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旅行很早就已开始计划了,那时候想着四月底之前,把工作的事情敲定,便可以大摇大摆,轻轻松松地去畅游了。当时还和师妹说好,要同去西安,甚至连去时的飞机票都提前半月着手准备了。可事与愿违,最后还是打着去郑州找工作的幌子有点灰溜溜的开始了这短暂的旅行。
原本计划的线路是先去武汉去找表妹(她自小在我家长大,一直到辍学后外出打工,在我家的时间远多于在她自己家的时间,对养她长大的我的爷爷奶奶也是格外的好,我打心里是把她当亲妹妹的),然后去开封找大学室友‘葱头’,然后去郑州找大学同学,然后去洛阳,四大古都嘛,当然是要看看的,然后去义马,其实想去那里,是想见多年未见的亲舅舅,对于他,我总是有些亏欠的,当然是心里的亏欠,我想我妈妈要是在世的话,不会眼看着我们这些外甥们一个个的都不去看看在外的舅舅的,然后再到西安,西安古城,我大学时佩服过班里的两个同学,其中一个就在西安,以往经常电话联系,这次去当然那要好好聊聊,然后是去TJ大学室友在那,还可以听听德云社的相声,然后是青岛,见见大海,吃吃海鲜,然后回苏州,这是第一圈旅行路线。
这次当然去不了这么多地方,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起再说。
我是坐卧铺去的郑州,到郑州火车站时,太阳才刚刚出了地平线,六点左右。这是第二次来郑州了,第一次是大学暑假,来找高中室友一起打工,印象中的郑州道面奇差,虽是柏油路,却到处坑坑洼洼的。这次出了火车站,郑州的天照例仍是想象中灰蒙蒙的,用小说语言表达是铅灰色的天空。道路上不算整洁,虽没有大的垃圾堆积,但是那些被污染的地面仍碍眼地泛着油光,一些飞蝇缭绕盘旋。见惯了苏州的一尘不染,整洁无瑕,看到此地心里不免有些烦厌。
按照郑州的同学的指示,找到了公交站牌,坐这一路公交便可以到达郑大新校区,她就在那里读研。郑州的公交确实不敢恭维,人潮拥挤,可能是早晨的缘故,上班族把这个车塞得满满的,我夹在人群中,一手拉着拉手,一手拿着包,公交车似是过山车的行进中,使出吃奶的力气才努力站稳。郑州的车辆行人都比较随意,大家好像都成了红绿色盲,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况,都如独行侠一样,来去自如,对于过往的车辆的鸣笛声,充耳不闻。公交车自然行进不畅,一路上堵得不行,这时我想起一句老话—人多力量大,果真是力量大,连整个出行规则都不得不臣服于它。
过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郑大新校区,又过了一会,见到了同学。她是我上高一时候便认识的,那时候是前后桌,关系尚可,到了高三时又分到了一班,自然更加熟识,记得以前我在班里学习很好,前几名的成绩,我们班属于普通班,我只能算是鸡头吧,不过在班里其他人眼里便是另一番情形了,那时的我可能是他们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了。高中毕业那会儿,还互相送了照片以作纪念,后来大三时,她专升本又到了我们大学,平素里自然是一同回县城和学校,那时的我不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这些年也算是相伴着一路走过,堪称老熟人了,读研后也是经常联系的。
我在校门对着的喷泉边转了一圈才等到她,这个校区比较新,校园里绿树成荫,树木茂密,虽然天气转热,但校园里仍是阵阵清凉,校门口正对着的是一个喷泉,正在高高的喷洒,清风吹过,若有若无的水雾拂面,薄薄的,凉凉的,整个人精神为之一震。绿**上也是十分干净,不似市区那里灰尘满天飞,象牙塔里,世外桃源。
她还是和大学时一样,只是头发更长了,长发及腰。见到她时已将近十点,便和她边走边聊,在校园里闲逛。她是学化学的,实验室也很不错,老板人也是很好,对学生都很照顾,发文章什么的都不在话下,她这三年里发了两篇第一作者的SCI,当然各种奖学金也是一个不拉地拿下。只是学的是化学,最近找工作不很顺利,但是她已经有意向考博了,然后就可以去大学里当个讲师。这种想法我不是第一次听了,接触的很多女硕士大都是如此打算的,这种选择很现实,大学里环境相对要干净,人际关系上也单纯一点,再加上大学教师这名头也是很响,受人尊敬,工作让人羡慕。但是我总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是太现实了。我可能是读书比较多,想法不免有些理想化,没事儿时,嘴里总是哼哼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一双眼睛也总是想往远处看,往其他世界里观望,企图看到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和落差,幻想着远方瑰丽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心儿陶醉其中,觉得甜甜的,美美的。可是那终究是远方,远方在哪里,没有人能够给你答案,这是自我的追寻,追寻远方另一个自己,而现实世界是真实的,它供给着日常的一切,是生命存在的依靠。但是我是不甘的,对于追寻远方自我的不甘,所以心里会对她做出这样的选择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像是看到一个人手拿斧头,只是照例用来捶打,而没有去披荆斩棘,开辟一条道路出来。但是对别人的选择,我又能说些什么呢,或许是我的目前想法太过浮夸呢,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聊天时,提到了她老板给她介绍的工作,事业单位,研究所,可是在郑州这样的人口大城市,关系户到处都是,按照先后,已经有三四个人托关系在排队了,等到她进去估计是三年后的事情了。听到此处,不禁感叹,大郑州果然不一样,关系的魔爪处处可见。想想其实不止郑州,那里都是如此,就连我师姐进附一院,我老板还要打下招呼,唉,怪不得熟人见面都要打声招呼,而招呼一词,在平常的话语中,也被赋予不同意思,好玩的很哪!
这里算是比较偏僻,所以学校里生活所需一应俱全,中午十一点半左右,我们出了校门,在门口不远的街上吃饭,这是我第一次在郑州餐馆里吃饭,我们只点了三个菜,她本来还要再点,我说先吃着再说,结果上的菜量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满满的一大盘,估计我们连两盘菜都吃不完,这一次我被家乡人的朴实感动了,此时也终于对郑州开始有了好的印象,看到这里,可能该有人说我太容易叛变了,一顿好饭就给收买了,但那有什么办法呢,谁让咱是一吃货哪,记得以前张爱玲说过,要抓住一个男人,首先要抓住他的胃,这句话说得很合我胃口。
三年不见,她的生活圈子变化挺大,接触的人和事情也随之扩展很大,她是善于和人聊天,和组织活动的,这一点比较好。我是现在才始主动和人交流,来促进和开阔自我的,从这点上讲,她算是我的前辈了,三人行有吾师。人必须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
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