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艺术大全集
4707600000061

第61章 辩论(3)

在辩论中,人总是下意识地保持一种戒备状态。能否解除这种戒备,决定着辩论或与人交往能否取得成功。我国有句古语,叫做“引蛇出洞”,说的就是这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攻心术,这里“引”是手段,“出”是目的。对方将自己防范得紧紧的,你又怎能引诱出来呢?引“蛇”出“洞”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麻痹对方,松懈其意志,敞开其心胸,实现其目的。当“蛇”出洞后,已基本消除他的戒备,我们就可以马到成功。

鬼谷子是先秦时纵横学派的一大宗师,相传他在青溪山上向庞涓、孙膑传授谋略与兵法的时候,一天,他有心测试一下两位弟子这一阵子学得如何,便坐在一个山洞里向两人问道:“你们谁有本事骗我走出洞外?”庞涓便抢先一步连哄带吓,甚至扬言要放火烧荒,不论他如何威吓,鬼谷子都安然不动,因为他明白庞涓要千方百计把他骗出洞去,所以,防范得很紧。孙膑却反其道而行之,承认自己愚笨,说无论如何是无法将老师骗出洞外的,不过,他接着说:“如果老师是在洞外,我倒有办法把老师骗进洞来。”鬼谷子听后当然不信,便信步朝洞外走去,谁知他刚刚走到洞外,孙膑伏在背后高兴地拍掌叫道:“老师,我这不是把您请出洞外了吗?”

孙膑哪里愚笨,他是布下圈套让老师钻——鬼谷子果然上当受骗。若是孙膑不先说自己愚笨,哪里骗得过老师?他的这一策略就是先使鬼谷子放松了警惕,疏于防范。这一典故虽似笑料,但却是引蛇出洞这一策略的最好例证。

许多人时常保持一分警戒之心,可是一旦放弃警戒,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抵抗力。如果你被对方侵入了警戒防线,警戒心反而在无意之中减弱了,一些狡猾的诈骗犯通常就是利用人的这种心理弱点,施放狡猾的攻心烟雾,让一些善良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

外国故事中,有个叫米勒的人,听到一个鞋匠夸口说,谁也骗不了他。于是,米勒想考验一下他的功夫。这天,米勒在街上碰到了这个鞋匠,便拉住他说:“你在这里站着等我一会,我马上就来,让你看看我是怎么骗你的。”说完,米勒便走了。

鞋匠真的以为米勒会转回来骗他,心想:“我倒要看看你怎样把我骗倒。”结果他在街上等了好几个小时,也没看见米勒回来。正当他等得实在不耐烦时,他的一个朋友走了过来。“鞋匠,你在这站着干什么?”

鞋匠把米勒许下的诺言告诉了这位朋友,他的朋友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你真傻,上了人家的圈套还不知道,米勒把你骗了,他根本就不会回来了。”

这则小故事,与孙膑诱鬼谷子出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通过后一个目的诱惑对手会让他心安理得地上当受骗。

那些固执己见难以说服的人,经常处于“不”的心理组织状态,所以,自然而然会呈现僵硬的表情和姿势。对付这种人,如果一开始就提出本题,很难打破他“不”的心理组织。所以,首先应该尽量让他轻松,并提出不勉强的问题,使对方反射性地答出“是”的答案。然后,循序渐进,加以引导,他便会做出你所期望的回答。

战国时期,堪与张仪并称的谋士,就是苏秦。苏秦曾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官至六国宰相。在其外交生涯中,苏秦说服成功的体验正是出人意料的手法。这是当他苦心经营的“合纵”之策,因内部的反目而全盘崩溃,在失意之余,不得已寄身燕国时经历的事。这件事中,苏秦作为一个辩才的风采令我们深深折服。

第一个支持苏秦游说活动,同时也是第一个采纳“合纵”之策的,是燕文侯。除了燕国以外,失意的苏秦似乎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安心容身。苏秦逗留燕国期间,起初还能受礼遇,但后来又因燕文侯之死而有了些恶化。文侯死后,太子即位,号称易王。出于易王之妃乃是秦惠文王之女的原因,苏秦与易王之间的关系,自然不像与先王文侯那般水乳交融。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又一件大事降临燕国。那就是齐宣王趁着燕国尚在服丧期间,动员大军攻进燕国,燕国的10个城邑都被占取了。易王接到这个消息,立刻宣召苏秦进宫道:“以前,先生前来燕国时,先王立刻备好车马等遣使先生出使赵国。六国合纵之所以有成,其道理也在此。今齐国却违背盟约,攻击赵国于先,此次又利用大军打我燕国,这样下去,我燕国必为天下所笑。而且,此次祸害的原因乃完全由先生所引起。希望先生前往齐国,把他们所占取的燕国土地统统给我要回来!”

根据记载,据说苏秦听易王如此说后大感羞愧。站在一个政治家的立场,苏秦把这个责任完全承担了下来。

要想把被占的领土要回来,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到底苏秦想用什么方法来说服齐王呢?

据说,苏秦见到齐王时先是再拜而贺,其次是“因仰而吊”。拜而道贺的是,齐王此次又扩张了领土;仰起头来表示惋惜的是,可能齐国的命脉就要到此为止。如此被人先是表示庆贺继而又表示惋惜之意,不要说是齐王,任何人都会一时震惊不已。

当时齐宣王也算得上是位英明的君主,在其帷幄之中也有不少善于交涉的才干之士。所以,他们对于苏秦的来意想必早已看破,而且也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如此,苏秦要想跟这些人交涉归还领土的事,使用寻常的方法是不可能行得通的,还难免为对方所制。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出人意料之外,制人于先。苏秦之所以先表示庆贺与惋惜之意,其目的就在于此。

宣王不料苏秦有此一举,便问其原因。苏秦回答说:“人即使在饥饿时,也不吃乌喙(一种有毒的草)的原因,是由于吃了它会被毒死,与饿死并无两样。现在燕国虽弱小,却也是强秦的年青女婿。王仅仅看重他的十个城邑,而与强秦结成深仇。现在假使燕国按序前进,而强秦在后面作其后盾,招来天下精兵,共同攻打齐国,这与食鸟喙的情形岂不是大同小异么?”

宣王听到与吃乌喙的情形相同,似乎面有忧色。于是,又问道:

“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苏秦抓住这个机会,极力陈述:

“据说,自古以来会做事的人,能够转祸为福,因失败而成功。大王若听从我的计划,用谦虚的态度去向秦王道歉,立刻归还燕国的领土,让秦王知道大王退还燕国的城邑是因为他的原因,他一定很高兴。燕王也定会因凭空要回城邑而感激大王。这就是所谓的‘弃强仇而立厚交’了。况且,倘若燕国和秦都因此而服侍齐国,则大王的号令,就连天下的诸侯也不敢不服从了。如此,使用虚辞附和秦国,而以十个城邑换取天下,这才是霸王之业哪!”

苏秦的这一套理论,由情势论谈起,进而分析利害得失,连哄带骗,把对方完全玩弄于股掌之中。据说,齐王听了还大乐,除了答应立刻退还燕国城邑之外,还赠送千金道歉。

苏秦的思辨与口才,由此可见一斑,在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先发制人,灵活多变的辩才由此显现出来。

这一技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诱“敌”深入。在对方攻击自己准备得最充分、最有说服力的论点时,暂时避而不答,含而不露,用本方防守空虚、理屈词穷的假象来引诱对方放心大胆地继续进攻;一旦时机成熟,突然抛出最有力的论据,击破对方的攻势,使对方措手不及。这种战术还会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之拿着自己明明占优势的论点而不敢贸然出击。比如,某次东亚大专辩论赛上,在南京大学队与台湾大学队的大决赛中,台大队指责南大队只能借助于神话的想象说明人类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大谈什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南大队开始避而不答,呈退缩之状,台大队因而越发来劲,两次三番地从历史的角度加强攻势,此时,观众开始为南大队担心。而南大队却不失时机地抛出了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关于“战争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产物”这一论断,以及澳洲土著人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根本没有发生过战争、爱斯基摩人从来就不知战争为何物等例证,予以坚决回击,并收到了成效。台大队后来就不敢再从历史的角度来出击了。因为他们已经被诱得十分深入,积重难返。

第二,故设圈套。好的防守者不是当敌人进攻时才披挂上马,匆匆应战,也不会去修筑一条大而无当的马其诺防线。他们像精明的猎人,在猎物的必经之途上巧妙地掘下一个陷阱。他们是智谋过人的统帅,不是疲于奔命地寻找战机,而是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与敌人作战。同在那次辩论赛上,南京大学队站在反方立场上试辩“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取得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一题时,有意把韩国和香港摆在一起。他们先抛出韩国奉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问正方这符合儒家思想的哪一条、哪一款。当正方信心十足地答曰:“这体现了儒家重视国家、官府主导作用的思想”时,反方马上甩出香港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问正方对此又作何解释,问得正方张口结舌。这一战术运用成功,便可达到辩论的最高境界——使对手哑口无言。对手此时已完全落入己方圈套,即使勉强作困兽斗,也是大势已去了。

人的心理障碍通常是有准备的,遇到相关情景即表现出来,这种心中的准备为“心理组织”。通常,“不”的心理组织不可能突然变为“是”的心理组织,必须巧妙地把它向“是”的方向引导,才会逐渐造成“是”的答案。而这个过程是多变的、难以定型的,需要辩手随机应变。

找出反击缺口以制胜

1.肯定式反话

就是不直接,而以反问的形式,肯定或强调自己的观点。通常,那比直截了当地说出己方观点更有力量。

亚洲大学生辩论会大决赛时,正方同学发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发展旅游业是弊多于利的话,那么,为什么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参加这次辩论比赛的中国、新加坡、香港和澳门都在发展旅游业呢?难道这些国家和地区那么多领导人都是愚不可及的吗?”这段话就是以反问的方式,证明了正方“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的观点。

2.否定式反话

否定式反话就是用反问的形式,否定对方的观点。这样不但增强了自己的语势,而且还使辩论语言不显得过分呆板。

在“文革”中,一些人企图诋毁抗日战争中的百团大战,借以批判彭德怀。在一次批判会上,彭德怀义正词严地反问道:“请问,‘九一八’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是谁招致来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又是谁惹恼了侵略者?我再请问,日本鬼子对我国同胞惨无人道的烧杀,难道只是在百团大战以后才开始的吗?”这一连串的反问,有力地否定了对方说“是百团大战引来了日本鬼子对我们的进攻”的观点,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顿时无话可说。

3.强击式反话

就是反问的语气坚决强硬,攻击力强,适用于不容许有丝毫软弱与让步的原则性问题。

有些人在辩论过程中,讲不出有说服力的道理,只是闪烁其词,进行诡辩,对此我们要善于识破、拆穿其荒谬的底牌。如何识破、拆穿?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方法:

(1)利用事实驳斥

针对其诡辩中对事实的忽略,列举事实,驳倒诡辩:“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人口过多。”当年,周恩来总理在反驳这一谬论时,就列举了众所周知的事实:“英国的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4500万,不算多,但是英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曾经是‘日不落’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略小于中国,同时美国的人口还不及中国的三分之一,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全球都有,其海外驻军多达150万人。中国人口虽多,但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的领土上,更没有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言之确凿,掷地有声,足以论证一个国家是否对外扩张和这个国家的人口多少并无必然联系。面对某种诡辩,只要列举出与其结论相反的事实例证,就能推翻其结论,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2)利用逻辑手段反击

找到其语言中不合逻辑之处,利用逻辑手段进行反驳。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位妇女抱着孩子东倒西歪,难以站稳。一个站在旁边的军人对身边坐着的姑娘说:“小姐,请给他们母子让个座吧。”

“让座,凭什么我让座?”姑娘一脸不高兴地说道。

“年轻人要助人为乐,讲点精神文明嘛!”

“还讲精神文明?”姑娘眼皮一眨巴,嚷开了,“你把唾沫都吐到我脸上了!简直是流氓!”

“谁是流氓?你这是无中生有!”

“你就是吐了!”姑娘掏出手绢往脸上一擦,“这不是口水是什么?你这叫文明……”

这下子吵开了,谁能说清楚那个军人有没有吐口水呢?好在又有一位站着的中年女士有见识,她对姑娘说:“同志,刚才谈的是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的问题,这和吐没吐唾沫没有什么关系吧?请你给抱小孩的女士让个座,好吗?”这下子耍赖的姑娘无可奈何,只好气哼哼地站起来让座了。姑娘理屈词穷,却用“唾沫”问题来偷换或转移“让座”问题。那个军人只顾辩白,正好上了她的当,这样不但无法制服对方的狡辩,而且自己还要受一肚子窝囊气。

这类耍赖狡辩在论辩中也会出现。只要不准转移或偷换命题,遵守同一律的逻辑方法,就能把这种狡辩和诡计制服。

利用逻辑方法进行反驳的手段有许多,要根据对方违背的那一条用相应的一条去拆穿。如,利用假言判断也可以攻克难题。

在一次联欢会上,主持人出了一道题:“2+3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5?”有人问:“是相对数还是绝对数?还是一般的词?”有人答:“2只猫加3只老鼠不等于5。”主持人说:“不行,不要名词。”这下子,在一定程度上难住了大家。有人答:“如果3+4不等于7,那么2+3也就不等于5。”这就是一个假言判断。既然对方提出的是个怪问题,你用直言判断,肯定解答不了,只有用假言判断,才能得出意想不到的答案。其他的逻辑方法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我们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就可以了。

(3)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有个外国的幽默小故事:

一个男孩用两个便士去面包店买了个面包,他发现面包比平时小得多。他问老板:“您不觉得这个面包比平时小吗?”老板诡辩:“哦,这不要紧,面包小点儿,你拿起来就方便多了。”小男孩见此,并未据理相争,只给了一个便士就走了。老板叫住他说:“嘿!你没给够钱哪!”小孩回答:“哦,不要紧。这样你数起钱来就方便多了!”巧用诡辩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拆穿诡辩。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分为喻仿式、比仿式和仿体式各种方式,这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不论是哪一种都要抓住诡辩推论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然后,选取另一类可以与之相喻仿照的事物加以推论,一个能给诡辩者以某种损害的结论便得出了,从而产生反难或反责的效果。这种技巧的要点是:选择与诡辩者有利害关系的事例,采用诡辩者使用的方法解析事例,或是以意外的可感性活动使诡辩者受责犯难。如下列一段对话:

甲:洗完手再吃饭。

乙:我不洗!

甲:为什么?

乙:手洗净了,还会脏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洗净手只是多此一举!所以,干这种事是傻事。

甲:那好,你也不必吃饭了。(拿走饭菜)

乙:哎,你拿走我的饭菜干什么?

甲:吃饱了,还会饿的,何必像洗手一样多此一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