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易经天下
3623700000013

第13章 江南秘辛

"王兄,你这是?"

众人不禁被王朴略显惊讶之声所吸引,齐齐动容!因为此时王怀安竟是泪如泉涌,时而悲痛万分,时而欣喜若狂,痴癫之情,显露无遗。

"小兄弟,你这是何故?"那老者不禁问道。

王怀安这才恢复过来,起身作揖道:"在下失礼了!"又转身极为郑重地对王枝行礼道:"竟让在下听到如此至情至性之琴声,催人泪直弹,感情如泄洪之堤一泄干里,更是让得在下消除了最近横亘在心头的一个魔障,这全是拜王枝大家所赐!"

"王公子客气了!呵!"王枝听闻是触曲生情,忍不住抿嘴娇笑。

牡丹花开,顿时令房间内众人疑惑神情一扫而空。

"想不到王兄竟是如此性情中人!毫无一丝矫揉造作,我不及你多矣!"王朴极为认真地说道。

"啍!"唯有那锦袍少年仍有芥蒂。

"对了,小朴,你刚才说到这位小兄弟辩倒韩大家之事,可否具详告之?"翁姓老者坐回位子时想起那惊人之言,好奇下忍不住问道。

王朴于是将当时情形相当详细地叙说了出来,还把最后王怀安落荒而逃之事也和盘托出,众人听罢不禁对王怀安好感大生。

"哈!"那叫继升青年大笑不已,"小兄弟,妙趣之极!"

"小兄弟看是年少,却似阅历不凡般能说出如此惊人言论,令老朽也深感汗颜啊!"翁姓老者意味深长地说道,"更是一个妙人!哈!可否唤你怀安?"

"小子敢不从命!"

王怀安自此得到了在座诸位的认可,更是知道了翁姓老者是闽王身边重臣翁承赞,闽地政策大多出自此老之手。左侧锦袍少年竟是王延钧的最小儿子王继鹏,怪不得白狐两人随侍左右。至于那自称继升的青年正如王怀安猜测般是王延禀的大公子,已是闽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最让王怀安感到意外的,王枝和王朴竟然是亲姐弟,而且是受闽王邀请而来!

王怀安内心想着,这两姐弟一动一静,而且听王枝琴声,应是有故事之人。

"此番闽王六十大寿,江南诸国聚遣使来贺,群英际会,乃近十年少有之盛况。但热闹之中各方势力私下交流不断,听说这次梁朝和晋王也遣特使名义上是给闽王贺寿,实际上流际于各方势力之间,纵横交错,尽可能争取到最大利益。"翁老久在朝堂,自然而然间就又把话引到了当下福州最热闹之事上。

"去年楚王六十大寿怎么不见各方前去贺寿,相比之下可见我祖父仁贤之名闻达于天下。哈!"王继鹏眉飞色舞地笑道。

"楚王眼光狭窄,只看见眼前利益,贪图虚名,自封为王,交恶于梁朝。虽梁朝有点日落西山,一天晋王未攻下洛阳,仍是中原正统,当然各方势力不敢公开得罪梁朝。"王杯安插话道,却引来翁老和王继升的目光,一眼凝重。

"王兄弟,果真见识不凡,一言点中利害。"王继升击掌叹道,却忘记了边上自己族弟王继鹏的感受。

因王继鹏刚见王枝被王怀安一席话吸引过去,又听王继升夸赞之话,言外之意我的见解还不如他?顿时一脸阴沉。

王怀安看在眼内,毫不在意他的不善之意,内心想着,我连你老子都敢奚落,还会怕你?

见王枝都被自己的话吸引过来,不由信心大增,又平静地说道:"从闽王独重水军,可看出闽王志不在于天下。"

翁老刚刚还只是惊讶于王怀安的一言不凡,听下这句后,始正眼盯着王怀安,真正相信此子能与韩大家一辩,不禁问道:“何出此言?”

王怀安干脆长身而起,先向众人行礼,然后徐徐说道:“最近几年闽王大修水利,在福州城内更是开凿水渠,联通大海,打造多支水军,表面上是为了维护海上交易,实际上闽王也利用地势用水军部署防务,有防御之力,却无外拓之力。而建州和泉州边军停滞不前,固守旧制,已落后边周几国多矣。如果周边再起战事,恐怕只能收缩于福州和泉州两地了,形势非常微妙。”

众人这才真正动容,内心震撼不已,发展水军的目的,只有少许几人知道闽王背后真正的用意,身为王氏族人的王继鹏和王继升自然知晓,而参与真正决策的翁承赞更是知之甚详,而如今竟然出自于一个少年之口,而且猜的八九不离十,要不是知道此子是郑氏出身,都差点以为是不是敌国奸细。

又听王怀安继续说道:“翁老,请问朝堂之上是否充斥着闽地偏处东南一地,被强我于几倍的吴楚包围,很难往内发展的论调,这才定下对内地立足于防御,对外海则大力发展水师之策?”

众人又将目光盯向翁承赞,翁老无奈点点头,看来又被王怀安猜中。

王怀安续道:“实不尽然,在下觉得当时大可利用闽王称臣于梁朝之事,让梁朝对吴楚施加边防压力,而我们未必没有机会往北或往西发展。只是…”

王继升身为军中之人,更是迫切希望朝堂能够有足够的魄力定策往外发展,才能有用武之地,正听得井井有味之时,却听王怀安话锋一转,不由起身道:“小兄弟,可是什么?”

“已错过最好时机,现在晋崛起之势,势不可挡,梁朝恐怕已无心他顾了。”王怀安叹气道。

王继升犹如泄气般,又做回位子,内心一种乏力之感弥漫全身。

翁承赞听着王怀安侃侃而谈,锋芒毕露,微微点头之余,脸上有明显挣扎之色,最后像下定决心般,说道:“怀安,表面上的确如你所说般,朝堂之上也非是无人想到过次策,但,唉,继鹏和继升既是王族之人,早晚你们也都是会知道。而怀安,王枝大家也都是才智过人,将来也定非池中之物,告诉你们也无妨。”

众人听出翁老言外之意,似乎要说出一个莫大秘密,不由纷纷往前移动身躯,就怕遗漏一字一句。

“江南诸国,一直如此平静,诸位难道不觉得奇怪么?”翁老故意卖关子地说道。

王怀安其实以前也一直奇怪为何吴国明明是最强之国,却并未攻占任何一国,诸国之间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般,你不攻我,我不攻你,现听翁老这么一问,更是确信自己的猜测恐怕不会错,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力量驱使诸国能够抛开一切成见达成如此协议?皱眉道:“应是某种令诸国都不敢忽视的势力存在,又鉴于当时北方梁朝的强势,所以才妥协连成一气?”

“怀安,果然厉害,不幸言中。”翁老忍不住又叹气道,“不错,我也是从闽王告知,南方诸国的背后其实都各站有一位地位超然,武功绝品的高手,各国最高决策者对他们更是尊敬非常,言听计从。梁朝开国之时,实力远超诸国,当时朱温已集结几十万大军,剑指江南诸国,各国恐惧不已,就是危急时刻,就是这几位绝品高手站出来,让诸国放弃任何成见,才达成如今的联盟之势。”

王怀安猛抽口凉气,绝品?九品之上的绝顶高手,九品高手已是少之又少,而绝品高手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而如今不出则已,一出便是从翁老口中得知竟然存在好几位,而且更是站在诸国背后,影响着朝局走势。

(小媳妇柔声求亲爱的朋友们,小小的支持下,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