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历史悟人生
3104600000033

第33章 阴谋与奸者(4)

王莽的阴谋诡计在涉足官场后有了用武之地。他不是那种得志就开始变得猖狂的等闲之辈,而是把他作为跳板,向着更高的权力攀登,因此更加谦逊恭谨,获取美名:王莽的哥哥死的早,只留了一个儿子王光,王莽给他请了一位博士当老师,每次从朝廷回来,总是沐浴净身、衣冠整齐后才去博士府拜谢,对博士恭恭敬敬,盛情款待。虽然侄子年龄比自己儿子王宇还小,但王莽给他们一块办婚礼,钱财花费一视同仁。酒席之上,奴仆来耳语:“太夫人不舒服”,王莽就会三番二次地离席,到后堂去服侍母亲,并亲自给母亲喂药。王莽如此善待侄儿,孝顺母亲,在“百善孝为先”的古代,被奉为“孝悌”的楷模。同时,王莽还刻意结交公卿贵族,礼贤下士,散放财物给穷人,使得上下左右齐声称赞。当时接替哥哥王凤执掌大权的大司马王商,也感到这个侄子不同凡响,向成帝上书愿将自己的封地分一部分给王莽,实际上就是要求皇帝给王莽封侯。另外一些朝廷大臣也都看好这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纷纷向皇帝赞誉王莽。盛誉之下,成帝封王莽为新都侯,封地在南阳郡新野(今河南新野),食邑千伍百户,同时升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骑都尉与原先的射声校尉官职相当;但加上光禄大夫一职后,就可参与朝政,讨论国家大事;再加上侍中一职,就能够经常出入皇帝左右,进入了朝廷政权的核心。年仅30岁的王莽,这时已跃居几个叔叔之上,成了炙手可热的朝廷重臣了。

王莽的权力在日益的不断增长,就在叔父大司马大将军王根病重的时候,此时的他又瞄上了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职务,可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强劲的敌人——淳于长。

说起来都属于同一个大家里边的人,淳于长的母亲王君侠是王禁的长女、皇太后王政君的同父异母的姐姐,凭借姨妈的关系,淳于长也担任黄门郎一职。在王凤病重时,淳于长与表兄弟王莽一样尽心地侍奉,所以也被推荐给皇太后和成帝。王凤死后,淳于长先是担任校尉诸曹,不久就升任水衡都尉侍中,很快再升卫尉。连升三级之后,成为九卿之一,统率守卫皇宫的南军,相当于现今的国务委员兼京畿卫戍司令,权势远比担当射声校尉的王莽高出许多。古往今来,耍阴谋起家的人,无非两种情况:一种人靠投机钻营博得别人的欢心,但升得快败得也快,这种人往往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另一种人内存奸诈外示敦厚,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赢得别人的赞誉,终究达到其险恶的目的,这种人最可怕。淳于长属于前者,王莽则属于后者,但同时也具有前者的机智。所以,在攫取最高权力的比赛中,淳于长虽然起步早、速度快,但终究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虽然同是靠了皇太后王政君的裙带关系才得以发迹,然而出于急功近利的想法,淳于长又投入了汉成帝及其宠妃赵飞燕的怀抱。成帝原本很宠爱皇后,不幸的是皇后生的一男一女都夭折了。在这种情况下,抱孙心切的皇太后千方百计地离散这对恩爱夫妻,想让皇帝宠爱其他妃嫔以诞生皇子。不料事与愿违。自从许皇后失宠后,皇帝偏偏选中了阳阿公主的侍婢赵飞燕,为汉朝江山埋下了隐患。赵飞燕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人,成语“燕瘦环肥”中的燕瘦就是赵飞燕,她不但姿色出众,更是能歌善舞,体轻如燕,据传说能在手掌上跳舞,所以有“飞燕”一名。成帝在阳阿公主的筵席上,见到赵飞燕的妙曼舞姿,为她惊人的美貌所迷惑,当即带回皇宫大加宠幸,后又将其妹赵合德一起收入宫中,这姊妹二人都被册封为婕妤。在许皇后失宠的情况下,赵氏姐妹进一步对其陷害,终于让皇帝废掉了皇后。然而成帝册立赵飞燕为后的想法,遭到了皇太后王政君的阻碍,认为赵氏出身卑微,不足以母仪天下。淳于长看出这是一个博取皇帝欢心的大好机会,利用血亲关系在太后面前说情,太后经受不住淳于长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应允了此事。皇帝对淳于长的斡旋之功很是感激,赐他以关内侯爵位,不久又封为定陵侯,成了皇帝的宠臣,大有代替舅父任大司马大将军之势。

然而淳于长毕竟没有王莽那般沉稳,初登高位便踌躇满志骄奢淫逸起来。起初他先是和一个寡妇额思夫人许嬷私通,后来就把她娶为小妾。而许嬷的妹妹恰好是被废黜在长安宫中的许皇后。许皇后一直都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想利用姐姐的关系,求皇帝眼前的宠臣淳于长说情,力图恢复一个婕妤地位。淳于长对来自许后的贿赂照收不拒,骗说可以立许后为“左皇后”,许后每次去长安宫看妹妹,淳于长都要修书给许皇后,言辞刻薄,极尽百般戏弄之能事。在他得意忘形的时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表兄弟王莽急红了眼正在时刻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呢?

在王莽与淳于长的竞争中,最后以淳于长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在王氏一家掌握大权的汉成帝时代,斗倒了强有力的对手淳于长,其余的叔叔、堂兄弟们又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前进路上便畅通无阻。由于王莽的关顾,王根在病床上推荐了王莽,绥和元年(前8),成帝提拔王莽担任大司马一职,顶替王根辅佐朝政。这样,王莽在38岁的时候,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

王莽本来老谋深算,为了巩固已经攫取的权力,就更加克己修行,延聘德才兼备名声远扬的学者政客当幕僚,收到的赏赐尽皆分给手下官吏侍从,而家中余财也经常分发给穷人,而对自己的要求却更严格了:有一次他母亲生病,各公卿大臣们为了巴结而纷纷派夫人前来探视,负责招待客人的王莽夫人,身穿短衣布裙,以至于贵妇人们把她看作了奴婢。这事传开之后,王莽的恭谨俭约美名更加响亮了。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王莽荣升大司马主持朝政刚一年的时候,上下左右的权力网还没有建立完善,此时汉成帝就死了。更为严重的是,成帝生前只宠爱赵飞燕姐妹,这姐妹二人因为自己无法生育,所以就很痛恨那些怀上成帝骨肉的妃妾,每当见到妃嫔怀孕就及早的下毒手把他给处置了,这样导致了成帝没有自己的儿子。无奈之下,成帝过继其异母兄弟定陶恭王的儿子刘欣为太子。刘欣继承皇位,就是汉哀帝。哀帝与王氏没有血缘关系,所以王莽的仕途也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哀帝本来就嫉恨王氏一家的权势,再加上他的奶奶从中挑唆,心中就有了排斥王莽的打算。前面说过,汉元帝确立王政君为皇后时,实际上最宠爱的是傅昭仪,也就是定陶恭王的母亲、哀帝的祖母。现在孙子当了皇帝,傅昭仪自然就东山再起了。太皇太后王政君很识时务,面对着傅昭仪咄咄逼人的气势,不得不忍让三分,在自己蛰伏不动潜待时机的同时,下诏让王莽等人辞职避让。然而哀帝知道,王氏一家长期掌权,各种关系盘根错节,还不是轻举妄动的时候,所以假惺惺地对王莽说:“您本是父皇选定的执政大臣,今日父皇归天。我真诚地希望与您通力合作管理国家。您要求辞职,是觉着我不能继承父皇的遗志吗?我非常伤心。我已传旨下去,今后大小官员均听命于您”。同时加赏350户食邑。

但这只是一时的宽容,一旦政局稳定下来,哀帝就实施其打击王氏势力计划。一个月之后,司隶校尉解光上书弹劾原大司马王根,指控他当政期间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排斥异己、淫于声色;同时弹劾王莽的另一个叔叔王商之子成都侯王况,说他娶掖宫廷中贵人为妻,犯了大不敬罪。哀帝马上下诏,迁夺王况爵位,贬为平民百姓;免除王氏新荐所有官员职位;因王根从前支持刘欣(即哀帝)做太子,所以保留爵位,赶出京城回封地养病。王氏的羽翼被剪除后,王莽深感势单力薄,危如累卵,但他仍在顽强地支持着。时隔不久,哀帝在未央宫设宴,主管礼仪事务的内者令为了逢迎皇帝,在太皇太后王政君旁边给傅昭仪(这时称定陶恭皇太后)设了一个座位。王莽敏感地觉察到这是对王氏势力的侵犯,当即拍案斥责:“定陶太后只是孝元皇帝的昭仪,一个藩王的母亲,怎能与尊贵无比的太皇太后并肩齐坐!”命令撤掉座位,傅昭仪听说后勃然大怒,拒不出席宴会,弄得哀帝也很尴尬。次日,王莽再次以辞职要挟,向哀帝及傅昭仪示威。但这次他失算了,哀帝认为这是可以撤掉王莽的时机了,欣然批准了他的申请,并赏下一些黄金作为安慰。又过了两年,干脆把王莽赶回了南阳郡新野县的封地。

此时虽然王莽下台了,但是如果东山再起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哀帝没有办法动摇王政君太皇太后的正统地位。傅昭仪自然也很着急,在哀帝继位后,她取得了“定陶恭皇太后”的尊号,后来又去掉了“定陶”二字,但是她还是不很满意,觉得还是比不上“太皇太后”称号尊贵,可是又不可能同时有两个太皇太后,竟然别出心裁地想出一个“皇太太后”名号,这倒是中国历史上的独此一家。但傅昭仪与王政君的斗争是必败无疑的,虽然在当前不利的形势下王政君采取了避而不战的策略,可她的优势是长寿。这一优势虽然简单,但效果很好,傅昭仪既然斗不过她,也就自然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现在闹得越欢,死后的下场也就越悲惨,甚至连尸体都不得安宁。一时间,哀帝的祖母称皇太太后,生母丁姬称帝太后,成帝皇后赵飞燕称皇太后,加太皇太后王政君,四个太后并立,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大奇闻。太皇太后退避长信宫,不再理会朝廷大事。

王莽坚信,只要姑姑王政君还在,王氏家族一定有重见天日的机会,为了促使这一天早日到来,他更加假仁假义起来,企图博取更多的美名,为他以后的上台打下坚实的基础。南阳太守也认定王莽还会东山再起,特地派当时最有名望的大学者孔休管理王莽的封地。王莽对孔休也是恭敬无比,竟然以一把镶有宝玉的剑相赠,孔休见状诚惶诚恐,坚决不收。王莽解释说:“我见您脸上有块伤疤,听说宝玉能够消除疤痕,所以想把剑柄送您。”孔休还是推辞,王莽想了一想,问:“您是嫌它太贵重了吗?我是敬重您学识渊博,还有什么能比品行学问更珍贵呢?”说完,用木棒把剑柄打碎,亲自包好送给孔休。礼贤下士之名也由此传开了。更有甚者,王莽为了名声,不惜牺牲儿子:王莽的二儿子王获,因故杀死了一个家奴,这在当时的达官贵族中本是件区区小事,可王莽担心这与自己的名声有损,竟然迫使儿子自杀偿命。普通的百姓听说后,无不为王莽的高风亮节而歌功颂德。

无论从公卿大臣到王公贵族,还是从平民百姓到官婢家奴,举国对王莽赞誉不止,同时他们还为王莽被撤职而抱不平。恰巧,元寿元年(前2)发生日食,这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那些拥护王莽的人们却借机在这上面大做文章,把他说成是上天对于皇帝不用贤臣的一种警告,他们所说的贤臣,无非就是指王莽。对于哀帝来说好不容易才把王莽给赶走了,又怎么会愿意重新用他呢?可是迫于舆论压力,哀帝以侍奉估母太皇太后的名义,让王莽回京城长安居位,但是仍然不恢复他的官职。对于王莽来说,既然回到了长安,就是靠近了权力中心,以王莽的阴谋家手腕,终究有机会重新投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去的。

王莽等待的时间很短,元寿二年,年仅二十六岁的哀帝刘欣一命呜呼。哀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不贪女色的皇帝之一,但他的爱好更是邪乎——专宠男色。哀帝的恋人名叫董贤,其为人正好与他的名字相反,一点贤德也没有,是个靠姿色爬上高位的奶油小生。传说有一次哀帝起床时,发现衣服袖子被熟睡的董贤压在身下,可又实在不忍心惊扰董贤的美梦,只好用刀将袖子割断,才得以起身穿上衣服,所以后来人们才有“断袖之癖”为个词。以哀帝的这种与众不同的爱好,使他没有生下儿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在这个时候,哀帝的祖母皇太太后和生母帝太后已经去世了,皇太后赵飞燕还处在一片迷茫当中,此时太皇太后王政君再一次显示了其过人的胆略:这位年过七十一岁、平日虽然不理政事的老太太,一听说哀帝驾崩,立即乘车赶往未央宫,别人尚未清楚,她就已经将代表权力的玺印掌握,然后召见执掌朝政的大司马领尚书事董贤,责问哀帝的丧事该怎么办?董大司马陪皇帝玩乐是花样翻新,但是对于天子丧葬大典却是一无所知,此时,董贤只好摘了帽子磕头谢罪,承认了自己的失职。可是太皇太后却是胸有成竹,从容地对他说:“这样办吧,新都侯王莽办理过成帝的丧事,让他来帮你!”董贤纵是有一千个不愿意,但是还是只好乖乖地服从。于是王莽顺理成章地进入皇宫,按太皇太后的诏令执掌兵符、节制军队,同时管理各部大臣。

王莽掌权后,急不可耐地授意官吏弹劾董贤,说他担任大司马以来,天灾人祸连年不断,是大汉帝国的灾星,请求即刻予以罢免。在这种情况之下,董贤走投无路,当天就自杀了。

在王莽的实力下,当选为兼领尚书事,重揽大权。日子久了,王莽对上头还有一位太皇太后指手画脚觉得非常不耐烦,可又不能轻易动摇姑母的地位,为了获得更大的职权,他指使爪牙上书:“以前,官吏升到二千石俸禄这一等级,地方上推荐秀才考核成绩等事,往往有些不切实际,应该由安汉公重新清理。而且太皇太后年高,精力有所不济,为了更好地培养教导皇帝,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保重身体,一些小事就不必亲自处理了。”太皇太后自己也感到体力渐弱,王莽又是自己的亲侄子,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差错,就采纳了这一建议,颁告命令说:“自今以后,除了册封侯爵外,其余事情均由王莽处理。地方官员可以直接向王莽汇报工作,考核及任免官员,一律由王莽管理。”这样,王莽的权力与皇帝也差不多了。

对于“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道理,王莽是明白的;从他自身的经历使他明白,有个好的名声这在政治上是很重要的。为了交好贵族官僚,他奏请太后册封了很多开国功臣及前代勋爵的子孙;相当于二千石以上级别的官吏,退休后可以领取原收入三分之一的养老津贴。为了笼络民心,他派官员巡察全国,督促、指导农民种好庄稼,帮助农民捕杀蝗虫,减免灾区赋税;不但如此,他还带头捐献田宅,赈济流民,在长安城新建了二百多区房舍安置流民,赏赐财物安葬死者。他的所作所为,又一次赢得了全国上下的衷心拥护。但是,职位越高,权力欲越强,他的阴谋家的本来面目,又能掩盖多久呢?

王莽开始了自己的雄才大志,使用了种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权位,以达到可以做皇帝的前提。当了皇帝,原先佩带的“宰衡太傅大司马”之类的印章显然不适宜了,王莽派王舜去取“汉传国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