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母婴健康生活万事通
3136100000028

第28章 新生儿疾病防治(1)

新生儿黄疸

有的新生儿出生时情况良好。

可是3-5天后脸却开始发黄,而且有越来越黄的趋势,这就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胎儿在子宫内靠妈妈供给营养,

生长发育代谢后产生的废物也由妈妈的脏器帮助排泄出来,胎儿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寿终正寝”后,产生的胆红素就是这样由妈妈的肝脏帮助转化排泄的。所以宝宝出生时并没有黄疸。

婴儿出生后,与母亲脱离了联系,他的一切新陈代谢产物也就由自己来处理了。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要经过肝脏转化一下,才能从体内排泄出去。而这时新生儿的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是很弱的。胆红素不能从正常的渠道排泄到体外,多余的没有经过肝脏处理的间接胆红素蓄积在血液中。到了一定的程度,孩子就表现出黄疸。

随着宝宝肝脏功能的逐渐成熟,新生儿黄疸会逐渐消退。一般在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内,黄疸就会退尽。所以父母不必惊慌,可以不用处理。

如果黄疸半个月后仍不消退,同时有精神不佳、拒奶或大便发白的情况,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新生儿大便异常

新生儿出生后1-2天内排出的大便为褐绿色的黏稠糊状物,内含有胎毛,主要由衰老的红细胞、浓缩的消化液、脱落的上皮细胞、吞咽的羊水和脂肋等组成,称为“胎便”。开始哺乳后,大便即渐渐变成黄色或黄绿色。

若出现黑便或柏油样便,则说明有消化道出血。原因是新生儿体内缺乏维生素X及其他凝血因子。消化道出血除了便血夕卜,还可出现呕血。若失血过多,患儿会出现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严重者威胁婴儿生命。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可暂停喂奶,保持患儿安静,并立即送医院治疗。为了预防新生儿自然出血,可在产前由孕妇口服维生素X,难产、早产或有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产后要注射维生素X。

便秘是指新生儿没有大便或大便次数忽然减少很多,同时大便变得很硬,排便困难,以致哭啼。新生儿每天应该有四至五次大便。新生儿如吃母乳或特别配制的奶粉,大便次数会略少,甚至容易出现便秘。

父母要注意观察宝宝大便的形状,正常大便应是软性的。如果发现宝宝便秘,这时不妨先给些果汁或者把奶调得稀些,如果便秘症状不缓解,应该带婴儿去看医生。不要自己在家给宝宝灌肠,灌肠次数太多是危险的,会让婴儿养成依赖性,非要灌肠才排便,所以这方面还是遵照医生的嘱咐去做较安全。

新生儿湿疹

新生儿湿疹开始表现为红色的小丘疹,有渗液,最后可结痂、脱屑,反反复复,长期不愈,宝宝会感到搔痒难受。主要分布在面部、额部眉毛、耳廓周围,面颊部也有,严重的可蔓延到全身,尤以皮肤皱褶处多,如肘窝、腋下等处。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有遗传倾向,多见于对牛奶过敏的婴儿。人工喂养的宝宝患湿疹的比例比母乳喂养的宝宝多。

一般不严重的湿疹,可不做特别的治疗,只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不要用香皂、浴液等给宝宝洗脸、洗澡,只用清水清洗就行了。到了宝宝4个月以后,开始逐步给宝宝添加辅食,减少牛奶的摄入量,直到宝宝完全脱离以牛奶为主食、以饭食代替后,皮肤湿疹常常会不治自愈。在药物方面,爸爸妈妈可在医生指导下让宝宝口服抗过敏的药物,如扑尔敏、维生素。等,同时给宝宝补充一些钙剂。如果宝宝的湿疹较严重,父母可用硼酸水湿敷。患湿疹的宝宝,长大后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如鱼、虾等,爸妈要留心观察。

新生儿皮下坏疽

新生儿皮下坏疽是新生儿时期一种特有的常见的皮下感染,以冬季发病较多,北方寒冷地区发病率较局,可见发病与气候及衣着等有关。

此病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皮下组织的广泛坏死,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变多见于身体受压部分,如臀部、背部。新生儿的皮肤极为娇嫩,局部免疫力不足,淋巴结的屏障功能不全。患儿经常仰卧很少改变体位背部、臀部、骶尾部、枕部因受压造成淤血及局部新生儿硬肿症常发生在寒冷季节,临床表现:①局部或全身皮月夫及皮下脂肋变硬、变肿和变冷。②皮下脂肋变硬先从大腿外侧开始,随后影响到下肢、臀部、下腹部、面颊部和上肢,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全身。③这些部位的皮肤紧贴于皮下脂肋,像橡皮一样发硬并且浮肿,不容易被捏起,用手指压下去后有凹陷,皮肤颜色暗红。④孩子全身发凉,反应差,哭声低弱或不哭,吃奶困难或不吃,手脚不愿活动。

新生儿容易得硬肿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新生儿皮下组织中饱和脂肋酸的含量较多,当天气比较寒冷时,皮下脂肋就容易凝固变硬。二是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比较容易,这样就使体温不容易升上去。三是因为分挽时的窒息、缺氧以及出生后的感染,与新生儿硬肿症的形成也有一定白勺关系。

新生儿硬肿症虽是严重的疾病,但却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要注意保暖,提高室内温度。在为孩子换衣服、换尿布时,动作要快,以免新生儿受凉。

应提倡母乳喂养,以保证提供新生儿足够的营养和热量。母乳喂养还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防止感染的发生。

营养障碍。此外,哭吵时会增加这些部位与衣服、尿布间的摩擦,以致皮肤磨破。加上大小便浸溃,即会造成感染。一旦感染易出现广泛坏死,起病急,蔓延迅速,如不及时医治死亡率高。

因此,对此病主要应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做好产婴室消毒隔离,减少新生儿皮损,切断感染途径,减少发病率。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早期切开引流,勤清洗换药,应用抗生素及采取支持疗法。

新生儿硬肿症

一旦家长发现新生儿皮肤硬肿、发冷,而且不吃、不哭和体温偏低时,就应想到是否得了新生儿硬肿症,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新生儿红斑

新生儿面颈部出现红斑,首先应考虑患了血管瘤中最轻的毛细血管瘤。它主要是由于毛细血管网扩张和毛细血管增生而引起,临床有以下几种表现:

橙色斑

橙色斑即新生儿斑。呈橙红或淡红,不突出皮面的颜色不显。

轻压即退色,多位于前额、上眼睑、枕部颈部。几乎都在数月内自行消退,不必处理。

红斑痣、

红斑痣即葡萄酒色斑。淡红或暗红的色斑,不高出皮面。位于面部、颈部,形状不规则,红斑不扩大,但也很难消退。红斑痣的存在,除了影响面容外多无其他妨碍。但对脸部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的红斑痣应引起注意有可能患儿同侧大脑半球亦有类似血管瘤。

生长缓慢的一般可以不予治疗,当表面有棘状改变时采用分次切除1或激光治疗。

草莓状血管瘤事

草莓状血管瘤是小儿血管瘤中最多见的一种,可发生在身体各部,以头、面部多见。边界清楚,逐渐高出皮面颜色鲜红或暗红。在…

2-6个月内增长最快以后趋向静止1岁后开始消退。因有自行消退倾向,可短期内等待、观察,如蔓延迅速、面积扩大,可考虑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

新生儿出生后吃、睡一切正常。在洗澡时,细心的父母发现孩子脖子的一侧有个小包块,表面不红、不肿,但包块质地较硬。按压时,孩子哭闹不安。此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通常,孩子出生后颈部出现包块,可能是淋巴结肿大,也可能是母亲分娩时因难产造成的婴儿一侧的胸锁乳突肌牵拉损伤。因损伤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该侧肌肉肿胀,变性,以后又萎缩,纤维化,肌肉失去了弹性,就会限制脖子的正常活动,出现斜颈。患儿向有包块一侧转动受到限制。

患斜颈的婴儿,如果尽早就医,治疗很简单。出生2周后若发现此病,可以令患儿仰卧,下颌向患侧,用小沙袋或棉枕头将患儿头固定在这样的位置上。每天热敷局部,促进血肿吸收,轻轻按摩局部,促进肌肉恢复弹性。孩子稍大些时可以手法纠正脖子的偏斜。手法扳正时,将患儿的双肩固定好,家长用手扳动患儿头部,使下颊转向患侧,将头偏向健侧,这样可以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牵紧拉长。一般每日做3-4次,每次做100-150次,坚持3-6个月,就可以将斜颈矫正。

如果孩子已6个月以上,胸锁乳突肌已硬化成亲条状,那么只好做手术将病变的肌块切断了。此类手术一般损伤不大。术后仍须将患儿头部固定在偏向健侧的位置。约一个星期后可以戴头颈背带,使头部固定在偏向健侧的位置。约1个月后,即可正常活动。

新生儿鼻塞

鼻堵塞,对成人来说只是小毛病,而在新生儿却常常会造成呼吸不畅,甚至造成吸奶和睡眠困难,使父母亲常常忧心忡忡。

新生儿发生鼻腔堵塞是事出有因的。新生儿的鼻黏膜柔软而又富含血管,遇到轻微的感冒就容易充血、水肿,使原本狭窄的鼻腔更加狭窄和闭塞。同时,不断出现的鼻腔分泌物也是鼻阻塞的常见原因。另外,母亲孕期若服用利血平等降压药,也会间接影响新生儿而出现鼻堵塞。

新生儿鼻子堵塞了怎么办呢?若是鼻黏膜充血、水肿引起的,可用05麻黄素溶液点鼻,每侧鼻孔点一滴药,两个鼻孔点药的间隔时间为3-5分钟。一般可在睡觉前或喂奶前点药。但需注意的是,

点药时应使小儿头部略为后倾,以保证将药液能完全滴入鼻腔而发挥作用。

如果是由于鼻腔分泌物造成的阻塞,则可用棉棍将分泌物轻轻地卷拨出来。若是干性分泌物,应先涂些软膏或眼药膏,使其变得松软或不再黏附在黏膜上时,再用棉棍将其小心翼翼地拨出。或用棉―花毛刺激新生儿鼻黏膜引起打喷嚏促使鼻腔分泌物的排出从而达到鼻腔通畅的目的。

卷新生儿溢奶与眍吐

溢奶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几周内常会溢奶,一般表现为喂奶后无压力的、非喷射性地从口边流出少量奶汁。每天可溢奶一次或多次,但不影响生长,婴儿亦无其他不适或异常情况。新生儿溢奶一般不需要治疗,随着婴儿成长,溢奶逐渐减少,约在6-8个月时可完全消失。

病理性呕吐与生理性溢奶则不一样,是新生儿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引起新生儿呕吐的疾病众多,有一些是严重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需要及时做手术治疗。因此,要正确区别新生儿生理性溢奶和病理性呕吐。

常见的与疾病有关的新生儿呕吐如下:

羊水吸入

由于羊水大量吸入,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儿常在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吐出清水、黏液或带少量血性液体,但一般情况良好。对于羊水吸入导致的频繁呕吐,可用1的苏打水洗胃。

幽门痉挛

新生儿时期由于幽门功能暂时失调,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现喷射状呕吐,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块,时好时坏。对于幽门痉挛,可以用1:1000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钟滴入口内。先从1滴开始,逐步增加,最大量不得超过4滴。一般能获得明显疗效。

新生儿便秘

新生儿一般出生后10小时内开始排出胎粪,如果出生后数曰排便极少或胎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也会出现腹胀、吐奶。对于新生儿便秘可以用生理盐水灌肠,一旦大便通畅,腹胀和呕吐常随之缓解。

感染因素

感染是新生儿呕吐最常见的原因,除了消化道本身感染,如流行性腹泻、肝炎等,消化道外的感染如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也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

食管闭锁

新生儿出生后即发生剧烈呕吐,吃哈吐哈,常吐出泡沫状液体。

幽门肥厚性狭窄

新生儿常常在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呕吐,进行性加剧。常表现为喷射性呕吐,吐后有饥饿感。由于频繁呕吐,新生儿常出现脱水和营养不良。

肠闭锁

新生儿出生后1天内常出现持续性呕吐,吐奶后症状常有所缓解,但吃奶后几小时又开始呕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胆汁和粪便样的液体。

肠旋转不良

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内常出现间隔性呕吐,时轻时重,呕吐物可为奶汁或胆汁。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时期的呕吐,了解病史、生产史、是否吸入羊水、喂养史以及胎便排出情况和其他伴发症状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注意新生儿的腹部观察有无胃型、肠型、腹部肿块仔细检查肛门。对早期出现频繁呕吐者,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应先禁食。一旦发生呕吐,应取侧卧位,以避免窒息的发生,同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卷新生儿食欲低下

新生儿出生后即有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及吞咽反射,所以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就有吸吮母乳的能力。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肠蠕动较快,消化蛋白质、糖类及脂肪的能力已较完善。正常新生儿都有良好的食欲。一旦新生儿食欲明显低下时,常常由疾病引起,应引起父母高度的重视。引起新生儿食欲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感染

新生儿期各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常以食欲低下为前驱症状,伴有体温不升和黄疸等现象。

消化系统疾病

新生儿肝炎、肠道感染等,食欲低下也是最常见的表现,同时常伴有呕吐、腹泻。

心肺功能异常

肺炎、心力衰竭等,青紫、气急是常见的表现。

全身代谢障碍

缺氧、酸中毒、高胆红素血症等,多表现为吃奶不好。

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如各种抗生素等,对新生儿的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可直接导致食欲低下。

神经系统疾病

脑缺氧、脑出血、破伤风等,由于神经系统病变,使吸吮反身寸消失,影响吞咽而造成食欲低下。

新生儿的食欲低下常常是全身疾病的表现。积极寻找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确了病因,才能正确的加以处理。

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积极控制感染,同时停用或换用某些对肠胃道有刺激的药物。积极纠正代谢紊乱,如缺氧、酸中毒、贫血等。对于早产儿可进行鼻饲喂养。对症治疗也是重要的手段,服用一些消化酶、维生素等,也许对改善新生儿的食欲低下有所裨益。

新生儿腹泻

新生儿腹泻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肠胃道疾病,又称新生儿消化不良及新生儿肠炎。

新生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肠道的免疫能力更低。当肠道感染时,没有能力去减弱和中和细菌的毒力。胎儿在子宫内无细菌的环境中生长,出生后立即接触众多的细菌、病毒,消化系统和各系统的调节机能也比较差。因此,新生儿易患消化功能紊乱,同时也易患感染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