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138

第138章 印度分治

但凡有一丝机会,这些老牌殖民主义者是不会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并且此时的保守党内,还有温斯顿?丘吉尔这样的极端殖民主义者存在,他们是坚决不会放弃英国的殖民大国地位的,因为这是英国在欧洲压制他国的底气所在。如果英国放弃了印度,不要说保守党内阁要下台,就连斯坦利?鲍德温爵士党内的地位也会不保,等于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但是印度的实情摆在这里,印度斯坦总督区的几个较大的民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马地拉族、古吉拉特族以及被英国人认定为印度斯坦族的邦多人、科尔巴人、拜伽人、莫特拉人、恰布阿人、沙哈利埃人和高尔人都有分离倾向,且最后这七个民族坚决不认同自己的印度斯坦族身份(最关键的这几个所谓的印度斯坦族占据了英国人认定的印度斯坦族的绝大部分,占比70%以上)。在这种形势下,鲍德温内阁只好吩咐印度斯坦总督府可以有条件的让步,底线是不能摆脱英国的统治。

实际上看守阿萨夫贾希的都是被英国人认为绝对可靠的卡斯人(也就是后世的廓尔喀人,尼泊尔人的主体),阿萨夫贾希对外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他们进行的,因为在卡斯人了解了印度的乱象后,他们也动了自己的小心思,如果能有独立的机会,谁不会选择独立呢?再说印度殖民地军队最能打的就是他们的族人,其余的殖民地军队的战斗力基本可以忽略,所以这些卡斯人不认为独立能有什么障碍。而英印殖民政府的统治思路就是依靠占据少数的印度斯坦族,统治其他所有的其他民族,当然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阿萨夫贾希在得知英印总督府的底线后,没有立即答应,而是以需要考虑为由,暂停了谈判,在回到监狱后立即通过看守将信息通知了外部的战友。

齐利?库特卜?沙希在接到了阿萨夫贾希通过看守传达的英印总督府的最低底线后,接着通过自己的渠道通知了其他族群,其他族群接到消息后信心大增。实际上他们这时候也没有这个底气彻底摆脱英国独立,因为他们明显缺乏独立建国的人员储备,这时如果操之过急,势必引起反效果,还不如这时趁坡下台,先取得完整的内部独立的权限再说。因为这些族群的精英,不论是在华夏国家接受教育的,还是在英国接受教育的,都知道单以族群而论,这时的华夏已经一支独大,单单一个小的民族,想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并且壮大太不现实,还不如先把英国人打算让出的权限拿在手里再说。

黄帝纪年4624年(公元1927年)2月6日至25日,安德拉人民解放军、巴基斯坦民族解放阵线、孟加拉人民自由运动、马哈拉施特拉独立建国党、古吉拉特族独立运动以及邦多人、科尔巴人、拜伽人、莫特拉人、恰布阿人、沙哈利埃人和高尔人的独立组织相继在印度媒体表态,如果英印殖民政府同意,他们愿意在保留民族尊严的前提下与英国协商独立建国事宜。他们承诺认同英国的宗主权,但是不会接受一个高种姓盘踞在自己头上。

这些组织的表态令英国人欣慰之余又有些遗憾,如果没有华夏国家的鼎力支持,这些民族也没有这样的底气与英国叫板,就以他们的组织能力,如果没有英国的恩赐,再过二十年、三十年他们也没有机会独立建国(事实也是那样,除了喜马拉雅南麓三国外,这一块区域就出现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个国家,就连这几个国家也是英国同意后独立的,而不是自己争取来的)。英国人遗憾的是整合印度斯坦总督区的原住民成为一个民族对抗华夏的设想没有成为现实,不过也好,除了东北部的曼尼普尔邦以外,其他民族与华夏民族相去甚远,华夏诸国怎么也不会把他们纳入自己体系(英国人从欧战的实际来看,未来想与华夏争夺世界霸权,没有一定的人口基数是不成的)。他们不知道的是,后世的印度虽然距离华夏很多,但也比欧洲的各个国家的潜力大的很多,并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喊出要赶超华夏的国家,如果不是“印度斯坦族”太奇葩,他们还说不定成事呢。

英国人放下了执念后,与泰卢固族的谈判立即加快了很多,好在这一阶段的安德拉人民解放军也没有趁机进攻,而是稳固自己的地盘,印度殖民政府考虑到继续关押阿萨夫贾希除了耽误谈判外没有其他用处,所以在黄帝纪年4624年(公元1927年)5月10日释放了这位安德拉人民解放军的政治领袖。印度殖民政府释放阿萨夫贾希的思路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加快谈判,无论如何,英国政府不能继续在印度总督区继续投入财力和精力了。

阿萨夫贾希的释放给英国人赢得了不少表现分,印度其他族群在媒体上撰文认为英国人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这让英国人颇感欣慰,但随后华夏国家的表态让英国人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以宋国、赵国为首的华夏国家媒体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英国人在走向文明国家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是值得称赞的,希望英国政府能以文明国家的姿态处理印度斯坦各族独立建国事宜,全球各国人民拭目以待(尼玛,合着在你们这些华夏国家眼里,堂堂的大英帝国难道是野蛮人?真是岂有此理)。

阿萨夫贾希释放后,立即整合了泰卢固族人的政治精英,筹备建国事宜,并成立了安德拉共和国筹备委员会,负责与英国政府的谈判。齐利?库特卜?沙希与钱德拉巴布?阿萨夫贾希确实是一对好基友,在后者被释放后,立即代表安德拉人民解放军表态,接受筹备委员会的领导,这为后者的谈判增加了不少底气。

英国人的初始谈判态度非常理想化,他们认为建立一个单独的安德拉总督区就可以满足泰卢固族人的要求,以为这样泰卢固族人就可以满足了。但是齐利?库特卜?沙希与钱德拉巴布?阿萨夫贾希却不认可英国人的看法,他们的目标是独立建国,最低程度是自治领。双方的分歧非常大,但是英国人要求在谈判期间安德拉人民解放军停止进攻,被两人拒绝,最后设定了一个最后期限,也就是一个月。

在安德拉共和国筹备委员会与英国印度斯坦总督府谈判的时候,确如两人承诺的那样,安德拉人民解放军停止了进攻,但是其他民族看到泰卢固族通过武装斗争争取到了与英国殖民政府平等谈判的机会,纷纷不甘寂寞,开始行动起来。

5月底以前,马地拉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古吉拉特族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华夏国家提供了大量帮助,包括军火、粮食、其他军需物质),并在自己的民族聚居区驱逐殖民政府的行政机构及军队,开始建立自己的行政机构。东北部的曼尼普尔邦提出要脱离英印殖民政府,建立自己的政府,并与自己同族的中华合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曼尼普尔邦的资料,这个邦的人种与次大陆的人种毫无共同之处,与华夏一致),让英印殖民政府头大无比。

进入6月份以后,加拿达族在卡纳塔克邦、马拉亚拉姆族在喀拉拉邦、阿萨姆族在阿萨姆邦、奥里萨族在奥里萨邦、卡斯人在尼泊尔、泰米尔族在泰米尔纳德邦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提出了自己独立建国的诉求。邦多人、科尔巴人、拜伽人、莫特拉人、恰布阿人、沙哈利埃人和高尔人的独立组织虽然没有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但是他们再一次强调绝不与白种印度斯坦族共立一国,他们要求独自建国,最低程度也要合并成一个国家。

后世印度被称为世界人种博物馆是有道理的,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印度大地就出现了大大小小17个民族独立组织,且有10个组织组建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令英国人欣慰的是,甘地、尼赫鲁为首的印度国大党坚决的站在英印殖民政府一边,他们申请要求英国政府发放武器,组建自己的民族军队,计划在英印殖民政府的领导下平息次大陆的动乱。

英印殖民政府虽然欣慰于以印度斯坦族为主题的国大党的忠心,但也没有昏了头,知道武装印度国大党是饮鸠止渴,如果把这个种族武装起来,即使平息了各族的动乱,这块土地也将从英国殖民地版图中分离出去,成为印度斯坦种族的天下,如果那样,还不如允许各族独立建立自己的政权呢,最起码还能存在于大英帝国版图内。英国内阁经过左右权衡,决定同意各族的要求,允许他们建立自己的政权,但必须留在大英帝国版图内,英国将给予他们自治领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