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曹昂新传
4693600000009

第9章 劝降

湍河北岸,曹军大营西侧一座山岗上。

曹操引着万余军马在此等候多时。

曹昂双手叉腰,骑在马上,立于曹操身侧,举目四望。

片晌,只见一骑从远处飞至岗上,跑到曹操面前禀道:“前军战败,已过湍河,正朝大营撤退。”

曹操点点头,挥挥手,示意斥候退下。

那边,乐进和李典且战且走,引败兵一路向北,朝大营而来。

张绣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恨不得飞到曹操面前将他碎尸万段,于是和邓济合兵一处,过河紧紧咬着乐进所部兵马不放。走了三四里,赶到曹军大营前。

此时,乐进、李典二人已领本部兵马进了辕门。

张绣似乎发觉形势不对,勒住马,口里喝道:“全军回城!”

邓济也将手中令旗举到半空中摇了摇,示意荆州军后撤。

“咚咚咚……”顷刻间,曹营辕门外两侧高岗上各传来三通鼓响。紧接着,浑厚的号角声划破长空,不时刺激着人们的耳膜。

那鼓声阵阵,似有搅翻五千年黄河之威力,震天动地;那号角声声,若有摇撼三千丈珠峰之狠劲,惊心寒胆。

山岗上,军旗烈烈。队队乌盔乌甲的曹军悍卒如黑云一般,呐喊着冲入联军阵中,与敌厮杀。

曹操稳坐马上,举鞭喝道:“传令:得张绣首级者,赏钱三千贯;生擒张绣者,赏钱五千贯!”

“主公将令:得张绣首级者,赏钱三千贯;生擒张绣者,赏钱五千贯!”

“主公将令:得张绣首级者,赏钱三千贯;生擒张绣者,赏钱五千贯!”

“主公将令:得张绣首级者,赏钱三千贯;生擒张绣者,赏钱五千贯!”

数十名传令兵策马在阵中奔驰,将曹操的口令传达下去。

“哇,三千赏!那是俺的!”有个刀盾手大吼一声,举起手中兵器砍翻了面前一名张绣军步卒。

“张绣哪里跑!”十余名曹军骑兵手持长枪在敌阵中冲杀,向不远处的张绣逼近。

那边张绣叫了一声苦,传令三军:“不要恋战,迅速过河!”

曹昂冲在自家军阵前面,望见张绣正在拨马,立即拈弓搭箭,朝那边猛放一箭。

张绣已然瞧见,连忙躲闪。那支金箭竟贴着他的耳边飞了过去,最终射在他身后一名亲兵的额头上。

那个亲兵哀嚎一声,翻身落马。

张绣惊出一声冷汗,急忙策动身下坐骑,准备过河。

曹昂见没射中张绣,心有不甘,又对那厮放了一箭。

张绣躲闪不及,左肩上被利箭射中。他咬咬牙,引手下军士朝城边而去。

却说邓济引亲兵赶到湍河边,被前面溃兵挡着,一时过不去。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正犹豫间,夏侯惇已手舞金背砍山刀,骑着枣红马赶到他面前,要和他厮杀。

邓济的亲兵连忙上前护主,却都被夏侯惇及其手下悍卒杀死。

夏侯惇振奋精神,策马舞刀,直取邓济。

邓济无奈,不得不举枪迎战。斗不过五合,渐渐气力不加。他不得不卖个破绽,抽身往河边疾行。

夏侯惇纵马赶上,使刀将邓济的兵器逼住,然后轻展猿臂,将马上之人提脱雕鞍。

他身后数名步卒一齐上前,将邓济横拖倒拽,押到大营中去了。

荆州军失了主将,斗志全无,逃的逃,降的降。

张绣在身边亲兵的保护下捡了条性命,狼狈过河。

城中贾诩得报,急引兵马出外城北门,将张绣接应回城。

曹军尾随败兵经三道浮桥渡过湍河,近得外城边,却被北门楼上弓箭所阻,前进不得,只好撤回北岸。

……

张绣左肩缠着青色绷带,一脸沮丧,坐在穰县县衙大堂公案后面,连声叹气。

贾诩道:“曹操果真对胡校尉起了疑心,事先留了一手!”又道:“在下当初真不应该让胡校尉行此计。失算,真是失算!”

张绣叹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他正欲和贾诩讨论当前局势,忽见探子来报:“史涣、韩浩各引五千兵马分别从上、下游强渡湍河,绕到穰城西、南二门外,杀散荆州军并在那里扎营。”

张绣大吃一惊,却又无计可施。

良久,部将雷叙进入大堂禀道:“曹操又遣主簿王必来见主公,现在已到城边。”

张绣道:“放下吊桥,接他进来!”

雷叙应了一声,离开县衙大堂,领着十余名亲兵径直出了内城,赶到外城北门楼下,将王必接到张绣面前。

王必仍像上次那样,不卑不亢地对着张绣施了一礼,口称:“曹司空府上主簿王必拜见叔锦将军!”

张绣冷眼问王必:“阁下又来做甚?”

“我主爱惜将军和文和先生之才,又念及城中百姓的安危,并不想大开杀戒,因此再命在下前来劝阁下迷途知返,不要自讨苦吃!”

张绣冷笑一声:“阁下认为本将这次会答应你么?”

王必一脸严肃:“张将军这几天数败于我主,手下精锐损失大半。我军即将合围,犹如困鸟于笼中。长此以往,城中粮草只会越来越少,军心只会越来越动摇。不到十天半月,贵军必会不战自乱。到时,将军就是想投降我主恐怕都没机会了。”

张绣闻言,脸色一沉。

王必又道:“如果将军愿尽弃前嫌,诚心归顺,我主必不会亏待将军。若执迷不悟,硬要顽抗,那我方也只有奉陪到底。此事关乎将军身家性命,请仔细考虑一番!”

张绣正要发作。贾诩连忙低声对他说道:“将军请借一步说话!”

张绣“嗯”了一声,撇下王必,引贾诩到后院中,问道:“现在形势不妙,如何是好?”

贾诩叹了一口气,道:“在下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不能讲的?讲!”

“在下以为,将军还是投降为好。”

“什么?”张绣顿时目瞪口呆,“先生还要本将投降曹贼?”

“正是。”贾诩道,“曹军现在士气高涨,即将四面围城。而我方这几天前连遭大败,锐气尽折。将军若不归降曹孟德,最后怕是会葬身于此。”

张绣道:“那本将不投降曹贼,趁他尚未合围,和先生带兵马南下投奔刘景升,或者绕到河北投奔袁本初如何?”

“刘、袁二人皆非明主,不可以托付一生。何况曹操不会放任将军出城的,到时必会派兵堵截。将军要突围,难于登天!”

“今年年初,本将造了曹贼的反,杀其一侄一将。现在要是投降他,以后在那里会有好果子吃么?”

“那曹孟德是个心胸宽广,志向远大之人。他势单力薄,而周围强敌环伺。在这种情况下,他需要拉拢将军,壮大势力,因此不会计较个人恩怨,更不会对将军不利。”

“当真?”

贾诩“嗯”了一声,点头道:“若将军诚心归顺,他一定会感激涕零,到时对阁下一定会倍加笼络。”

张绣沉思良久,方叹道:“看来也只有如此了。”

他又领着贾诩返回大堂,问王必:“本将归顺后,曹司空会如何对待在下?”

“张将军放心,阁下若真心归顺,我主一定不会亏待阁下的。”

张绣还是有些不放心:“本将曾伤及司空长子,又杀了他一侄一将。他还会放过在下吗?”

王必道:“叔锦将军但请放心。我家主公和大公子皆是心胸宽广之人,无意计较阁下以前的过失。再说安民公子和典校尉皆得生还,并未战死,将军更不必有此顾虑。”

“本将凭什么相信阁下?”

“在下以人头担保!”

张绣道:“好,本将今日就相信阁下一次。阁下先回去报信,本将午后会引城中百官前往贵军大营面见曹司空。”

“那鄙人这就回去,恭候将军大驾光临。”王必说完,别了张、贾二人,出穰城来见曹操。

曹操正和众将官在帐中议事,得王必消息,大喜过望。

午后,张绣和贾诩、雷叙等人如约步行出了穰城外城北门楼,过了湍河浮桥,向曹军大营而来。

曹操闻讯,引曹昂、夏侯惇、许褚、典韦、李通、黄忠等人步行出帐来迎。

曹昂随众人走到辕门口时,张绣和贾诩等人已然近前。

那张绣走到曹操面前,猛地跪下,道:“罪人张绣,特来请降!以前多有得罪之处,望明公海涵!”

贾诩则手捧降书,领着众人跪在地上,等候曹操处置。

曹操走到张绣和贾诩的面前,将降书收了,又唤众人起来。

只听见他说道:“当初孤一时不慎,犯下大错,后悔莫及。今日诸位肯屏弃前嫌,顺命归降,孤感激不尽!”

曹昂道:“张将军和文和先生不计前嫌,特来归顺。孩儿以为,应该授予他们高官显职,以示嘉奖之意。”

“那是当然!”曹操哈哈笑了数声,随即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随军听候使唤。又任命贾诩为执金吾,在自己身边效力。其余文武官员各有封赏。

张绣、贾诩等人连连称谢,后随曹操至营内大帐中坐定。

帐中早已被人摆上了几桌酒席。曹操请众降臣入座,喝酒吃菜。

席间,两名军校奉命将邓济押至帐中。曹操亲自为邓济解缚,又好言好语劝其归顺。

邓济似是被曹操感动,当即应允。

曹操喜形于色,命邓济为建武中郎将。

邓济谢了恩,旋即被曹操请到席上坐,喝酒吃肉。

曹昂与众将官一道陪同张绣、贾诩等人在席间大块喝酒,大块吃肉。酒过三巡,仍无醉意。

有顷,只见他双手把盏,走到贾诩面前,道:“在下今年正月在宛城蒙难,多亏先生关照,才得以保全性命。先生之恩,在下没齿难忘!为表谢意,特敬先生一盏!”说完,仰头将那盏中黄酒一饮而尽。

贾诩连忙起身答礼:“当初正是贾某在幕后为张将军谋划起事,才使得大公子蒙难于城郊。大公子今番不但不怪罪在下,反而把盏谢恩。在下惶恐!”说完,也将那盏中酒干了。

曹昂请贾诩慢用,自己则在席间向张绣进酒。

张绣大感意外,同时有些惶恐,单手举盏,同时起身道:“王伯定曾对在下说大公子和主公一样,也是心胸宽广之人。在下那时还不信,现在看来是真的。在下先前在宛城曾对大公子无礼,而大公子却对在下以礼相待,在下深感惭愧。”

又道:“请大公子原谅在下当初的无礼举动。”

曹昂道:“那天晚上叔锦将军的军士射伤了在下,而今日在下又射伤了将军,咱们扯平了。从今日开始,恩怨一笔勾消。来,干了这盏酒!”言讫,又将盏中酒喝得罄尽。

张绣似乎有些感动,连忙回敬了曹昂一盏黄酒。

曹昂这才返回自己的食案后面,和众人一起喝酒吃菜,喝了一个时辰,十分尽兴。

宴会结束后,曹操留张绣等人在营中暂住,又放贾诩回城中引守军至郊外整顿。

贾诩领命而去,几个时辰后,引着守军出城,到东郊驻扎。

曹操这才带领曹昂、许褚、典韦等人入城,到穰县县衙中休息。

三天后,曹操命吕建留守穰城,自率大队人马回许都。又让李通引本部人马回朗陵镇守。

张绣则回自己的军营,将部下带上,跟随曹家大军往许都而去。

曹昂骑马跟在曹操身后,踏上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