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崛起之南洋
32272300000018

第18章 德国

在南华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大规模建设的时侯,在欧洲,在此时的德国,大批的失业工人、军人等失业人群正排着长龙,等待政府的救。

此时的德国,由于战败,大量的机器设备被英、法搬走,(由于南华国的原因,英、法大量地搬运机器设备,比原历史上多了很多)。大量的工厂、企业倒闭,农民破产,工人失业,军队解散,整个德国十分混乱,经济崩溃,工业凋零,物资缺乏,政府、政令混乱,财政崩溃,银根紧缩。(金、银被英、法收光)。

以南华国国防部长秦时关为首的军事访问团,访问德国,与德国临时政府总统兴登堡进行会谈。

以兴登堡为首的德国领导人对南华国军事访问团高度重视,对两国军事技术的发展及其建设达成了密密协议,由于南华国以前就和德国有着密密的军事同盟协议,南华国为德国潜艇提供过,情报支持、弹药、给养物资的支持,所以德国对于和南华国的合作,远远高于和苏俄之间的军事合作。

因为,在德国人的眼里,红色的苏俄可比沙俄时代历害多了,一个强大的红色苏俄是德国人不愿意看到的,之前,之所以和苏俄合作,一方面德国想要重振武力,就得找盟友,德国人找遍欧洲,发现除了欧洲的公敌苏俄,在也没有可靠点的盟友了。二方面,德国人需要苏俄的农副产品、物资及资源。而苏俄正急需德国人的机器设备、和军事技术,两国各取所需。

但是现在,南华人的出现,让德国人喜出望外,因为德国与南华国之间有过合作,更值得相信,又没有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而且一个强大的南华国将会使英、法将更多的力量投放到远东。减轻德国在欧洲的压力,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做为英、法的敌对国家,南华国仿佛就是德国天然的盟友。

对此德国高层将大量要和苏俄进行的项目,全改成和南华国进行合作了,毕竟南华国国内政治平稳,又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基础,并且工业规模庞大。完全是苏俄无法比以的,到现在苏联内战都末结束,又受到世界各国的封锁,潜力有限。

南华国和德国最终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将成为两国友谊的开始。

第一条:南华向德国支援200万吨粮食、水果、粮油等农副产品。

第二条:南华国向德国代款20亿华元的低息代款,其中一半用于购买南华国商品。

第三条:南华国在德招募工人、技术人员、工程师、专家、教师、教授等,德国不许阻扰、干涉。

第四条:南华国国民在德国投资,德国要保护其工厂、企业及财产人身安全。

第五条:南华国与德国将进行军事交流,共同开发并研制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战列舰、航空母航等军事武器装备。

第六条南华国与德国进行生物、化学、医药等科研领域的合作。

第七条:南华国接收德国现役军人在南华国现役部队服役,所有武器装备对德国军人开放。

以上条约有效期十年,所有研发资金两国共同承担,所有成果两国共同拥有,协约时间1922.3.24……1932.3.24曰到期,是否续签由两国共同协商。此条约为密密条约,公开作废。

南华国军事访问团此次访德,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加强了南华国在军事装备、生物、化学、医药等领域的研究,增强了南华国的科研实力。

与德国展开了全面的经济、文化、军事、科研的交流,使南华国全国各行各业都学习到世界顶尖的企业文化、军事技术、科研方向等,缩短了与世界强国之间的巨大差距,振奋了全国民心。

随着与德国的合作展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人口不断增加,国力不断提高。

所欠缺的不过就是南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依然低下,国际地位比欧洲小国都还低,这是南华国全国民众所不能容忍的。

此时的南华国急需一场战斗,来增强自己的国际地位,坚立起全体国民强大、独立、自由、民主的民族自豪感、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