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逆袭心理学
3175400000012

第12章 Happy Ending—快乐玩儿完(1)

此文,献给那些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以及准父母们……

(第一节)一个想不通就会很致命的“白痴”问题—你怕死吗

你所死吗

写这一部分,有点冒险!一定有人会说—作者有病!我活得好好的,干吗说死呢?再说了,怕死这个事儿,谁不怕啊,不是废话吗?

想写这个主题源于一个好故事,一部美剧—《如果还有明天》(TheBigC)。

《如果还有明天》

故事讲了一位女教师患上癌症(Cancel)后所面临的生活危机。剧名这个大“C”=癌症英文cancel头字母“C”=女主角Cathy的头字母“C”,似是在隐喻中提醒人们了解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

女主角Cathy人到中年,生活循规蹈矩,波澜不惊。忽一日得知自己身患癌症,从未曾恣意放纵、随心所欲的她心有不甘了,于是决定在生命最后阶段放肆一下,做自己想做却没做的事。这些事儿有的看似疯狂—与同校教师在自家后院出轨又被丈夫撞见;有的看似绝望—因为弟媳给尚未出生的孩子取了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名字,并给流产的孩子办追悼会而几近崩溃;有的充满温情—取出全部养老金买了部红色敞篷跑车,过足了瘾以后,送给儿子做“成年礼”。

她的故事看似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但却让你看到“死亡”的另一张脸,它让一个女人彻底颠覆了现实,释放了自我,活出了最真实、最高质量的人生!为什么非到生命最后一刻才幡然醒悟?Cathy是这样,你呢?你现在的每一天都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吗?

我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就会无意中问自己:

我怕死吗?

如果女主角换作是我,我会做些什么?

我会向曾经暗恋的人表达真情,或者拿出全部积蓄环游世界吗?

我怕死!

说实话,我怕死!但猛然间我发现,其实我对死亡一点儿都不了解,我甚至并不认识我所畏惧的那个东西,只不过常言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我就该怕死吗?在提出这个问题不久后,我的想法有了些变化,这些变化不只来源于这部有关癌症与死亡的剧集,而是源于对死亡的了解。

以目前的情况,我们对死亡知之甚少,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知之甚少,才让我们感到那个未知的结局是如此令人恐惧!于是,我试着对我尚未了解的“死亡”列出了几个问题清单:

第一个问题:死亡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怕死,是怕什么?

第三个问题:既然怕死,为什么还有人要“主动死亡”?

死亡是什么

死亡,生命的终点站

现在医学界把脑干死亡12小时判断为死亡。对死亡的理解是,它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但这并非唯一的答案。如果真要回答死亡的问题,那些死过一次的人才更有发言权吧。

我看见自己死掉了

“我听见他们说我的心跳停止了,我发现我飘在天花板上往下看,我从那儿可以看见所有的东西,然后我走到走廊上,我看见我妈妈在哭,我问她为什么要哭,但她听不见我说的话,医生们认为我死了。然后一位美丽的女士走到我面前想帮助我,因为她知道我害怕。我们走过一条隧道,隧道又黑又长,我们走得很快,在隧道的尽头是很亮的光,我感觉非常愉快。”

这是一个在做手术的小姑娘,昏迷后醒来的记忆。一个典型的起死回生者对死亡过程的描述。瞧,死看起来也并不怎么恐怖,而且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书籍和专业学术期刊上都有相关介绍,死亡的尽头并不都是恐惧。

唐山大地震81例濒死报告

在国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病医学教授冯志颖,1987年和同事随机找了唐山大地震100位幸存者,进行濒死体验调查,有效调查数据81例,统计分析如下:

(1)幸存者中半数以上的人濒死时在对生活历程进行回顾;

(2)半数人产生意识从自身分离出去的感受,觉得自身形象脱离了自己的躯体,游离到空中。自己的身体分为两个,一个躺在床上,那只是空壳,而另一个是自己的身形,感到无比舒适;

(3)约三分之一的人有自身正在通过坑道或隧道样空间的奇特感受,有时还伴有一些奇怪的嘈杂声和被牵拉或被挤压的感觉;

(4)约四分之一的人体验到他们“遇见”非真实存在的人或灵魂现象,这种非真实存在的人多为过世的亲人,或者是在世的熟人等,貌似同他们团聚。

若干关于濒死体验的书籍,近年来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濒死体验的最后时刻大多数不但不令人恐惧,甚至会令人感到舒适,至少超过半数认为经历了那种平静的美妙时刻。

濒死体验:医学与心理学的发现

荷兰Rijnstate医院心血管中心的沛姆·凡·拉曼尔医生(PimVanLommel)及其同事对在1988—1992年间被成功抢救的334位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追踪式濒死体验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2001年12月的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上。

这些患者都曾一次或多次被宣布临床死亡,后经及时心脏起搏、人工呼吸及药物治疗重新恢复知觉,也就是说他们在医学上都曾被界定“死”了一次。但其中62人报告经历濒死体验,包括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自己已经死去,出现愉快的正面情绪,灵魂离体,穿过隧道,与一种光亮交流,观察到各种奇异的色彩和天国景象,与去世的亲友见面,回顾一生,以及洞悉生死界限等经历。

除开疾病本身的痛苦以外,濒死时刻似乎并不全都令人恐惧。心理学家肯尼斯·赖因格将人类的“濒死体验”分为学术界已经认可的几个阶段—

(1)感到极度平静、安详和轻松(占濒死者中的五分之三);

(2)觉得自己的意识甚至是身体形象脱离了自己的躯体,浮在半空,并可以与己无关似的看医生们在自己的躯体周围忙碌着(占三分之一);

(3)觉得自己进入了长长的黑洞,并自动地快速向前飞去,还感到身体被牵拉、挤压(占四分之一);

(4)黑洞尽头出现一束光线,当接近这束光线时,觉得它给予自己一种纯洁的爱;

(5)亲戚们(他们中有的已去世)出现在洞口来迎接自己,他们全都形象高大,绚丽多彩,光环萦绕。这时,自己一生中的重大经历,在眼前一幕一幕地飞逝而过,就像看电影一样,多数是令人愉快的事件。最后同那束光线融为一体,刹那间觉得自己已同宇宙合二为一(占七分之一)。

怕死,怕什么

怕痛苦?

除了逐渐老去自然死亡的情况,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人现在都是在医院里死去,还有一小部分人因为意外而离开。如果是意外事故,车祸、坠楼、落海、外伤这些想想都会是令人痛苦不堪的,看看那些车祸现场痛苦的照片,人脸的扭曲表情和那辆被撞毁的车一样惨不忍睹。如果是因为疾病在医院里结束生命,不管你以前是谁,到时候你都只不过是那个脸上带着痛苦,浑身充满无力感和绝望,身上插满各种管子的“无行为能力”的病人。重病的人虽然还没死,但这种临近死亡的状态,想想都让人觉得难受。还记得《非诚勿扰II》里身患黑色素瘤的李香山在墓地说的话吗?—其实我不怕死,但是我怕生不如死。

我有一位护士朋友,罹患乳腺癌,在晚期化疗期间我去过她的病房。那已经是将近十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我才二十出头,只记得曾经貌美如花的妙龄护士变成了一脸蜡黄连说话都费力的病人。说实话,不只是她无力,你知道吗?当你面对一个曾经活泼开朗,今朝连说话都费劲儿的人,交流本身就成了一种几近尴尬的活动。我唯有坐在她身边,望着她,对她说几句诸如“我陪着你”之类不痛不痒的话。

我问她:“你现在想做什么?我帮你实现。”但她已无力将答案说出口。

这是我自身对于死亡的真实体验,也是关于死亡最贴近的体会。

但,这是死亡吗

严格来说,不论我的好朋友当时看起来多么难受,那个痛苦其实不属于死亡,这只是疾病(意外灾害)。它们也许导致了死亡,但它们本身还不是死亡!有些人经过了痛苦的折磨还是健康地活下去了,一部分人最后离开。即便如此,很多临近死亡的病人都有“回光返照”的迹象,而医学著作也指出,“最后时刻的濒死体验”似乎并不像我们想象中和看到的那样痛苦。

如果不是怕死的过程,那我怕的应该是疾病灾害导致的痛苦吧!

说到疾病和灾害导致的痛苦,这是动物和人类进化的标志,如果你不会疼也就不会自救,当然也无法从中学习避免再次发生的能力!

有的人怕疾病、灾害,另一些人不怕。怕的人学会了避开种种危险活下来了,不怕疾病、不懂自我保护、对危险毫无畏惧的人,结果当然容易死翘翘。

举个反例:你知道有一种无痛人吗?(注意:不是无痛人流。)

“先天性无痛症”是一种遗传性感觉自律神经障碍。这种疾病类型的患者,其痛感的传导受到阻滞,完全丧失痛觉,意味着对有害刺激丧失了警觉,医学的评价是—“无痛症”基本是一种自我毁灭症。如果没有旁人陪伴,一次小小的不被觉察的失血外伤或一次阑尾炎就会让你小命归西!所以,担心疾病和灾难是一种进化来的本能。

这样看来濒死阶段并不可怕,我怕的是死亡前的痛苦,尽管不是所有的痛苦都会导致死亡,但我已经习惯性地把账算在了死亡的头上。那么接下来你还怕什么?

怕失去?

《如果还有明天》信乐团

如果你看出我的迟疑

是不是你也想要问我

究竟有多少事还没做

如果真的还能够有明天

是否能把事情都做完

是否一切也将云消烟散

我们害怕没有明天,一来担心失去在手的,二来担心没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失去已有的,以及失去做自己想做事情的可能性,归结来说都是失去!

得失与恐惧,有关系,没关系?

大部分人的回答当然是:有关系!不然我为什么上学,上班,工作,赚钱,买房,买车,结婚,过小日子?因为这每一样都让我感到有收获,有收获就有安全感啊,就不担心没吃没喝没法活儿。反过来,某天努力得来的全部都“瞬间消失”,我当然不爽!没错,那些看起来不爽的消极情绪确实来源于本能,这也是进化心理学的观点。

试想,假如你的老祖宗生活在蛮荒时代,是一个古猿人,他一旦失去自己的猎物以及储备的物资,就意味着生存不保。从这个角度来说,失去和怕灾难与怕疾病的共同本质是:生物进化的保护机制。人因为有所畏惧才会有所顾忌,有所顾忌才会谨慎行事才能自保安全。

“进化心理学”解释得失心与安全感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就是一套信息处理装置,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实际上人类大脑在过去的一万年里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人类的身体(包括大脑)适应的是远古环境。

尽管我们生活在21世纪,但却拥有与石器时代大脑相同的本能反应。激进的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诸多行为都依据动物性的本能,“失去”让你感到更加没有安全感,于是所谓的“得失心”也不可避免。

一些宗教主张去掉些“得失心”生活会更加宁静。但只要你是个凡人,继承着远古老祖宗的DNA,你就不可避免地卷入这个“得失与快乐”的陷阱。清楚了“得失心”的来源,尽管未必就能一下子做到,至少可以试着将对死亡的恐惧剥离出来,不至于“担心死亡”,不执着于“担心失去”。

“怕死”和“死亡是可怕的”需要被重新定义

濒死体验已经向你展示了死亡并非完全的痛苦不堪。另一方面我们发现,怕死原来怕的是“灾难,疾病,失去”这些因为死亡所造成的影响,其实“即便不死,有些事情还是会发生”,当你把它们和死亡剥离开来,请问,你怕的还是死亡吗?

其实,我们最终怕的不是“死”,是断不了的念想,舍不掉的美好,离不开的深情,所谓难了的“断舍离”……

如何避免这种恐惧的不合理发生,我们后面会花点工夫来谈。

不过你可曾注意到,一些人正在担心死亡的时候,另一些人却认为死亡是诱人的!

为什么有人选择“主动死亡”?死亡有时是“诱人”的

一位孝子为母实施安乐死的争议

70多岁的李某兰因中风导致行动不便已有18年,因不堪忍受疾病折磨,李某兰于2011年5月16日请求儿子邓明建给她喝农药结束生命。儿子邓明建起初并不答应,但在母亲的不断要求下,只好同意。之后番禺区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将邓明建逮捕,2012年5月30日“购农药助母安乐死案”宣判,邓明建被控“故意杀人罪”,获刑三年缓期四年执行。作为邓明建和其母亲的乡里乡亲,大家对他们家太熟悉了,这种略带宽松的依旧定罪的判决,一度引起了周围人乃至全国范围的讨论。

史铁生放弃治疗的故事

2012年12月30日,史铁生突发脑出血,医生和史铁生夫人陈希米商议治疗方案。陈希米选择放弃一切介入性急救措施,希望史铁生平静地离开。她告诉医生,这是史铁生生前郑重的嘱托,他们夫妇不止一次地谈论到死亡,而这些思考也贯穿了史铁生多年的写作生涯。

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但不管是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

—史铁生《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巴金老人在医院弥留之际,非常痛苦,但仍坚持治疗。他曾经告诉周围的人,虽然很痛苦,但我坚持活着,为了你们,而不是我自己!

大部分要求“安乐死”或“放弃治疗”的病人都曾身患重病,身上插满各种管子,痛苦不堪,生不如死,毫无尊严。有的人选择放弃,甚至自杀。他会告诉你什么是“生不如死”,而周围活得正常的人,难以体会那种病痛折磨,还反复提出各种治疗方案,却不知道这是一种多么残忍的阻止。

“活”并不总是充满快乐,“死”也不完全阴暗

这些故事意图不在讨论安乐死的合法性,或者尊严死的意义,而在提醒思考:

你还不相信,死亡在某种环境状况下是更加慈悲的选择?

你还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

你是否思考过:如果“接近死亡感到痛苦”是生存本能是自我保护,那么是否也会存在一种“死亡本能”指导我们“以最适合我的方式”走向生命不可避免的终点站呢?

死亡是生命的根本结果,并且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生命的目的。

—叔本华

生是本能,死也是!

心理tips—死亡是一种本能

第一个从心理学领域颠覆性提出这种价值观的人,是弗洛伊德。

他提出了人的两种并存的本能: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

生存本能:是性本能或叫作爱本能,它包括不受约束的性本能和受约束的本能冲动,或发源于性本能的带升华性质的冲动(艺术、事业的追求),也包括“自我保存本能”,求生的本能。

死亡本能:不太容易理解,你要说每个人都想死,好像不大容易被接受。但你可以把“施虐狂”(对他人)、“自杀”(对自己)看作它的代表。死亡本能的任务就是让机体的生命回到无生命的状态。

死亡本能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