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历史悟人生
3104600000032

第32章 阴谋与奸者(3)

通过上述文字,我们暂且不管当时的条件如何,施行得怎么样,曹操的这些关于发展生产、照顾人民生活疾苦和发展教育的政策,应该是当时的封建统治及割据势力中最为先进的。曹操用这样的制度,肯定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以后的事实中,我们看到,曹操的这些政策对他的战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魏国在整个三国时代一直都是最为强盛的。

曹操当然应该还是一位军事家,他的用兵很是不错,远没有《三国演义》中写的那么“狼狈”。其实,他很善于用兵。三国时期注定是一个军事家施展才能的时期,几乎到处都有战争,天天都在打仗。许多诸侯都是在战争中使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的,东吴的孙家就是这样慢慢地强大的。而曹操的魏国实际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曹操能在众多诸侯中脱颖而出是与他的军事才能分不开的。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曹操很善于指挥打仗。谋士郭嘉在分析“十胜之议”时评价他能“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像建安三年春三月征张绣。曹操在穰县包围了张绣,五月刘表派兵救援,截断曹军后路。此时曹操想退兵,但是张绣军队追来,曹军很难向前进,在这种情况下,曹军就摆开连营阵势逐渐推进,曹操在给荀彧的信中说:“敌军来追赶我,虽然我每天只行进数里,但我估计,走到安众县,必能打败张绣。”

果然,到了安众县张绣和刘表的军队合在一处据守险要,曹军前后受敌。曹操连夜在险要地方开凿地下通道,全部运走辎重,埋伏奇兵。天亮敌军以为曹兵己撤退,就全军追赶,曹军出动埋伏的步兵、骑兵,把张绣打得大败。这只是曹操军事能力的一个小的体现,在整个三国战争中,魏国的每次军事行动,基本上都是由曹操定下的具体策略的。可见曹操用兵如神的本事。

更为出名的当然是官渡之战,曹操的形势是非常不利的,而他能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只能证明他的军事才能是非常的突出的。袁绍占据了北方的冀、并、青、幽四州,有军队几十万人,兵精粮足,猛将如云,袁绍根本就没有把曹操放在眼里。建安五年二月,袁绍命大将颜良等人进兵白马,向曹操发动了进攻。

曹操的力量远不如袁绍,仅占据大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不仅地盘狭小,而且多为破烂不堪的战场,生产没有恢复,物资供不应求。兵力仅万人,有的史书更是说“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但是,曹操并没有因此而畏惧,他亲自率兵北上白马迎敌。他先进兵延津,做出要渡河袭击袁军的样子。引袁绍分兵向西,然后突然转向兼程去救白马。当曹操率军突击到来的时候,给袁绍来了一个措手不及,斩大将颜良,在这次战争中袁军大败。遂解白马之围。当曹操挥师西撤,袁绍又引兵赶来,曹操见追兵渐近命令军士解鞍放马,并置辎重于道上。袁军争抢辎重,阵势混乱,曹操率骑兵突然袭来,大败追兵,斩另一大将文丑。

而此时的曹操虽然初战获胜,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充分表现出了一个军事家的冷静和睿智。他考虑再三,决定主动后撤,继续据守官渡。八月袁绍进逼官渡,曹操分兵坚守营垒,看情况而动。

袁绍依仗着兵多将广,向曹操大肆进攻,曹操军队坚决还击,两军争斗相持不下。而此时的曹军供给十分困难。十月袁绍为大战从河北运来万余车粮草,派大将淳于琼带万余人护守,把粮草存在了离袁绍大营只有十余里的乌巢。

此时的曹操非常的困难,但是以他从前得来的名气赢得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许攸。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许攸早先在袁绍那里做谋士,当时袁绍兵强马壮,中原各路诸侯无人能敌。许攸虽然足智多谋,但是袁绍手下人才济济,也不太重视他。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遂起兵讨伐曹操。两军对垒了数日,在官渡展开生死决战,曹军日久粮草已绝,遂令人火速赶往许昌催粮,不料使者竟被许攸截获,许攸上报袁绍,反被怀疑,因为许攸乃是曹操少时的好友。面对袁绍的不信任,许攸一气之下索性降了曹操。后来正因为许攸的计谋,曹操才大败袁绍,占领了翼州。当日许攸来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光着脚就跑出来了。

曹操得来投降的谋士许攸消息,亲率精锐骑兵五千人乘夜从小路偷乌巢,四面放火,淳于琼据守。袁绍一边派兵增援一边去袭击曹营,结果曹营未破,乌巢袁军大败,袁绍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只得逃回黄河以北,这次以曹操大获全胜。这就是历史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官渡之战。

曹操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能头脑冷静,正确分析当时的形势,听取谋士意见,并亲自到战场上指挥,并最终赢得了胜利。官渡之战的胜利,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开始,同时,也决定了统一北方的大势已是非曹操莫属。

曹操非凡的军事才能在历史史料上是能够查得到的。他征徐州、征乌桓都取得了胜利。在赤壁之战曹操虽以失败告终,但在战争的前一阶段,曹操的努力不仅是占上风,而且是锐不可当的。而曹操的最后失败,只能说明他在军事上得了太多的胜利,使其过分相信自己。曹操在完全平定北方之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南征刘表。

在战争中刘表病逝,刘表的儿子刘琮用荆州来投降。这个时候,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的刘备驻军于樊城,听到刘琮投降的消息便率军向江陵撤退。

江陵乃是荆州重镇,是统一步伐中很重要的一个地方。曹操怕江陵落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军从襄阳疾驰二百里,在当阳长坂坡赶上了刘备,并击败了刘备,随后占领江陵。曹操南下的大军始终是节节胜利的。

《三国演义》小说中,写长坂坡时,更加突出了赵云的万人之敌,和长坂桥中张飞的英雄,而把曹操当作一个英雄人物的陪衬,其实,我们在小说中,也能看得出来,曹操在胜利的一方,只是刘备没有全军覆没而已。实际上的曹操应该是我国历史上为教不多的具有非凡才能的军事家。

曹操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在中国文学史上并称为“三曹”,是历史很著名的“家族组合”之一,并且都是建安七子之一。

曹操的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又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拓者。一方面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地搜罗文士,造成了很大盛事的建安文学之局面;一方面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创了文学上的新风气。他应该是那一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

曹操的文学创作主要以诗歌最为著名,内容多为描写亲身经历的战争生活。其中有不少感人之作,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类五言诗,其有“诗史”的性质。其著名诗篇有《短歌行》、《苦寒行》、《篙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像其中的《短歌行》,写出了他作为一个政治人物的复杂心情。同时,他也有对自己的深深感慨。全诗笔调低迴沉郁,充分的体现了建安文学“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特色。同时,全诗声音铿锵,换韵自由,袭用《诗经》原句,不着痕迹。

而另一首《观沧海》,通过作者亲临东海观潮的感受,表现了其暮年的壮阔胸怀。词中描写了山海间万物的繁茂和萧瑟秋风中呈现出的大海洪波,那天水相连,波澜壮阔的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吞含日月,孕育星辰的伟大气势;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伟大场面,真是壮观极了。日月星辰都在他的怀抱之中,如此恢弘、壮丽的意境实在是令人赞叹。《龟虽寿》直接抒发了诗人的胸怀,节奏急促,顿挫分明。词中从正反两方面咏叹了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发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誓言。

曹操虽为封建政治集团的统治者,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但他毕竟亲身经历了时代的战乱,感受了征战之苦,目睹了战争所造成的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这种感情在他的诗中亦有反映,像《苦寒行》、《嵩里行》都描写了征战之苦。《嵩里行》中写道:“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白甘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真实地反映了战乱所造成的苦难,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的文章虽不及诗之名气大,但亦有华章。汉代散文多受辞赋影响,趋向骈偶化,各种题材的文章也多形成了一定的格式。曹操的文章不落俗套,不受束缚,只重视表现自己的思想,语言简洁朴素,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像《让县自明本志令》、《祭故太尉桥玄文》等都是用简朴的文笔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无做作雕饰之辞,其有政治家的雄伟气势和斗争锋芒。

在《三国演义》和戏曲舞台上的曹操,虽然仍有历史上曹操的影子,但他已成为表现作品主题的材料。作家对曹操这个人物按照自己表现思想的需要是行了若干的增补、删削,使他符合了作家表现作品主题的要求。而在作家的笔下,这样的例证是屡见不鲜的。《三国演义》在长期的成书过程中,受到当时社会上正统思想的影响,具有“尊刘贬曹”的观念已是一个明显特征,作家要尊重正统思想的代表刘备,就必然要贬斥曹操。不仅是要对他们本人的行为进行褒贬,而且连他们周围人物的政治态度都随之改变。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描写,使他已变成了一个奸诈、狡猾、阴险的恶势力的代表。而对于历史上曹操身上的某些优秀之处,轻描淡写地代过。

曹操的喜欢杀人,历史上确有多处记载。当然多是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诛灭异己。这些在政治斗争中是很正常的,都是可以值得理解的。比如曹操杀董承、杀董贵妃、杀伏皇后等,如果这些人在斗争中获胜不也是要杀曹操一伙吗?但史书上也有多处记载他性忌杀人,像杀华佗、杀孔融、杀杨修、杀许攸、杀娄圭、杀崔琰、杀边让等,有的是因为斗气,有的是因为面子上过不去,有的是嫉贤妒能。杀杨修就是因为他太聪明、太有才华了,曹操的什么事都瞒不过他;杀华佗是他不听曹操的,跑回家去不回来,不愿给他治病;杀孔融是他好卖弄才华;杀许攸是他当面开玩笑叫他小名。总的来说,杀任何一个人,无论对于错,都有他的一定理由。

那么,小说中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尊刘贬曹”的思想呢?这一思想主要是来自封建帝王的宣传和提倡。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时代的统治思想。由于封建帝王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多是把自家说成是正宗,是天子,而把反对他们的、起来革命造反的人民群众说成是叛逆,这一思想便是正统观念。刘备由于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也”。出身比较的正统,当然就是应该歌颂的对象啦。

历史上的曹操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确实是不太一样的。但因为小说流传广泛,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容易招人误会,因为中间所叙的事情,有七分是实的,三分是虚的。实多虚少,所以人们或不免信虚者为真。”

其实,人的思维有时候并不能代表是真实的,曹操没有忠于汉室就说他是奸臣。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反了国君的人都算是奸臣吗?如果是的话,武王伐殷也不会被那么久的被传颂了。赵宋太祖不成了小人了吗?

细算一下,中国的历史就是一个以臣代君的历史。对于历史来说,改朝换代是正常的,只有变化才会有发展。孟子说,把殷纣王杀了,只是杀了一个有罪的人……如果孟子的思想是有进步意义的话,那么曹操实在不能算是一个坏人。

除此之外,我们再来说说曹操的用人。

《三国演义》中是把曹操说成一个“猜疑”心很强的人的,这也不无查找。曹操可能就是有那么一点猜疑之心。但他的猜疑是不能为他的奸邪作注解的。如果以猜疑说成为奸邪的话,为什么他的手下谋士如林,猛将如云呢?如果说一个奸邪之徒能使天下的英雄归顺于他的话,这不就让人有点儿可笑了吗?应该说,曹操做人还是有一定的水准的。

在这一点上,三国人物中,是没有人比得上他的。诸葛亮虽然文治武功非常的厉害,但是在用人的方面,诸葛亮和曹操真是差的太远了。这直接导致了“蜀国无大将”的局面,只有一个姜维,还是魏国“叛”过去的。相反,再看看魏国,任何一个阶段,都是猛将辈出,最后的司马懿更是人中之杰,最后还是凭借司马氏之手,吞掉了蜀吴。

其实,说曹操的“奸”,用刘备的一句话就可以很好的概括了“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我以仁;操以谲,吾以忠。”这是我们大众都接受的观点。其实,当我们细想曹操的所作所为时,他并没有做什么特别“不对”的事。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历史和历史人物。

(第三节)王莽

王莽,字巨君,生于公元前45年,即汉元帝初元四年,死于公元23年,即王莽称帝时的第四年。王莽的显赫和他的家族有着直接的关系,他是王曼的次子。他的哥哥与父亲一样早早地就死了,所以王莽年纪轻轻就成了家庭的顶梁柱。不知是本性厚道后来才变得野心勃勃呢,还是少年老成居心叵测?总之年轻时的王莽与他那些飞扬跋扈的堂兄弟们很是不同:他在比较贫苦的家庭中,对内孝敬寡居的母亲,照顾兄长的遗孀,耐心教育顽皮的侄子;对外拜当时著名的学者陈参为师,攻读经书孜孜不倦,待人接物恭敬有礼,格外谨小慎微地侍奉权高位显之叔伯们。大凡暴发户,总爱炫耀财富;卑贱者一旦平步青云,总爱滥用其权力,其中若有例外,那么这个人若不是特别好,就肯定是非比寻常地坏。王莽一家虽没升官发财,可毕竟他的姑姑是汉元帝的王皇后,日子过得应该也不至于太差,但王莽从不跟堂兄弟们去寻欢作乐,而是洁身自好,表现得恭谨勤俭、温文尔雅,从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为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汉成帝阳朔三年(前22),一向把持朝廷大权的王莽的伯父王凤病得很严重,就在这个时候,王莽的人生有了转折点。他日夜都伺候在王凤的身旁,服药的时候,他总是亲自尝过之后才把药喂给伯父,对王凤照顾的无微不至,比王凤的亲生儿子还要孝顺的多。几个月以来,每天都是照顾的很好,在这段时间以来,王莽衣不解带,最后累得蓬头垢面、面黄肌瘦。王凤看到这些心里很感动,他想想几个弟弟都发达了,只有二弟王曼一生没有享过福就死了,因此要在侄子身上做点儿补偿,在王凤临死的时候,他拜托皇太后王政君和外甥汉成帝,托他们关照一下王莽。随后,王莽第一次有了职务——黄门郎,不久又升任主管弓弩兵的射声校尉,这已经是个有二千石俸禄的高级官员了。在王莽年仅24岁的时候,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