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宪兵调查官
3673800000016

第16章 渖阳登大宝

「祖大寿,前明袁崇焕麾下总兵,降排湾军後封陆军中将,第一军军长,下辖两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工兵群(旅),一个宪兵督战队(旅),驻地:朝鲜铁山城,目前不断构工防御,防范我军东渡」。

皇太极在作战会议中听着范文程的简报,环顾诸将笑道:「这排湾军军制倒是闻所未闻,步骑兵倒还知道,又有甚麽宪兵督战,这军长、师长是个甚麽样的官,谁知道说说看」。诸将纷纷摇头表示不知。

范文程说道:「皇上,据臣所知,军长约是我军固山额真(八旗旗主),师在军下,约一万兵力,其营与连之间,约是我军牛录」。皇太极登基後未改国号,仍称后金,因此朝臣称呼他为皇上,已非昔日大汗。

皇太极振声说道:「大魏朝廷几经动荡,内有权臣篡逆;外有农民起义,决无力出关犯我,但朝鲜的排湾军平倭定朝,军势壮大,因此朕决定东渡讨伐,不让其有隔江坐大的机会,成为我後金的隐患」。

皇太极亲率一军,渡江夺取铁山城,其弟多尔衮与多铎率一军由平安道东道进入,意图夺取宁边大都护府,而宁边大都护府位於铁山城与平壤城之中,如此对铁山、平壤两城都造成威胁。

仲坤贤得知敌军动向後,判断敌军另一股意在夺取宁边,便令吕豪率一军开赴宁边固守,不让後金军对铁山形成包围态势,洪承畴领一个师增援铁山。

大战由鸭绿江边展开,一开始祖大寿阵线遭红衣大炮猛轰,虽有碉堡壕沟等掩体,但伤亡颇重,一直处於挨打的状态,直至八旗骑兵渡江冲锋,红衣大炮未免打伤自军,因而停止炮击,这时才由祖大寿的红夷大炮对登陆骑兵展开炮击,壕沟中的营连长大喊:架盾,摆出阻敌阵,步枪兵对八旗骑兵开始射击,突破壕沟的八旗军也无法对豪沟中的义勇军攻击,马上的骑兵如果突破铁盾後,发现自己与壕沟下的敌军相距一匹马的身长,手上大刀完全砍劈不到敌人,皇太极见此情形也只能下令撤军,在对岸以红衣炮对祖大寿阵地猛烈炮击,并不渡江,形成僵持对峙的局面。

在宁边方面,多尔衮对宁边也以红衣炮不断攻城,整个宁边城被轰出多个开口,吕豪便派传令向排湾军总司令部告急,称宁边城恐怕守不住,仲坤贤要求吕豪将部队撤出宁边城,往宁边以东寻求适当位置驻紮,自己尽起平壤守备军的兵力,亲赴宁边,他又派出随祖大寿来降的副总兵何可刚,率领他的骑兵师与担任铁山预备队的洪承畴部会师,由铁山城後方由宁边左侧绕过,实施大迂回作战,又令吕豪将第二军的败军,重新整编成一个加强师,原地待命整补,自己则率第三军对宁边实施正面攻击,至此排湾军的三个军已倾囊而出。

多尔衮进入宁边後,向皇太极告捷,皇太极便又实施第二次冲锋,想与多尔衮对平壤夹击,只是第二次冲锋仍然被祖大寿给阻挡下来,多尔衮便不等皇太极渡江,率军出城,想挟大胜一股作气拿下平壤,但却犯了兵家大忌,贪功躁进,孤军深入,随即与迎面而来的仲坤贤第三军遭遇,仲坤贤与多尔衮皆感意外,原本两人都以为对方会据城坚守,仲坤贤连忙传令吕豪朝多尔衮部後方攻击,自己则以阻敌阵对决多尔衮,对其前後夹击,多尔衮两面受敌,一战即溃,随即被排湾军俘虏,宁边又回到排湾军手中。

仲坤贤见战机出现,遍传令洪承畴与何可纲渡江,直袭後金渖阳盛京,又传令祖大寿准备乘皇太急撤军後,渡江追击,自己则与吕豪率第三军及第二军加强师,由平安道北边渡江共围渖阳。

皇太极接到多尔衮被俘的消息大惊,但随之而来的渖阳遭袭消息更让他忧惧,於是便下令回师,救援渖阳,为防止排湾军追击,命长子豪格断後,仍然对隔江的排湾军炮击,但留下的红衣炮与八旗军人数有限,自己则引领大军北归。

仲坤贤渡江後,斥候通报皇太极大军在我军左侧,朝东向渖阳进军,仲坤贤便决定在皇太极大军通过的地区设伏,阻其救援,便在铁岭架设红夷大炮,皇太极急於回师,且认为排湾军应往渖阳方向前进,因此并未发现仲坤贤已渡江,且已在铁岭设防,大军甫一通过,便遭遇到强烈炮击,仲坤贤部也由右侧朝敌军开火,八旗军伤亡惨重,皇太极只得率残众向西遁走,继而望北进入蒙古科尔沁的长春,此役也俘虏不少八旗军,其中也包含了後金第一谋臣范文程,仲坤贤见八旗溃败也不追击,整顿兵马後,便东去围困渖阳,一个月後渖阳攻陷,仲坤贤便将排湾军的主力移往渖阳。

皇太极数度率兵来攻,企图夺回渖阳,无奈缺乏红衣大炮助阵下,均告失败,不久便在长春忧愤而死,长子豪格继位称帝,但随後得知蒙古因为後金的衰败,想将豪格遣送至渖阳讨好排湾军,无奈之下只好逃出长春,自降尊号为汗,请求排湾军收留,仲坤贤准其所奏,要求八旗兵马需全数收编,豪格只得答应,率着残余的三万兵马来渖阳请降。

此次对金作战由被动转为主动,拿下了整个东北地区,成为排湾军的势力范围,但损失也非常惨重,吕豪所率的第二军几乎半数折损,因此後面的叙功论奖上,以祖大寿牵制敌军,奋勇追击为首功,封为东北王,何可刚与洪承畴千里奔袭居次,两人均晋中将军衔,吕豪於铁岭伏击敌军,扭转战局,惟失宁边府,功过相抵,不予功奖。

这时平倭王耿仲明、定朝王魏国贤、东北王祖大寿及各军主官军上表请仲坤贤即帝位,奏表称:岂有属官旧部均为王侯,而圣君仅居大元帅一职耳…仲坤贤见时机成熟,以具备建国基础,便在渖阳崇政殿登基称帝,接续在荻城军政府所用的年号【盛华】纪元,时值盛华二年,这也是第一个登基称帝而纪元不是元年的朝代,各国均遣使祝贺,其中最令仲坤贤与吕豪讶异的是,陈一龙也遣使前来,登基大点结束,接着是排湾义勇军的阅兵分列,这时的排湾帝国以经是拥有三十万大军的帝国。

点礼结束,吕豪跑进了内宫去找仲坤贤,吕豪表示,想去清云观接师父玄柏道长过来,仲坤贤非常高兴的允诺。

仲坤贤随即说道:「吕豪,这不像是你的为人处世,你甚麽时候这麽尊师重道了?我看接师父是假,接碧云是真吧」。

吕豪笑道:「学长,你把我想成甚麽人了,我当然是为了见师父,接碧云只是顺便而已」。

吕豪收起笑脸问道:「学长,你说陈一龙那老贼,居然遣使祝贺,你说他到底安的是甚麽心眼?」。

仲坤贤笑道:「你在他底下当调查官这麽久了,还不知道?当然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眼」。吕豪笑着表示认同,辞了仲坤贤便前往清云观,迎接师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