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民的革命意志最坚定,革命性也很彻底,其他省份反清也就是跟风做样子,只有四川人民反清那是实打实地干,不玩虚头。四川人之所以勇于革命,那是因为袍哥组织遍地开花,各地都有人挑头造反。俗话说,乱拳打死老师傅,清廷疲弱,但要对付零星的造反派还是绰绰有余,而碰上四川这样一拥而上的,就左支右绌了。也正因为革命时期是一拥而上,而不是一呼百应,所以四川革命完了之后,这个老大就颇是难产,俗话说大破大立,但是四川破是破得很大,但要立起来着实不容易。袍哥鼓动会众造反确实很有一套,呼呼啦啦就能攒一票人,最起码声势就先起来了。但是,造反只是手段,理乱才是目的,在这点上,一是袍哥各堂口比较分散,各地号令难以统一,再一个袍哥毕竟也是黑社会,难登大雅之堂,因此能破不能立。袍哥虽然自己没能力在打破旧世界之后再造新世界,但是别人要在四川哪怕只是站稳脚跟,却不得不倚仗袍哥,一个政治人物,反倒要去拜会黑社会,那大家说,这白道都被黑道摆布了,不就本末倒置了吗?袍哥控制四川基层,以致政府律令难行,权威不立,政府的社会控制力空前薄弱,一个弱势的政府还会有强势的领导者?
当年尹昌衡刚上位的时候,就觉得要摆平四川各方面关系,就得跟袍哥搞好关系,一度还大张旗鼓地将官府衙门搞成了堂口香会,甚至隔三差五还去码头拜客,上行下效,四川一度但知有袍哥,不知有政府。后来因为实在不像话,邻省通电讥讽四川军政府为袍哥政府,尹昌衡才知影响不好,下令取缔袍哥,但也只是表面文章,实际上人情往来还是该咋的咋的。尹昌衡一省之尊,却不顾个人形象、外界观瞻,公然跟袍哥套近乎,这也足见袍哥能量之强。
黑道压倒白道,这是四川强势人物难产的重要因素,而四川天府之国在西南的优越地位同样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西南这几个省,说白了,就四川有些油水,地理条件又是得天独厚,进可攻退可守,因此,不管是袁世凯要称帝,还是护国军要讨袁,乃至孙中山要喊护法,段祺瑞要统一,四川都是西南方面竞逐的核心地带。北洋每次要跟南方较劲,都会先在四川搞动作,比如袁世凯弹压二次革命之时废黜尹昌衡,另立胡景伊;又比如袁世凯在称帝之前调离胡景伊,遣往陈宦;乃至段祺瑞先后委任周道刚和吴光新。总而言之,只要他们想有些政治行动,就会提前在四川换马,这也导致四川都督走马灯一样地换。都督换位频繁,也就导致不说能不能稳定局面,即便是站稳脚跟也非常困难。
北洋在四川闹,南方同样也在四川闹。孙中山当时没啥实力,在四川行动得倚仗滇系,而滇系包括其小弟黔系,向来都是能捞多少捞多少的料,除了激怒四川地方派,引发矛盾,似乎也没别的能耐。就说这罗佩金和戴勘吧,为什么刘存厚会跟罗佩金闹翻?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他强滇弱川的战略方针所致?他到四川来根本没想着要治理,就是当强盗来的。当强盗也罢了,罗佩金愣是不想给地方派一点活路,滇军不断扩充,却要开会把川军编遣了,那川军能不闹吗?戴勘也不是啥好料,也是个吃肉不吐骨头的主儿,撺掇刘存厚干了罗佩金之后,居然一人手握三个大印,一点不想着给点刘存厚好处,最后身死异乡也是咎由自取。
民国以来的四川,从一省两政到滇黔入主,扮演主角的不是北洋系就是国民党,要么就是滇黔两系,川军偶尔露个脸,还是个略有些悲剧意味的小配角,所以说,四川的话事人也一直都是外人。现如今罗佩金和戴勘倒是成了匆匆过客,但是四川让外人摆布的局面却未有丝毫改善。比如,唐继尧就打着护法的旗帜,组织了个川黔滇靖国联军,又跑到四川来了。当时四川督军是武备系中生代领袖周道刚——前任领袖是尹昌衡和胡景伊,是段祺瑞任命的,结果前脚刚当上督军,后脚唐继尧就找碴儿。当然,仗打得也很不理想,跟段祺瑞新派来督阵的吴光新一道被干了个灰头土脸,到最后干脆心灰意懒,退出了军界。后来段祺瑞见势不妙,又任命刘存厚当了四川督军,结果嘛,也就是刘存厚有个厚脸的绰号,不至于一点挫折都承受不起,但不管咋着,也是输了。
接下来四川就不归北洋管了,孙中山任命他的粉丝熊克武当四川督军,但是熊克武是怎么入川的?还不是唐继尧大哥领导下,滇、黔两省兄弟照应下进来的?熊克武倒是不想当傀儡,但无奈唐继尧不愿做赔本买卖,他帮助熊克武入川可不是为了哥们儿义气,朋友交情,而是实实在在混点好处。当然,他要的好处也确实多了点,狮子大开口,拿了张《川滇黔三省同盟计划书》,要熊克武看着办。熊克武看是看了,却怎么也不想办,因为唐继尧明摆着就是来抢劫的,熊克武也是四川人,对唐继尧强滇弱川的那套自然也不感冒,于是就僵了。这一闹僵,唐继尧倒是没马上发飙,但也是存了个倒熊的念头,就等个机会了。
在尹昌衡、胡景伊相继被袁世凯调入京城,周道刚和刘存厚又相继被联军驱逐之后,早期统治四川军界的武备系已经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下坡路,而以中生代刘湘、杨森等为代表的速成系则在悄然崛起。不过,目前来说,统治四川的还是熊克武和杨庶堪为代表的国民党。可惜熊克武也是风雨飘摇,前些时候得罪了唐继尧,而今内部也出了问题。
熊克武上位后,大肆任用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结识的同学故旧,隐然形成了一个九人小团体,时谓九人团,由熊克武、但懋辛、李蔚如、喻培棣、余际唐、张冲、吴秉均、刘光烈、龙光组成,这九人团自然也是争名夺利,排挤异己,尤其打压以谢持为首的实业团。谢持也是个擅长搞小团体的人,后来在孙中山死后还跟林森等人搞了个西山会议派,公然跟孙中山联俄联共的政策唱反调,早在1909年,谢持的实业团就已经成立,辛亥革命后,实业团的要角们在军政两界混得也是相当不错。九人团要争权,实业团要维权,这自然就有矛盾,九人团认为靖川之役主要是他们的功劳,所以多劳多得,而实业团则认为反清的基业是他们奠定的,看不上九人团这几个暴发户,因此逐渐也就势成水火。
熊克武除了跟实业团有矛盾,并竭力打压之外,跟杨庶堪最近也闹得很不愉快,他对杨庶堪被孙中山任命为省长,并对他多有掣肘感到不满,想着天下是老子打的,跟你有什么关系,因此,看不上人家。闹到最后,杨庶堪跟实业团联合起来,吕超挑头,并联结早就对熊克武不满的唐继尧,几方面同时用兵,驱逐了熊克武,此事就是我们在介绍滇系时所说的倒熊之战。当然,熊克武也没真倒,后来杀了回来,反倒是滇、黔两省先赢后输,最终因为外战失利而致内部纷争,尤其是唐继尧元气大伤,自此退出竞争川政的舞台,对于四川地方派来讲,少了这么大一对手,也得暗自庆幸了。
四川地面上被外人掌控的局面终于在川军靖川之役后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以前人来人往,吆喝的都是外人,现在总算该轮到自家人人来人往了。不过,对于老百姓来讲,外人还是本地人都一码事,反正都要打仗。
出头椽子
滇、黔两系被川军联合驱逐,表面上看是熊克武和刘存厚两个大佬杀回来了,但实际上,熊克武和刘存厚这俩在川系早期呼风唤雨的人物此刻已经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了。熊克武经常露脸不假,啥事似乎都有他,但是露脸这事得两说,有风光的时候就有落寞的时候,熊克武风风雨雨多年,落寞的时候似乎不比风光的时候少,尤其是此次倒熊之战,让他在统治四川这两年的经营缩水了不少,最后还得去请后辈刘湘出马,才找回了场子。刘存厚就更别提了,熊克武是一条道走到黑,死活都是国民党的人,刘存厚是不断变色,老想着浑水摸鱼。但是投机,尤其是政治投机,要么大发一笔,要么倾家荡产,刘存厚最近一次投机就输惨了。虽然护法之役总体上南北未见胜负,但四川则胜负已分,把赌注压到北洋政府上的刘存厚被人通杀,被逼到汉中去苟延残喘,虽然最近跟熊克武合作又杀了回来,但是也不过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已了。
不过,这俩似乎对自己的处境并没有很好的认识,认为四川的天还是那个天,不是我就是他。但情况确实如此吗?且说这俩联合起来把客军逐了之后,又开始互相看不顺眼了。当然,原因跟此前并无区别——熊克武拥戴孙中山,刘存厚投靠北洋系,老大之间就很不对付。具体表现是,1920年9月10日,刘存厚在成都搞了个北洋政府任命的督军衙门,10月30日,熊克武在重庆另立督军府,当然,熊克武这个是广州方面任命的。这种场景大家一定是似曾相识,是的,反清独立那阵也这德行,一省二政,只不过那次是尹昌衡通过谈判方式解决了问题,这次很显然,压根就不可能谈,谈不了自然就只能刀枪上见真章了。
熊克武跟刘存厚打起了擂台,有人已经乐开了怀,此人就是四川新晋刘湘。刘湘的资历跟这两人自然是不好比,人家呼风唤雨的时候,刘湘还没人认识呢。但是,老是追忆往昔就会影响对当前形势的判断,熊刘这二人就是如此,光顾着唱对台戏了,却没好好看看这个在靖川之役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后辈。刘湘也搞投机,但是他搞投机的思路跟别人不一样,别人一般是下死注,要么死要么活,刘湘是眼观六路,从不犯险,能赚就赚,赚不上也不豪赌。
刘湘刚开始是周骏第一师的一个营长,在二次革命中审时度势,熊克武派人来活动他,他虚与委蛇,实际却把赌注下在了袁世凯那边,熊克武来打泸州,刘湘不含糊,真跟熊克武干,因为讨袁军失利,刘湘又表现突出,被擢升为团长。后来又赶上了护国战争,大家以为刘湘跟护国军混了?错了,刘湘依然跟着袁世凯混,刘湘居然这都能得便宜,趁着他的顶头上司熊祥生因陈宦宣布独立弃军出逃,再次官升一级,成了旅长。后来周骏受袁世凯指派,让刘湘防守泸州,结果刘湘一看打不过,直接挂了免战牌,先保住军队再说。再后来护法战争,刘湘又是审时度势,最后时刻倒戈,投靠了熊克武,熊克武一高兴,就赏了他个师长,后来熊克武入川后整编川军,他就正式当上了第二师师长。可以说,刘湘在这么些重要关口当中,不管上司是谁,刚开始是哪派的,他都能在事情结束后得到好处,因此,他资历虽然一般,但上升势头极为迅猛,再经过了上次驱逐客军的那一战,刘湘正式在新生代中脱颖而出,头牌当定。
眼下熊刘相争,显然又是决定刘湘地位的重要关口,刘湘又得在下注的问题上好好考虑考虑。刘湘毫无悬念地再次赌中,他选择了熊克武。根据他的经验来说,北洋虽然实力仍远强于国民党,但四川地面上,近几年却是南风压倒北风,原因是四川的几个重要邻省都跟北洋不是一伙的。从熊刘的个人对比来讲,显然刘存厚在护法战争中的失败所受的影响要大于熊克武在倒熊之战中的影响。刘湘这么一选,带动了川军其余各将踊跃参赌,当然,毫无悬念的一边倒,刘存厚一下成了众矢之的。于是,在熊克武说四川要自治,刘存厚说不能自治之后,刘湘抢先发话说要自治,然后各将纷纷呼应也说要自治,最后自治问题就成了熊刘之战的导火索,双方终于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仗还没打,刘存厚就失了先手,成了孤家寡人,仗一打起来,结果也是可想而知,很快熊刘之战成了驱刘之战。刘存厚被各方夹击,连连败退,自己的盟军一看形势不利也倒戈相向,不倒戈的也冷眼旁观,最后刘存厚只带了个警卫营逃到陕南,自己留川的部队也被别人占了便宜,全给收编了。经过此战,刘存厚可以说是输了个底朝天,一时半会儿看来也折腾不出大动静了。不过,这战一打完,熊克武就发现了问题,因为刘湘眼下实力膨胀,几乎已跟他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熊克武有第一军,刘湘有第二军,熊克武有九人团,而刘湘则有速成系。
所谓速成系指的是有四川陆军速成学堂背景的军界人士,川系早期是武备系当家,如今刘存厚一完蛋,武备系已是江河日下,不复当日之盛,而在早期以中下层军官为主的速成系倒是后来居上,逐渐在川系冒头。刘湘当然是速成系的老大,二号人物是以老婆多闻名的杨森,其余要角还有唐式遵、潘文华、王缵绪、张斯可、徐孝刚、王陵基、乔毅夫、傅常、鲜英等。刘湘在1918年当上第二师师长之后就开始对部队进行换血,速成系成员逐渐成了刘湘部队的骨干成员,如今刘湘坐大,速成系自然是水涨船高,现如今除了九人团,已经没了对手。
熊克武也是老江湖,虽然发现问题较晚,但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很快他就玩出了绝妙的一手。熊克武高其位,骄其心,先把刘湘抬起来,为把他摔下去做准备。刘湘虽然实力已经是佼佼者,但并没有一统四川的能力,所谓的强也是单列出来强,还没到一览众山小的地步,熊克武抬举他实际上用心险恶,要让他当出头椽子,成为众矢之的。驱刘之战完成后,熊克武就主动让贤,让刘湘当上了川军总司令,不久后又被省议会选为四川省省长,于是在1921年6月,刚崛起没多久的刘湘就成了四川军政两届的老大。刘湘虽然精明,但毕竟还是年轻气盛,根本想不到熊克武主动示弱的用意,以为普天之下,唯他独尊了,很快熊克武就会让他知道姜是老的辣的道理。
刘湘位高了,心也骄了,居然当上老大没多久要出省玩玩了。当时正好湖北出了点事,湖北的李书城和潘政道对王占元不满,就通电川湘要求增援,要驱逐王占元搞自治。当时刘湘眼见着湖南赵恒锡这个一直高呼联省自治、崇尚自扫门前雪的主儿都打算出兵,认为湖北一定有大便宜可占,也就想出出风头。当然,风头不是那么好出的,后来吴佩孚介入了湘鄂之战,川军最后跟吴佩孚媾和,也没捞到啥便宜,要说刘湘有啥收获的话,就是结交了孙传芳这位日后飞黄腾达的直系干将,还跟吴佩孚亲信萧耀南牵上了线,总之就是打开了外交僵局,刘湘好歹也是遛得出去的人物了。
就在刘湘自以得计、春风得意之时,熊克武埋下的定时炸弹却快炸了。刘湘而今很风光,混得有头有脸,但是,四川可不是刘湘一个人的,刘湘爬得越高,就越是惹眼,名气是出挑了,但实力却没到这地步,这就叫务虚名而处实祸。熊克武要的就是这个,眼看刘湘越爬越高,他也明白把刘湘摔下来的时刻也越来越近。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椽子不好当啊。
一言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