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匈奴的克星——霍去病
37508700000001

第1章 童年:英雄不问出处

大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

一个处于事业高峰期的人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他的死,使汉帝国失去了一位骁勇善战、南征北战,攻城无不克的贤将,虽然被世人所讴歌的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尚未实现,但是他建立的不朽功勋不容被人淡忘,更不容被历史的更替所磨灭。

这位猛人叫霍去病。

马革裹尸。

先来说说他的亲属关系。

父亲:霍仲孺

母亲:卫少儿(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姐)

弟弟:霍光(一代权臣、辅政大臣。显著事例:敢废皇帝)

舅舅:卫青(大司马、大将军)

舅妈:平阳公主(汉武帝刘彻姐姐)

姨母:卫子夫(刘彻第二任皇后)

姨夫:刘彻(汉武帝)

表弟:刘据(汉武帝时太子)

表侄:刘询(汉宣帝、刘据儿子)

弟弟亲家:上官粲(一代权臣、辅政大臣)

侄女:霍成君(刘询第二任皇后)

弟弟外孙女:刘弗陵(汉昭帝)皇后

…………

亲属实在是太多了,赫赫有名的都数不胜数。(试想都有亲戚是皇帝,他的子孙后代不就都是真龙天子、显贵之极吗?)

嗬,这家世。

这种家世有时比文凭还管用。这种人,几乎全是外戚。

外戚可以说是汉帝国的一种与各个重大节日相同的习俗,甚至是传统,连百姓都习以为常了。在汉朝,它始于吕后吕雉,初兴于卫子夫,中兴于王政君,大兴于整个东汉一百九十五年,但是与皇族宗亲没有丝毫关系。

当然除了他们的元首——皇后、太后、太皇太后。成员分别来自她们的亲戚,陪伴了帝国峥嵘促狭的四百余年。

外戚们曾造就了大汉的鼎盛,也倾覆了大汉,最终双方一起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同归于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外戚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就了汉帝国,也能毁灭它。

但是,只要你有着这“史上最牛毕业证”,通过这种渠道保证能谋得个一官半职,高官厚禄少不了!

当然,有报效国家的,也有贪污腐败的(这个占得多)。

霍去病毫无疑问是前者。

在汉建元元年(前140)的一天,大部分人还未从景帝刘启驾崩的悲痛中缓过神来。这个世界又即将迎来一个新生命。

平阳(今山西临汾)。

霍去病出生在此,他母亲是平阳公主府中的女奴,父亲是当地的一个衙役。——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小吏。

霍去病他爹很招人恨。

霍仲孺这个人很不有名,要啥没啥。如果他没有那两个名垂青史的儿子,他肯定也当然是历史这架大炮中的一撮炮灰。

霍仲孺还弄得霍去病成了黑户,或者说是私生子。

匈奴、西罗马如果能预知未来,一定会恨透了霍仲孺。刘彻也绝不会对他产生一点好感。

先说说匈奴方面,霍仲孺生了个儿子霍去病,正是他把匈奴打得落荒而逃,打了也就打了,还抢了人家的祭天小金人,又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赞颂大汉与自己:

多么多么伟大!多么多么伟大!多么多么伟大!

就向在人家的地盘签上“xxx到此一游”一样。(而且还是百年的仇人冤家)

你说气人不气人?

但,这只是匈奴的想法。他们是万恶的,杀了不知多少无辜百姓,烧了不知多少民居古宫,抢了不知多少金银财宝。烧杀强掳淫。却也是一个字:该!小兵张嘎曾云:别看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且,在华夏,“封狼居胥”是每一个将领军人都最希望获得的至高光辉荣耀。

霍去病和他舅舅卫青有两个特殊的称呼——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匈牙利公国助产士。

由于卫青和霍去病重挫匈奴,匈奴不得不去了西方,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卫、霍间接地灭了西罗马。所以称卫、霍是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

同因,卫青、霍去病打败了匈奴,匈奴不得不去了西方,变成现在的匈牙利人。所以他们二人间接地建立了匈牙利。

再说刘彻方面,霍仲孺二子(非卫少儿所生)霍光他竟然敢直废皇帝(刘贺,被废后为海昏侯)!因此我很是质疑他,后世行伊霍之事(废帝)的权臣大部分都是以上犯下、图谋篡位之人。就比如后世绵里藏针的王莽,逼迫献帝禅位的曹丕,以及后来又篡了曹魏的司马家族(颇讽刺)等等等等。

霍光在武帝刘彻驾崩前被尊为昭帝刘弗陵的辅政大臣之一,托孤,霍光掌握了大汉的最高权力。史曰:“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虽说霍光并没有废帝自立,但是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再说霍去病。他是私生子。在一夫多妻的封建社会,是很讲究伦义道德的。

霍仲孺和卫少儿是偷了情,生下了霍去病。虽然当时的霍仲孺还没妻子,但是他也不想承认霍去病是他的儿子。

霍仲孺不管,卫少儿管。

在每个人眼中,当时的霍去病是个“杂种”。

他的舅舅卫青也是一样的童年遭遇也是一样,他妈妈与小吏郑季所生下的,也是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的。

但是,谁也没想到,他们都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立下了不朽功勋,成为一代战神。由此我们可以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英雄不问出处”等至哲真理。

并,我们可以相信确信历史上那些王侯将相们,在历史上写下重重一笔的人的童年大都不是快乐的。

但,只有坚信“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条真理矢志不渝地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哪怕终生奋斗却并无大成。但是终有一天,你就会功成名就。

可能就是出身贫寒的人吃苦耐劳,发奋努力,最终建功立业,但到了他们下一代时,自己的子女就慢慢堕落,哪是什么所谓的“虎父无犬子”。一代一代,最终成了纨绔子弟,最后破落,即所谓“富不过三代”。唏嘘!凡人如此,皇帝亦是如此。

元朔元年(前128),是改变霍去病命运的一年。

这年,是他功成名就的起点。

我不知道这几年他们母子俩是怎么熬过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受了很多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