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大家都有病
我们都“有病”
这是朱德庸的一本漫画书:
“自杀三兄弟”每天自杀都未遂;“焦虑夫妻二人组”每天都很烦;“OK绷人”满身创可贴,一不小心立马心碎;“狂买症”女人不停血拼……各色人士不断上演病态戏码。一点夸张,一点趣味,成就了一本畅销漫画书。如果尺度略小,频率放慢,环顾四周,似乎画中人就在你我身边,甚至是我们自己。
一针强效安慰剂
艺术家通常是在创作中完成自我疗愈的,朱德庸画画的时候并不是要给有病没病下定义,这本书不过是对人生的一次无害而趣味的解读。可画者无心看者有意,终于有个人敢大声说“大家都有病”的时候,每个人似乎都打了一针安慰剂。只有自己不正常,你会被孤单、自卑、落寞、无助包围;当你发现大家都不正常的时候,似乎担心就少了许多,毛病也可以被忽略,甚至不治而愈了。
心理学=心理咨询?
现在,经过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已不再是多年前的稀缺物种。大家为了工作需要,为了自己健康,都试图用“心理学”充实自己,这本身是好事!问题是过程中一不小心把“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疾病”弄混淆了。不只是学习者,还包括周边人对此的模糊认识。心理学中,心理咨询和治疗只是其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并非整个心理学都是研究病态与疾病的。有一大块原本应该被我们学习了解的内容(心理学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工作学习与情感),没有得到普及,这些才是影响我们生活的重要因素。
中医强调“治未病”,不要在生病的时候才来关注自己。如果一开始就对心理学有一个基本了解,有些弯路就可以免了。这本书,这一章,皆为此而来!
呸,你才有病!
“侬(你)有毛病哦!”是上海话里形容一个人想法偏执,只在吵架或朋友间逗乐子时用用的说法。我刚到上海生活的时候,当时还不太熟悉,听别人这么对话,当时就觉得很刺耳。我这个北方妞心里想狠狠地回一句:“呸,你才有病呢!”
这一章我们就谈谈所谓的“毛病”,这些毛病有点像是一年两次逃不过的小感冒,一月一次逃不过的“大姨妈”,一周一次逃不过的周一综合征。心急、吵架、焦虑、烦躁、寂寞、孤独、冲动、兴奋皆包含之。重点是让你清楚知道有病没病的区别,以及如何对待“非一般”的状况,总体来说它是给普通人看的。对于大家所说的“精神障碍”,尤其是由大脑和身体病变引起的器质性问题,需要到医院去治疗的,不在我们重点讨论之列,如有兴趣可以看看心理咨询和治疗类书籍。
“有病”,不能乱贴的标签
有病还是没病
曾经一不小心跟人吐露了心声,那个正在学心理咨询课程的朋友说:“亲爱的,压力太大了,有点焦虑。唉,没办法,这个年代生活节奏快,大家都可能不正常。上过心理咨询的课你就知道:人啊多多少少有点儿毛病,所以才需要我们心理咨询师。你具体说说情况,我帮你分析分析。”
你此生最疯狂的事情是什么?我的疯狂小事其中之一是去“精神卫生中心”看病。当时不过是和男友闹矛盾,抱着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好奇,意在一箭双雕,于是壮胆前行,结果却是—我没病!
一人一生中会被贴上各种标签,乱贴“有病”的标签则是一个大问题!
让我们从一部经典奥斯卡获奖电影说起,看正常人如何变成疯子。
《飞越疯人院》,一个正常人变白痴的故事
麦克·墨菲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病,结果被送进了精神病院。病房里一群人看起来都眼神呆滞,反应迟钝,只需一眼你就觉得:没一个是正常人!然而麦克的到来,给死气沉沉的精神病院带来了变化。
麦克作为一个正常人发起各种挑战,像个愣头青一样要求看棒球转播,甚至翻过围栏劫走院车,把病人带到海边坐船。病人们在他的带领下拿着渔竿钓鱼,看漂亮小妞,听海风吹过,看海水自由流淌。病员是振奋了,院方却头痛了:这家伙太难管了,连整个医院都难管了。于是院方为了惩处麦克,决定将他“永远”留在疯人院。讽刺的是,这个曾经“翻眼白假扮白痴”的麦克,最后竟被摘除了脑叶,变成了“真正的白痴”。在一系列挑战结束后,外号“酋长”的印第安人觉醒了,他试图带着麦克一起离开,却发现麦克已经变成了白痴,不忍他被继续折磨,于是“酋长”用枕头捂死了麦克,带着自由的灵魂实施了飞越计划!
这是当年一部获得大奖的奥斯卡影片,它之所以获奖除了商业和艺术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让人沉思:凭什么人类能如此“五十步笑百步”地对他人进行裁判?按常理,影片中的麦克算是励志青年了,可电影却充满讽刺意味:一旦被人贴上标签,不论你是谁,“你将成为谁”才是导致未来他人如何对待你的关键。
众多心理学流派,包括它们的创始人,并不主张给人贴“疾病”的标签。认为人一生都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如果不是大脑器质性问题,所有的问题在经过学习后都会逐步得以改善。阿德勒是很早就提出不给病人贴标签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疗法的目的不在治愈患者个体或社会,而是要对个体进行再教育,对社会进行再塑造!”(Mosak&Maniacci)
你知道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越多,你就越能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
要知道“有病”是不能随意乱贴的标签,何况贴标签的人都未必知道什么是有病和没病!
什么是心理疾病
普通人口中所说的“心理疾病”和专业领域的概念有很大区别。看看我们常说的“神经病”“精神病”“心理疾病”,是否望文生义,会错意?
第一,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可解决。
简单理解,就是你从心理和生活角度来说,无法适应周围的生存环境的情况。
失恋、失业、失亲造成的情绪波动,平常说的“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疑病症”都算在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同一时刻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也就是大部分专业心理咨询师能够解决的情况,但不把它当作“病”看待。
第二,精神病,严重心理问题,需要到医院治疗。
精神病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
“严重心理问题”,必须到专科医院接受治疗,甚至需要吃药解决。
第三,神经病。
神经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
常见的疾病有:脑炎、脑膜炎、脑囊虫症、脑出血、脑梗死、癫痫、脑肿瘤、重症肌无力等。患者应去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寻求诊治。其实已经基本脱离出一般人理解的“心理”范畴。
如何判断心理疾病
国内现行的分类与诊断标准为《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国际上通行的精神疾病诊断为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现行版本DSM—IV—TR)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现行版本为ICD—10)。这是比较严格规范的判断,但也有简化的自我判断法。
判断“病”与“非病”的三原则:
第一,是否出现了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或妄想;
第二,自我认知是否出现问题,能否或是否愿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疗;
第三,情感与认知是否倒错混乱,知、情、意是否统一,由此社会功能是否受到严重损害(行为情绪是否已经严重脱离理智控制)。
如果你已经出现幻听,幻视,要不是好几个人跟你反馈不正常,你竟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对事情的感知、自己的情绪和思想与别人对自己的感知大大不一致,那就预示着问题比较严重了。
除开这类问题,平常人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针对第一种。
而这些大部分人生活中的小情绪、小困惑都是有解决办法的。
(第二节)不能说的秘密靠自愈
不管你是哪种不舒服,“觉得不舒服”就得解决,这个更重要!
从这里开始,你将踏上心理科学铺就的自我疗愈之路,我们将探讨生活中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果说整个心理咨询体系是一棵大树,我们要介绍的则是众多树枝中距离我们最近的几枝,不高深,垫垫脚,唾手可得!
从这里开始,也许将彻底颠覆大多数人脑海中的“疗愈系”的概念,看看真实的疗愈之道。
忙碌,让你看不清真相
忙与盲
许多的电话在响
许多的事要备忘
许多的门与抽屉,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如此慌张……
忙忙忙忙忙忙
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
盲盲盲盲盲盲
盲得已经没有主张,盲得已经失去方向
忙忙忙盲盲盲
忙得分不清欢喜和忧伤,忙得没有时间痛哭一场……
这是张艾嘉与李宗盛合作过的歌曲《忙与盲》,几句歌词很是经典。用来形容忙碌中的工作一族非常合适,既适合单身拼搏的白领,也适合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家庭。
为什么喜欢“忙忙碌碌”
我们生活在群体中,“合群”能带来“安全和归属感”。加之忙起来你总是会创造点工作业绩,上司也不会那么容易找你碴儿,所以在公司森林里生存,忙就是种常态。就算开个小窗聊会儿天,最后一定会加上一句—加油!
忙碌容易导致“盲目”
第一个抬头看天的人也许只是脖子疼仰个头,第二第三第四个抬头看天的人看到的则是高楼大厦的尖顶,继而恍惚—我在干什么呢?当你开始变得盲从,盲目,生活失去意义感,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忙了一天的你就不会感到快乐。
准备工作:1秒钟,体会宁静!
一天进入地铁车厢,一则广告立即吸引了我—一位素颜美女面对斜阳,独自平躺在沙发上,拿下脸上敷过的面膜,像卸下生活中的面具,远望夕阳中的风景。
旁白响起:“停下来,享受美丽……”
停下来,多美好!
在你窝在一角看书的时候,在你独自享受咖啡馆的下午时光的时候,在你途经一处风景驻足欣赏的时候……
“停下来”的力量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很容易被环境影响。
这就像是一个情景式的条件反射:一到公司,你就全副神经紧绷;一回到家,你就会放松甚至散架。如果你的生活轨迹还是按照原先的方式,每天每个时间做同样的事情,你遭遇到的条件刺激是一致的,那么反射到你脑海中的情绪和思维也会是类似的,而这些都与我们的记忆相关。
如果不能控制环境,如何抵达“瞬时安静”
不想被大脑搞得团团转,你就需要了解大脑运作的规律,事实上,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感觉上的时候,我们大脑思维便可稍事休息。换句话说:“专注于无须动脑的事情,经常思考的大脑就能得以休息并获得平静的机会。”
抵达瞬间宁静,有很多途径,下面提供四个方案。投入进去,从第一秒钟开始,练习宁静。
(1)倾听背景声音
短暂而经常性地将注意力调整到“环境声音”,是你平时不会注意到,更不会骚扰你情绪的声音,例如“空调吹风的声音、小鸟的鸣叫、自己的呼吸……”这其中,呼吸并倾听自己的呼吸声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注意:倾听但不思考很重要……
(2)启动身体感觉
办公桌前,你的眼睛感到疲劳了吗?
午餐排队等候的时候,你的胃有什么感觉?
当你开会的时候,背和脖子感觉如何?
请注意你的身体,仅仅觉察就已足够,不要试图理解,启动理解,你就又要开始动脑筋了。
(3)触摸,感受世界
洗澡的时候,触摸水流,感受水滴不同速度状态下的手感;
站在小吃摊前排队的时候,双臂环抱的时候,试试感受衣服的质地,是滑爽的真丝,还是粗硬的毛呢?
(4)假设自己是个盲人,一只脚轻轻抬起,感受左右摇晃的重心
偏离重心的时候会紧张?
回到中心平衡位置的时候会放松?
需要提醒一些懒汉:这些放松和宁静的体验,不需要打坐,不需要特殊环境,随时随地都可以拿来一用。所以,你再也没有借口了,从今天起开始你的宁静体验吧!当然,如果一秒钟不够用,你还可以随时延长,之后你会发现生活有了戏剧般的变化。
当你非常疲惫地回到家,坐在沙发上,从第一秒开始呼吸,竟然发现:原来不开电脑,不开电视,不开音响,安安静静也是一种享受;
当你躺在沙发上,感受自己每一寸疲劳的神经,只是感受,你会发现这一刻你全身绷紧的如橡皮筋一般的神经,逐渐松弛了;
当你吃过晚饭开始洗澡,不再赶时间,而是细细体会水流滑过指尖的灵动,体会温度变化带来的肌肤感觉,你会发现,自己几乎变成了一股水流;
当你坐在床边准备入眠,左摇右晃,儿时的趣味竟然也浮现出来,充满着生命的生机活力……
一颗聒噪的心,看不进,也听不进。
停下来,体会宁静,是你有力量开启“修复与重生”的第一步准备工作。
1way:清理,从A、B、C开始
引发情绪的,不是事件,是观念!
有一种麻烦叫“明知故犯”,有一种恶习叫“屡教不改”,有一种穴位叫“某人的死穴”!
它们说的几乎是同一件事,生活中总有些“特定的事情”会触发情绪的火线!
为什么那件事情引发了你的情绪,却没有引发其他人的情绪?
心理学指出:引发情绪的不是事件,是观念。
那些“不合理”的观念
想法是否合理,有三个特征可供判断。
(1)绝对化要求
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常和“必须、应该、只能、一定”这些词牵连在一起。
“我‘必须’买到新版iphone!”
“年终奖‘应该’有我的份儿!”
“他(她)‘只能’爱我,不离开我,‘一定’不能惹我生气!”
完美主义不好吗?
所有“一定”“应该”的行为,都是对事情百分百的要求,这就是所谓完美主义。而实际上,绝大多数百分百的要求最终都未能如愿,因为很多时候事情发展不以我们的个人意志为转移,这世界也几乎没有完美存在,所以“情绪问题”就成了必然!
(2)过分概括化
对自己或别人不合理的评价,特征是以偏概全,以一件小事概括别人的整体价值。
“离过婚啊,性格有问题吧!”
“以前坐过牢啊,这种人估计不好用!”
“被警察约谈过了,这下我在公司的形象完蛋了!”
概括化的错在哪儿?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十全十美的境地,谁都可能犯错误,或者有失水准。如果坚持“以偏概全”的评价,无论对自己还是他人,注定会失望。
(3)糟糕至极
对事情发展的可能后果有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性的预期的观念。
“这次比稿又败了,连败三次,今年算是彻底玩完了!”
“上周女朋友跟人走了,这周公司把我辞退了,我简直倒霉透顶!”
糟糕至极怎么了?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没有一种事情可以被定义为百分之百的糟糕透顶。若坚持这样的观念,那么当他认为遇到了糟糕透顶的事情,甚至比糟糕还糟糕的事情发生时,就会陷入极度的负性情绪中。
ABC情绪疗法
我们以为自己明白“麻烦来自哪里”,事实却并非如此!
为了理清你的烦恼,咨询师有一个常用的方法:ABC情绪疗法。
如果你是个愿意接受改变,思考问题比较理性的人,那么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你。
心理tips:ABC理论与合理情绪疗法(从属于认知主义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