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逍游三国
37417900000013

第13章 公孙无聊欲教书

自从虎啸事件后,由于之前的绝食表演,公孙度已然被认为是那得了道的仙人,下了凡的神仙。隐隐己成为了村中之首地位超然。由于降服了猛虎,更是搏得了个伏虎仙人的名头。

老百姓自古以来是无聊的,是八卦的。东北的大老娘们更是如此。古代时,人们种完了地便再无他事。就喜欢八卦一些新闻,最后传的连当事人都搞不清楚自己做了什么。

当然,现代时代变了己经有很多人不八卦了,但也有很多人没改这一毛病。像这种仙人降世的爆炸新闻,更是老百姓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再加上往来的商队,更是把公孙度这伏虎仙人的名头传进了附近的几个村。可以说公孙度在辽东桃源村周边也是小有名气了。

几天后,公孙度坐在一个小池塘旁边。观日出日落,看云卷云舒。悠哉悠哉的运行体内的真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飘飘然,羽化而飞仙。正待公孙度舒展神识感应自然体悟大道之际。

公孙度忽然之间在泥塘里发现了一只王八,只见这王八摆动四肢,左寻右觅,甚是有趣。公孙度是一个很能联想的人,看到了王八就联想到了庄子。

相传,有一时期庄子的名气很大。有很多的粉丝,自然他的名气也传到了当权者的耳中,当时的王就派人请庄子当相国。就是二把手的意思,王在这个国家的地位是老大,庄子的地位就是老二。

王派遣的官员就来到庄子的住处,礼请庄子。当时庄子正在地里种田,就与官员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他说:“从前有一只王八是活了好久的大王八,没事时就喜欢在泥巴里打滚。可是这只王八让人们发现了,人们就抓住了这只王八,摆在庙堂之上,日夜祭拜。那么请问您,您说这只王八是喜欢被摆在庙堂之上还是喜欢在泥巴里打滚呢?”

官员回答:“那只王八肯定喜欢在泥巴里打滚。”

庄子就说:“那你们还是让我在泥巴里打滚吧。”说着就送走了官员。

听故事是要结合背景来听,这个背景有社会背景,就是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与阶级。还有时代背景,就是人物所处的时代。历史背景,就是在爆发什么事件下。文化背景,就是人们的价值取向。与最后的家庭背景,就是父辈的经济,政治实力。

当时,庄子是平民,而且家里很穷。穷到什么地步呢?就是揭不开锅下不了米的地步。在那种情况下,国王给一个国家二把手当当,那还不是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同时也可以光宗耀祖获得一个好名声。你可不要小瞧这个名声,你可以不在乎但你身边的人在乎,影响的你也在乎上这个名声。没有一个好名声在江湖上行走太难了,原先如是现在亦是如是。比如,你没有偷东西,但有人说你是贼,你心里就很难受,之后就会与他人理论,过不了名这一关被名所累。然后争吵甚至打架或者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害的别人家破人亡也未可知。有智慧的人是肯定不会与人争论的。因为他们知道,你没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他们会采取更有效的办法或者压根就不理他,他自己一个人玩也就没意思了。这就是谣言止于智者。

在这种情况下,反正我是禁受不了这种诱惑,何况在家里揭不开锅的情况下呢?

庄子是一个智者,他知道如果他接受了王的邀请后他将面临什么样的生活。如果天天违拗自己的心,做自己不愿意的事,真是生不如死。更加悲哀的是既使是被杀死,死后还要受人非议,做那统治者的挡箭牌,使自己的学说变成奴役人们的金科玉律。这种物质上无忧,精神上违心的生活倒是不如没有来的更好。真的不如卑微的活着,舒心的活。就像庄子所说的在泥巴里打滚。Z国的形式主义又何尝不是在孔子的礼教演变过来的呢?孔子的本意是让人们通过礼仪而拥有君子之心,心中真的怀有仁义礼智信。可是看看人们怎么利用孔子的?为了利益人真的是什么事都干的出来,为了利益都把什么都能歪解了,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你想干什么事,一大堆的手续,手续多,卡你的人就多,收的份子就多。

尘俗中人没法免俗,但公孙度不一样。最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不用吃饭,也没有亲人。无牵无挂的,同样也无懈可击。

世俗中人总是为了欲望而奔波,满足了一个欲望又回来一个更大的欲望,生活好不行,还要生活的更好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去打拼去工作。等到再回首,发现本已可以好好地生活了,但是还是满足不了贪心,到头来劳碌一生。实际得到的有乞丐的多吗?

人们从不会想欲望被填满之后自己会干什么?当你衣食无忧,不用工作身体也健壮不被损害时,想干什么都可以时,你又会干什么?

首先肯定是无聊,无聊是肯定的,因为没有理想吗。公孙度现在就很无聊。

这个时候一个叫理想这个的东西出现了。就是这种东西,让庄子拒绝了王的诱惑。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之?也正是这种东西让孟子舍生而取义了。也正是这种东西支撑着红军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有一句话叫:“人活着就是折腾。”关键看为什么而折腾,为欲望?欲望满足后你就会空虚,欲望是无有穷尽的。只有为理想而活才是快乐的。因为理想是你真想做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幸福的,是不会累的,别人看着也许真累。比如,你真的喜欢打游戏,我看着你坐在电脑前真累。然而你并不累,还很快乐。关键就是你真想做。

三国固然是一个让人热血澎湃,豪杰辈出的时代。可也正是三国的内耗,为五胡乱华埋下了祸根。

当陈宫摔死蛐蛐问出了震动华夏的一问:“敢问明公平生之志?”曹老大就浑身冒着金光答道:“董卓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应兴兵讨之。”道出了还天下太平的豪情,陈宫当时就拜服,愿为明公马前卒。

曹操的理想是还天下个太平盛世,还世人一个朗朗乾坤。那我公孙度的理想又是什么呢?构筑轮回非一朝一夕,现在连仙人的修为都没有想要构建轮四根本是遥不可及的。我公孙度怎么就不能为自己考虑一把?为何要事事迁就别人?我要开发属于自己的理想。也不枉来三国走一遭。

以后的五胡乱华,以及清史民国,无不是华夏的屈辱史。既然来了我就要改变!我要在这一时代播下科学的种子,更重要的是传承下勇于创新,严谨务实,传承知识不断进步不断超越的科学精神。如果以后还会发生被外族欺凌,虐待甚至瓜分的情况只能说明中华民族是扶不起来的民族。今生我能做到如何便也如何了,至于以后的事就不去管了也不是自己能管的了的。

公孙度想通这些后,立刻心神清明,精神力暴涨,四周天地灵气汇聚,霎时间风云变色,乌云滚滚。公孙度意守丹田会灵气于己身,凝真神于泥丸,瞬时天放彩霞,金光万丈。公孙度念头通达神清气爽,终于再度凝聚金丹成为了金丹修士。

公孙度心情大好,不由也起了孩童之心要做个恶做剧,公孙度抓住王八,把王八反了过来。只见那王八,左摇右摆,同时还用头做支撑想要反过身来。公孙度开怀一笑,腾身而去。

公孙度脚尖连点好似御空飞行。急忙赶回桃源村,找到村正李福。在李福一脸仙长又犯精神病的表情下,道出了来意。

“李村正,吾观村中孩童只知玩耍不知读书识字,吾欲教其识字,不知村正大人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