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3138000000099

第99章 龙文鞭影(21)

春秋鲁人澹台灭明,是孔子的弟子。传说他曾经带了价值千金的美玉渡河。河伯想得到这块玉,掀起大波浪,命令两只蛟挟船。灭明对河伯说:“你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于是左手拿着这块玉,右手握剑斩蛟。蛟被斩死,波浪停止。灭明向河中投这块玉,连续投了三次,这块玉总是跳起来。于是灭明就把这块玉砸毁离开了。○庞蕴是唐代衡阳人。他曾建造一只铁船,把家中的钱藏在这只船里,然后使船沉到海底。全家都去修行。临死时,他对别人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

左思三赋程颐四箴

【解析】

左思晋时人,曾写《三都赋》。构思十年,门庭篱笆与厕所皆备纸笔。偶有所得,就马上记下来。写成后,送给皇甫谧看,谧替他写了序。这本书问世后,大家都争着抄阅,一时洛阳纸张大涨价。○颜渊问孔子克己复礼之事,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视勿动。”宋人程颐对儒学多有研究,他据孔子之语作视、听、言、动四箴以自警。

十三覃

陶母截发姜后脱簪

【解析】

晋陶丹的妾湛氏,家境非常贫寒,生了个儿子叫陶侃。有一天,范逵策马来访。湛氏见天下大雪,立即把床上草垫的草撤下来,给马吃。一面又悄悄地把头发剪掉,换回酒肴,用以请客。范逵得知这情况之后,赞叹地说:“非此母不生此子。”因此就举荐侃为孝廉。○周宣王曾经起晚耽误了早朝。姜后脱簪待罪长苍,派人传话给宣王:“妾不才,使君王乐色而忘德,失礼而晏起。祸乱之兴,自我而始,愿请罪。”宣王说:“寡人不德,实自生过,非夫人罪。”从此以后宣王便勤于政事了。

达摩面壁弥勒同龛

【解析】

天竺人达摩大师,本名菩提多罗。南朝梁普通元年来华,武帝把他请到金陵,结果两人合不来,达摩就离开金陵到魏国去了。入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法神光(即慧可),圆寂于千圣寺。禅宗把他称为天竺禅宗二十八祖、中华初祖。○弥勒即弥勒佛,高僧修行,叫“与弥勒同龛”。《淳化阁帖》中写道:“复闻久弃尘滓,与弥勒同龛,一食清斋,六时禅诵,得果已来,将无退转也。”

龙逄极谏王衍清淡

【解析】

夏桀非常残暴,滥杀无辜,挥霍国家钱物,经常饮酒作乐,通宵达旦。相传他的贤臣关龙逄向他劝谏说:“人君节用爱人,今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不胜,民心已去,天命不佑,何不稍改?”桀说:“我有天下,如天之有日,日亡我亦亡。”于是把关龙逄逮捕杀害。○晋尚书令、太尉王衍,自比作子贡,喜爱清淡,最会讲说老庄的义理,但随意更换。被世人称之为“口中雌黄”,他清淡误国,最终被石勒所杀。

青威漠北彬下江南

【解析】

卫青为汉武帝时的大将军,曾七次带兵出击匈奴,屡立大功,威镇漠北。○曹彬字国华,曾为后汉、后周做过官,最后在宋任职,官至枢密使。宋太祖征伐江南,曾彬带领行营之师,攻破金陵,活捉南唐后主李煜。

遐福郭令上寿童参

【解析】

唐太宗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在平息“安史之乱”时,立了头等功。当回纥、吐蕃入侵时,子仪说服回纥联合进攻吐蕃,赢得了胜利。曾做过太尉、中书令,被封为汾阳郡王,人称“郭汾阳”。他的八个孩子,七个女婿都是朝廷显要的官员。○宋朝人童参,性格敦厚,隐居务农,无所奢求。仁宗元年,他活到一百零三岁,为恭贺其高寿,仁宗下诏慰劳,授予承务郎。次年去世。

郗愔启箧殷羡投函

【解析】

郗超是晋时人郗愔的儿子,年少时像不羁之牛,非常粗野。桓温心怀不轨,想要谋反,郗超为他出谋划策,制定废立计划。超未死之前曾把一只箱子交给他的门生,告诉他,假如我死了,我的父亲十分悲伤的话,你就把这箱子给他。后来超死了,门生就照他说的话去做。郗超的父亲异常悲痛,打开箱子,发现里面全是超和桓温的来往书信,十分恼怒地说:“小子死晚矣!”所以就不再悲伤了。○晋建元中豫章太守殷羡,字洪乔。有一次他回家,郡里的很多人都托他带信。他走到石头城下时,把别人托他带的一百多封信投到了水中,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为人作致书邮!”

禹偁敏赡鲁直沉酣

【解析】

北宋时有个叫禹偁的小孩,仅九岁就会写文章。有一次,他代父亲给州府官员毕士安送面。此时士安正让学生作对,上联是“鹦鹉能言争似凤”。禹偁从旁听到,应声答道:“蜘蛛虽巧不如蚕。”士安听了他的应答,赞叹说:“此儿文章满腹,必当名世。”禹偁后来果然中了进士。○宋代人黄庭坚字鲁直,学识渊博,特别精通经典史册,擅长作诗文。他曾对人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礼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语言无味。”

师徒布算姑妇手谈

【解析】

唐僧师徒远行求师,走到天台国清寺时,只看到寺院内有几十棵松树,门前溪水流淌着。一天,唐僧一行站在门和屏风之间,听见院里的和尚在算筹。师傅对徒弟说:“今日当有弟子远来,求我算法,该已到门。”又拿一算筹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到。”唐僧一行听见算筹后走了进去,叩头请法,门前的水当真向西流了。○唐朝时王积薪随唐明皇出游,有天晚上寄宿在百姓家里。这一家只有婆媳两人。晚上王积薪听到婆婆对媳妇说:“良宵无以为适,与你手谈如何?”(手谈,指下围棋)屋内并没有烛火,不知她们是怎么下的。过了不久,王积薪又听那婆婆说:“你已输了,我才胜九秤。”第二天,王积薪去询问老婆婆,她对王积薪讲了攻守的下法。积薪的棋艺从此大有进步。

十四盐

风仪李揆骨相吕岩

【解析】

李揆在唐肃宗乾元年间任代理宰相,皇帝对他说:“你的门第、人品、文才堪称当今第一,实在是朝廷的表率啊!”唐德宗时,卢杞很忌妒他,让他出使吐蕃。他到达吐蕃后,吐蕃的酋长们问他:“听说唐朝有称天下第一的李揆,是不是你?”李揆怕被留住,就骗他们说:“那个李揆怎么肯来这儿呢?”○唐朝的吕岩,喜欢戴华阳巾,穿黄白细布做成的圆袖大领衣服,系青黑大腰带,就像汉代的张良。还在婴孩时,高僧马祖见了他说:“这孩子仪貌非常,以后遇见庐就会居住下来,遇见钟就会叩头,希望留心记住。”吕岩后来中了进士,任德化县令。有一天他独自游玩庐山,遇到汉代钟离仙人,传授他剑法,教他九九阴阳算法。吕岩后来号纯阳子,成仙而去。

魏牟尺裴度千缣

【解析】

魏牟面见赵王,赵王正让工匠制王冠。赵王问他治理国家的办法。他说:“大王如能关心和重视国家像这二尺之一样,国家就定能治理得好。”赵王问:“社稷至重,怎能与尺相提并论?”魏牟答:“大王制冠决不用亲近之人,而求能工巧匠,那是怕冠做不好。现在治理国家不求良士贤能,而任用私爱,岂非轻国于尺吗!”王无言答对。○皇甫湜字持正,擅写散文,元和元年进士,宰相裴度辟为东都判官。裴度修福先寺,想请白居易撰写碑文,湜怒曰:“近舍湜而远征居易,请从此辞!”裴度表示了歉意。湜即酣饮,提笔立时完成。裴度送给他许多报酬,他以为太少,说:“自我为顾况集作序,未尝答应别人作文。现在这碑字三千,一字按三缣算,为什么给这么少呢?”裴度笑着说:“不羁之才也。”于是根据他的开价给了他九千缣。

孺子磨镜麟士织帘

【解析】

汉代徐稚字孺子,曾事江夏黄琼。琼死,他前去参加葬礼。由于家贫苦无盘缠,他便带了磨镜工具前往。一路上他为人磨镜,取得报酬作路费。后来别人有丧事都不敢告诉他。他事后知道了,虽赶不上入殓,但即使有万里之遥,也还是具鸡酒前去祭奠。奠毕就回,也不去见死者家属。○沈麟士字云祯,南朝梁人,家贫以织帘为业。他边织帘边读书,手口不停,乡里称他为“织帘先生”。他隐居余杭山中讲授经学,从学者数百人。后来家里遭了火灾,藏书尽毁,年八十,犹于灯下手录数千卷。

华歆逃难叔子避嫌

【解析】

华歆字子鱼,少年时与管宁、邴原同学,时称一龙。即歆是龙头,宁是龙腹,原是龙尾。东汉末,华歆为豫章太守。魏文帝拜他为相国,封安乐乡侯。早先华歆与王朗乘船避难。有一人欲搭乘,华歆表示为难。王朗说:“这船上还有余地,为什么不让他上呢?”后贼兵追来,王朗想丢下那人,华歆说:“我原先犹豫的就是这一点,既然已经让人家搭船,怎么可以危急中把人抛弃呢?”便开船与那人一起逃难。○颜叔子是战国时鲁国人,单身独自居住。一天夜晚大雨,邻舍屋塌,邻居寡女来敲门请求让她进屋避雨。颜叔子想男女同处一室不方便。于是就让她手持蜡烛独坐着等天亮。燃完再换一支,直到天明。

盗知李涉虏惧仲淹

【解析】

李涉是唐朝人,有诗才,隐居不仕。有次李涉路过皖口时遇上一群强盗。强盗首领了解李涉的为人,便说:“既然是李博士,不用抢夺钱物了。久闻你的诗名,请相赠一首吧。”李涉题了一首七言绝句,诗云:“风雨潇潇江上树,绿林豪客夜知闻。相逢不用相回避,世上而今半是君。”强盗首领高兴地说:“说的话是实话啊。”说罢笑着离去。○北宋范仲淹曾镇守延安,他号令严明,爱抚士卒,深得将士拥戴。西夏王元昊起兵反宋,夏人互相告诫说:“不要去进攻延安。这小范老子运筹帷幄,胸中有数万甲兵,不像大范老子那样可以随便欺哄。”范仲淹曾与韩琦一起带兵,称为韩范。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民歌:“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大范,指范雍,他曾在范仲淹之前镇守过延安府。

尾生岂信仲子非廉

【解析】

《庄子·盗跖》记载:尾生与一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未来,而河水暴涨,他仍然不肯离去,最终抱着桥柱淹死。后人便以“抱柱”为坚守信约的典故。庄子认为他是为名而轻死,说不上“信”。○陈仲子是战国时齐国人。认为他的哥哥食禄万钟为不义,因而跑到楚国去,住在於陵,号於陵仲子。楚王想请他当相国,没成功。他带妻子逃掉,替人灌园。桓温在读《高士传》时,读到写於陵仲子时就把书扔掉,认为他不能算清廉。

由餐藜藿鬲贩鱼盐

【解析】

鲁国卞人子路,姓仲名由,是孔子的学生。他年少时家境极为贫困,以吃野菜(藜藿)度日。他却从百里外背米供养他的父母。父母过世后,他到楚国去,从车百乘,积粮万钟。他常叹“愿食藜藿,为亲背米,不可复得。二亲之寿,忽若过隙。”孔子赞曰:“仲由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孝者矣。”○胶鬲是商朝末年人,他见世道乱,便以贩鱼盐为业。周文王知道他贤能有才,把他荐举给纣王。武王伐纣,纣派胶鬲候周师于鲔水,问周师何时至殷郊。武王告以甲子日。后遇大雨,武王则日夜兼程行军不止。他说:“我将去救胶鬲于死地。”

五湖范蠡三径陶潜

【解析】

范蠡是楚国人,春秋时为越国大夫。他辅佐越王勾践发奋图强,报会稽之战失败之耻,终于灭了吴国。他深知勾践的为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于是便携西施泛舟五湖。后浮海入齐,改名鸱夷子皮。到陶称朱公,经商致富,人称陶朱公。○陶渊明性格清高不羁,不为五斗米折腰。他辞官归乡后写的《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之语,写他所居的柴桑旧宅,野草满径,荆棘塞门的荒凉景况。

徐邈通介崔郾宽严

【解析】

三国时,人们都认为徐邈通达,但他从凉州返回京城后,却又孤独清高了,众人不解。卢钦解释说:“在魏武帝时,重视选用高洁朴素的人,徐邈本色如此,所以人们都认为他通达。而当他从凉州重返京城时,社会上刮起奢靡之风,而徐公却兴趣爱好一如往常,所以人们又都认为他孤傲清高。”○唐朝的崔郾在治理虢州时,为政宽大,每月连一个人都不处罚。而当他治理鄂州时,为政却严刑峻法,毫不宽恕。有人问其故,崔郾回答:“陕西土地贫瘠,百姓劳苦,我用安抚的方式治理,老百姓容易信服;而鄂州土地肥沃,民风剽悍,并且还渗透一些夷人的风俗,不树立威严就不能够制服。为政者,贵在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通啊。”

易操守剑归罪遗嫌

【解析】

王烈字彦方,是东汉时人。他为乡里办了许多好事。地方上发生争讼,大家常向烈倾诉,有时走在半路上也返回去办理,有时都快到家了,也返回去办理,人们深被他的德行所感动。有个盗牛的人,被牛主捉到了。盗牛的人说:“愿受刑罚,但勿使王彦方知道。”王烈知道这人有困难,送一匹布给他。后来,有一个老人在道上遗失一把剑,有人守着它,老人回来寻剑,问他的姓名,原来就是前盗牛的人。○陈寔字仲弓,东汉人。一次小偷夜间爬进他房间,藏在屋梁上。陈寔看见后,就从床上起来,穿好衣服,铺好床褥。然后叫来子孙,对他们说:“不善之人,未必本性恶;习惯成自然,才至于此。那个梁上君子就是。”小偷吃惊得掉到地上,叩首认罪。陈寔说:“应是贫困所致,送给他两匹缣吧!”

十五咸

深情子野神识阮咸

【解析】

晋时人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擅长音乐,笛子吹得非常好。他每次听见唱歌时没有伴奏,总是说:“怎么能这样呢?”他对音乐是特别喜欢的。谢公曾赞叹道:“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晋时人阮咸,通晓音律,听力特别敏捷。宴会上,荀勖叫人弹奏制造的乐器,他一定说音调不准。勖听后,非常生气,就把他贬为始平太守。后来,有个耕田的人拾获周时的玉尺,勖用它校对自己制作的乐器,发现确实低了一个调。这才钦佩阮咸的辨音能力。

公孙白纻司马青衫

【解析】

公孙侨字子产,是春秋时郑国大夫。吴国使者季札出使鲁国,顺道访问齐、郑、晋、卫这几个国家。他在郑国时遇见了子产,就像老相识,把缟带赠送给子产,子产用纻衣回赠他。○唐朝诗人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一天晚上,他送客到浦口,听见从邻船传来的琵琶声,非常感动。得知是长安故妓所奏,他作了《琵琶行》一诗,诗的最后一句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狄梁被谮杨亿蒙谗

【解析】

唐朝人狄仁杰,曾有功而被封为梁国公。武后曾对他说:“卿在汝南,有谮卿者,欲知之乎?”仁杰谢道:“陛下以臣有过,臣当改之;以为无过,臣之幸也。彼谮臣者,臣不愿知。”○宋朝人杨亿,遭到很多人的忌妒,不断地攻击他。杨亿把谢罪表呈给皇上,说:“已落沟壑,犹下石而未休;方因蒺藜,尚弯弓而不已!”

布重一诺金慎三缄

【解析】

季布曾任河东太守,诋毁曹丘是窦长君所生。曹就对他说:“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为何能得此名?我到处出游,扬先生之名于天下,先生何故憎我?”季布听了曹的话后,非常高兴,并赠给他很多东西。○孔子走进后稷庙,见到一铜人,三次想说,都没说。后来就在这铜人的背上刻上铭文:“古之人慎言: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成,无所行悔。”

彦升非少仲举不凡

【解析】

南朝梁任字彦升,非常聪慧,八岁时就会写文章。长大后,善于写表、奏之类的文章,那时有“任笔沈诗”之称(任,即指梁任。沈,指沈约)。褚彦回曾对他的父亲说:“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从这以后,梁任的名声就更大了。○东汉时汝南人陈蕃字仲举,他从小聪颖过人。十五岁时,有次他替父亲给薛勤送信,勤相当喜欢他。第二天,薛勤特地去他家,蕃的父亲出来迎接。勤对他的父亲说:“先生有不凡之子,我特地来见。”说完这番话后,看到蕃庭院荒芜,就问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笑着答道:“大丈夫应当扫除天下,岂扫一家一室!”勤听完后,更感觉这小孩子不平凡,和他谈论了一整天。

古人万亿不尽兹幽

【解析】

这八个字的含义是:古人有许多许多,他们的事迹和故事也有很多,这不是本书全能包含的;做学问,需要博览群书,因此说只读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