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洛神王朝
37483800000034

第34章 雨雾朦胧的宫城

武惠十八年五月初,一场罕见的大雨袭击了渭水以南的京城,城外的大渡口旁,水面上的雨线如同蚕丝般密集不断,乌云笼罩在整个京畿大地,遮天盖日,震耳欲聋的雷声,让人完全想不到如今才刚刚入春而已。

渡口边的一处小院,原本是贵人闲暇时出城散心的地方,如今在磅礴雨势下没了生机。

小院坐落在渡口几里外的一处小山坡上,四周种着郁郁葱葱的槐树和梧桐,秋天的时候漫山遍野的金黄一片,很美很宁静,在商客货物云集周转的渡口处,倒是别有一番西北的风味。

院子后有一条小道,直通京城外围的天启门。

马蹄声遮掩在哗哗的雨势中,地上的淤泥被甩的到处都是,马鞍上,被雨水浸湿的丝绸衣服下,深棕色的皮甲和雨点的撞击声噼噼啪啪,两把刀插在马背的侧方,一长一短,都包裹在羊皮制成的皮革刀鞘中。

小道转大道,大道转官道,巍巍城楼下,隔着老远,守门的甲士没有阻拦飞奔而来的三人三骑,因为为首的那人从怀中轻轻掏出一方不过掌大的玉制令牌,令牌是罕见的金丝边墨黑底,刻字却呈乳白色,下面垂着红色的缨带,连着一颗翡翠绿珠。

刚进城门,马上有卫士牵来马匹,三人马不停歇,在大雨中在街市里穿行,好在如今的时候没什么人,不然一向喜欢凑热闹的长安人不知道又要怎么在茶坊里揣测调侃了。

三骑大道转小道,直入整个王朝最神圣之地:皇城,太安,玄武门。

......

宫里的贵人都在避雨,有的甚至还没起,有些宦官和宫女会偷偷去蓬莱湖旁边,看看池塘里雨打荷花的有趣景象。

现在还早,离早朝还有段时间,何况因为雨势,今天的早朝很有可能会延迟甚至取消,改成六部九卿去南靖殿的内阁会议。

一个贵妇人坐在避雨的亭子中,左右的宫女撑着还在滴水的伞,滴水从亭子的台阶外一直蔓延到中心,贵妇人对此丝毫没有责备的意思,她只是远远得瞥了一眼声势不小的三人三骑,看到他们从玄武门进了宫城,下了马,身前有宦官引着,迈开大步朝宫城深处走去,身上估摸着是湿透了。

贵妇人忽然笑了笑,没有来头得笑,南靖殿里坐着的那位主子在等人,这会儿她也正巧在等人,如果猜的不错的话,应该是为了相同的事情。

雨下沉重的脚步声,她要等的人来了,是一个穿着黑色长袍的小太监,也许连二十岁都还没到,脸色平静沉稳得出奇,旁人打着伞,小太监走在最前面,上了台阶,进了亭子,见到了斜靠着栏杆的贵妇人,恭敬行了宫礼,一丝不苟得身体弯曲的幅度分毫不差。

“李开山见过丽妃娘娘....”

整个皇宫之中,上千阉宦貂寺,只有他会用本名自称。

在整个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帝和西宫,与皇后地位等若的贵妇人微抬起头颅,不施半点粉黛的面容略微显老态,但神色和气质很好,露出的脖颈也很白,是那种完全看不出岁月痕迹的玉白色。

“刘汉瑜不自个来么?”

贵妇人接过小太监递上的金制铜管,并没有立刻打开,而是转而交给了身边的宫女,让她擦拭掉上面的雨水。宫女体态纤细修长,腰间挂着柄极细的玲珑小剑,这是大东王朝宫城内屈指可数的剑侍。

其实贵妇人更配得上剑士一词,当年她女剑仙的芳名可谓誉满神州,后来嫁入太子府,许多人都觉得不值得,凭她的家世,嫁入深宫似海的帝王家能有做修行界少有的女剑仙快活?何况仅仅只是个太子侧妃,后来也没做成皇后.....

“汉公说,除了特殊情况,他不想再回到长安......”

小太监的脸也很白,只不过是那种有些病态的苍白,他的身子很瘦很赢弱,穿着明显稍大的衣袍,可能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走。

贵妇人的脸一下子黯淡了下来,眼神有些迷离,嘴里喃喃道:“还是忘不掉么?......他倒是个记着情分的人,若是换了我,可能也不想回来了.....”

她微叹了口气,似乎想把心中所想全部抹掉,纤细白皙的手指轻点在铜管周身,灵巧得好似在摆弄一件复杂的玩具,很快,暗格弹出,机关被解开。

贵妇人从铜管的夹层取出一张折叠了无数次的信纸,一共有两张,倒是写满了字,用的是西洋的那种硬笔,墨迹不易被抹掉,形状也更清晰方正。

她倾斜着身子,玉手轻托着下颚,目光流转,飞快得浏览完两张不大的信纸,过了稍会,她笑了笑:“他倒是会演戏,跟李公公在那卖着苦,其实早就有了去凉州一行的计划和打算.......不过这次西北之行也由不得他,汉业必须要去,这是很久以前就定下来的......”

身边的人都在安静得听着,没有人插话或者发出任何响声,由此亭子外的雨声显得格外轰隆震耳。

贵妇人上了年纪,但她还是喜欢像少女一样微努嘴角,平时她最喜欢看两个女儿露出少女的青涩模样,这样会使她想起还年轻的自己。可惜大女儿性子太成熟冷淡,小女儿又有些活泼天真,都不像小时候的自己。

“唉......宫里本来就够闷了,你们却还都不说话.....”

小太监无动于衷,因为他真的很少主动说话,除非是与任务相关的要事。

贵妇人身边高挑站立的一位撑伞宫女笑了笑,空灵的声音很舒服:“娘娘聊的这些我们都不懂啊......”

贵妇人嘴角微撇:“那你们懂什么啊?.....”

宫女想了稍会儿,小声道:“听说衡山那儿......七剑派三年一次的大会就开始了呢......荟儿觉得,这种所谓的剑会呐,若是娘娘这种剑道奇才一次都没去过,那可真好生可惜了.....”

贵妇人噗哧一笑,素手掩在嘴边,笑声道:“算日子今天大概是头场,说起来,这么多年我倒真的一次都没去过,这次决计是去不成了,你们若想去,那也只能等下次了呢.....”

“还要三年啊......”

配着剑的宫女愁着小脸,她自小入宫中修行练剑,最近才有资格出道作为丽妃娘娘身边的剑侍,可是剑练得再高,待在这如若牢笼的宫中,可真是......没有存在感啊.....

“你们也不用急啊......”

贵妇人慢悠悠得说道:“知道你们闷,都想出去见见世面.....不过最近宫里事儿的确多了些,忙不过来......嗯......再坚持个把月吧......六月估摸着就要出远门了.......”

宫女脸上闪过诧异:“出....出远门?”

身份尊贵的贵妇人似乎并不在意上下尊卑的礼节问题,她伸手把额前的青丝挽到耳后,看着亭外雨线不断的皇宫深幽,喃喃道:“是啊......要回凉州娘家了......”

......

......

南靖殿的走廊屋檐下,大小宫人走走出出,天色还早,但他们都已经习惯了这种宫廷的生活,在太阳永远只能照耀一半的地方。

三个从西北凉陇而来的骑人是御史台的官员,在呈上信报后,他们被宫里的宫人领过去稍微擦拭烘干身子,然后换了件干净衣裳,不做停歇得直接面见殿内的宫城主人。

早朝的确是取消了,寺人们正在派遣禁卫军去通告各家,改由六部九卿等内阁成员入南靖殿附近的紫渊阁议事,主要是关于青州冀州交接处的地震事宜,对地方百姓的赈灾和安抚。

当然西北的政务在皇帝心中更重,倘若三人报告的事情出了什么叉子,需要更多时间商论,皇帝不介意放那群大臣一次鸽子。

平坐在案牍前的武惠帝低着头,目光在数量不少的信件资料上浏览。

因为大雨的缘故,屋里有些昏暗,冷飕飕的,留侍的宫人一旁添着灯油,暖炉暖塌都快备好了,还有许多一会要接见朝臣的礼仪,香茶瓜果,虽说不需要过于精细,但皇家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

三个加急赶到的官员踏入门槛,脚步声远远得就传至武惠帝的耳边,他抬起头,露出他上了年纪的帝王面孔,浓黑的眉毛微凝,似乎在想些信件里提到的事情。

三个官员已经行至皇帝的案塌前,武惠帝没等他们出声,率先问道:“大夏国的那位老摄政王.....终究是沉不住气了?”

“回禀陛下.....”

无论官衔还是资历都是最高的官员上前一步,双袖对称并拢,屈身作揖,平静声道:“是。”

“什么时候?”

官员抬起头,似乎也在琢磨。

“回禀陛下.....约莫八月中旬......”

另一个稍显年轻的官员上前说道,语气信誓旦旦:“七成把握,西宁卫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