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水浒厚黑
37426800000028

第28章 生存的智慧

“你可以选择相信,或者不信。”郭盛道:“但是我并没有耐心等太久。”

张文远自付今天是逃不过这一劫了,拍起来咬牙道:“大爷请说是什么富贵,我信,我信了。”

“你想不想做官?”郭盛诱惑道。

官?谁不想当。张文远自付,就算是宋江在县城那么威风,还不是要去巴结时文彬,还不是满口忠义的想当官。

“难道是要我当知县?”张文远不确信的说道。一提到知县他就口干舌燥,那可是一县的父母官。

“想得倒美。要是有那么大的本事还要你做什么。”郭盛笑道:“不是叫你做知县,而是巡检。”

“巡、巡检!?”张文远赶紧摇头道:“小人怎噩梦敢和梁山的诸位好汉作对,这个巡检是绝对不会做的。”

“你以为让你做郓城巡检是为了对付我们?”郭盛道:“只是要你给我们当眼线罢了。”如果不是他是郓城本地人,还是县衙吏员,各方面都熟人熟脸,郭盛才不会选他。

难道真的逃不脱梁山泊的噩梦吗?小张三心中长戚戚。从贼的事情一旦暴露,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看到张文远眼珠滴流乱转,郭盛好心提醒道:“强盗罪也不过是刺面流放,你这胁从更加微不足道了。你被官府拿了,还有我们来搭救。如果你为了官府拒绝我们,谁来救你?”

“我、我做。”张文远无奈道。思前想后果然还是梁山拿捏他犹如蚂蚁一般,县里还可以欺上瞒下遮挡一翻,这些凶狠人动不动就是出刀子。

“既然你答应了,那就是我们梁山的人了,按照规矩应当纳一个投名状来。”郭盛道。

“投名状?该如何写,小的绝不含糊。”张文远道。

“嘿,梁山的投名状简单,不用你书写,只需要献出一颗人头,男女老幼不论。”杜迁嘿嘿笑道。

“人?杀人!?”张文远脸色霎白,连忙摆手道:“不会杀人,我不会杀人。”

“对于张先生这样我们大力扶持的人才,当然不会让你做这么粗鲁的事情。”郭盛道:“只是想请张先生跟我们走一趟,做一件事情罢了。”

一直等到夜里,郭盛胁迫张文远一起到了县里另外一家,张文远认得是本县巡检家里后门,他还不知道郭盛要做什么,就看到杜迁和庞大牛靠在墙上双手搭在一起。高峻助跑两步踩着两人手臂翻了进去,然后打开后门,五个人就这么旁若无人的到了巡检家里。

郭盛早就打听过了那巡检家室都在乡里,在县城养了一个外室每日亲热,这几日那外室也回乡省亲,因此主宅只有他一个人居住。

五个人就这么闯入巡检屋里,杜迁和庞大牛把刚从梦中惊醒的巡检按住用被子捂住。高峻在桌上抄起水壶泼在被子上,然后用湿的地方捂住巡检,一直到闷死他。

有个仆人听到动静闯进屋里来了,被郭盛右臂夹住脖子。

张文远看着这两条生命就这么在自己眼前慢慢消散,彻底吓破了胆子,一下子瘫在地上。

等到两个人死透,杜迁整理了一下巡检的床上,看起来没有那么杂乱。才和高峻和庞大牛在屋里搜刮了一些财物,一起抬了倒在地上的仆人出去。

“张先生,该走了。”郭盛对地上的张文远道。

等到出了巡检的家,再没有遇到什么人。所以他们回到了张文远家里,在杜迁他们就在院子里挖坑把那个仆人埋下的时候,郭盛掏出来一锭大银扔在张文远面前。

看到梁山贼人的凶残手段,虽然没有见到一点血腥,但是到现在一直都是那两个人的嘤嘤哀嚎环绕在他耳边。张文远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听到银子砸在桌上的声音才扭头去看。那是一锭该有五十两的大银。

“你的投名状就是买通仵作,巡检是突发疾病死的。”郭盛道:“他的仆人发现主人暴毙,偷盗财物逃跑。故事怎么编的圆满通顺就是给你的第一个考验。做好了,我们自然会有人来给你送钱让你在县里甚至到州城疏通打点关系当上巡检。做不好,后果不用我说,是官府找你还是我们找你,都不是你能承受了的。”

看着他们把仆人埋好之后,郭盛就带人趁夜色离开。一直待到天明,混在人群中出城。

张文远就这么干坐着,一宿没睡。直到天色大量,张文远看了一眼院里翻动过的土壤,心中一狠把五十两大银揣在怀里往县衙走去。

他的神态不好并没有引起别人注意,宋江打破县里官兵的消息传开之后,张文远神情就一直很恍惚,办公时也常常出错。别人知道他和宋江的牵扯,因此没人当面责备他,只是背后少不了当做笑柄。

巡检的死在自己屋里被别的仆人发现,急忙报官,引消息传来起了县衙里的轩然大波。张文远却没有动作,就这么呆呆的出衙。他回家的路上走的很慢,然后听到街头巷尾的议论,全是说巡检暴毙,然后仆人卷了财产跑掉。慢慢的还发展成了仆人杀害主人谋财逃跑的故事。

听到昨晚郭盛临时教他的托词一天时间就传遍大街小巷,这让张文远心中一寒。他知道了郭盛在县城布下的手段不只是他一个人,现在就如同被阴暗里的一条毒蛇盯上。张文远又回到了县衙。

此时还没到南宋时期,宋慈也没有出生,大名鼎鼎的《洗冤录》也没有写出来。但是仵作还是有常识的,明白看得出来这不是暴毙,也准备第二天如实报给知县时文彬。

这个时候看到了张文远来到这里。只见他简单的问了一下巡检的死因,确定果然是他杀,然后神情大变,神叨叨的念道:“他们果然来了,他们果然来了,下一个就是我。”

仵作先是一愣,然后也是大惊。难道杀巡检的是梁山贼寇?

张文远念了几句,失魂落魄的离开,走了两步想起什么回头善意的说道:“你不妨听听街上怎么说的,如果你提出异议,他们会不会找你麻烦呢?”

张文远的神演技发挥把仵作唬的一愣一愣的。他跑到街上打听了打听街头的传闻,然后果然的把他杀改成了急病。

每一个生存在朝廷这个体制内的人都会有着自己的精明一面,或许是灵光乍现,或许是长久磨练,但是他们都是有着自己生存智慧的人。张文远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或者死,他的任何一个选择都不可能改变什么,但是对他来说却很重要。为了活下去,他爆发了自己的生存智慧。

让巡检的死亡从官方上总结为急病暴毙,但是县衙里却流传出是梁山贼寇下的黑手,就是为了报复赵能、赵得堵宋江家门的事情。虽然这两个人已经死了,但是他们带去的官兵却是巡检的兵。

宋朝的军制中,巡检的权力遭到了极大的削弱,从前朝担负监督地方军镇势力的职能逐渐消失,而募兵御边与维护境内治安,成为巡检新的职责。宋初为防御辽、夏进犯,朝廷任命一批熟识边防事务的将领,充任巡检,率兵守边,这些人“位不高,则朝廷易制,久不易,则边事尽知”。

到了宋与辽、夏关系趋于稳定之后,担任戍边重责的巡检,不仅数量减少、辖区缩小,地位也有降低的趋势。尤其自神宗以后,西北地区的巡检,不论辖区或地位都有明显的缩小与下降。反之,由于境内经济活动蓬勃,而宋廷为了增加财政税收,实施茶、盐专卖制度,导致境内外的茶、盐走私活动频繁,甚至武装护卫,不仅威胁地方治安,更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宋朝为镇压私贩武力,开始在县中增设巡检,并提升其地位。宋仁宗在诏书中即说:“国家设巡检、县尉,所以佐郡邑,制奸盗也。”

可以说巡检的职责就是在境内巡捕李俊那些私盐贩子的,当然郓城县里的梁山泊也归他们管,只不过晁盖上山之后梁山做大,没那个能力去管了。

巡检是县城里最重要的一批武装力量,看似很强大,但是放到水浒的大背景,动不动就有州城的都监被杀,死一个两个的巡检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儿了。

郓城巡检死了三天,县衙里的大家都接受了梁山报复的理由。时文彬也装作不知,按照仵作说的上报给了济州城。张文远这才找到时文彬,说出了他相当巡检的想法。

宋初的巡检是为了防御边疆,所以都是正规军的禁军出身,可以说每个巡检的手下都是禁军主力,百战精兵。而到了地方缉盗,长期外地士兵驻守的弊端就出现了,对驻扎地区内的山川地理、人情风俗均不娴熟,对付地区性的变乱不容易发挥弭乱之效,有时反而成为地方肇祸之源。

所以后来慢慢从禁军系统转换到地方,以招募当地的土兵为主,巡检也基本以本地的人来做。

张文远的想法让时文彬想要大声嘲笑,但是仔细一想也不乏操作的可能性。首先如果要他从整个郓城县里选一个人做巡检,那么他一定选这个人。因为晁盖、宋江这两个人就是在本县扎根,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最起码明确的就有他倚重的两个都头朱仝和雷横。

而得罪过宋江的张文远岂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害怕宋江的报复,要么远走高飞,要么就选一个在本县最可能保住自己性命的巡检之位。殊不知这样站到宋江的敌对面,会让他更加的招梁山的恨。上一任巡检可是不明不白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