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4706900000004

第4章 导论(3)

理想人格学说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津津乐道的重要话题,尤其是儒家,他们把如何成就真善美的理想人格作为终极的价值追求目标。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异。作为中国现代价值变迁历程的一部分,理想人格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衍化,在继承与吸收传统人格学说的同时,逐渐脱去传统理想人格学说中的“圣贤”色彩,显露出现代化、平民化的气息。可以说,人格理想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圣贤人格不断隐退、平民化人格不断涌现的过程。现代新人格设计中的平民化取向更贴近人的现实存在,显出其现实性的品格。但是,平民化不等于世俗化或庸俗化。合理的平民化人格理想固然不能脱离现实,应以现实人生与时代发展为根据,但又不仅仅表现为对人生和时代现状的无条件认同或接受,而往往包含着超越现实人生的价值要求,具有理想性的品格。理想人格的现代衍化历程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现代价值观的艰难转换。

人格作为理性与非理性统一体的“我”,总是面临自然与人力、功利欲求与道义追求的两难选择,因而,平民化人格的价值设定自然牵涉到和谐原则与竞争原则功利原则与道义原则的关系问题。人格作为行动和思维统一体的“我”,总是和群体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如何处理个体(个性)与群体的关系便成为平民化人格的一大主题。同时,群体不仅指某个具体的集体,而且指社会,人格理想的发展与社会理想的发展是互动的,因此,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也涉及人格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这一对关系自然也纳入了平民化人格的讨论语境。这些价值原则构成了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可能性话语的第二个内容。

心理结构的辨析与价值原则的设计、构想都是从内在的方面展示平民化人格的内涵。内涵总有其外在的表现,知情意的精神力量与竞争、功利、个性、自由等价值原则在外化过程中呈现一系列的规范、规则,这些规范、规则与制度、法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现代中国社会,妇女制度与教育制度的变革是影响深远的事件。这两个制度性事件对平民化人格的建构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在现代性的制度建设中,法律制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与法律制度相关的法权人格展现了与道德人格不同的意义。对道德人格与法权人格的各自侧重成为了区别中西文化精神的一个尺度。现代中国哲学家对法权人格的思考将为平民化人格的建构开辟一个重要的新路径。人格、制度与法权的关系就成为平民化人格可能性话语的第三项内容。

在内在的心理因素、价值原则和外在的制度因素等的合力作用下,人格成为自我的统一体,具有一贯性和稳定性。接下来的问题是:对这样一个统一体的认识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这就引出人格(道德)认识的可能性问题。这成为平民化人格的可能性话语的第四项内容。大多数现代中国哲学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并从理性认识、直觉、体知等角度探究认识的机制。

人格(道德)认识还涉及到表达或言说的问题。对认识成果的表达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命题、图表、艺术作品等。不少现代中国思想家喜欢写自传,自我言说自己的人格形象。他们的自我陈述也成为一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为人格的自我认识与对别人人格的认识提供了一个途径。

大多数现代中国哲学家认为平民化人格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那么,这种可以被认识的人格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呢?这个问题牵涉到现代平民化理想人格培养的方法论。现代中国哲学家们采取的一个基本路子是:对传统儒家的理想人格培养的方法加以继承和改造,并赋予一定新的意义,推陈出新。人格培养的方法论成为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可能性话语的第五项内容。

通过一定的认识手段与程序,平民化人格是可以认识的;通过生活世界中人们的主观努力,人格也是可以教育和培养的。人格的认识方式与培养途径都是现实的、世俗的、日常的,认识与培养所得的结果是平民化的人格。现实的、日常的平民化人格是不是缺乏超越性的精神诉求呢?平民化的人格如何能够提供人的安身立命的关切?人生意义的追问不仅仅指向当下的生活世界,更主要的是指向未来的、超越的可能世界。平民化人格如何满足人生意义的终极追问?这里涉及到人格与超越、人格与终极关怀的问题。现当代中国哲学家们给出了人格关怀的不同进路,如美育化的进路、道德化的进路、哲学化的进路与智慧化的进路等。他们在肯定理想人格关怀具有超越性的同时,也拒斥了西方宗教式的终极关怀方式。人格与终极关怀的关系问题构成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可能性话语的最后一个内容。

综合以上所述,本书将研究主题设定为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的可能性话语,围绕着如何建构平民化自由人格这一问题而展开。平民化人格的可能性话语的内容包括了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人格的心理学维度,讨论平民化人格的知情意之维。第二,人格的价值观维度,分析天人之辨上的竞争原则、义利之辨上的功利原则、群己之辨上的个性原则、人格理想与社会理想之关系上的自由原则等内容。第三,人格的社会学维度,探讨平民化人格与妇女制度、教育制度以及法权的关系。第四,人格的认识论维度,辨析人格认识的可能性话语和表述的问题。第五,人格的实践论维度,阐述平民化人格培养的方法论。第六,人格的超越论维度,考察人格与终极关怀的关系。这六个方面构成平民化人格之可能性话语的理论框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平民化人格建构的深刻理论内涵。

从逻辑的角度分析,这六个方面之间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人格的心理学维度与价值观维度阐述的是平民化人格的内在规定性,揭示人格的基本内核。人格的社会学维度阐述的是平民化人格的外在规定性,这些规定性是通过制度对人格的影响被刻画出来的。内在与外在的规定性集合成人格的统一体。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人格统一体如何认识?如何养成?人格认识的可能性话语与人格培养的方法论则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角度来考察平民化人格的可能性话语。对人格与终极关怀关系的探讨指明了平民化人格的超越性、理想性追求,说明人格建构问题上的平民性(现实性)与超越性关系。人格关怀论是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之可能性话语的最后落脚点。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从心理学维度、价值观维度、社会学维度到认识论、方法论和超越论,呈现出逻辑的递进关系。

当我们用这一人格理论框架(“思”)回溯现代中国哲学史上的平民化人格思潮(“史”)的时候,它自然地成为本书的叙述框架,把“思”与“史”圆融起来。本书核心部分(第一至六章)的主题就依照上述逻辑结构一一展开。这样,本书的写作不是以人物或时间段为线索来安排章节,而是以上述六个问题为线索来描绘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合理建构的可能性图素。在每章的最后有小结,这不仅是总结,也是提问,并提供可能的新解题思路。在六章之外,本书另有导论和第七章两部分,以作辅助说明,分别置于本书的起首和结尾。导论部分阐述人格概念的基本含义和平民化人格话语的逻辑架构。第七章是结语,对现代平民化人格范型与人格话语做了总结,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几个理论问题,并分析现代平民化人格话语对于当代中国人格建构的启示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以思想文本的分析为主,运用中西哲学比较方法,借用米德、马丁·布伯、列维纳斯(Emmanue1Levinas)、荣格(Car1GustavJung)等哲学家的思想来观照、反思现代中国的平民化人格话语。同时,还运用思想史和社会史相结合、知识社会学等分析方法,把学理的探讨和对现实运动的历史考察、把哲学的分析和个案的研究结合起来,这主要体现在对妇女制度、教育制度对人格影响的分析上,体现在对现代学者和思想家的自传的分析上。

总而言之,本书采取问题研究的进路,通过对人格的知情意之维、人格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关系、人格与制度、法权的关系、人格认识与言说的可能性话语、人格培养的方法论、人格与终极关怀的关系等多重视角展开现代中国的平民化人格之可能性话语,揭示理想人格建构的理论意蕴、实践主旨与历史经验,昭示现代人格中心词由“圣人”走向“平民”,由“德性”走向“自由个性”。通过历史的考察与理论的探究,为谋划当代中国的平民化自由人格图景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