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就像棵大树
4039300000036

第36章 我们不向别人借贷历史

[印]泰戈尔(佚名译)

印度从无任何真正的国家主义意识存在。即使我自孩童时代就被教导要崇拜国家胜于尊敬上帝和人类,但是长大后我又再相信这种说法。我相信我的同胞若能摒弃“国家重于人类理想”的教育主张,将更能维护我们的祖国。

现在的印度知识分子都试着接受一些违反祖先遗训的历史教训。事实上,所有的东方国家都企图承认非其本身生存奋斗结果的历史,譬如日本认为她因西化而日渐强大,但是当她耗尽其本身的文化遗产,而只余下那些借来的文化武器时,她发现已无法自行发展了。

因为欧洲拥有属于她自己的过去,所以她的力量就蕴藏在她的历史中。我们印度必须坚定地不向别人借贷历史,假如我们抹煞自己的历史,就无异于在自杀。你所借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会摧毁你的生命。

所以我认为印度在自己本土上竞相仿效西洋文明,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假如我们能遵循自己的道路,无惧外来的侮辱,开创自己的命运,将来必然是受益无穷的。

我们必须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正等待着那些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去开创。为崇高的目标努力工作以改善现有的生活是每一个人的特权。我们不应一味盲从顺应别人成功的实例,或因守成规,停滞不变。我们应该满怀理想,大步迈向无可限量的未来。

我们必须承认西方人来到印度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是我们更应该将东方文化展现给西方人看,让他们知道东方人对世界文明是卓有贡献的,印度不会向西方人乞讨,虽然西方人可能是如此想。我并非有意排斥西方文化,欲采取闭关自守政策,我只希望东西方能密切合作。假如上帝是派英国来此地充任东西方合作的桥梁,我会十分乐意地接受。我相信人性天良会促使西方人体会到他们所承担的真正使命。但当我发觉他们的所作所为有辱其信誉及使命时,我不禁对西方文明有所微辞了。西方人不应为了满足其个人私欲,依仗其强大国力嫁祸于这个世界。他们应该扶助贫弱,教导无知,使这个世界免受更严酷的灾难,消除侵略和不平等现象。同时他们不应以追求物质繁荣为目的,而应深深体认他们正在拯救道德世界免受物质凌虐而努力。

我并非特别反对某一个国家,我只是不同意许多国家对“国家”一词所持的一般观念。国家是什么?国家是集合整个民族力量的组织,它不断地力求殖民扩张,以提高效率厚植国力。但是这种夜以继日追求强盛和效率的努力使人们精疲力竭,反而丧失了他原有的自我牺牲、努力创造的高尚本能。人类不再为追求道德,转而为维持国家这个机器组织牺牲自己。他自觉已经满足道德良知,所以形成人类世界的新威胁。当他向其以智慧创造而非完整人格促成的国家尽责时,他的良心不再感到沉重的压力。因此,热爱自由的人们仍在许多地方保留奴役制度,并以完成国家责任自慰。本性正直的人却容许残酷不义的思想和行为,还误以为自己在代天行道,赏罚严明。诚实的人却不断地奴役低能者,剥夺人权以求自我扩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看到许多本性善良的人因经商营利而日趋冷酷无情,我们就可以想象国家这个组织已使人们争权夺利,在世界上造成一片道德混乱。

几年来我们一直由态度绝对化的经济所有者支配,因此国家主义已构成印度的一大威胁,并且成为印度问题的症结所在。尽管我们已继承了自己的文化遗产,试着自我发展,却不知将来国家的命运如何。

我相信印度最需要的是自我发愤图强,努力建设。为此,我们必须历尽风险,坚守岗位,维持正义,不屈不挠地赢得道德上的胜利。我们应该向那些支配我们的人显示我们具有道德勇气及力量,有为真理正义受苦受难的耐力。

心香一瓣

本篇是泰戈尔于1925年在美国发表的演说。泰戈尔在这篇演讲中巧妙地抨击了英国的殖民主义政策,鼓励印度人民坚守自己的历史与民族文化。尤其是他对于“国家”内涵的阐释,对“国家主义”的鞭挞,至今读来仍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人类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实现和平富裕的共同的理想。进行殖民扩张,妄图以此来换取自己国家的强盛,只会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树立更多的敌人,设置更多的绊脚石。

历史以血的沉重代价一再告诫人类:侵占和掠夺的殖民式道路,是不可取的,唯有走和平发展之路,坚持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行国际交往,一个国家才能持久地强盛,国与国之间才能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