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西南军阀
3162200000037

第37章 新桂系篇(1)

北伐战争

北伐梦

孙中山这辈子,归结起来其实只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反清,第二件则是北伐。孙公的悲哀在于,这两件事中,甭管哪件他都做得不甚如意。就拿反清来说,虽然清朝最终是亡了,但是清朝灭亡真跟孙公有多少直接关系呢?在孙公直接领导的反清起义中,要么是起义还没发动就提前泄密,要么好不容易发动了,却被清廷三下五除二弹压下去,而真正奠定民国基础的武昌起义,实际跟孙公并没多大关系。孙公忙活了大半辈子的反清,最终天遂人愿,清朝总算亡了,横竖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按说他这个反清同盟的领袖当然应该众望所归,当民国领袖了吧,结果呢,民国是建了,但大总统却姓袁不姓孙。

孙公不服气啊,于是,打从二次革命开始,便忙活起了人生中的第二件事儿——北伐。说实在的,北伐更是不顺心,二次革命被干了个稀烂,一生气,跑日本搞了个中华革命党,还遭到一票资深党人的抵制,好不容易趁着袁世凯新丧,北洋混乱之际跑南方搞了个护法运动吧,结果无钱无兵,最后闹到跟桂系一拍两散。不过护法战争最终还是留下了一丝火种,陈炯明拿着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二十个营的省长警备军到福建落了脚,所幸还发展起来了,后来靠着这支力量,孙公好歹是跟桂系算清了总账,先将桂系逐出广东,后又干脆连广西一块夺了,这下总算苦尽甘来了吧——当然又出事了。孙中山说要北伐,陈炯明说要安民,结果闹得相当不愉快,在邓铿稀里糊涂死了之后,最终陈炯明跟孙公翻了脸,粤军炮击总统府,把孙公逼到了永丰舰上——多年经营终又成空。要是陈炯明不闹腾,说不好孙公就联合皖系、奉系抄了直系的后路了哦,可惜啊,历史不容假设,陈炯明终究还是闹腾了。孙公无奈,只好从头再来,与皖系合作,取了福建,然后不分良莠,找了一票人,跟陈炯明算账,总算把这笔账大概算清楚了,孙公重新回到了广东——可此时的孙公也没几年奔头了。

孙中山这辈子,两个字概括——劳碌。名声在外不假,但政治生涯中不是这有问题,就是那有问题,就说这北伐的事,忙活半天还是没影。也该是上天垂怜,老天也被孙公感动,觉得孙公这辈子怪不容易的,不能老让他走背字,于是,给他撮合了一段姻缘——跟宋庆龄那用得着老天撮合吗?是苏联。

苏联当然不能当雷锋,中国于他而言有巨大的战略价值。苏联当时作为首个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当政,在国际上是孤立的,基本上,哪哪都瞄着他,西欧那帮豪强,哪个都不是善类,哪个都对共产主义运动恨得牙痒痒,所以苏联刚成立那阵,说实在的,不容易。西方一票对手盯着已经让苏联浑身不自在了,东方也不太平啊,比如那个新崛起的岛国日本就老有可能咬他一口——早在20世纪初,为了争夺东北权益,双方不就干过一架吗?更何况如今苏联在意识形态上显得那么特别。所以,苏联上赶着来巴结中国,要来套近乎,为的是什么呢?不就为了解燃眉之急吗?中国乱,日本就得便宜,日本牛逼了,苏联腹背受敌,日子能顺溜吗?所以,苏联嘛,当时来说,帮中国就是帮自己,有个中国好歹帮他挡着点日本,他也能稍微省点心,集中精力跟西欧周旋。

有人说苏联不可能只需要这种战略价值?那是必然的,但问题是,至少当时的形势下,苏联还无暇顾及更多,要有狼子野心,也得是稍微太平点说了。当时来讲,苏联跟中国的瓜葛也就是外蒙和东北,但是这点瓜葛是沙俄时代就有的,谁让咱弱呢?因此,当苏联找上孙中山,谈合作事宜,说愿意帮孙公办军校,愿意资助军械帮助北伐,而且,还说要废除沙俄时代旧约,另立新约时,孙公的激动是可想而知的。孙公风风雨雨那么多年,最知道无依无傍是啥滋味,眼下有个好歹说得过去的找上门来,孙公自然表示同意了。有人说,苏联如果太平后提出非分要求怎么办?参考当年毛公的做法,大不了咱吃糠咽菜几年呗——国家统一不比什么强?只要有了统一的国家,我们还需要怕这怕那吗?

孙中山是个有经验的政客,跟洋人交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当然清清楚楚。如今的民国,什么是主要矛盾?当然是地方割据,军阀混战了。所以,第一位的任务是什么?当然是统一了。只要是大概有利于统一的行动,孙中山自然会优先考虑。孙中山跟苏联的合作,还牵涉到了一个民国的重大课题——国共合作。总之,当时新生的中共在苏联的撮合下,与中国的老资格政党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由是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与之同时,孙公的政纲作出了重大调整,由旧三民主义变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国共合作之后,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便应运而生,为国共两党培养出了大量的军事人才,比如说在中共的十大元帅中,就有林彪、徐向前、聂荣臻以及叶剑英四位有黄埔背景,至于国民党军事高官中的黄埔人,更是无须多言。在拥有黄埔背景的大人物中,上升势头最猛的,毫无疑问是军校校长蒋介石。蒋介石的经历嘛,大家想必耳熟能详,早年追随陈其美,刺杀了陶成章,后来陈其美被张宗昌在袁世凯授意下暗杀,蒋介石失去了政治导师。于是,在孙中山那边沉沉浮浮,虽称不上不得志,但也难说得上得志。不过,孙中山对爱使小性的蒋介石倒是一直都青睐有加,尤其是在陈炯明造反后,蒋介石永丰舰赴难,更让孙中山觉得此人足信,于是,在老蒋哭哭闹闹之后,终于把黄埔军校校长的位子给了他。老蒋当上黄埔军校校长,是他在民国正式腾飞的契机——正如袁世凯小站练兵锻造了北洋系一样,而老蒋也同样锻造了属于他的黄埔系。

孙公为北伐奠定了基础,办好了军校,找好了盟友,局面大致稳定下来之后,终于在1925年3月12日的北上途中去世。在孙公去世后,国民党群龙无首,于是便引发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先是廖仲恺遇刺,当然一如既往的有头无尾,到最后也没查出个所以然。但是基本上,右派的罪名是被坐实了,胡汉民和许崇智这政军两届的元老级人物因为牵连其中,终致下野,而这就造成了蒋、汪体制的初步形成。而后,国民党一批元老级人物,因为对国共合作存在意见分歧,在1925年年底于西山开会,自此自成一派,史称西山会议派。再然后,在左右激烈对峙的政治风云中,蒋介石也被卷入其中。在1926年3月20日的中山舰事件中,老蒋神经过敏,居然差点酿成激变,好在苏联高层在该问题上保持了克制,蒋介石这才保住了位子,国共合作才能继续在风雨飘摇中维持。此事之后,汪精卫赴法避祸,蒋、汪体制就成了老蒋一个人的独角戏。

孙公大半辈子为了北伐而奔忙,终于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为此打下了个差不多的基础。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言音犹在耳,各方就为了政见、权位闹了个不可开交,所谓北伐当然更是镜花水月了。但是,世上的事就是这么奇怪,很多时候不是你要去办事,而是事到了你身上,你非办不可。

湖南风云变——新桂系的天下志

孙中山在世之时,虽然喊了多年北伐,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除了内部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外部的问题也很现实——没人让道。要想北伐,湖南自然是必经之路,但是孙公在世之时,湖南问题就很复杂,于是北伐也就复杂起来了。

自护法战争之后,湖南便落入皖系张敬尧之手——本来还有吴佩孚待在衡阳的,但没多久玉帅就北返了。张敬尧此人,粗而且贪,除了擅长敛财,几乎一无是处。于是,当政没多久,在百姓嘴里,“张督军”就成了“张毒菌”,湖南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各地士绅也频频请愿,但是张毒菌后台挺硬,段祺瑞为了将他任命为湖南督军还开罪了曹锟,自然不能自己打自己耳光,于是便压了下来。上头没换人的意思,那没办法,湖南人只好自己动手,而跟张敬尧动手的不是别人,正是赵恒锡。

赵恒锡所率的民军,说实话粗看起来那完全不像支军队,手里头的武器简直是破铜烂铁,至于衣着,更不用说,破衣烂衫,但是,这么一支部队,却赶走了张敬尧——为什么呢?因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呗。且说赵恒锡跟张敬尧干架之后,湖南人民便奋勇争先,各地都是游击,而张敬尧,表面看起来挺牛逼,但真一打仗,就只剩下向北洋政府求援的份了。张敬尧求援,老大段祺瑞看他挺可怜,也想帮帮忙,说这事牵涉到南北之争,中央不能坐视不管云云。结果,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泼了盆冷水,说这事压根就是地方性叛乱,跟南北之争有什么关系?我看张敬尧能应付过来。不派兵也就罢了,北洋政府还拍去电报,说张敬尧你手里七八万人马,连几千蟊贼对付不了?亏得张敬尧跑得快,没看到这份电报,要不然吃了败仗不说,这口气都得怄死。张敬尧别的不行,逃命是一把好手,一看情况不太对头,布置老婆孩子先跑,然后见中央没动静,赶紧自己也走了。张敬尧这样的最怕死,他那么贪财,当然不愿出现“人死了,钱没花”的窘境。于是,仗一打,想的不是如何破敌,而是如何保命,如此打仗,能赢就怪了。

如此,赵恒锡便打退了张敬尧——于是上位了?当然没有,上位的是谭延闿。谭延闿,官宦世家,在辛亥革命那通乱劲之后,被推为湖南都督,后来几经波折,先是被亲袁的汤芗铭取代,后来又在护法运动中被张敬尧取代,两起两落,这次是第三起——当然还会有第三落。当时湖南军界有三股势力,分别是程潜、赵恒锡和谭延闿,逐走张敬尧之后,又紧接着三方角力,先是赵恒锡和谭延闿联合,将程潜势力搞垮,尔后赵恒锡挤走了谭延闿,自此正式当上湖南的老大。自民国以来,湖南便是迭遭大乱,战事频仍,民众不甚其扰,赵恒锡上台之后,就顺应民心,高举联省自治的大旗,一副我不惹你、你也别惹我的架势。从此,除了那次湖北说也要联省自治,让赵恒锡帮帮忙之外,赵恒锡真没主动打过仗,新闻里出现赵恒锡,基本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在调解其他地方的纷争,职业军人变成和事佬,容易吗?

所以,孙中山这个北伐之所以难产,赵恒锡就是个很大的障碍。赵恒锡为人和气,又颇得民心,孙中山在那碰足了钉子——但是还不能怎么样,赵恒锡这样的,你要讨伐他也师出无名。情况很明显,只要赵恒锡在湖南一天,广东方面想北伐,就得再等等,想让赵恒锡卷进这些是非中,那是门都没有——除非赵恒锡下台。我们说历史就是这么奇妙,就在广东方面初步摆平各方面的乱子后——东征陈炯明获得成功,杨希闵和刘震寰的叛乱也被摆平,广州商团事变同样被黄埔学生军搞定,湖南就相当应景地乱了,而这一乱,赵恒锡也就牵连下台了。

湖南这乱子,焦点人物是唐生智。唐生智也是官宦之后,他老爹当时在赵恒锡手下当实业司司长,而他自己更是在28岁之时就成了师长,仕途不可谓不得意,但是唐生智大概也是得志太早,颇有些少爷习气,总的来讲就是不愿吃一点亏。当时湖南有四个师,各师都有自己的地盘,第三师师长叶开鑫当时有块地盘是洪江——这地方是贸易关卡,很有些油水,赵恒锡也会做人,知道叶开鑫占了便宜,为了平衡关系,每年还让叶开鑫拿点钱出来。大家说,赵恒锡做到这份上,还能咋样?唐生智他就愣能无事也生非。起由是唐生智想扩军,当然需要钱,于是找叶开鑫要,如果别的事可能叶开鑫也就送个人情,给他了,但是牵涉到扩军,那直接影响叶开鑫在湖南的地位,他当然不愿给,唐生智就很不高兴,吵着嚷着说要跟叶开鑫换防区。

如果光是吵闹也就罢了,过了也就完了,问题是,唐生智这位少爷耍小性还没完了,不依不饶起来。当时赵恒锡也是想息事宁人,大概差不多就得了,于是请唐生智到长沙去面谈。赵恒锡一番好意,结果半道节外生枝。唐生智有个唯恐天下不乱、人品差到一定程度的老师,给他写了封信,大概意思是,赵恒锡没安好心,你要去长沙,一准儿有去无回。唐生智本来都快被赵恒锡的说客说动了,一听这话,内心也有些猜忌,居然就不想去了。不想去就别去呗,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各让一步,事儿也就完了。但是,唐生智居然越想越火大,觉得自己受了气你赵恒锡不向着我也罢了,怎的还要暗算我?天地良心,赵恒锡对唐生智算是仁至义尽了,这次请他去长沙,真的就是调解——赵恒锡在民国本来也是以调解闻名的,结果,唐生智居然对待己不薄的赵恒锡一点信任都没有,居然听信了无端谗言,然后居然要逼赵恒锡下野。

出了这情况,湖南眼看就免不了一场大战,而且,唐生智孤家寡人,也没啥优势。但是,赵恒锡真是佛性,人家爬到他头上了,他都能忍,居然就以不愿三湘百姓遭此荼毒为由,自己选择离任下野。赵恒锡是忍了,但是有人却不愿忍,这人是吴佩孚。吴佩孚按说跟赵恒锡政见分歧很大,应该敌对才是,但是,患难见真情,当日吴子玉因冯玉祥倒戈事遭遇挫败,直系一帮人跟避瘟神似的避他,最后收留吴佩孚的,恰是这位与其政见南辕北辙的赵恒锡。吴子玉见赵恒锡被唐生智这么赶走,也想帮朋友出头——虽然事后来看,吴子玉这次出头直接敲响了他政治生涯的丧钟。

可悲的是,吴子玉终究判断错了局势,他认为湖南是他的成名地,别人搞不定,他出马,肯定是手到擒来——即便当时吴子玉大股兵力还在南口跟冯玉祥国民军较劲。但是,湖南这地方是那么好管的?如果吴佩孚不理睬,唐生智那么大野心,最后可能成个唐继尧式的人物,至少不会那么轻易就投奔国民党,但是玉帅这一插手,唐生智自知不敌,自然只能赶忙找个帮手。于是,湖南就自然成了南北争夺的中心,于是,所谓北伐的借道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妾有意而郎无情

唐生智要求援,地方只有两个,要么广东,要么广西,他找的是广西。唐生智的对手是直系宿将吴佩孚,那真是大人物,且不说他牛逼的时候是如何一跺脚民国就能地动山摇,就说这国际观感,他是中国人里头第一个上时代杂志封面的。吴佩孚能作为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的中国人,这就说明西方人认为他很特别,某种意义上说,吴佩孚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政治人物自晚清以来的观感,大家想,吴佩孚能是个凡人吗?唐生智要对付这么个人物,为啥去请的援兵却是名不见经传、前几年才算是在广西打出了名头的李宗仁呢?当时的广东,虽然也没有能跟吴佩孚相提并论的人物,但是,好歹孙中山曾经名扬天下,虽然新丧,但一帮继业同志还在,唐生智为啥不找他们去呢?好歹看起来也才像同一个当量级的对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