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背着背包去支教
34250200000044

第44章 跟孩子一起砍柴,老师们得到锻炼

山里交通不便,加上当地没有煤炭资源,他们做饭的主要的燃料是山上的木柴。一天放学后,老师们跟随着孩子背着圆月弯刀上山砍柴。第一次爬到山上砍柴,对于我们来说既好奇又激动。也许有人说,砍柴就是把树枝砍掉,背回来就可以了。其实砍柴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如果没有经历过,你不会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老师们,这一回亲身体验到了当一个劳动者的滋味。孩子们从小练就了砍柴的本领,只见孩子们,右手拿起弯刀咔嚓几下,就把干枯的树枝砍下,然后一根根像丢标枪一样,从山上丢到山脚。无数根木柴从空中飞起,缓缓地坠落在山脚,飘逸洒脱。庄老师好奇地问:“为什么不砍活着的树枝?”孩子们回答:“干枯的树枝容易燃烧!”他们把一些活着的树木的旁枝小心翼翼地砍下后,杂乱地丢在山上。孩子们说:“晒干后,直接来捡柴!”只见一个叫李大富的娃娃,背着弯刀麻利地窜上树,用手迅速挥起刀来。他先从一侧砍枯枝,猛烈砍下,然后再从另一侧砍。最后,用手使劲一摇,粗壮的树枝就落了下来。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了砍柴,这是他们除了放牛之外的工作。

不一会儿,砍下来的柴已经堆满山脚,一堆堆干柴杂乱而不失美观。孩子们从山上扯下一些忍冬藤的藤条,一捆捆地把干柴捆绑好。老师们在前面扛着柴,孩子们在后面跟着走。他们稚嫩的肩膀上,也能扛起一小捆柴。

“扛着柴草的肩膀上

充满向上的力量

他们是否

拥有自己的梦想

贫穷的寨子里

能否拥有

一双坚硬的翅膀

奋起飞翔

找到改变命运的方向”

跟孩子们一起劳动,老师们仿佛重新长大一次。在这里,我们接受了挑战和锻炼,我们有信心把贫穷改变。劳动是光荣的,我们一边唱着歌,一边走在了回家的路上。提起砍柴的事情,还有一个故事。

学校的营养餐没有燃料做饭,只能让学生带柴。可是有些调皮的孩子就是不带柴。李雪梅老师为了教育学生要靠自己的劳动吃饭,她说:“如果不带柴,让你们吃一把生米!”没想到孩子们赶紧去山上砍柴,没多久学校厨房里堆满了小山似的柴草。

在这贫瘠的山林里,山上的柴是大家的,每个人都可以去砍的。孩子们说他们砍柴的次数多了,什么品种的柴他们都知道。石缝里长出的鸡血藤,虽然很细,但烧起来火力十足。棕树皮剥下来卷成筒,用火柴一点就着。拐枣树虽然粗大,一般没人砍,因为它不好点燃。山里的各种果树如板栗、枇杷、李子、芭蕉等等,他们一般不砍。他们说果树还得等着结果呢。像很小的树苗不能砍。在这片贫瘠的土地里,生长出来各种各样的树木,高大挺拔的楠竹,枝叶茂密葱郁;粗壮高大的青冈树,木质松软;高大伟岸的梧桐树,枝叶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