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亡清兴汉传
3669700000016

第16章 公主智

揆叙走后,端敏公主便再无抚琴的兴致,只是静静的坐在石凳上,呆呆的望着远方,时而还会傻傻一笑,一副痴痴的样子。

她依然觉得揆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因为揆叙竟然傻傻的称呼她“姑娘”,竟然不知道她是端敏公主。不过,她又忽然觉得揆叙很有胆魄,因为她知道,在闲谈之中,揆叙应该已经猜出她是公主的身份,只是不好点破罢了。并且,她和康熙关于观景亭命名争议,也终于通过揆叙得到了解决。就凭这一点,揆叙便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所以,在不经意之间,一个叫做揆叙的少年便闯进了端敏公主青涩的少女心扉。

而就在她神游外物的时候,安宁郡主却蹑手蹑脚的来到了她的背后,轻快的在她的肩头上拍了一掌。而等她失魂落魄的回过头时,安宁郡主却早已笑弯了腰。

“安宁,你太过分了!”端敏公主气得直跺脚。

“你们也是的,这个疯丫头来了,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端敏公主旋即便转头质问身后的四个宫女。

实际上,以安宁郡主和端敏公主的关系,安宁郡主每次入宫,都是不必通报的。而作为端敏公主的贴身宫女,他们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她们却不知道端敏公主这次为什么会不高兴。

“你别生气,是我示意她们不要出声的。”安宁郡主急促的喘着气,扶着围栏说道。显然,她对自己的恶作剧很是满意,已经笑得岔了气儿。

“你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我来了都不知道。”见端敏公主的脸色稍好,安宁郡主便又接着打趣道。

“没什么。”端敏公主淡淡的答道,忽然感觉有点意兴阑珊。“对了,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哦,路上碰到了罗棋和揆叙,罗棋告诉我的。”安宁郡主随口答道。

“你认识揆叙?”一听安宁郡主提到揆叙,端敏公主便好奇的问道。

“切!这有什么,估计整个北京城的人都认识他,他可是北京城里有名的小白脸。”安宁郡主气呼呼的说。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揆叙,她便很不高兴。

“什么?”听安宁郡主说揆叙是个小白脸,端敏公主便更加的好奇了。

其实,安宁郡主做梦也想不到端敏公主已经见过揆叙了,所以,以她对揆叙的印象,便自然不会说揆叙的好话。

“唉,我说了你也不懂,就是,就是什么呢?”安宁郡主歪着脑袋,摆弄着手指头想着。

“对了,是那个,那个叫什么断袖之癖的。”安宁郡主憋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形容揆叙的词。

“什么?”端敏公主的脑袋“轰”的响了一声。“怎么会是这样?”

“切!其实就是这样。对了,你还不知道吧,刚才皇上都急了,还要治罗棋的罪呢,就因为他不好好的在乾清宫呆着,到处乱跑,皇上想找他的时候找不到。”不经意之间,安宁郡主便成了皇宫里传递消息的信鸽。

“怎么会这样?”端敏公主喃喃的念叨着。

“哎呀,你今天是怎么了,一副痴痴呆呆的样子,怎么跟个傻子似的。”安宁郡主坐在石凳上,不无埋怨的说道。本来,她是来找端敏公主玩的,可没成想,端敏公主竟像中了邪一样,丝毫没有状态。

“对了,皇上急什么?”端敏公主追问道。

“这个我哪知道,不过,皇上的脸色很难看,挺吓人的。”安宁郡主一边无聊的扒拉着琴弦,一边漫不经心的答道。

“坏了!”端敏公主一拍大腿,便起身对身后一个宫女说道:“你快去南书房,算了,还是我亲自去吧。”

“哎?你去南书房干嘛?不会是去给那小子说情吧?”见端敏公主竟真的起身要去南书房,安宁郡主忙上前拦住,张口质问。

“唉!傻丫头,宫里的事情,你是不懂的。”说着,端敏公主便走出了亭子,向乾清宫的方向走去。而主子一动,那四个宫女便也忙跟了出去。

“那好,你到是说说,我怎么不懂了?”安宁郡主随后追上端敏公主,不服气的问道。

“我虽不是皇上的亲妹妹,但多少还是很了解皇上的脾气的。皇上之所以发火,多半不是因为揆叙的事,极有可能是因为朝堂上的事。而揆叙和罗棋,不过是成了皇上的出气筒罢了。”端敏公主淡淡的说道。

“这有什么,主子拿奴才出气不是很平常的事吗?”安宁郡主不解的说道。而言外之意便是:这关你什么事,你这分明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端敏公主笑道:“这倒也没什么,不过,如果主子是皇上的话,那这么做就多有不妥了。”

“有什么不妥的,哎哟,你慢点走,你着什么急啊?”安宁郡主还是不懂端敏公主的意思。

“你不知道啊,这宫里的奴才,都不容易啊。”端敏公主叹息的说道。“皇上心情不好,便拿奴才出气;而大奴才心情不好,便拿小奴才出气。如此层层打压,那些最低下的小奴才,早就没个人样了。这样一来,你说,这宫里还能住人了吗?”

安宁郡主想了片刻,最后终于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可如果不这样,那又能怎么样?”

“能怎么样?做主子的,就应该有一个主子的样子啊。”端敏公主悠悠的说道。

而见揆叙和罗棋跪在了自己面前,在加上明珠这么一搅和,康熙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明爱卿,此事与你无关,你先平身吧。”康熙的神色终于缓和了下来,先把目光投向了明珠。

“多谢皇上。”明珠谢恩之后,便无奈的站了起来。毕竟,该做的他都做了,结果怎么样,只能凭天由命了。

“揆叙,你刚才干什么去了?”康熙坐在案候淡淡的问道。

“回皇上,奴才刚才去御花园了。”揆叙暂时还不敢自称我,又不能自称臣,只好硬着头皮说出了他极为不愿说的那两个字——奴才。

“你去御花园做什么?”康熙追问道。

“回皇上,奴才想出恭,只是,只是不知道该去哪里,所以,便误打误撞的走进了御花园。”情急之下,揆叙只好给自己编了个借口,幸好他还记得出恭这个词,否则,他可能真的会直说想去拉屎的。

“原来如此。”康熙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回答还比较满意。

“罗棋,那你为什么不留下一个人陪着揆叙,就让他在紫禁城里乱闯?”康熙忽然又提高声调质问罗棋。

“奴才失职,奴才知罪了。”罗棋一边磕头,一边哆哆嗦嗦的说道。没有留下人手陪着揆叙,这确实是他的失职。

“既然这事因你的失职而起,那你以后就不要在乾清宫当差了,你去玄武门吧。乾清宫人多事杂,万一你以后再失职,出了什么问题就不好办了。玄武门那里比较清闲,应该更适合你。”就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职”之罪,康熙便把罗棋从乾清宫“发配”到了玄武门。

其实,谁都知道,同样是大内侍卫,在玄武门当差和在乾清宫当差那是绝对不一样的。就像普通的大内侍卫和御前侍卫一样,根本就没法比。北京是大清王朝的帝都,紫禁城是大清王朝的心脏,而乾清宫则是紫禁城的心脏。所以,能在乾清宫当差的侍卫,那绝对是皇上亲信中的亲信。因为用不了一两年,便能外放成为封疆大吏,前途是极其光芒的。而如果在玄武门当侍卫,估计就得守一辈子城门,这辈子都别想出人头地了。

所以,一听皇上说要把自己贬到玄武门去守城门,罗棋当时便泄了气,整个人顿时呆住了,早就忘了谢恩。

而揆叙自然也察觉到了罗棋的委屈,并且,事先也是说好了的,他必须要帮罗棋求情啊。于是,揆叙便忙抱拳施礼说道:“启禀皇上,罗棋大人其实是嘱咐过奴才的,只是奴才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走出乾清宫的。”

“朕猜想罗棋也应该是嘱咐过你的,只是,他把你一个人扔在了侍卫值班房,不管不问的,这难道不是失职吗?况且,明珠也曾嘱咐过他的。”康熙正色说道。字字如针,让人无法反驳。

“这——”揆叙无奈了,因为他没想到康熙竟是一个这样难缠的主儿。

正在这时,只听门外一人说道:“皇兄,罗棋其实没有失职,是我让揆叙跟我去御花园的,只是忘了知会皇兄一声了。”话音未落,端敏公主和安宁郡主便走进了南书房。

“端敏公主万福金安,安宁郡主万福金安。”一见端敏公主和安宁郡主进了南书房,明珠和索额图等人忙打千请安。

“平身吧,不必客气。”端敏公主嫣然一笑,便来到了康熙的龙案之后。而揆叙见端敏公主竟然亲自来给自己解围,不觉感动不已。当然,其他人更是诧异不已,因为端敏公主竟然要包庇一个侍卫。

“皇妹,你怎么来了?”康熙怪异的一笑,问道。

“嘻嘻,我是来找你探讨观景亭的新名字的,而这个新名字,便是揆叙起的。”端敏公主拉着康熙的手,指着揆叙说道。

“哦?果真如此?”康熙奇怪的问道,表情很是复杂。

“嘿嘿,那还有假。罗棋没罪的,你快放过人家吧。对了,你若是没事儿,就随我到观景亭来,让你品味一下新名字的韵味。”端敏公主故作撒娇的说道,令揆叙等人大为惊异。

“好。”康熙顿时来了兴致,爽快的答应了。

随即,康熙便对罗棋说道:“既然有端敏公主为你求情,今天这事就算过去了。不过,以后做事务必要细心谨慎,可不能再失职了。”

一听康熙这么说,罗棋终于回过神来,顿时大喜过望,忙磕头谢恩道:“多谢皇上,多谢端敏公主。”

康熙微微一笑,说道:“平身吧,以后好好当差。”

罗棋又叩谢了一回,才起身闪在一旁,躬身站立。

而罗棋起身以后,地上便只剩下揆叙一个人孤零零的跪着了。而康熙盯着揆叙看了半晌,居然没有让他起身的意思。

见此情景,端敏公主大急,便拽着康熙的胳膊说道:“你怎么还不让人家起来?你到底想不想去观景亭了?”

康熙笑道:“当然想了,不过,朕却要好好的看看我们的揆叙少爷,到了紫禁城,居然还敢到处乱跑。”

接着,康熙又道:“揆叙,你起来吧,随朕到观景亭去。”

一听康熙这么说,揆叙忙谢恩起身。而在地上跪了半天,还不敢乱动,揆叙都快难受死了。所以,揆叙起身以后,便忙用手揉了揉发麻的双腿,尽管明珠一直在对他使眼色。

康熙并没有在意揆叙的举动,而是起身对明珠和索额图说道:“你们也随朕来吧。”说着,康熙便向外走去。

于是,明珠和索额图等人便跟着康熙出了南书房,直奔御花园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