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北京遥望香巴拉
33441300000012

第12章 十二、石头,是人与神灵对话的最好媒介

福幡袅袅飘动,妹妹的心儿,把云翳穿破

纯洁的爱情,从柳树上燃起

火舌舔到天空。看守柳树的阿哥

勿用石头,去惊扰这热诚

——仓央嘉措

飞机刚刚落到西双版纳嘎洒机场的瞬间,卓玛便有了逃离的心。飞机的舱门打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这个叫景洪的城市,像是被包在湿湿的雾气里无处躲藏。卓玛觉得自己像是刚被从水里捞出来一样,闷热潮湿的汗水和空气里飘着的雾气混合起来粘在人的身体上,这让从小在天高云淡、凉风习习的青藏高原长大的卓玛有些苦不堪言。

版纳采访的内容以当地的佛教文化和自然风景为主。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旅游,各类杂志也开始纷纷地开辟出专门的旅游版面,一副副美到令人窒息的图片,配上字字柔软却可以动人心魄的文字,很多游人被这里的美景吸引,带着不同的目的,不辞辛苦地从万里之外来到了西双版纳。

有一年,卓玛给内地的一家杂志写了一段关于西藏石头的文章,里面提到了关于西藏人对石头的特殊情结,卓玛在文章里写道:

在西藏,每一个人都和每一条五彩经幡或者每一块石头有自己的故事。沉默亿万年的石头,是人与神灵对话的最好媒介。到了拉萨,你就会慢慢明白,为什么会有很多孩子会捡拾马路边的小石子儿,为什么会有很多的大人看到山会流连忘返。静下来去想,其实这都是他们对神灵最原始的亲切感。

西藏人相信,在神山的属相年去转山,在神湖的属相年去转水,一圈的功德相当于平时的十三圈。所以,在这些年份,总会有许多体力不支的人恳求别人替自己去转山。委托的方法就是在路边捡一颗自己喜欢的石头,握在手心、放在额前,深深祈祷后交给别人,让他(她)把石头当作信物带着去转山。

石头被带走的瞬间,心和眼泪一起落下。向着香巴拉的方向把双手举过头顶、额前、胸前,把双膝交给大地,身体交给大地,这一年便圆满了。

这篇文章刊登之后,杂志社收到了无数封邮件,大多内容都是表达了对西藏迷恋,也有很多人拿着卓玛写的文章,找到了羊卓雍措和去往日喀则的那条不名的河道,千里迢迢背回了许多石头。卓玛一边感慨传媒的巨大力量,一边为故乡而高兴,只有外面人走进来,淳朴的藏族人民才有可能走出去,而他们的生活也会在这“一来一往”之间慢慢地好起来……

文字是卓玛的强项,主编陈楠就是看上了这一点。当初,老陈费了半天劲托人打听到卓玛的联系方式,一直以为“卓玛”不过是哪个高手为了骗领导骗读者取的笔名而已,结果当这个小麦色皮肤、眼晴明亮姑娘端坐在自己面前时,老陈大吃了一惊。很长时间,老陈一直有些怀疑那些行云流水、细腻婉转的文章到底是不是出自这个从小几乎不说汉语的藏族女孩儿之手,当卓玛把写女人街的第一稿交上来时,老陈当即决定西双版纳的稿子全部由她来写。

杨柳负责摄影,从他一身休闲装扮就能大概地判断出他的职业。平时一副吊儿郎当、贫嘴寡舌的样子,杨柳工作的状态着实让卓玛有些另眼相看。

拍版纳其实就是拍风景。其实,在满眼绿色中拍出不一样的绿色,并不比在光秃秃的山上拍出绿色容易多少。按照要求,到达景洪市中心后拍摄的第一组图是城市最具特色的街景。机场租好的GL8一路带着几个人到达景洪,卓玛低头在笔记本电脑上查阅资料,坐在副驾驶的杨柳把头伸到窗外,不停地变换着角度拍摄。

为了把市中心一字排开的白象雕塑拍好,杨柳想尽了办法。他躺在第一头白象的脚下,用广角突出一群白象的震撼,又爬上前面最高建筑的楼顶,长焦拍白象和城市融合在一起的全景。酷暑下站着不动都会浑身冒汗,更别说杨柳背着硕大的相机包上窜下跳来回折腾。第一组镜头拍完之后,杨柳整个人像是穿着衣服洗了个澡似的,几乎全部被汗水湿透。

“这天气实在太热了,这一组拍完我的内裤都湿了!”收起相机,杨柳立刻恢复了平时嬉皮笑脸的样子,跑到卓玛面前没话找话。卓玛白了他一眼继续低头工作。

除了令人湿热难耐的空气,更让卓玛有些郁闷的是身边这个像“大码创可贴”的大男孩儿杨柳。杨柳像一个巨型的“创可贴”似的粘在卓玛的身边,对卓玛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让卓玛哭笑不得。

卓玛心里有自己的盘算。昨天刚刚撞到陈楠和林芳在一个房间里汗流浃背,自己今天就又和杨柳打得火热,那这采访的团队也未免太不靠谱了。再说杨柳一个比自己小八岁的小屁孩儿,卓玛实在也看不在眼里。于是,卓玛对他的态度,只能是横眉冷对。

卓玛的微信一直不提地“嘀嘀”作响。都不用看,就知道一定是杨柳发来的。见卓玛不理他,他便改变了策略,开始用短信轰炸。

“卓玛,我真的爱上你了,怎么办?”

“卓玛,要不晚上咱俩出去逛逛?”

“我好想回到昆明那天晚上,我牵着你的手在祥云街……”

卓玛实在架不住他一条接着一条的微信狂轰乱炸,干脆把手机的声音调成了静音。半晌没有动静,卓玛总算能安静地忙自己的事情。

后面几天的采访压力很大。每天晚上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四个人都会坐下来梳理当天的采访情况并总结。陈楠不愧有着多年的传媒体经验,总能在原有题材基础上提出更好的思路;而看上去漫不经心的林芳,在实际的工作中才会把“女强人”的一面展露得淋漓尽致,卓玛白天写出的稿子,第二天的清晨就会通过林芳的手顺利地交到后方编辑部;一直以为杨柳刚刚大学毕业不久,是个传媒体行业的“生瓜蛋子”,没想到他的摄影作品早在几年前就获了国际大奖。

在这样的团队里,卓玛丝毫不敢懈怠。白天,她根据出发前制定的选题进行采访,联系熟悉西双版纳历史和文化的专家,并且要根据专家所熟悉的内容重新修改采访提纲,晚上再把采访的内容迅速整理出来,在每个夜深人静的时候,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把它们变成文字……

原本以为尴尬而枯燥的采访,因为每天都可以看到的成绩而变得有意思了许多。忙碌是一个人忘记烦恼最好的方式。卓玛渐渐地喜欢上了这种白天忙得四脚朝天、晚上倒头就能呼呼大睡的生活。

几天来,以前寸步不离的手机,卓玛竟然几天都没想起来看。

这天夜里,改完最后一点内容,卓玛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回头时,无意瞥到手机一明一暗,微信里,赫然跳出了一大堆信息,一条条地翻看,卓玛笑了。

杨柳发来的十多张自己的照片: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门前,自己皱着眉头看着手机;在摆渡车的一个角落里,自己抬头看着起起落落地飞机;在昆明到达大厅,自己推着行李车有些心不在焉;在祥云街夜市的路灯下,自己笑得像个

傻子……

高像素相机拍摄出的照片经过专业的处理后,卓玛发现照片里的自己美得有些过分。每一张图片被精心地修过,有的加了暗角,有的提了亮度,每一张的下面都加了一行小字做图片说明:

“你皱眉的样子,锁住了全世界所有的忧郁……”

“你在思念谁?为什么向着天空的心在流泪?”

“你来了,昆明比原来美得何止成千上万倍……”

“每次看到你脸上的笑,我都想对你说一万次‘我爱你’……”

卓玛看着手机,在不知不觉中,眼睛里有些热热的。

卓玛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想念北京、想念初一和月儿,更想念海峰。于是,她迅速地翻出微信里只属于她们三个人名叫“我爱你”的群,发了一句语音:初一,月儿,你们俩在哪儿呢?我想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