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我们都爱发神经
3086200000005

第5章 "发神经"是一种魅力人格(4)

遭遇瞬间低能,倒是可以借用小孩子吵架的方法,你做的事,你心里最清楚,身正不怕影子斜,问心无愧,脸不红心不跳即可。一位年轻的女士跟我讲了她的经历:"我恨自己的瞬间低能。那次,我做了几天全职,累死累活一个小时五块钱,终于辞职。最后一天已经工作了三个小时,经理说这三个小时不给算钱。我问:凭什么啊?他随意敷衍。我只能接着问:凭什么啊?如同白痴一样重复,但是脑子里就是想不出对策,只剩坚决的态度。最后他还是给我算了钱了。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与男朋友吵架上面。我曾经趁我们吵架时偷偷用手机录下吵架内容,回家研究,发现自己好多漏洞,反问用得太多。其实每次说之前都在脑子里把反驳的话排列了一遍,结果吵架时一被打断就想不起来了,嘴上就结结巴巴,有时自己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好崩溃,每次和谁吵完架之后都想起无比丰富多彩的挖苦讥讽的反驳的话,后悔当时没用上。这是为什么啊!为什么一吵架就间歇性脑残啊!"吵架后,情感太激动,双方都幼稚得很,只能有一个建议:冷处理。一句话不说,狠狠走开。每个人身上都有"死穴",有的人受不了美食的诱惑,有的人受不了美女的诱惑。很多大叔一见到年轻"妹纸"就失态,恨不得自己变成二百五,这一类女人卖萌往往兼有理性技术崇拜,比如路盲,方向感差,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给她指引方向,任何一个男人都是她卖萌的对象。

就犯贱了,"妹纸"说啥是啥。总有几天自虐性格占了主导,你来骗我吧!那个瞬间,你就是低能。

对于女生来说,有时候,低能就是犯傻。偶尔犯傻让人觉得你没有心机,也并非都不好。但有一类低能装傻,就跟卖萌纠结在一起了。

这一类女人卖萌往往兼有理性、技术崇拜,比如路盲,方向感差,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给她指引方向,任何一个男人都是她卖萌的对象。那些电脑维修者总能获得这类女孩子的欢心,其实也没什么,技术就是高人一等。回到古时候,电脑维修的角色就被货郎替代了,因为货郎掌握着稀缺商品,也是魅力四射,当今的推销员就不行了。

女孩子说我低能,那潜台词就说娶我吧,让男人的满足感得到最大,最终成功嫁出去!

《诗经》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你看,女人不是看得很清楚吗?你不是来"贸丝"的,是来约会的。"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爱情中。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遇到哥,妹子的智商情愿为零。男人们则会斗志昂扬,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但是,相反的情况不会发生在男生身上。

六、间歇性话痨与间歇性不想说话

一个人好几天不说话,一开口,会发生什么?第一种情况:一开口就很冲!唠的都是硬邦邦的狠话。第二种情况:突然变得兴奋异常,简直成了话痨!说话真的很是一件麻烦的事。要察言观色,要配合着表情,有问必须要有答,果然很累。要选择词汇,要发音,索性还是逃避说话。语言总是词不达意,与那些活跃在各个领域的天才演说家相比,越发觉得自己白痴。当文字信息爆炸般涌入大脑,开口说话成了一件费劲的事。

于是,看透了语言的虚伪和自身的笨拙之后,果断和陌生人的世界切开联系。

我们不知从何时开始不愿意和陌生人说话,有礼貌地寒暄日益变得困难。甚至接电话都不知说什么好,估计对方的表情也是僵硬的吧?可,内心仍然是一个演说家。

我老公很喜欢聊天,不过不好的习惯就是,白天他不聊,专挑人家睡觉的时候聊,所以我讨厌他这样,影响人家休息,可是后来他知道我不陪他聊了,他就每天找他弟弟聊,有时一聊就到天亮,丢下我这个老婆不管,气死我了,我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呀?

一个男人在床上若只想聊天,就不是话痨那么简单的事了。间歇性话痨的确主要出在男人身上,他们的信息太丰富了,有时候会出于信息的自我抵御放弃表达。若他想表达,情绪永远高涨,永远能陪你说话。一位朋友发帖子说:和我一个办公室的同事,我是该喊她阿姨的,是个话痨。如果我说一个话题,我说一句她就能说十分钟,中间不停,明明很简单的问题,两句就能说明白,她能啰里啰唆说上一二十分钟,就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有时候我不想听,但是又不好打断,她又不会自觉停下来,她的话量是我的二十倍,我和她一个办公室,很郁闷,怎么办。有朋友说逃走,呵呵,比如说我上个厕所,回来后她还会接着说,或者我接个电话,接完后她还会接着说,有人到办公室,人家走了她仍然要接着说。晕……她一点都看不出来我不想听,还是我表情做的不到位?

女人的间歇性话痨一定是在减压,失恋后尤其如此,想对别人提起自己的失恋,但没有人耐心听你讲完自己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要说,没有人喜欢听你抱怨,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痛;世人多半寂寞,这世界愿意倾听、习惯沉默的人,难得有几个。那些挣扎在梦魇中的寂寞荒芜,还是交给时间吧。

同时,你也会发现,间歇性话痨时常会发生在每一个周末没人约会的女孩子身上,她往往都会喋喋不休说个不停,不是她过于兴奋,是她很久没遇到人了,所思所感,总是喷薄而出。插播一个真实笑话:一位朋友也是间歇性话痨,她说:"最近发现在我喋喋不休插不上嘴的时候,妈妈总是默默地拿出手机:滑动解锁-锁屏-滑动解锁-锁屏。原来她的屏保是我的大头照,那个滑动解锁条正好在我嘴巴位置!"某些人在电话里总有着无穷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管你是在吃饭、上网还是洗漱的时候,他说个不停,还不时地问问不打搅你吧?你不忙吧?每天一两个小时,持续了一周,突然就消失。然后在一年之后如法炮制。你在我的生活里若隐若现的到底是为了啥?

接着讲讲微博上的话痨,也就是间歇性刷屏。对于某些间歇性话痨的人而言,有些时候写一条较长的微博时真是字斟句酌,煞费苦心。微博功效有二:一是控制话痨,二是提高人的文字表达能力。精通微博后的我们即使不能成为汪国真,也会媲美赵丽华。如果微博穿越到唐朝,会否对字数作出更精准限制呢?微博让我们重拾简单文字之美。

话痨有点类似恶作剧心态,或童年时期心理欲望的爆发,凸显的是"我偏要"的心理和撒娇心态。

但微博上的话痨明显不同,有点类似恶作剧心态,或童年时期心理欲望的爆发,凸显的是"我偏要"的心理和撒娇心态。

男人的病在生活中,因为男人的脸皮厚,而女人的病在网上,因为是虚拟空间。

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住在隔壁的邻居有可能老死不相往来。找不到街坊邻居了,话痨总要和人交流吧?

所以,话痨开始"复活"了--找朋友或同事唠嗑。比如,给人张罗对象的热情变成了自我抒发的能量。语言是拙劣的东西,不说也罢。即使嘴巴长了蘑菇,又何妨?

七、间歇性理想主义

自己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世界实在太丑陋,间歇式的理想主义绝对是一方安慰剂。

间歇性好人,间歇性理想主义者,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人,要维护好彼此之间的友谊。

他为自己增加了一点魅力,使我们看到了遍布淤泥的世界还存在着生长出莲花的可能。身边的朋友若是如此,你要好好保护他,一半时间,间歇就是烈酒里加了冰,让火热的血脉不再贲张。甚至,当一个人的修养无法达到足够宽容时,那就来点虚无主义吧。

他能和你一样厮混,让你无比轻松;一半时间,他还会做点有情怀的事,让你也跟着"崇拜"一把,真是让人容易接近又不敬而远之。偶尔,你还可以戏谑几句。多爽的感觉啊!

一位朋友做慈善很痴迷,把自己身家全都搭了进去,我们理解,也曾支持过他,可实在觉得道德上自愧不如,他的眼睛发出来的光让我们感觉自己瞬间渺小且又卑微。但,间歇性理想主义就不一样了,虽不坚持,但也不放弃,让人时不时感到温暖,也能参与一下下。

间歇性虚无主义是理想主义的反面。比起间歇性失落来,这是最彻底的悲观主义。悲观在于对某件事情的判断,对自己由失望而失落。虚无主义则是"毁三观"的问题。

伟大的哲学家有不少是虚无主义者,比如尼采,叔本华。虚无主义给人勇气,也给人宽容。间歇就是烈酒加了冰,让火热的血脉不再喷张。甚至,当一个人的修养无法达到足够宽容时,那就来点虚无主义吧。

间歇是对世界的调和,也是对其他严重问题的调和。

年轻朋友们的及时行乐,就是虚无主义。人为什么会悲观地看问题?是源于内心的不自信还是潜意识里在逃避责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一位老师曾讲过这样一席话:一双相差无几的运动鞋,耐克卖600多,李宁卖400多,特步卖300多,361卖200多,所以,你毕业于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很重要。一双鞋,在地摊不过几十元,到了商场、专卖店会涨到一百甚至几百元,所以,你处在什么位置很重要。一双鞋,只有合脚并且合顾客心意了才能卖出去,所以,沟通很重要。一双鞋,少了一只,是不值钱的,所以,另一半很重要。一双鞋,样式老的大多很便宜,所以更新自己的知识很重要。一双鞋,积压多年,只能打折处理,所以,碰到合适的人就结婚吧。一双鞋,有人三五年如新,有人不到一年穿烂,所以,珍惜很重要……好了,打住!这是理想吗?这是个现实的社会,只有心怀理想且脚踏现实的人才可以生存,也许你出身不如别人好,通过努力,往往可以改变70%的命运,破罐子破摔只能和懦弱做朋友。

面对如此"训导",你还有理想主义吗?理想与现实可真是最美丽奇妙的花朵。

有理想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已经被理想控制了,就糟了。理想是我们自己制定的,我们要控制理想,驾驭理想,不能让理想驾驭自己,弄得自己负担很沉重,每天背负很大的压力,这样不但害了自己,也无法顺利地实现理想。凡事过犹不及,做到恰如其分就是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