宗祠较为普及,宗祠是主祭始祖之祠,祠堂建筑则是依据朱熹《家礼》。万历《祁门县志》罗列四十二个宗祠(有的宗族还有分祠,计十四个,全部加起来为五十六个),比起嘉靖《徽州府志》中的二十九例祁门宗祠,增加了十三例,宗祠的设立更加普及。明朝士大夫对朱熹《家礼》特别是祭礼的提倡,贯穿有明一代,明中后期进一步深入民间。明代祁门宗祠的建设与发展,是以士大夫的推动为背景的。实际上这也反映了明代徽州乃至全国宗祠发展的动力。“议大礼”的推恩令导致的嘉靖十五年家庙及祭祖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允许庶民祭祀始祖,更在客观上为宗祠的普及提供了契机,强化了宗祠的普及。徽州地方志对祀先之所的记载,由弘治时的祠堂变为嘉靖、万历时的宗祠,反映了宗族势力的凸显和宗族的制度化与组织化。

明代徽州宗族建祠祭祖的特点是宗祠的发展,即以祭祀始迁祖统宗合族。宗祠作为明代徽州的文化景观,在全国引人注目。徽州宗祠在嘉靖十五年以后的发展以及宗祠的特点,可以歙县岩镇为例。依据清雍正时所修《岩镇志草》列出的“各族宗祠”分析,岩镇宗族在嘉靖十五年以前只有个别宗祠,此后兴建(少数是改建)了一批宗祠,祭祀始迁祖,这些始迁祖多追溯到唐宋时期。《岩镇志草》的作者佘华瑞面对岩镇宗祠事例,也分析了宗祠兴起的原因及其特点。他认为明代宗祠的兴起在于嘉靖皇帝采纳礼部尚书夏言建议,允许臣民祭祀始祖和先祖造成的。由于规定“不得立庙以逾分”,于是宗族“合众小祠堂而为一大祠堂”,名之为“宗祠”,缘情宜义,起义合礼。他的看法与我们研究的结果符合。明代徽州的“宗祠”,强调的是“宗”,即以始迁祖为“宗”的宗族祠堂,不同于朱熹《家礼》设计的祭祀四代近祖的祠堂,也不同于以《家礼》祠堂之制为蓝图的家庙。

徽州宗族始祖宗祠的普遍性,与汪华、程灵洗的地域神崇拜的示范和演变有关系。徽州学者主张祭祀始祖也推动了宗祠建设,元代陈栎就比较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徽州的统宗祠。统宗祠就是大宗祠,特别强调统合诸支族人,即通过祭祀始祖和分迁之祖统合分迁诸族。统宗祠的增加,说明了明代徽州宗族规模的扩大和组织化。尽管明代宗祠空前发展,成为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的主要形式,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当地祭祖形式仍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支撑徽州宗祠发展的是民间深厚的各种祭祖与祖先崇拜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