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官渡
4659900000002

第2章 珈蓝山的传说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

山林小路间少女悠扬的歌声来回飘荡,雨后的珈蓝山洗刷一新,雾气环绕,风扫竹林。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说的是前朝具体不知何时,珈蓝山本是常年隐没在浓雾之中,且有猛兽出没,被称作“迷山”,但山中珍奇的草药却是周边山民治病的良方,他们不得已才会入山,不过都不敢太过深入。直到一日,山民们得了以前从未有过的传染病,发病者毫无征兆,多日高烧不退,浑身抽搐,且多是妇女孩童,传染性极强,不出半月,各村落患病人数已过半。

周边大夫都束手无策,山民一个个死去,眼看形势无可挽救之时,人们发现迷山顶放出耀眼的白光。这离奇的景象让所有人都相信是上天愿救其于水火之中,指引人们上山取药。不过大雾密布,且从未有人深入山中,多次的尝试都无功而返,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山下来了五个人,为首的是一位云游四海之士,自称兼济先生,身后跟着四个年龄不大的孩童。知晓山民疾苦之后,带着四个学生,向山顶出发,并说三日之内定取下药材。

接下来的三日如同三年一般久,所有人每日望着下山的出口,等待着他们的归来,一天,两天,三天,人们等到了天完全黑透,手中烧完了最后的火把,依然不见有任何动静,绝望弥漫开来,村民们互相倚靠等待着生命最后的完结,黎明破晓时,人群中一声尖叫”他们回来了,他们回来了!”,天边的阳光不仅如利剑一般劈开了黑暗,同时也扯开了迷山终年的浓雾。高耸的迷山形似一座守卫天关的门僧,而师徒五人从山上带下的是极为珍贵的灵芝,仅区区拇指大小所制的汤药便救活了所有患病的村民,村民痊愈后不但未落病根,居然身体相比之前更为壮实。

师徒五人涉险入山取药救人的奇事流传开来,也传进了一些不正之士的耳中,这些人多次入山,和山民发生冲突,最后,兼济先生答应愿带所有要上山之人入山取下灵芝,以平息是非。几日之后,人们发现迷山一如从前大雾弥漫,没有人再从山中出来,之后也没发现再有人上山。

后来有人说曾经隐约看见过山顶有房屋,也有人说偶尔能听见山中传来歌声,但没有人知道兼济先生一行当年遇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为了感谢他当年的救命之恩,迷山被改称为珈蓝山,意为守护着人们,孩童们时常唱着一首歌谣:拂袖浥朝雨,轻蹄踏小径,心系故人还,再望珈蓝山。

而先前的歌声便是从珈蓝山中传来,林间一行三人坐着牛车前行,车上的大木桶装满刚割下的蔬菜,木桶旁是个胖子,眼圈发黑,脸色发白,睁着眼睛趴着一动不动。人如其名,他叫阿墩,是兼济山庄厨师的跟班,因为昨晚偷吃了变质的食物,腹泻了整整一天。看来把蔬菜装上车已经用光了他所有的力气。

“瑶珞姐,你这唱的是墨师兄常弹的曲子吧!“问话的是一个看起来十三四岁模样的男孩,名叫杜晔,和身子不太协调的大脑袋上带着草编的头带,带里别着一只黑炭做的笔,因为这大脑袋在任何时刻都能突然闪过各种奇怪的想法,需要马上记下来,身上挎着的布袋里装的就是这些。

“就你知道,对了小晔,这样唱墨师兄他会喜欢么?“瑶珞轻声的问道,有些羞涩。

“师兄他那么高冷,喜不喜欢,谁能知道哦!“

“恩,”瑶珞叹了口气,“是啊,师兄出口成文,落笔成章,又精通韵律,我这些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诶,”杜晔摇着大头搭着她肩膀安慰道,“你也别妄自菲薄了,山下我不好说,敢问整个山庄,谁能有我瑶珞姐天姿国色,又有谁像我瑶珞姐一样聪明伶俐,还有谁。”

“好好好,行了行了,我都听不下去了,你就这张嘴,赶紧赶路吧,误了晚饭,阿墩又要挨罚。“

话音未落,Duang的一声,牛车的左轮一半陷进了泥坑,杜晔和瑶珞还算机警,阿墩直接滚下了车,脸埋在泥水里直吐泡。所幸木桶被草绳固定在车上,散落的蔬菜不多。杜晔赶紧跳下车,拽着头发把阿墩脑袋拽了起来,泥水成股的从口中淌出,让人忍俊不禁。

“呸,呸,你,你俩还笑,还不去把车拖出来。“阿墩边吐的泥水边从地上撑了起来,爬到一旁的树干靠着说道,”这要是又误了事,罚我晚上没饭吃,我可怎么活啊。“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

“哈哈哈哈,你这点出息,“杜晔边笑边说,”快起来抬啊,这么大的车,我俩这小身板怎么抬得动,肯定是你大块头上啊。”

“你看我现在有这力气吗,啊!我能动还用得着叫你吗,啊!“阿墩还急了。

“墩儿,他逗你呢,别急啊,小晔,快想想办法吧,用你这大脑袋。“瑶珞安慰完阿墩,拍着杜晔说道。

“唉,好吧好吧。”说完走到车旁推了推车轮,双手叉在胸前,歪着嘴环视着四周思考了好一会,“有办法了,我一只手就能拉出来。“

“这叫什么办法啊,一车菜比这牛还重,你一个白菜都扛不了几棵的人。“阿墩又急了。

“每天就呆在菜地我看你就是个大白菜,起来,帮忙!“杜晔跳上车拎出一大捆草绳,死死系在车头后,递给阿墩,”瑶珞姐,你和阿墩去找棵粗壮的树,越远越好,然后把这头扎紧就行了。“

“这能行嘛,“瑶珞似懂非懂的问。

“去了你就知道了。“

瑶珞点点头带着虚弱的阿墩朝不远处的大树走去,不一会阿墩示意已经就绪,杜晔抿着嘴凭着感觉来到了大树与牛车之间中心的位置,一只手抓住草绳用了用力,脸上露出了自信的表情,从腰间掏出弹弓石子瞄准牛屁股,嗖的一声,配合着牛的叫声,杜晔双手抓住草绳往后一拉,车轮一下就从深坑里跳了出来。

“天那,这小子哪来这么大力气啊,他十天吃的都没我一天的多。太厉害啦。“阿墩兴奋的锤了几下身边的树,不料树叶上震落的积水如倾盆大雨一般,把树下两人淋了个透。

杜晔一脸得意的坐在车头,一会却只看见阿墩走了回来,不禁问道:“我师姐呢?“

阿墩没有回答,而瑶珞从阿墩身后走了出来,原本的发髻变成垂落的长发,浸湿的外衣里,纤细的腰线,贴身衣物均清晰可见。杜晔捂着嘴感叹道:“瑶珞姐,你今天好漂亮哇!“一旁的阿墩两眼盯着瑶珞傻连连点头同意。

“哎呀,你们好烦啊!“瑶珞满脸羞的通红,跳上车直接赶着牛走了。

“诶,等等我啊,我今天没力气,喂,喂!!“

杜晔不但没停车,反倒加快了速度,丝毫不理会身后这虚弱的胖子,一旁的瑶珞好奇的问道:“小晔,你是怎么做到的?“

“秘密。“

“快告诉我啦。“

“好吧,你还记得引月崖上的汉筝不?“

“汉筝?奥,你真是鬼灵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