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
3162100000026

第26章 北洋时代(6)

马克思说,矛盾是发展变化的。直皖的矛盾刚结束,接踵而至的就是直奉了,虽然还没有到打起来的地步,但是终归已经放到了台面上,仗打完了,怎么分赃,就要成为接下来的问题了。

闹得最欢,死得最快

皖系本来是北洋系中势力最强大的,但是经过直皖战争之后,元气大伤,只有盘踞浙江和上海的卢永祥勉力扛起皖系大旗,皖系以这样一种几乎崩溃的方式失败还是让我们感到非常不解。

皖系的失败应该不仅仅只是军事上的原因,内部的混乱同样也是重要原因。而谈到皖系内部矛盾,徐树铮就不得不提,虽然有许多人对徐树铮还是抱有好感,因为他好歹还短暂收复了外蒙,尽管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得而复失,但是从为人的角度而言,徐树铮确实很差,最起码,没有一个人愿意跟这种人交朋友。

世界上嚣张的人很多,心胸狭窄的人也很多,但是一般而言,这两个缺点是很难集中到一个人身上的,因为一般来说嚣张的人性情就相对豪爽,而心胸狭窄的人往往就比较阴沉,但是徐树铮打破了这个惯例,他是同时具备这两种特点的人。大家想想,有这种人在集团里,这个集团还能太平吗?徐树铮作为段祺瑞的头号心腹,如果说什么能耐也没有,那也说不过去,他也算是有两把刷子,但是他也就只有两把刷子而已,跟吴佩孚交战居然只用五天就能一败涂地,这说明,即便徐树铮有水平,他的军事水平也远不如他的装逼水平。

徐树铮是个很招摇的人,锋芒毕露,四处树敌,恨不得看谁都不顺眼,一般来讲,这种人如果混政治,肯定是活不长的。事情也确实是这样,因为他在1926年就被冯玉祥给干掉了,原因当然是他曾经得罪过冯玉祥,杀过冯玉祥的恩人兼妻舅陆建章。徐树铮死在冯玉祥手里,说明了一个问题,出来混,迟早要还,得罪的人多了,就难免遭此横祸。当然,关于徐树铮的招摇史,说出来历史也很悠久了,除了冯玉祥这个隐藏很深的仇敌,当年北洋的老爷子袁世凯,后来的总统黎元洪,哪个都跟他不对付。如果小徐只在外面闹腾,那也没啥,可悲的是,小徐闹腾的时候根本不分内外,在皖系内部也闹得很凶,在他得罪的人当中就包括原先皖系的重要人物靳云鹏。靳云鹏原先也是皖系四大金刚(还包括徐树铮,傅良佐,曲同丰)之一,按说跟徐树铮也算平级,但是他却奈何不了徐树铮——徐树铮有段祺瑞罩着。皖系的四大金刚实际上有些名不副实,因为除了小徐有才,靳云鹏有点才,其余两个都是废柴,但可惜的是,有点才的被徐树铮给挤对走了,而剩下的废柴却成了皖系支柱。结果直皖那么一交锋,曲同丰就很荣幸地成了此战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徐树铮和段祺瑞这两个人堪称一对活宝,性格脾性都是一模一样,徐树铮可能还有过之,但是按说这两只刺猬搁一块儿应该肯定会互相扎疼对方,不会过于亲密,但奇怪的是,段祺瑞却能容得下徐树铮。段祺瑞不仅容得下徐树铮,还对他言听计从,甚至对他和其他部下的争执往往采取护短的态度,徐树铮到底给段祺瑞吃了什么药,把段祺瑞给弄得五迷三道的呢?

皖系就是由这两个宝贝当权,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皖系肯定要出问题。果然,靳云鹏就造反了,靳云鹏一方面是受徐树铮的气,另一方面又是看不惯段祺瑞对徐树铮的袒护,所以一怒之下就离开了皖系。靳云鹏自幼丧父,家中兄弟姐妹七人仅以母亲卖煎饼和当奶母为生,在底层的生活让靳云鹏尝遍世间冷暖。他18岁参军,一开始便是段祺瑞的部下,段祺瑞对他也算是恩遇有加,将他一手扶持成皖系干将,但是这样的人都因为忍受不了徐树铮的跋扈而叛离皖系,这就充分说明徐树铮的副作用有多大。

所以说,皖系内部问题的症结就是徐树铮的气性狭隘以及段祺瑞对徐树铮的偏护,段祺瑞不是一个好的领导,一个不善于妥善调和反而还加剧内部矛盾的人是不可能让一个集团强悍而有凝聚力的。因为徐树铮一个人而使得整个皖系鸡犬不宁,而段祺瑞居然还能对徐树铮不加约束,反而越加纵容,这样的政治集团如果最后不失败,倒真成了一件怪事。

靳云鹏背离皖系,投靠徐世昌,并被徐世昌于1919年9月任命为内阁总理,但处事受到段祺瑞的多方掣肘,处处压制,所以当段祺瑞大败时,也是落井下石,狠狠地出了口恶气,恩师和学生闹到这种地步,实在令人感叹。

段祺瑞本来是北洋系中最有实力成为袁世凯接班人的,但是他刚愎自用,难以容人,再加上无限度地纵容袒护同样心胸狭窄嚣张跋扈的徐树铮,所以他最终不仅没有能成北洋系的领袖,甚至连自己的皖系都没有能够搞好。看来一个军人要想搞好政治,必须少点戾气,而多点圆滑,过刚易折啊。

直奉分赃

此次直皖交战,可以说是前戏做足,但正戏却戛然而止,双方自冯国璋当上总统后就互相较劲,憋着劲的想要让对方好看,结果三年的矛盾一时爆发,却只用三天就完事了,颇有雷声大,而雨点小的感觉。

来看看总受段祺瑞气的大总统,他因为段祺瑞的倒台也总算扬眉吐气了,但是现在前脚狼刚走,后脚虎就来了,皖系是完蛋了,直奉两系又变成太上皇了。徐世昌当然也是玩政治的好手,两派共同管事当然比一派要好处理一些,只要玩好制衡之术,用好均势理论,然后从中取便,发挥好自己擅长调停的优势,总统这个职位暂时还做得下去,而且肯定比皖系时代要好一些。徐世昌的想法还是有道理的,毕竟作为他这样一个比较中性的政客,在两派联合执政时期还是有价值的,更何况他还有一张老脸,几方面都得差不多给点面子。但是,总统的位子已经有人惦记上了,所以嘛,徐老也玩不长了。

当然善后问题,最要紧的还是直奉两派的意见。张作霖的意思是就处理几个要紧人物就完了,抓大放小。大家要问了,张作霖咋能那么仁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皖系损得太厉害,就会便宜了直系,让皖系若隐若现地威胁直系,也会对自己的发展有好处,最关键的是,张作霖想收了皖系的力量来壮大自己。奉系以前一直是小字辈,在中央的问题上基本上没有插过手,这次是第一次强势介入中原事务,虽然奉系的潜力毋庸置疑,但是目前来说,跟直系在影响力上还是有差距。所以,张作霖善后的第一考虑就是遏制直系,不让直系专美。

接下来就要问问曹锟的意见了。曹锟原本是直系的二号人物,但是居然在护法战争中支持段祺瑞造老大冯国璋的反,结果后来在湖南分赃的问题上吃了大亏,才跟段祺瑞翻脸。曹锟这个人天生就是奴才命,袁世凯称帝,老几位都反对,就他屁颠屁颠地表示支持,要不是他确实有军队,有实力,凭他这个污点,基本就没法混了。这事充分说明,曹锟这个人忠实仗义,对自己的老主子讲感情,但没有政治头脑,有点憨,所以人送雅号“曹二傻子”。曹锟还有一个特点也不得不提,就是削尖了脑袋想当总统。他的意见嘛,就是因为刚跟张作霖结了亲,做了儿女亲家,所以还挺顾及张作霖脸面,虽然有全面清肃皖系势力的想法,也只是能将就张作霖就将就着,毕竟,因为这个事儿闹翻了,大家都不好看。

仗是吴佩孚打的,虽然曹锟是他的老大,但是现在他的话也是很有分量的,因此人望鼎盛的吴佩孚也有话要说。吴佩孚是北洋系中的晚辈,说他是晚辈倒不是说他年龄小,而是说他发迹晚,资历浅,他当年找过算命先生算过卦,说他命运的分界线是40岁,在此之前是庸庸碌碌,难有作为,在此之后就能横空而出,登峰造极。吴佩孚这个人简单地说,就是扎实,底层经历使他的基本功很好,测绘制图能力一绝——三国时期的邓艾也由此闻名。可以说,曹锟能混得那么好,离开了擅长带兵打仗的吴佩孚是不可想象的。

吴佩孚的意见就是要严惩安福人士,解散国会,没收祸首财产充公,幽禁段祺瑞——吴佩孚可真是不留面子,够狠。吴佩孚的意见里有没收财产的条文,直系在几个派系中是最穷的,目前财政比较拮据。而皖系的这帮所谓祸首呢,又都是家缠万贯,有的是钱,所以吴佩孚就有那么个意思。当然了,为了彻底解决问题,吴佩孚曾经还想过召开一个国民大会,对时局来个彻底了断,不过,这个意见没有得到希望把水搅浑的张作霖的支持,所以作罢。吴佩孚的想法是简化局面,这对直系当然是大大的有好处,而张作霖为了不让直系过分牛逼,想要把水搅浑,让局势复杂一些,然后徐图再进。反正,几个人心里都有小算盘,直皖大战刚结束,两家就开始考虑怎么为以后打算了,所以嘛,这个联盟也联不了多久。

最后的处理结果,基本还是按照张作霖的路子走的,安福国会停开了,皖系所谓祸首基本都开溜了,没溜的也基本宽大处理了,直系虽然不是太满意,也不好马上跟张作霖翻脸。至于个人待遇,曹锟被任命为直、鲁、豫巡阅使,吴佩孚呢,领了个副职,然后就带着他的军队去洛阳练兵去了,毕竟局势还比较复杂,所以呢,军队还是要搞好的,皖系的教训不得不吸取。

总结一下嘛,就是直奉两系基本肃清皖系势力,皖系目前只有浙江卢永祥、山东田子玉、福建李厚基(这些人基本都属于稳健派,没有一个愿意当出头鸟的)硕果仅存,徐树铮等人也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投靠卢永祥去了,基本上,皖系已经退出了竞争。当然,段祺瑞这张脸还在,有了这张脸,以后还能混口饭吃,但是不会像以前那样牛逼了,在不久后的将来,段祺瑞将会亲身体会当年黎元洪的生活,看看恶婆婆底下的小媳妇是怎么过日子的!

一山不容二虎,直奉虽然刚刚结了亲,但是政治上尚且没有父子兄弟,亲家算啥?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北洋内部的争斗才刚刚开了个头,没完。

各地方的纷纷扰扰

我们通常将北洋时期看成是军阀混战时期,派系中的头面人物跟那掐架在所难免,几个地方上的也不过是通通电,帮帮腔,那是不是就说地方上就比较太平,不像中央闹得那么凶呢?当然不会那么凶,但是小乱子肯定不会少,比如直皖对于上海的争夺。

抢夺上海滩

大家都知道,上海自从成了通商口岸,有了租界后,就发达了,想当年李鸿章就是借助这块宝地,跟洋人搞好了关系,认识了几个有头有脸的富商,然后发展了淮军,最终成为清廷顶梁柱的。所以,上海这个地方是有钱人的所在,大家都想把这个地方收拢,以为己用。

上海这个地方确实很牛逼,在各个方面都引领着民国的潮流,包括帮会也一样。大家都知道,民国时期中国哪里的黑道最有名啊?对了,是上海。上海有三大亨,被称为海上闻人的黄金荣、杜月笙以及张啸林。中国帮会的始祖是洪门,帮派中最有名的是少林五祖,以反清复明为己任,说白了,一开始是个反政府武装。一般来讲,帮派一开始都是跟政治有关系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政治目的难以实现,就退化成了黑恶势力。但是要讲有组织犯罪,还得说是青帮,青帮是由漕帮发展而来的,一开始干的就是走私贩盐的行当,所以可以说是中国有组织犯罪之父。

但是,民国时期的上海,这些帮派基本都不吃香了,因为租界的出现,使得上海出现了很多国中国,而洋人以华治华的方针就开辟了新式帮派发展壮大的土壤。上海帮派的创始者黄金荣就是上海法租界内的华捕头子,亦黑亦白,黑帮能成为社会,关键的转变就是跟政府的关联,毫无疑问,黄金荣可以说是中国黑社会的创始人。但是,真正将黑社会发展到顶峰的无疑是杜月笙,他甚至一度有机会成为上海市市长,而他跟军统头子戴笠的生死交情,以及和蒋介石的恩怨情仇也颇有趣味,反正,在民国时期的上海,什么人见了杜月笙都得让三分,有事找杜先生也成为当时的名言。

上海确实是民国时期一个特殊的地方,三教九流,鱼龙混杂,领一时风气之先,而它的地位也注定将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本来上海的管辖权应该交给江苏督军的,但是因为袁世凯时期江苏督军是冯国璋,袁世凯对他这位老属下也不是很放心,害怕有了上海后,冯国璋会做大,所以就让杨善德担任淞沪护军使,控制上海,牵制冯国璋。冯国璋当然也觉得窝囊,当个江苏督军,还没有上海的权力,这叫什么?但是任凭他怎么跟老头子抗议,袁世凯就是不松口,摆明了就是跟冯国璋说,老子不相信你。冯国璋也确实是倒霉,谁让他是出头椽子,让老头子那么顾忌呢?

如果说那个阶段的上海问题还只是袁世凯试图控制自己的手下,不让实力过分扩张而使用的权术的话,那么到了1917年(民国六年),事情的性质就变了。原因是杨善德有了新地盘,趁着浙江督军出缺的机会,带兵进驻杭州,获得了浙江的控制权。那杨善德走了,上海总该给江苏了吧?冯国璋确实是那么想的,也那么做了,不过段祺瑞可不愿意,上海这块肥肉谁不心动?所以他就派了皖系大将卢永祥去上海接班,继续维持上海的独立地位。现在上海的归属权问题已经变质了,变成了直皖在地方的较量。

杨善德在1919年(民国八年)死掉了,浙江督军就空下来了,顺理成章,段祺瑞让卢永祥去补缺了,那要这样,上海总算该给江苏了吧?这时候江苏的督军是李纯,他的意见就是让部将齐燮元去当淞沪护军使,按说这个要求还算合理,因为本来上海就是江苏的地盘,原本没给江苏,是袁世凯为了防备冯国璋玩弄的权术,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卢永祥也有了新地盘,从各方面来讲,貌似江苏都应该收回上海了吧。但是,卢永祥是省油的灯?他会放弃上海?当然不会,他也保举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何丰林,当然意思很明确,上海还是老子的。

直系当然光火了,这不明摆着不给面子,仗势欺人?奶奶的,你皖系在北方是牛逼,但不要忘了,长江流域是咱直系的地盘,到这还撒野了?当然话不能那么说,要反对也找个借口才行啊,借口很容易找嘛,因为何丰林是个旅长,而淞沪护军使以往的惯例是师长担纲,杨善德和卢永祥均是以师长的身份担任此职的,所以何丰林貌似资格不是很够。

北京方面确实也很难处理,按说段祺瑞肯定应该要偏袒卢永祥才对,但是毕竟皖系在南方实力有限,也不能硬来,真要弄得不开心,卢永祥也未必有什么好果子吃,所以就得找个两全的办法。别说,北京政府这帮人挺能动脑筋,办法还真想到了。是这样,上海还是让何丰林去管,不过护军使得改为镇守使。北京方面按说挺得意,这么干怎么也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