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楼兰兴亡录
35521400000055

第55章

十二

张成俭和妹妹一家人生意做得很好,好几个店铺都经营的红红火火,同时楼兰国砍伐树木越来越多,大量胡杨树、旱柳等树被砍伐,许多树林在渐渐消失。张成俭始终没想到大量砍伐树木的真实目的,但是看到大量砍伐树木,张成俭也担心起来。于是,他找到沈明空和高灵深。张成俭对二人说:“明空、灵深,最近大量砍伐树木之事,我非常担心:虽然现在木材价格高,能赚很多钱。但是,等树木被砍光,我们就需要大量从外国买进树木,到时候别国就可抬高价格,毕竟到时我们由于没有了树木也就失去了定价权,那时我们肯定会亏大的。我想到了只有这条,不知二位有何高见”?高灵深说:“我觉得这是件好事,砍伐树木可以造大量的兵器和宫殿,普通百姓也会大赚一笔,经济也上去了。这是好事呀”!沈明空趁机反驳说:“我不同意灵深兄的意见。现在大量砍伐树木虽然短期内可大赚一笔,但是从长远看,正如成俭所说,遇到它国抬高价格我们就会非常被动,亏的肯定很多。至于其他的目的,我暂时没想到。因此,必须给陛下上书,陈述利害”。沈明空说完,高灵深立即反驳:“树木砍了我们可以种上小树。至于价格更不用担心,树木其它国家多的是,价格很难高出许多”。……三人讨论了半天,最后决定由沈明空给国王上书。三人边吃边聊,完后三人散去。第二天,早朝时沈明空向楼兰王反映了大量砍伐树木之事,要求停止砍伐,结果他被楼兰王狠狠地批了一顿。楼兰王不仅不同意停止砍伐树木,他还大力鼓励砍伐树木,发展经济和生产兵器。事后,高守财调查得知是张成俭让沈明空上奏此事。他将此消息告诉了楼兰王并说了张成俭的几点不是。楼兰王听后对张成俭印象更差,说:“都辞官了还这么不安份,他想干什么”?此后,高守财更是加强对张成俭的监督。

楼兰发生变化之时,鄯善国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经济依托“丝绸之路”发展繁荣,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改变,房屋新瓦生光辉,衣服丝绸绣鲜明;军事上变化最大:宇丰铠把将士训练的威武雄壮,阵法配合娴熟,盔明甲亮,宝马良驹,士兵个个神采奕奕,眼神富有侵略性,一看就是一支“虎狼”之师。除了这些变化,鄯善国表面上没有发生过大波动。

对于鄯善国的变化,楼兰国君臣知道的非常清楚,没有太放在心里。高守财虽然善于阿谀,但是他的理财治国之道确实非凡,使楼兰国的经济变法继续深化并接近成功。高守财除了坚持张成俭时的变法内容外,特别加强了商业的变法,大力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鼓励商人如果不经商并脱离原来的生意关系,可以从政;鼓励手工业的发展,对于特别突出的手工业者每年给予奖励,有发明创造者更是加以重奖;农业方面,大量引进中原的先进农具和先进耕作方法,学习中原的先进技术,对于农业开荒突出者予以重奖;税收还是原来张成俭时的税收,保持不变;加大“丝绸之路”城市之间的道路建设,使楼兰境内的“丝绸之路”路更通畅;吃喝休息的饭馆、客栈、酒楼更加多,服务更加周到;买卖交易更加规范、安全,交易场所更多。现在米兰城、楼兰城更加繁荣、富裕,同时高守财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与西域四大国:于阗、疏勒、龟兹、焉耆,萨珊波斯、贵霜沙、北匈奴、鲜卑各部、中原王朝各国加强商业合作,关系更加密切。与楼兰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都以能娶到楼兰族美女为荣,楼兰国的许多公主、郡主都嫁给了这些国家的皇室。楼兰国更加繁荣昌盛,楼兰王的野心、欲望越加膨胀,通过争战实现古楼兰的统一之心更加迫切。

张成俭的生意很好,日子就一天天流逝。这一天按中原历永兴二年即305年,张成俭准备到中原去一趟。一是做生意,到长安的店铺看看;二是看有没有机会报仇。庄梦蝶帮张成俭把东西都准备妥当,货物让镖局都押送至长安。然后,庄梦蝶将张成俭易容成一位满脸络腮胡的大汗,身穿一身匈奴衣服,扮成匈奴商人上路了。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各处买卖货物,足足走了三个月长到达长安城。张成俭在长安城外望着此城,感慨万千。来长安几次了,但每次来都看不够此城。只见长安城远远望去热闹繁华,青砖筑就的城墙又厚又高,城墙上箭楼耸立,垛口林立,城墙上雄兵无数。长安城尤如一头猛虎屹立不倒,雄伟壮观,俯视着来自四边的客人。张成俭牵着马走进城,只见街道直直正正且宽阔无比,外城两边做买做卖的好不兴旺,白、黑、黄各肤色络绎不绝,无比繁荣!张成俭来到长安城自己的店铺,此店铺是为了方便与中原做生意于前年设立的,庄梦蝶命人管理。此店周边全是西域、匈奴、鲜卑各少数民族的店铺,这样更为安全,使一般人不敢得罪。张成俭来到店铺后先在店铺查看账目,询问经营情况,最后在长安城各处采购物资。

这一天,张成俭在长安城一家“百家阁”里买书。张成俭四处看看,买了许多诸子百家的著作。忽然,张成俭看到一本《灵宪》,立即激动不已。张成俭心想:想不到还能买到‘木圣’张平子的名著,真难得。要是能有‘候风地动仪’和‘浑天仪’的制作图纸就好了,这可是机密呀!张成俭将此书翻了一遍,此书最后加着一张用丝绸画的‘候风地动仪’制作图及原理图。张成俭一看乐坏了。问店家道:“店家,这本《灵宪》多少两银子”?店家瞧了一眼,答:“三两银子。不过,官府要求此书不得卖予外族人与平民百姓。否则被官府知道会治罪”。张成俭想了一想,对店家说:“店家,此书一般店里没有,店家既然将书放在店里就是卖的,卖给谁不一样吗?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再无人知我买了此书。这样,此书我十两银子买了,如何”?店家为难了一会儿,说:“哎!既然如此这书就卖给你了。不过,此书属“巫书”,千万要收藏好,不要被官府知道,同时提醒你这本“巫书”你还是少看为妙,对你影响不好,满书巫言”!“谢店家!小生知道了。”张成俭谢道。张成俭随后付了银子,将《灵宪》收藏好,继续闲逛。至晚方回。

回到长安的店里,休息了一下。第二天,张成俭吩咐掌柜:“掌柜,你要注意收集萧桧的信息,及时向我汇报。到时少不了你的好处,知道了吗”?掌柜诚恳地答:“公子,你地吩咐小人一直记在心里。最近我通过特殊渠道获知:惠帝到长安后,萧桧也搬到他长安的府里。最近听说他可能要全家投靠东海王司马越,他们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做好准备了”。“好!你们最好能收集一下萧桧的罪证,那样才最好。你们随时注意一下萧桧的动向。”张成俭高兴地说。说完,张成俭又在店里忙了几天并将账目查看完毕,这才离开长安,返回楼兰。一路上走走停停,各处采买东西,经过三月的长途跋涉,张成俭才回到楼兰国,去掉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