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匈奴的克星——霍去病
37508700000002

第2章 富贵深处

刘彻的首任皇后是陈阿娇(具体名字未知)。

刘彻之所以能登基称帝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靠长公主(刘启姐姐,陈阿娇母)的帮助。

刘彻与陈阿娇的情谊是从小就结下的,有一个很美丽而凄婉的故事。

景帝刘启时,由于薄皇后不能生子,刘启便立栗姬生的长子刘荣为太子。(由于没有嫡子,故景帝刘启遵照‘立长’的传统立自己年满十八的长子刘荣为皇太子。)

长公主刘嫖有一个女儿(后来刘彻的陈皇后),想要与太子结亲。

刘彻母亲王夫人王娡告诉栗姬:“长公主献给陛下的美人现在得到了陛下的宠幸,你为什么不与长公主商量婚事呢?”

后宫众多妃妾通过长公主,都得到了景帝的宠幸,而且她献给景帝很多美人。栗姬因此愤怒而不听从王夫人的话,并愤愤拒绝了长公主结亲的请求。

栗姬天生喜欢妒忌别人,刘启因此渐渐开始疏远她。

长公主大怒,毕竟栗姬那么愚昧、不识好歹。

王夫人借此机会送厚礼给长公主,准备请求婚事。

于是长公主决定把女儿许配给王夫人之子胶东王刘彻,而刘启却没有同意(具体原因不知)。

一天,长公主来到宫中,抱着4岁的刘彘(后来由于他聪颖过人,慧悟洞彻,满腹经纶,深得景帝喜欢,遂改名为彻,并在立国储君的当天,立刘彻为胶东王,时年刘彻四岁),她问道:“你想娶阿娇吗?”

当时的刘彻很喜欢阿娇,答道:“以后倘若能娶阿娇为妻,我就要亲自造一栋金屋子藏着她。”(“若得阿娇,必以金屋贮之。”)

长公主大喜,毕竟刘彻那么有魄力。

长公主苦求刘启。刘启见此,便同意了这门亲事。

日后,刘彻登基后果然没有违背诺言,果真给她盖了一栋。

然而,刘彻却冷落了她。

不是国事有多忙,其实原因很简单:

那年刘彻才4岁,怎懂得男女之情。

在这桩婚事是两个母亲鲜明的政治考虑。前面说过,刘彻是一个天资聪颖、智商超群的孩子,颇得景帝刘启的喜欢。相比那个母亲跋扈善妒,自己胸无长志的皇太子,刘彻虽非嫡非长,但这样的改立先例又并非没有。

于是,由于栗姬跋扈气傲,长公主为此生气,便经常在刘启面前说栗姬的坏话:“栗姬和各位嫔妃宠姬聚会,常常让侍从在她们背后吐口水诅咒,施以媚道之术。”

刘启因此恼恨栗姬。但因为并没有证据,景帝并未将栗姬治罪。

刘启曾有一次生了一场大病,就准备把被封王的儿子们都托付给栗姬,对她说:“朕死了以后,你要好好照顾他们。”

栗姬又不识好歹了。生气、怨恨,不愿答应,而且出言不逊。

刘启很气愤,怀恨在心。

怒火涌上心头,他强忍着没有发作。倘若发作的话,他定然命不久矣矣。

是时,长公主天天称赞刘彻的优点、长处,刘启也认为自己这个孩子有才能。再加上先前便知道此儿是梦见太阳而生的祥瑞之事,刘启心中思来想去,没有拿定主意。

然,大臣们纷纷提议册封栗姬为皇后。

大行令上书奏事,有一句话写道:“‘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现在太子(刘荣)母亲的称号应当是皇后。”

刘启大怒:“这件事是你应当说的吗!”也是,栗姬是个心机婊,跋扈善妒,眼皮子底下的这帮平时唯唯诺诺的大臣竟也与她勾结结党、牟取私利,不气才怪。

遂下诏处死大行令,又废了刘荣的太子身份,改封刘荣为临江王。栗姬更加恼怒,又不能被皇帝召见,因此忧郁畏惧而死。

终,册立王夫人为皇后,封刘彻为太子。

她们两人比平时勾心斗角的政客们要更聪明、更心机。那些政客们完全比不上这两个女人。

再说陈阿娇刘彻。

汉武登基后她被封为皇后,但在富丽堂皇的椒房殿背后,却是无尽悲凉。

刘彻没有什么宠爱,陈阿娇却骄横跋扈。

于是,陈阿娇进了长门宫(大致被打进了冷宫)。

后世很多人都说陈阿娇真是不值得,刘彻他全不顾立储的情谊,还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但也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凄婉比承平会更打动人心。

走到了这步田地,完全是因为她和她母亲与栗姬一般跋扈善妒的特点。

当然,也少不了卫子夫对她们命运的改变。事实上,卫子夫压根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是命运扭转了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