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历史悟人生
3104600000026

第26章 历史上的酷吏(1)

孔子说;“用政治法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约束百姓,百姓可以免于犯罪,但却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仪来约束百姓,那么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并改正错误,走上正道。”老子说:“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不表现在形式上的德,因此才有德;道德低下的人,执守着形式上的德,因此没有实际的德。法令越是严酷,盗贼反而更多。”

(第一节)一代酷吏来俊臣

来俊臣是武则天时期的一个大臣。虽然我们都知道武则天执政时也还算清明,但无论哪一个王朝总是会有佞臣存在,来俊臣就是武则天时期的一个佞臣,更是一个酷史。来俊臣是雍州人。他天生就是一个做酷吏的材料,来俊臣自少年时起就是个诡谲奸诈、反复无常、凶险邪恶、残忍荒唐、举世无双的家伙。当他进入朝野后,更是暴史无比。

来俊臣之所以能够迅速发达起来,与唐朝武则天时期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武则天执政时,由于他罗织罪名,诬告陷害各亲王大臣,被授予朝散大夫,并官拜侍御史之职。他在审理案子时,从来都是不讲道理,也不管是非曲直的,只要不合他的心意,就对犯罪人实行株连,长幼都要坐连其族,一杀就是千余家。满朝文武大臣只有叹息,无人敢言。普通老百姓也因为慑于当时的暴政,没人敢言。

历史上的酷史,大都有自己的亲信,为自己打探各处消息,来俊臣也不例外。他有两个亲信王弘义、侯恩止,都是做监视别人的官。来俊臣就与他们两个一起,专门进行诬告那些士大夫们的活动。为此,还在丽景门内设置了监狱,丽景门也叫做新开门,只要进入新开门,也就是进了阴曹地府,一百人里也难活下来一个人。王弘义则把丽景门戏称为“例竟门”,意思是说凡是进入此门者,必丢命。来俊臣还与他的党羽朱南山等人,编制了一篇《告密罗织经》,共有几千字,都是预先有系统地按内容分例成细目,布置怎样罗织犯罪人的事实和缘由,命令他的党羽照此去告发,有时还把密告信投于匦院故意让皇帝知道。而对这种案子,不用说,武则天一定是委派来俊臣去审理的。

更为残酷的是,来俊臣还制造了很多刑具。有一种叫做“突地吼”。凡是上了这种突地吼枷的,都要在地上不住地转圈,并很快便会晕倒。他还制造了十几个枷,称名为“见即承”。还有“铁圈笼头”,当审讯囚犯时,在圈中加上楔子。另外,来俊臣还有他的同伴周兴、索元礼等还制造了数十种别的酷刑和刑具,据史料所载:有“方梁压髁”、“猕猴钻火”、“驴驹拔橛”、“凤凰亮翅”等酷刑;“求即死”、“死猪愁”、“定百脉”等刑具。以便对犯人进行残酷的折磨。囚犯在来俊臣眼里是不分贵贱的,一律是先把枷棒放在地上,再把囚犯叫到跟前对他说:“这就是刑具!”见到刑具的人无不魂飞魄散,没有自己不诬陷自己的。其实,来俊臣之所以敢这么明目张胆地陷害别人,与武则天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告密者,武则天专门设了一个铜制的告密箱,凡是告密的人,不论职位高低,哪怕是农夫樵子,也一律按五品官员的标准供应食宿。更妙的一条是,如果告密有功,那就破格封官,如果告密不成功,也绝对不加以追究。所以,为了升官发财,告密的人在大街上纷纷皆是,因而名流在世短暂,出名也就仅几日而已。朝官们去上朝,不知何时就会遭到袭击,可能会在上朝时突然被抓走而落得全家族被杀的结果。因此很多朝官上朝前,都会与家人告别,说:“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相见?”

来俊臣的这种可以说是令人恐怖的做法,造成了无数忠臣烈士的屈死。

天授年间,礼部尚书狄仁杰、吏部侍郎任令晖、尚书省右丞卢献等五人,一起被他们诬告。来俊臣既然以灭族为功业,他自然就想要引导这几个人承认自己犯了反叛的罪名。他也知道狄仁杰等人并不好惹,所以他就先奏请皇帝下令,再拿着皇上的敕书去审问,他以为有了皇帝的威信,这些人就会承认自己的罪行,因为这样做还可以减免其他族人的死罪。来俊臣便以此法来威胁狄仁杰等,让他们承认犯有反叛罪,面对来俊臣的逼迫,狄仁杰知道徒劳的反抗是没用的,他要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于是,狄仁杰就诚恳地说道:“大周朝革命,万事维新,唐室的旧臣,甘愿听从诛杀。反叛是事实。”来俊臣才稍微从宽处置他们。为了证明狄仁杰是否真的服罪,来俊臣就让判官王德寿去控狄仁杰的底细。狄仁杰心里很清楚,所以,当判官王德寿对狄杰仁说:“尚书的事已算过去,并且能得到减免死罪的判决。我今天也是受人驱使,想凭借尚书来牵连杨执柔可以吗?”狄仁杰道:“要我怎么办?”王德寿说:“尚书从前在礼部,而杨执柔在礼部任某司的员外,你来牵连他一下还是可以的。”狄仁杰道:“皇天后土(地神)啊,竟然让我狄仁杰干这种事!”随后一头撞在柱子上,鲜血覆面,王德寿十分恐惧的告辞了,他觉得狄仁杰可能是真的甘心服罪的。

既然狄仁杰已承认自己犯了反叛罪,主管部门只是等待行刑的日期了,因此对他不再严防。狄仁杰就从看守者那里借得笔砚,又扯了一块头巾在上面书写起来,述说了自己的冤枉和遭受的痛苦,然后藏在绵衣内。他叫人告诉王德寿说:“现在天很热了,请通知家人来把我的棉衣取走。”王德寿已不再怀疑他了,就让他的家人来取他的衣服。家人得到了棉衣中的书信,狄仁杰的儿子光远拿着信说事情肯定会发生变化。于是他求皇上召见,得到了允许,武则天看过光远的信后有些不知所以,便把来俊臣叫来问道:“你说狄仁杰等已承认犯了反判罪,那为什么今天他儿子又来诉冤呢?”来俊臣道:“这样的人哪肯服罪呢?臣让他坐卧得十分安稳,甚至连他们的头巾衣带也未去掉。”于是武则天命令通事舍人周琳去视察,来俊臣叫狱卒把头巾、衣带借给狄仁杰,并让他在西侧随便行走站立,让周琳观看。周琳惧怕来俊臣,不敢向西看,只望着东面唯唯诺诺地答应而已。来俊臣让周琳暂且留步,让他给皇帝捎去一份文状,那是来俊臣命令判官假冒狄仁杰等写的一份谢死表。

中书省侍郎乐思诲的儿子,八九岁时,家里遭灭族之祸,现在司农寺暂为差役,因为武则天对他家过去的事改变了看法而召见他,他就向武则天讲述了来俊臣如何苛刻狠毒害他一家的事,并且希望武则天把那些称反叛的假状子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不分大人小孩所有状子都是一个样,武则天心里不解其意,就召见狄仁杰等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承认反叛呢?”狄仁杰等回答说:“假如不承认,早死在枷棒下了。”武则天又问:“为什么要写谢死表呢?”狄仁杰等答道:“没有写过。”武则天拿出谢死表让他们看,才知道那是来俊臣背着他们代写的,于是释放了这五家。

一代名相兼名臣狄仁杰都要受到诬陷,可见,当时的环境是有多么的恐怖。来俊臣的“功绩”当然不止这些。他还诬告过大将军张虔勖、大将军给使范云仙,在洛阳州官署里,虔勖等不堪忍受痛苦,自诉对于国家有功,言辞严厉,来俊臣竟命令卫士把他乱刀砍死。范云仙也陈述自己一生伺奉先朝,声言司法官对他惩治得冤枉和痛苦,来俊臣下令割去了他的舌头。来俊臣的如此暴行,让士子和庶民都吓破了胆,就再没有人敢说话了。

来俊臣平素与河东卫遂忠有交情,卫遂忠的名望虽不显赫,但是很好学,很有辩驳之才,虽然与来俊臣有交情,但也对他的暴行很不满。有一天,卫遂忠酒酣之后去来俊臣家,当时来俊臣正与妻子的家人设宴聚会,守门人骗他说来俊臣出去了,卫遂忠知道他是说谎,便闯了进去,借着酒劲把来俊臣谩骂羞辱了一顿。来俊臣由于在亲戚面前遭人谩骂而感到羞耻,便指使人殴打他并把他反绑起来,但很快又放了他,想借机恨恨地整治他,两人从此结下了仇。依来俊臣的为人,卫遂忠是必定要倒霉的,但卫遂忠没有给他机会。

当来俊臣将要罗织罪名诬告武姓各王以及太平公主、张易之等人时,卫遂忠先揭穿了来俊臣的阴谋。尽管武则天一再保护来俊臣,但武姓各王及太平公主却并不惧怕,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制伏了来俊臣,将他斩于闹市并陈尸示众。一代酷吏得到了他应当得到的下场。

据史记载,当来俊臣的尸身陈在大街闹市时,因为不论人们不论老少都憎恨他,就竞相去剐他的肉,很快就把他的肉割净了,只剩下一副森然的白骨。

后来,武则天下诏书:诛杀他全部家族,以雪苍生之愤。喜欢诛杀别人家族的来俊臣也得到了被诛族的命运,不知道他还活着的时候会不会想过有一天会有这样的下场。

来俊臣被灭族后,无论是士子庶民还是男人女人,都在大街上相互庆贺。人们都说:“从此以后,睡觉时,脊背可以着床了。否则的话,真是朝不保夕啊!”

作为一代酷吏,来俊臣是真正的名副其实,他几乎成了酷吏中的典范。在当时的唐朝,最著名的酷吏有两个,一是来俊臣,另外一个就是周兴,也是来俊臣的同党。

但是,当周兴被告与人谋反时,来俊臣却一点也不手软,并让周兴自己想出惩治的办法,然后逼周兴认罪。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看到这个案子,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武则天怪罪下来,自己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可以让周兴认罪的妙计。

有一天,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来俊臣的心狠手辣,也可以看出周兴的黑心与残暴,他的下场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当这两个人残暴地对待别人时,也许不会想到自己今天更可悲的下场。但愿他们的教训会让后人明白很多道理。

(第二节)西汉群酷吏

孔子说;“用政治法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约束百姓,百姓可以免于犯罪,但却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仪来约束百姓,那么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并改正错误,走上正道。”老子说:“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不表现在形式上的德,因此才有德;道德低下的人,执守着形式上的德,因此没有实际的德。法令越是严酷,盗贼反而更多。”

以上一段文字,说的是靠严酷的统治是没有办法把国家治理好的。其实,那些稍显英明的帝王们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之所以他们还要使用酷吏,是因为他们想用酷吏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汉代是酷吏横行的朝代,史上有记载的、有名的酷吏就有十几名之多。

在汉初时,并没有太多的酷吏。到了汉武帝时,酷吏才盛行起来。

高后时代,酷吏只有侯封,苛刻欺压皇族,侵犯侮辱有功之臣。诸吕彻底失败后,朝廷就杀了侯封的全家。孝景帝时代,晁错因为苛刻严酷,多用法术来施展他的才能,因而吴、楚等七国叛乱,把愤怒发泄到晁错身上,晁错因此被杀。

不过,把侯封和晁错当作酷吏来论,是有争议的,也是不太公平的,在历史上得不到真正的承认,史学家班固就不认同这个观点。在他的史书上是没有提到侯封和晁错是酷吏的。

之所以把他们列出来,只是以此来对比下面的酷吏的“表现”。

在汉朝的酷吏中,以下几个是很出名的,所以要把他们单独拿出了评说,不然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郅都不能算是真正的酷史,他只不过是用严酷的刑罚惩治有罪的人,但也因为他用刑太残酷,所以才被归入“酷史”的行列。

郅都是在汉文帝时期做的郎官,而文帝和景帝是西汉“无为而治”的时期。景帝时代,郅都当上了中郎将,他非常敢于向朝廷直言进谏,在朝廷上当面使人折服。他曾经跟随天子到上林苑,皇上的姬妾贾姬到厕所去,野猪突然闯了进去。皇上用眼示意郅都,想让郅都去救贾姬,但是郅都不肯行动。这时候,皇上急了,想亲自拿着武器去救贾姬,郅都跪在皇上面前说:“失掉一个姬妾,还会有个姬妾进宫,天下难道会缺少贾姬这样的人吗?陛下纵然看轻自己,祖庙和太后怎么办呢?”听到这里,皇上听从了致都的话,回转身来,野猪也离开了。

这件事传到了宫里,太后听说了这件事,于是赏赐郅都黄金百斤,从此对郅都很是重视。

关于致都的酷吏史不多,他和其他的酷吏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他执行酷刑的出发点和别的酷史是不一样的。

济南姓氏的宗族共有三百多家,强横奸猾,济南太守不能制服他们,于是汉景帝就任命郅都当济南太守。郅都来到济南郡所,就把姓氏家族的首恶分子的全家都杀了,其余的人吓得大腿发抖,再也不敢行凶作恶了。过了一年多,济南郡路不拾遗。也因为郅都的酷刑,周围十多个郡的郡守都很畏惧郅都,深怕自己哪天犯了罪也会落得个很悲惨的下场。

郅都为人勇敢,有气力,公正廉洁,不翻开私人求情的信,也不接受别人的送礼,私人的请托他也不听。他常常对自己说:“已经背离父母而来当官,我就应当在官位上奉公尽职,保持节操而死,终究不能顾念妻子儿女。”

郅都调升中尉之官,当时的丞相是周亚夫,周亚夫官高权重,根本没有把致都放在眼里。而郅都见到他只是作揖,并不跪拜。当时的百姓都很质朴,因为怕犯罪,都守法自重,郅都却自首先施行严酷的刑法,以致执法不畏避权贵和皇亲,连列侯和皇族之人见到他,都要侧目而视,称呼他为“苍鹰”。

后来,汉景帝又任命郅都为雁门太守,并让他乘便取道上路,直接去雁门上任,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处理政事。匈奴人一向听说郅都很厉害,现在由他守卫边境,匈奴人感到害怕,于是便领兵离开汉朝边境,直到郅都死去时,一直没敢靠近雁门。匈奴甚至做了像郅都模样的木偶人,让骑兵们奔跑射击,没有人能射中,他们害怕郅都到了这样的程度,可见郅都在匈奴中的影响。

为了加强统治,汉朝在建国的时期,分封了很多王,这些王的势力都很大,很多朝中大臣对他们也很敬畏。但致都却一点也不畏惧这些权大的“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