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3797500000021

第21章 公共场所灭鼠使用技术(2)

从老鼠对环境改变的反应来看,它的适应性也是很强的。例如,在北方,家鼠一般在冬天不繁殖,等春暖花开时来一个繁殖高潮。可是,生活在一15°冷藏肉库里的褐家鼠,却照样生儿育女。一方面,由于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多,御寒能力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它改变了一鼠住一洞或一家住一洞的习性,在冷库夹层中群居,十几只甚至几十只挤在一起,互相取暖。这样,它们不仅能在整年冰冻的环境中生存,而且可以传宗接代。又如新房盖成之后不久,如果不加防范,家鼠就能迁人,建造好鼠窝。只要房屋在设计施工时稍有欠缺,它就能乘虚而人。水池的泄水管和抽水厕所充满水的弯管,就常被家鼠利用,它们可以出人自如。这个本领不需要遗传,家鼠在几个小时或一两天内,就能通过不断的尝试而学会。一只老鼠学会了,其他老鼠立即效仿,不必再费工夫。

家鼠也很善于汲取“教训”,这是它能长期依附人类为生的重要原因。一旦吃了毒饵而未被毒死,它就能在以后的几个月内牢牢记住毒药的味道,不再触动用这种药配成的毒饵。如果说,老母猪是“记吃不记打”的话,老鼠则是“记吃更记打”。家鼠上当的次数多了,它的疑心也越来越重,对于在它周围出现的新东西,无论是一张纸、一段木头,还是一堆麦子、一块蛋糕,它都要躲避、观察一番,再试探性地接近、接触,确定无害或者可吃时,才逐渐恢复正常活动。这种暂时回避新出现的物体的情况,叫做新物反应。由于老鼠存在新物反应,在我们放食饵调查鼠情的时候,第一天被吃掉的并不多,要到第二、第三以至第五天才能达到高峰。当然,并不是每只老鼠都同样狡猾,也有傻头傻脑的。不过,这些笨老鼠往往是短命的,不是被夹子夹住,就是被毒药毒死,也可能被猫吃掉,活下来的都是比较精明的。这就是淘汰。

总之,不可忽视鼠类的适应性。它对我们的灭鼠措施会适应,我们对它的适应也必须有对策。消灭老鼠不但要动手,而且要用脑。

六、老鼠间的相互关系

生活在自然界里的老鼠是不是个个独立自在,各行其是呢?不是的,在老鼠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不同种老鼠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同种老鼠之间的关系。

决定鼠间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生存条件。如果两种老鼠吃的是相同的食物,它们之间就可能出现竞争。竞争的激烈程度和食物的多少直接有关。食物很多时,则彼此可以相安无事;食物不足时,就有竞争和争夺。能力大的占优势,优者生存。例如,大家鼠和小家鼠是两种不同的老鼠,在食物多时,两者可以并存;食物少时,往往是大家鼠占优势,小家鼠越来越少。可是,如果食物很少,不足以维持大家鼠的生活,或其他条件不适合大家鼠(如门缝太小,大家鼠钻不进)时,小家鼠可以继续生存下去,大家鼠反而被淘汰。由于各种灭鼠方法对不同种类老鼠的消灭效果不同,在经常灭鼠的地方,常常会出现代替现象。原来多的老鼠被消灭掉了,原来不多的老鼠少了竞争对手,反而多了起来。例如,春、夏季用粮食配毒饵,撒在草原上,黄鼠这时吃粮食,大部分被毒死;有一种鼠兔这时不吃粮食,吃草,不受影响。这样几年过去,黄鼠越来越少,鼠兔却逐渐增多。消灭家鼠时也有类似的情况,常用的灭鼠方法对消灭大家鼠效果更好,当大家鼠越来越少时,小家鼠却逐渐多了起来。

前面提过,鼠类基本上是吃草动物,老鼠之间的竞争和矛盾,一般不用咬架、争斗的方式去解决,而是通过抢先占有食物和隐蔽场所间接进行的。有的老鼠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从活动时间、活动范围到食物种类,都不断地朝着与“邻居”不同的方向变化,使矛盾逐渐缓和以至基本解决。这些种间竞争不大的老鼠,往往可以长期共存,互不相扰。

同种老鼠之间的关系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一般来说,野鼠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每只或每窝老鼠的洞口周围,有它自己的小块势力范围,不允许别的老鼠随便活动,但大部分地区是公共场所。遇到天敌时,还可以向同类发出警告,共同逃避。家鼠却不一样,在同一个活动场所里,不同的老鼠有不同的地位。占统治地位的往往是最强壮的雄鼠,在它以下还有占第二位、第三位的。遇到有危险的食物,这些占优势的老鼠一般不会先吃;没有危险的美味,它们却要先尝,像猴群中有猴王一样。所以,在我们灭鼠时,占优势的老鼠常常存留下来,先死的往往是缺乏经验的受支配的老鼠。当然,老鼠在鼠群中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新成长起来的雄鼠常常伺机争夺“鼠王”的地位,或窜人邻近地区,到别的鼠群中去争夺。当鼠多食物少、生存空间小时,同种老鼠之间的竞争激烈,雌鼠繁殖减少。

当然,在同种老鼠之间,尤其是同一群鼠,竞争只是相互关系的一个方面,此外还有互相协调、配合、一致对外的另一方面。例如,前面提到,在遇到天敌等险情时,老鼠会发出警报,使同伙可以及时逃避。又如长爪沙鼠秋季C存粮食时,常常实行流水作业,互相配合,有的咬断谷穗,有的搬运,有的叼到洞内码放整齐。许多种老鼠在发现别种老鼠或外群老鼠进人自己的势力范围时,都会群起而攻之,为本群的生存而争斗。

七、使鼠减少的途径

在自然界里,不断有老鼠死亡、小鼠出生,在正常情况下常常是生死相当;或有时生得多些,有时死得少些,但一年之后大致平衡。如果出生数超过死亡数,老鼠就会增多;相反要想使鼠减少,就必须设法使老鼠的死亡数超过出生数。也就是说,只要能使它们多死或少生,就可以达到使老鼠减少的目的。那么多死和少生,哪种对人更有利呢?原则上讲,少生更好些。因为老鼠生下来以后我们再去加以消灭,它多少已经造成了危害;如果它在死前还繁殖过的话,消灭起来更费劲。

使老鼠少生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尽量减少老鼠的取食和隐蔽条件,使它们吃不饱、藏不住,就无法繁殖后代;二是彻底改造环境,便之不适合老鼠生活,如南方一些稻田把大田埂改成小田埂,及时除草,老鼠就不好繁殖;三是让老鼠吃绝育剂,使它们终身不能生育。此外,还有一个正在探索的新想法,那就是给老鼠送假情报,使它们不生育。在自然界里,当老鼠密度太高,许多老鼠挤在一小块地方生活时,它们的繁殖能力就会明显下降,甚至根本不怀孕。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在生活条件很坏的情况下,老鼠的某些腺体会分泌一定的化学物质,老鼠闻到了这种物质,生殖功能便会减退甚至丧失,从而暂停生育。这样,鼠群就不至于越来越挤而同归于尽。如果这种看法符合实际情况,并且设法弄到这种物质,在需要灭鼠的地方去撒,发出假情报,那么接到情报的老鼠就不会生育。当地老鼠有死无生,自然越来越少。这种想法有一定的根据,不过还要解决许多问题,才能实际使用。

使老鼠多死的途径也不少,有些是和上面谈的途径紧密相连的,甚至就是同一途径兼起两种作用。例如,减少老鼠的取食和隐蔽条件,既可使鼠少生,又可让鼠多死。把各种各样的途径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化学方法,包括用毒气、毒饵、毒水、毒粉等消灭老鼠;二是物理方法,包括用鼠笼、鼠夹、粘鼠胶、电子猫等。也包括用腕扣、水灌、枪打等;三是生物学方法,包括利用猫、黄鼠狼、猫头鹰、蛇等天敌,还包括用微生物灭鼠;四是生态学方法,也就是破坏老鼠的生活必需条件。这些方法都各有优、缺点,用时要尽量扬长避短,互补不足。总的看来,现在使用的化学方法较多,其他方法仅作为补充手段。

八、老鼠数量的恢复

现在,虽然人类能够遨游太空,信步月球,但是要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把老鼠消灭干净,往往是办不到的。当然这不完全是技术问题,还有组织和经济问题在内。即使能在几十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把鼠灭光,无鼠地区周围的老鼠也将伺机侵人来填补空白。这就是说,在任何地区灭鼠之后,都面临着老鼠数量恢复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鼠密度迟早是要恢复,甚至超过原有的水平。

鼠密度恢复来自两方面:一是本地少数幸存的老鼠的繁殖,二是周围老鼠的迁人。由于老鼠的繁殖能力和活动能力都很强,老鼠数量的恢复相当快。一般的灭鼠,效果常常保持不到半年。效果越差的,鼠密度的回升越快。如果灭鼠效果只有30%,鼠密度约需1.4个月恢复原状;灭鼠效果上升到50%,鼠密度的恢复需3.3个月;灭鼠效果上升到70%,鼠密度的恢复延长到7.7个月;若灭鼠效果达到90%,则需14.7个月鼠密度才能复原。这主要是因为,效果越差,存活的鼠越多,基数越大,恢复起来就越快。以上数字是由家鼠得到的,其他鼠种的恢复有快有慢,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此外,灭鼠后老鼠的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原来有10只鼠的地方,只剩下三四只,取食和隐藏更加方便。同时被消灭掉的老鼠中,老弱病幼者占的比例较大,壮年的较少。所以,灭鼠后残存鼠的平均繁殖力比灭鼠前要高。例如在没有灭鼠的地方调查,雌黄鼠平均每胎生5.9只;邻近地区灭过鼠,平均每胎生6.4只。而且,灭过鼠的地方幼鼠成活率较高,这实际上是老鼠适应性的一个方面。

像其他生物一样,老鼠也喜欢往生活条件好的地方搬家。所以,一个地方灭鼠后,老鼠减少,腾出了不少地方,周围的老鼠却照样拥挤,就会迁移过来。尤其是那些刚有独立活动能力的老鼠,更是东跑西窜,有空地方就占领,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如果灭鼠的地方很小,用不了多久,空位又会被占满。灭鼠面积越大,占空位的影响越小。另外,灭鼠效果越好,残留的老鼠越少,外面的老鼠就越容易迁人。当然,迁人的老鼠既可能和原来的老鼠是同一种,也可能是另外一种,这要看具体条件。

总的来看,灭鼠效果越好,灭鼠面积越大,老鼠的数最就越难恢复。如果不痛不痒地消灭一小部分,老鼠边灭边生,就收不到除害的效果。有的县一年之中灭鼠几十万只,看起来不少,但是,这是全年的灭鼠总数。在一年期间,全县出生的老鼠总数有二三百万只,减少几十万只,看不出明显的效果。这实际上打得是消耗仗。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尽力做到打歼灭仗,在较短的时间里消灭大部分老鼠。

九、防鼠的重要作用

灭鼠后残存老鼠的繁殖力提高,原因之一是由于老鼠的食物和栖息条件更宽裕。而鼠区外老鼠的迁人,主要也是由于灭鼠区的食物和栖息条件更宽裕。可见,一只灭鼠而不改变老鼠的生活条件,老鼠迟早总会恢复到原来的数字。反之,如在灭鼠的同时破坏它的取食利隐藏条件,它就恢复不起来。进一步说,不灭鼠而破坏它们的生活条件,它们也会越来越少,少到当地条件够它们生存为止。每个地方容纳老鼠有一定的容纳限度。食藏条件好,容纳限度高,能养活的老鼠就多。所以,尽量降低容纳老鼠的限度。虽然不像灭鼠那样立竿见影,却是一项治本措施,非常重要。不过要把容纳限度降到零却很困难,在许多地方不可能彻底破坏老鼠的食藏条件。因为老鼠可吃的东西很多,除了人的食品,还有饲料、垃圾、粪便以至树根、野草等。至于老鼠的隐藏场所,室内还可尽量使其减少,在田野中就很难清除。目前,防鼠的重点是家鼠。最近几年家鼠密度上升,正是因为许多地方的食品和饲料增加,容纳老鼠的限度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比以前明显提高。可以说,做好防鼠工作是消除鼠害的关键。

对付家鼠,可以设置好几条防线。最好的办法是御敌于家门之外,做好整幢房屋防鼠。这条防线如果建立不起来,就只好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做到食品防鼠和家具防鼠了。近几年许多地方新建住宅,正是搞好建筑防御的良好机会。一般来说,建筑防鼠需增加投资3%5%,从长远来看,经济上还是合算的。由于建筑的部位不同,防鼠的办法也不一样。

墙基的防鼠很重要。老鼠常在墙基掘洞做窝,屋外的老鼠又常从墙基打洞进出。为了防鼠,墙基应深人地平面1米;如果不够,要另加L形水泥板插到地下。最好用石条或碎石砌墙基,也可用砖。砌时尽量减少缝隙,并用水泥填实。当然,用水泥墙基最理想。

地面防鼠的重点是和墙壁相接之处。水泥地面如果没有裂缝,老鼠不会打洞,但和墙壁要靠紧。用砖、石铺地,应尽量紧靠墙壁,用水泥填缝。木质地板如果平直无缝也可暂时无事。但是,只要家鼠找到下嘴之处,就会很快地咬通。所以,地板和墙壁交接处最好钉铁皮。发现地板有缝隙时,要立即修好。

墙壁防鼠主要是注意基底部和墙角。墙基若有20厘米以上的水泥墙裙,可使鼠类打洞显著减少,故墙面应保持平直、光滑。离地面1米之内最好用碎石、砖块构筑,并用水泥勾缝。墙角若能抹成弧形,可防止老鼠借墙角上下。发现墙上有洞时,要用硬物塞紧,然后修复。

门窗常被家鼠利用作为出人的通道,因此门与门框,窗与窗框都要合缝,缝隙不要超过0.5厘米。要在门窗和门框、窗框的下端钉30厘米高的铁皮。此外,门窗最好不要全部敞开,特别是晚上。为了通风,可安纱窗、沙门,随开随闭。

房顶如是水泥平顶,老鼠无法穿透。瓦顶房屋的瓦缝和瓦椽之间,都应用水泥抹缝,不要留太宽的缝隙。房顶横木和墙相连之处要深入墙内,不留空隙。烟囱应高于房顶1米,出烟口最好盖铁丝网。烟囱与房顶交接处不要留缝,钉上铁皮可以防鼠。房顶上的天沟和落水管如安排不好,老鼠可以进人,应该注意。

建筑物的各种管道和电线,也常被家鼠利用作为通道,或由此打开缺口。所以,在管道和电线四周注意不要留缝隙,应该套上铁圈,让管道和电线从铁圈中穿过,使老鼠无空可钻。水道泄水口要盖铁栅。墙外的管道要离墙10厘米以上,否则,老鼠可以借此上墙。北方的暖气管道和暖气沟也要注意防鼠。如果做不到整幢房屋防鼠,加强食品和饲料的防鼠工作就更加重要。垃圾要及时清扫、处理,垃圾箱也要定期处理,尽可能地防鼠。

在进行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及时发现和堵塞鼠洞,保持室内物品整洁。物品要尽量离地,放在架子上。用不着的杂物应及时清除。从以上各方面采取措施,家鼠将显著减少,鼠害将基本消失。

(第二节)常见家栖鼠种及其形态特点

一.褐家鼠

形态:褐家鼠为鼠亚科中最大的一种。体型粗壮结实,体长150一250毫米。背部棕褐色或灰褐色。头部和背部中央毛色较深,背毛中杂生粗长的针毛,具光泽;体侧毛色略浅;腹毛基部深灰色,毛尖浅灰,略泛乳黄;足背毛白色;尾毛二色,上面黑褐,下面灰白。

褐家鼠属于世界性分布的啮齿动物。在国内,除少数干旱地区和牧区外,分布甚为广泛,是最常见的家栖鼠类之一。地域之间的褐家鼠在外形略有差别,看它是不是褐家鼠,常依头骨特征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