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艺术大全集
4707600000069

第69章 求职(3)

8.老提大人物以自抬身价。例如,总是炫耀你前任老板是个著名室内设计师,你曾协助他装潢某位名人的宅邸。假使你真的与某些社交名流为友,也要小心别让人觉得你在吹嘘自己,因为你不知道面试官对于此事的态度到底如何。

9.漫无目的地闲谈。问题回答完毕或评论结束,就此打住,等待下文。话点到为止,喋喋不休徒然无益。

10.将面试官赞美得天花乱坠。即使你诚心佩服其人,在这种情况下,别人也可能会误解你的赞美。当然,你可以这么说:“与您面晤很愉悦,谢谢您。”

11.与面试单位的某人是熟人。“我认识你们单位的某某”“某某和我是关系不错的同学”等等,面试官很反感这种话。如果那人是面试官的上司或比面试官的职位高,他就会感觉你是在用上级来压他。这样,即使你被录用了,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果面试官与你所说的那个人关系不怎么好,甚至有矛盾,那么,你这话引起的结果就会更糟。

12.本末倒置的谈话。不宜向面试官提问以下问题:公司的规模有多大,中外方的比例各是多少?你们未来五年的发展规模如何?参加求职面试,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应当提问的范围,容易使面试官产生反感。

13.满嘴洋词,拿腔拿调。说不上三句话就蹦出个英文单词,或者说话故意装腔作势,会令面试官反感之极。

14.过多的抱怨。切记不要在面试官面前抱怨。要知道,无论是什么样的面试官,他都不会喜欢一个满腹牢骚的人。

15.不恰当地反问面试官。比如面试官问你:“你希望得到多少薪水?”你立刻反问面试官:“你们能给我多少?”面试官只会心中暗想:我一分都不会给你,因为我根本就不会录用你。在面试时,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往往决定你能否被录用。

在求职面试中,无论如何也不能涉及一些话题,也就是面试中的“禁口”。

永远不要贬低老团队

但凡跳槽者,都应该为跳槽找个充分的理由:为什么要跳槽?为什么要离开原单位?这是一个职业者从A跳槽到B时常面临的问题。招聘者问这类问题,无非是想借此来了解你在原单位的表现和人际关系等。

回答这类问题,明智的人会说一些原单位在机制、产品等方面的局限性,或自己岗位工作的局限性,但最忌讳的就是把原单位贬得一文不值。请记住:企图通过贬低别人来反衬自己,永远都是最愚蠢的做法。

面试官问一位离职而申请销售职位的大学生:“请问你的离职原因是什么?”

大学生这样回答道:“我的上司脾气古怪,他为人苛刻,相当吝啬,而且刚愎自用。我曾就企业的销售策略提了不少好的设想均被一一否定,我有怀才不遇之感所以辞职。”

面试官继续问:“你曾从事市场拓展和销售,我想听听你对XX公司促销活动的评价。”

大学生回答:“他们的构思落伍,盗版了XX公司的促销计划,而且动作迟钝,在配合促销的同时,媒体的宣传也不合拍……”

面试官最终这样评价这位求职者:“众人皆醉我独醒——自我感觉太好。”

通常面试官问你“为什么离开原单位”,即使求职者因莫大的委屈离职,但在表白时也须用婉转的语言陈述,坦率承认“走麦城”的经历,不要过分批评原单位及原来领导。如问及对某事某人的看法时,也应当小心谨慎,不可脱口而出,贬低他人乃至恶语相加,这样常有损自身形象。

在面试中询问原来单位的一些情况,其目的主要有二:

1.考察跳槽者对新公司能否忠诚。这种忠诚度常从应聘者对原单位的评价中体现出来。招聘单位显然不放心那些过河拆桥的跳槽者:今天你为了新工作可以把原单位说得一无是处,谁能保证明天你不会把新的单位也骂得体无完肤呢?

2.考察跳槽者在对原单位评价时带有多少个人情绪的色彩。当这种评价带上强烈的感情色彩时,极可能成为一种不留余地的语言攻击。即使你再有能力,面试官也不敢录用你。

跳槽属于人才流动,这在当今社会很正常,不足为奇,而跳槽者屡屡能在新的团队里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创造更佳的业绩。如果还没达到这一步你就急急忙忙地大倒苦水,通过贬低老团队来抬高自己在新团队的人缘和地位,实非明智之举。

重视和面试官的情感交流

面试是面试官和应试者之间的一种双向沟通过程。在面试过程中,应试者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状态。通过观察和谈话,面试官能对应试者做出评价,应试者也可以通过面试官的行为来判断面试官的价值判断标准、态度偏好、对自己面试表现的满意度等,调节自己的表现。同时,借此机会应聘者也可对应聘单位及职位有所了解,以此决定自己是否可以接受这一工作。所以面试不仅是一种考查,也是面试官和应试者之间的一种沟通、交流和较量。

一名中年男子应聘某公司部门经理一职。他先介绍自己的工作和对职位的理解,然后,回答了面试官的几个问题,很平常的过程。几分钟后,面试官结束了提问,开始审查简历,气氛一下子沉寂而局促。趁面试官低头不语时,中年男子娓娓道来:“今天一个场子兜下来,您是我见过的最有水平的面试官。”

“哦?是吗?你说说我怎么有水平了?”面试官显然被勾起了兴趣。

“今天场内的很多HR充其量是个人事工作者,或者仅仅是来收取简历的,很少有你这样对职位匹配度、个人兴趣、背景、个人职业规划等询问得那么清楚的,而且还对企业架构和发展目标了如指掌。你做HR很多年了吧?……”

“有10年了吧。别说,你挺有眼力的。”

一下子就把严肃局促的气氛打破了,两人有说有笑,仿佛是遇到了知己,面试进行得出奇顺利。

交流感情的方法很多,比如,对面试官个人的评述和赞扬,让对方得到价值实现的满足;又比如告诉面试官,“贵公司作为行业的翘楚,早就令我仰慕已久,一直希望效劳贵公司”;或者说出一些行业的特点、对行业发展的理解等,制造更多与面试官的共同语言。这样,面试官一定对你印象深刻。

聪明的求职者,能调动起冷冰冰的面试场面,让面试官和自己除了工作交流之外,更加入了情感交流。应聘毕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成功与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面试官对你的喜好。

卖弄口才不可取

如果你自以为外貌和口才不错,以为在面试官面前能“对答如流”,便可以捞足“印象分”,恰恰最有可能被一些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马科斯去参加一个面试。基本的寒暄之后,面试官提出了一个最常见的问题:“谈谈你自己吧。”于是,马科斯打开了话匣子,没完没了地谈起来。从个人爱好谈到自己的志向,又谈到当前的行业形势,全然没有注意到面试官不耐烦的神情。面试官几番暗示谈话的结束,他还是自顾自说下去。最后面试官忍无可忍,打断了他。

当然,马科斯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面试中表述自己的经历及能力时要简明扼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像马科斯那样夸夸其谈。求职者要讲究实在,言简意赅,说得太多了容易引起面试官的反感。

一些求职者为了讨好面试官,就会试图通过语言的“攻势”来“征服”对方。这种人自我表现欲极强,面试时根本不理会面试官的态度,没说上三、两句话,就迫不及待地拉开“阵势”,卖弄口才,想用语言控制对方,在事理上征服对方。如果你想把面试官“侃”晕,东拉西扯,话题无边无际,甚至大肆吹嘘“关系网”,还自鸣得意,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有多大的能量,那么面试官一定觉得你这个人轻浮自大,浅薄至极,能力也“不过如此”。

在求职面试时,无论自己的见解是多么的卓尔不群,无论别人多么看好你的看法或观点,在对方把话说完之前,千万不可插嘴,这也是基本的尊重。

乔津很高兴要到一家大公司去面试。面试那天,她打扮得体就出发了。

面试官是一位很和蔼的中年男子。看到面试官的满脸笑容,乔津紧张的心情一下子舒缓了许多。可是面试的过程却显得糟糕无比,因为乔津总是不由自主地插话。

比如,面试官刚开始介绍该公司:“我们公司虽算不上业界翘楚,但是……”乔津马上接口说:“我事先了解过了,贵公司还是蛮有实力的,尤其在××方面。”几次插话后,面试官明显失去了继续下去的兴致。

乔津的面试失败了。

如果面试官的话偏差太大,说明面试官对你已经持有成见,此时无论你如何辩白也于事无补,只会增加人家对你的反感。

至于把面试谈话变成争论或争辩,就更加糟糕了。

苗苗一向以能言善辩闻名。在一次面试中,她也没控制住自己。

当面试官对问题发表见解时,苗苗马上反驳说:“为什么不是这样呢……”面试官试图纠正她,苗苗更是坚持说:“无论如何,我坚持己见。”那位面试官最后只剩下摇头微笑了。

苗苗误以为面试官对她的才智机灵及说服推理能力大加赞赏。面试结束时,那位面试官诚恳地对她说:“小姐,我想你比较喜欢辩论,这份工作不适合你,因为它需要团队合作。”

赢得一场争辩而失去宝贵的工作,可谓是“因小失大”。

记住:面试的目标是得到工作而非辩论取胜。

很多人觉得面试只测外貌和口才,实际上,除特殊行业外,如上两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讲究知识型的用人单位,是绝对不会招来那些徒有外貌和口才而无真才实干的“花瓶”。

好为人师要不得求职就是求职,求职和在职可不一样。但是在职者确是主人翁在求职时,你的地位还不是主人翁,即使你觉得自己满怀金点子,也绝不足以打动面试官。新点子并不是人人都有,有好想法、新点子的人却不可处处好为人师,特别是不能“指点”面试官。新点子中必不可少忠告成分,而大部分忠告都是批评,批评对于某些人而言是难以接受的,特别是陌生人的批评,不可能受到欣赏、遵从,更不可能产生好感。这就是少提建议的理由。

晓敏应聘一家公司的HR,在参加面试时,亲自作面试官的老板问她应该如何解决公司效率低下、纪律散漫的问题。晓敏略为思考了一下,便侃侃而谈。话语中不时出现这样的语句:“这个情况我建议您最好这样……”“您这样放纵员工是行不通的……”听得老板连连点头。

但是奇怪的是,最后,晓敏却没有被录用。

在面试官眼里,让求职者谈想法、提建议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考察你思维的同时也为你设了陷阱,它会立马使你变成“好为人师”“好耍嘴皮子”的家伙。所以,在面试中,最忌讳提些带忠告性质的建议。不论你的建议多么中肯优秀,最好留着,到录用后再说,不要在求职时急于卖弄。

不得不承认,这种人可能资本较他人略胜一筹,但这种资本很可能因为你的狂傲而显得“举重若轻”。古人说“厚积薄发”“深藏不露”,这才叫能力资本的真正积淀。纵然你有再大的资本,应聘时你也是屈于人下。在面试官面前大谈自己的阅历、经验有多么丰富,恰恰说明你这个人缺乏涵养。

还有,话语中尽量少含时尚用语。假如你动辄用很时髦的网络时尚用语和面试官“兜话题”,以为这样做既能弥补自己知识能力上的不足,又能让面试官认为自己很前沿、不落伍,会因此而被录用,那就大错特错了。另外,有些人在面试时,喜欢掺杂英语单词以炫耀自己的英语水平。这是更危险的卖弄,一旦碰到面试官用英语和你交谈,而你的英语又不够精通,你会后悔莫及。

你是求职者,在面试官前指点江山,你要是不受排斥,就证明这个面试官也太没主见了。

小心应对面试中的沉默

小雪是个比较内向的女孩,当她得到第一份面试通知时,又开心又紧张。

面试那天小雪更加紧张。面对面试官温和的提问,她总是因为担心说错话而嗫嚅不已,面试官问一句答一句,不敢说半句多余的话。有那么一会儿面试官似乎也不知再问什么,沉默的气氛非常压抑。因而短暂的面试很快就此结束。

小雪非常沮丧地走出大厦,她知道自己没有希望了。

其实,无论是面试前或面试中,面试者都应主动致意与交谈,这样面试官会觉得你热情友善。假如,面试官大模大样地站在你面前,而你却垂下了眼睑,莫名其妙地觉得无地自容,早先的准备也无法派上用场;越是如此,你越发慌,致使你说起话来鬼使神差地词不达意、语无伦次。这都是紧张造成的反应迟钝。

在求职面试场合,少言是必要的,但慎言比少言更有必要。面试官提出一些关键的问题时,也“惜言如金”;不善打破面试中的冷场,即便能勉强打破沉默,语音语调极其生硬,会使场面更显尴尬;或词不达意、语无伦次,都是毛病不大,但弊端不小。面试时不再认为沉默是金,而是木讷;反应迟钝者大多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越是自卑,就越迟钝,这就叫恶性循环。

但有时,面试官也常玩弄“沉默”的“伎俩”。一般的情况是面试官提出一个问题,却不评论面试者的回答,制造沉默。此时,面试者在难堪的沉默期会出现慌乱,会急于打破沉默,不觉便落入“陷阱”。此时,面试者所要做的,是确保问题回答清楚,不要急于打破沉默,保持镇静,不要慌乱。因为只要僵持大约6秒左右,面试官就会接着提问。

总之,要小心应对面试中的“沉默”。如果是你个人不善言谈的原因,要尽快走出怯懦的阴影,掌握说话技巧打破沉默;如果是面试官故意玩的“花招”,就要适时地“保持”一下沉默,让自己始终处于主动位置。

也许有人会觉得,不能与面试官争辩,那就只有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反正我不说话就是了。如果你给面试官留下这种印象的话,那么你的求职将就此结束,因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录用反应迟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