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道悟笔记
34907400000058

第58章 解惑小记

最近修证遇到瓶颈和困惑,摸不清时辰规律,似乎再无缘那“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了。

正惆怅间,阅读西游记黄风怪那章,见悟空“运起神功,三更后才睡下”,恍然大悟!

这其中妙理,修行人自知。西游一书,果真暗蕴玄机。丹道、佛理,尽散在其中。每一章都有偈语诗,说尽了修行真谛,都是些仙家不言之秘。每一难都对应着修行人遇到的一重难关,其破解之法也都尽述其中,蕴藏在人格化的故事当中,需要琢磨参悟。修证次序、必经之难皆有阐发,命修要旨和修心历程都在其中。四大名著之中,西游果真奇书!此书不乱世间法,只讲故事,不说法门,可法门尽藏在书中。世人只道它是神话小说,顶多看到讽刺现实的一面,却不知它是修真的经典,挖掘人心、批判人性的祖宗。阅读西游,能解许多不解之惑,能助后世修行人明辨大道,不走弯路。

现在一些小年轻,以齐天大圣的叛逆为榜样,还要什么诸佛都烟消云散,好像感觉拽拽酷酷的样子,都是些戏精啊哈哈。首先都不懂得什么是佛,什么是仙。电视剧小说看多了,什么毁天灭地乱七八糟的。大力推崇自我主义,男女情爱,把修行人真正的叛逆误解,把幼稚的叛逆写在脸上,以此为荣,实在可笑。不懂得脚踏实地的齐天大圣,总想着不劳而获,一步登天,其惩罚是这种好胜心、虚妄心、无知心引来的,而非世人诠释的,把吴老本意人格化的天地神佛理解为所谓有权势的人,合伙打压草根,以至于后面各种有关系的妖怪都欺负大圣,唐僧也无情无义,瞎了眼睛,弄得孙悟空成了个无辜主角,这样解读西游记真的太Low啦兄弟们。心有七十二变,每种变化都会造成不同因果,一切业障、磨难,都是修行经历的一部分,我们正面地区看这本书,会有惊人的发现。每一章,每一首颂子,都有着瑰丽的价值。有机会我还会把它们摘出来解读。

同志们,悟空,他是修行人的心,是求真的心。

清者上天为仙,浊者下沉为鬼,二者究竟非涅槃,一切有相无相,终究非空。所以他弃道求佛,并非宗教意义上的舍、得,而是代表着唐僧的心进入了去伪存真的意识阶段。一路上佛道之争很多,以门楣之见相互贬低,和妖怪没有两样,而悟空却能够明辨开来。他师从菩提祖学道,未修心境,祖师其他而去,又追寻如来,其实如来即须菩提祖师,是一回事情。有人拿封神榜中的人设关系来对照西游,无异于刻舟求剑,盲人摸象。参考系选错了。小说这种载体有作者自己的想象设定,它不是史料,没必要较真。看表象要思考本质,明辨其中道理即可。

悟空悟空,悟透顽空,方入寂灭,始证真道,无关乎是佛是道。我们修的是真,就要克服一些困难,适应并最终战胜环境,更战胜自己。这才是斗战胜佛,而非齐天大圣。错了就是错了,笑话就是笑话,若非要以顽童兽性当做榜样,好看过瘾,却葬送了一颗菩提种子。唐僧肉体凡胎,要是不战胜身国和精神中的各种阴物、各洞妖魔,光有一颗未磨炼的心,是修不成佛的。悟空、悟能、悟净、白龙缺一不可。

读书使人明悟。关窍一点即通。依此修行,不误时辰。无需枯坐一夜,自然腾云驾雾,神游采药,其要在住性守心,在意沉志坚,其理在活子阳现,在炉中有物。若白日不沐浴,子午无神火,则睡功无显现矣。

神游山川大河,御剑千里到仙宫,见天人异兽,朝霞红日,浩瀚星空。

真神回府,琼酒已成,洒在周身,冰火交欢。一点真阳上玉枕,紫府灼灼如

他人颠倒梦想,难脱恐怖。我独清明神游,上天入地。

世人只见我肉身凡胎,和光同尘,却不知我了脱生死,踏上仙途,与古圣来往,与仙真论道,斩妖杀魔,诛邪消厄。

我独异于人,世人昭昭,我独昏昏。

世人笑我轻功利,我笑世人空追逐,

心窝有个人间宝,藏在腹中倒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