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成 长“笔 迹”
33509800000006

第6章 记忆中的童年(中)

六岁才学会游泳,这在乡下已算是“大龄”发展了。铙是如此,要不是由于那次未成真的灾难,我估计也学不会游泳——

时光追溯至六岁那年的某次雨后,我随小姑姑去洗澡,同龄人中只有我一人还是只“旱鸭子”,所以,岸边也就只有我一人扯着青草在那扑腾扑腾的蛮自得其乐的……一个不小心,小草被我拔起,我被水波拍离岸边。平日里能脚踏实地的地方,也由于大雨过后,水涨岸不涨而让我在水里不断浮浮沉沉。欲张嘴喊人却让快灭顶的液体趁虚而入。我的小肚肚越来越大……不知过了多久,小姑姑正巧要上岸拿东西,“顺手”把离岸越来越远的我给拎回,没搞清状况前还说了我一顿:还没学会游泳就想学潜水?!后来,看我那奄奄一息的蔫样,才明白我不是学“潜水”,而是真的溺水!

就这样,捡回一条小命的我立志要战胜水位,于是,便开始学游泳。家里个个都是游泳健将,不出几日,我也能以狼狈的“狗刨”之姿浮于水面(潘小牛语:不亏是我潘小牛的老姐啊)。游姿虽不优雅,但最少以后再落水,短时间内还不至于会第二次品尝到洗澡水的味道。也更不是那么容易“壮烈牺牲”的了。

¤¤¤¤¤¤

分家独立后,为了生计、为了能搛更多的钱糊口养家,老爸开始做生意:卖笔(只卖钢笔、元珠笔、毛笔三种)。当时做买卖的人少,所以虽是小本经营,但生意还是蛮红火的。刚开始时,只给附近的商店及个体商供货,后来,市场渐渐扩展到上海、深圳、广东等发达大城市。尤其是对上海,老爸到现在依然能熟悉地记得许多街道名称(前提是,那儿没被开发或重新建设)……总之,他是比较早“下海”的人,也就那时村里算得上见过世面的主。如果他是这样的“走”下去的话,今天我家的状况就会是另一番光景——刚做生意的那会,不知是应酬或是其它,他开始接触麻蒋、扑克等赌具。到后来,演变为成天泡在牌桌上。就连手中的客户被身边带的伙计偷偷“抢”也不知……

我出生后不久,外婆一家依政策,可以全数返城,包括户口。可是这时,她却做了个让老妈永远怨恨的错误决定:她把家里所有人的户口都迁回城里,独留下我妈的。得知消息的老妈伤心欲绝——虽然后来托当公安局长的舅爷爷兼姑爷爷,户口最终也返回城里了,但外婆“那泼出去的水”却在她的心上留下了一道永远的伤痕……

外婆有四个妹妹,一个弟弟(最小),最小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姨外婆)嫁得不错,兼之未出嫁之前与姑奶奶兼舅奶奶家比邻而居,所以随户口入城的老妈就暂住在她家。老妈尚且寄人篱下,我和老弟这两个“拖累”就只能先呆在乡下,等待时机成熟再入城……

老妈托关系找了个“大集体”的单位,算是有了份稳定的工作与收入,却只能等放假有空才能回乡下看我和阿弟,老爸经常出差去外地。鉴于我整天像个疯小孩没有管的现状兼事实,老爸把我带到了村幼儿园。由于农村兴报虚岁,才五岁半的我被老爸一虚变成了七岁,幼儿园的老师一听,嫌我岁数太大,不肯收,无奈之下,老爹把我带到了小学部。不过十分钟,我一恍成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从此,我但开始了“上学”生涯!

¤¤¤¤¤¤

小姨外公是供电局的局长,所以老妈也沾上“家属”这层光,在供电局的宿舍大院里被安排了里外两间房,虽然不是很宽敞,但好歹算是有个落脚地不是。

于是,一年级下学期,在没来得及与相处了一年半的同学们告别的情况下,我从乡下被拎到城里。就算我小脑袋再聪明、性格再要强,但听不懂新老师与新同学们讲什么也无济于事。于是,学习成绩一泻千里……直到四年级才慢慢缓过来些。

阿弟就比我幸运,他进城后一年半后才开始上学,语言环境都比较熟悉,毫无障碍可言,故而他的成绩一直不错。

以上虽然都是听来的故事,但我相信它们的真实性。

岁月,淹埋了多少故事——我坚信: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