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我们都爱发神经
3086200000003

第3章 "发神经"是一种魅力人格(2)

为什么要与世界交流呢?谁能真正理解我?大英雄注定是孤独的,天才也是孤独的。虽然我不一定是英雄与天才,但至少与天才与英雄达到了同一个"孤独"境界,就像误闯入了英雄的房间一样,感受一下还是很爽的。失踪期间,他们非常不喜欢被别人打扰,但老实说,偶尔打扰还是必要的,否则怎能显示出他们在闭关呢?让某些找他的人着急,因为他正在思考,好的,把手机关掉,躲躲清净。他愿意成为别人讨论的风景--我在失踪,闲人勿扰。

他怕极了孤单,公交车上,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都会萌生失踪的念头。

公交车上的一次间歇性失踪想写点什么可是脑袋里一片空白只是开始觉得很难受开始觉得自己活着真的很难受我很容易坚持也很容易放弃没什么喜好没什么特长没什么资本在公车上突然觉得很悲哀一直都是在为父母活的我啊从来都很悲哀看着来往的车辆好吵闭上眼开始觉得厌烦这个喧杂的世界喉咙梗塞的难受不是个励志在社会上奔波的人这个世界太污浊人人都戴着面具伪活你争我夺勾心斗角却不知机关算尽结果算到的还是自己人的可悲就在此吧放弃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只是为了让父母觉得脸上有点光从来没有让父母骄傲过所以才想好好的努力可是突然间我想要离开了走的远远的任何人都找不到我就这样离开刹那间的永恒著名博主"阳光不锈"曾总结过三则"失踪新闻":某市局长,身居要职。一天到晚,向他要钱索物的人举不胜数,使他成天身陷如此公务"不能自拔"。每逢周日,他便关了手机,失了行踪。陪老婆逛街也好,拉阿黄(爱犬的昵称)遛跶也罢,反正是做些自己想做要做的事。他玩失踪,是留给自己足够的自由度。

某女初嫁,与夫有隙。一日小两口又生口角,她便扔下幼子和丈夫,没留下只字片语,只身去了南方,数天不见踪影。夫四处打探,惊动了双方父母,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左邻右舍。当众人惶惶不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时候,却发现她"就在灯火阑珊处"。于是众人笑吟吟地迎着她回到家里,皆大欢喜,谁还记得她玩失踪给大家带来的烦恼和不安呢?她玩失踪,是检测家人对她的牵挂程度。

美国某著名高校校长,也玩起了失踪。突然有一天,他撂下学生,扔下公务,放下课题,就不见了踪影。或是做了一名农夫,或是当了一个街道清洁工……笔者记不得了,反正是做了回处在社会低层的普通人。用他的话说,就是用一年的时间,隐姓埋名,置换身份,另眼看世界,从另外一个角度感知世界。他玩失踪,是提升对事物的认知度。

失踪,有时候暗示着一种陨落的美。我对自己早已绝望,那就索性绝望地更彻底吧!反正也是孤独的一个人,少数联系、交流的孤独,还不如不联系、不交流。我就那么没人理吗?这样的人心里是个小孩。爱手机自拍的人,希望世界都会关注他。广岛之恋也好,川端康成所描绘的雪城之美也好,睡美人也好,我要进入完全审美的独立王国里。

失踪是一种凄美,这是间歇性的孔雀开屏。名人失踪有时是做秀。突然不发微博了,让粉丝们猜去吧。功成名就的人总爱玩失踪。这些人勤奋之际,也有着敏锐万分的眼睛。当财富与成功到手之后,身边一定聚集了更多的人,有些人是他躲避的。时不时,他会精心做自己的事,而这个时候,他就会关掉一切。找不到他的人,就认为是失踪。传奇色彩,有时是营造出来的,有时未必。

小说里,大凡武功高强的人,都是通过玩失踪闭关修炼而成就其莫测武功的,对这一点,金庸的小说里有众多注解,只是现在玩失踪要演绎得更为精熟,才凸显出"现代"。大凡玩失踪者,都是在某一方面有些"资本"的,要么是公众注目他,要么是大家需要他,要么是有人在意他。普通人是玩不起失踪的。如果你在单位那里失踪十五天,就会被开除工作籍。单位不是有规定么:无故旷工十五天者,作为自动除名处理。如今找份工作可不容易,玩一把失踪,损失可大了!

失踪的魅力在于能时不时地获得一种仪式感。注销,拉黑,失踪前的告别宣言,失踪一段时间后的现身。这一套程序仿佛有魔力,让你无时无刻的拥有了清理自身的机会。不断总结,不断开始,这是更新自我的状态。失踪的仪式感增加了传奇性,为乏味的生活增加了佐料。宽度之余,获得深度。

还有三种"失踪"的特殊情况:

失踪的仪式感增加了传奇性,为乏味的生活增加了料。宽度之余,获得深度。

1.离职前的失踪

离职前的失踪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尽可能地让周围人知道他的动向以及他的不满,表现得暴躁狂放和肆无忌惮;另一种则是不希望过多人关注,甚至想隐藏自己离开的真实原因以及发展方向,于是出现了默默隐藏和间歇性失踪。

同事之间有谁突然出现低调的迹象,哦,很可能人家要远走高飞了!

2.传统失踪是为了减压失踪的最经典桥段是婚礼上的新娘或新郎逃婚。别人安排好的不要,面对最后一次选择又不敢放弃,失踪是常有的事,而对于新娘来说,她们的恐惧更多来源于对婚姻稳定没有信心,担心婚姻会产生变数,爱情不会长久,譬如考试前的焦虑症等也都属于这种情况。

3.毕业后,我为啥选择失踪?很多同学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造成很多人被"失踪"。除了人情冷漠的原因之外,还有更深层的心理原因。一位年轻朋友在微博上这样解释:老同学,我不想和你联系,并不是我忘记了你,而是我不知如何开口。我担心,一开口就成了客套话。所以,请原谅我。

沟通是需要技巧的,即使有着最真挚的感情,也很容易造成误会、现在看起来,成年闰土看见鲁迅后,并不真的一定是由于等级观念的戕害而叫了"老爷",也许他是真不知道如何表达。

若不开口,隔膜始终也是有的,但心里的距离还是最近。若一开口,心里的隔膜就成了一堵墙。之后,得需要多少千言万语,才能化解?

总之,失踪是一种极致的生活方式。正如闭关一样。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积极入世,侃侃而谈。总有一些高人很久不出现,一旦现身,总会有新的气象,新的思想。

当代的微博社交驱逐了孤独,流动性太大使距离具有了弹性。于是微博上的失踪也成为了可能。失踪是为了积蓄力量,向世界宣告:我就是个爱出格、敢想敢做的人。玩失踪,特别像玩蹦极,一个人看似突然直线跌下去,在众人的惊呼中,最终又一次安然无恙。

三、我突然心情很失落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突然间情绪低落,什么事也不想做,一时间整个世界被失落笼罩。前一秒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在没有受到任何刺激的情况下,下一秒就变成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情绪如此剧烈的转变,让自己在倍受失落困扰的同时异常困惑与不解。

这种情形,称作间歇性失落症。

有时候,莫名的心情不好,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发呆。有时候,夜深人静,突然觉得不是睡不着,而是固执地不想睡。有时候,听到一首歌,就会突然想起一个人。有时候,别人突然对你说,我觉得你变了,然后自己开始百感交集。

失落的自己,如何能慢慢捡回来呢?间歇性失落症的孩子们,发病后的行为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明明一大堆事摆在那里,却呆坐着干着急,不采取行动,没有心思做任何事,在时间的流逝中,心情越发焦虑,情绪在糟糕中强化。知道自己必须马上行动,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但病症中的思维却控制不了行动,头脑虽很清醒却无济于事。等到缓过来,人从失落中脱离,便对自己十分生气和懊悔,悔自己的无作为,恨自己任时间浪费。

处在失落阶段,我们也会对自己正表现出的愚蠢浪费行为深感气愤,但病症过于强大,精神无法战胜,只能在挣扎中等待自己摆脱失落魔咒。

其实,人生就是持续失落的过程,不如意事常八九。偶尔的好事发生,才能暂时麻痹。

但,有果必有因。间歇性失落症的原因是什么?很多朋友可能责怪自己懒惰,生活不积极,鄙视自己慵懒成性。事实上,间歇性失落症给人的感觉的确跟懒惰的表现极其相似--

我心情不好,我不想做任何事情。但是,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懒惰在这种情况下是享受的心态,而间歇性失落者则是焦虑、无奈、愤怒,是更甚于肉体的煎熬。因此,这绝不是刻意的逃避。

失落的原因若很明显,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一次失意,一次自我反省就OK了。

毫无缘由的失落最具有杀伤力。

我想,可以有这样一种解释:失落源自真实内心的思考,有时候,你自己都不甚了解,在你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内心的不满意,或担忧,或害怕的事,不经意间想起,都会触动你的神经,在你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造成不小的打击。有时会迁怒于人,有时会瞬间落入失落的梦魇,而自己全然没有察觉到是如何造成的。

隐藏在内心的这些事,时常被想起,你也就患上了间歇性失落症。譬如,看到哪一个词,你会突然不高兴?搞一个测试,哪一句话让你瞬间不高兴?注意,是直接击中你的潜意识的词,而不仅仅是目前的缺点,要知道,人们往往习惯于把不那么严重的甚至有点小魅力的缺点放在口头上,譬如,"好烦啊,我是个没主见的人"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你看,我是多么随和的一个人!看到经过伪装后的"忧伤",你千万不要当真,很多人嘴上说说与心里被击中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惹你伤心的一句话,通常比较伤自尊。豆瓣上有人做过这项调查,排名前三让人瞬间"失落"的话的是:第一句:"你胖了"--看过照片后,"外貌协会"直接重磅打击,美好想象顷刻丧失。

第二句:"呵呵"--人家不想说了,不过,还算捧场,接下来,更让人尴尬。

第三句":哦"--彻底没话说了,表明人家还在正常呼吸,你咋收场?失落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接下来的分析比较残酷,要有勇气直面自己。

1.感觉自己没那么重要,真是让人沮丧,但无法说出口。

2.发现以前追求的东西没那么重要,白费劲了,但无法说出口。

3.看透了身边的人,有些失望,也无可奈何,但无法说出口。

4.失落就是寂寞,别人左拥右抱、卿卿我我,我为何独自凄惨?但无法说出口。

失落是因为世界观出现了短暂偏差,无法说出口,是因为人的本能保护。

但是,有些失落难以说出口,是因为不当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一个主任,被剥夺了对下级肆无忌惮批评的权力,这种失落杀伤力巨大,甚至有可能胜于总统退休之后的失落感。小权力使得顺手比大权在握但处处掣肘要幸福得多!对于某些人来说,拿走他的一卷新卫生纸,比高价骗他买一件东西要恼怒更多。

休假一段时间来上班,没有人问候一句,瞬间感觉自己并没有那么重要。在别人眼里,我们的确可有可无,也让人失落。再譬如说,很多人会因迟到、发两句牢骚被领导无意听见了而久久不能释怀,觉得给领导留下了极坏的印象,颇像是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但是,工作不够积极,能力不够突出,一直恐慌自己出错,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没有"功"的人,才会一心求无"过"。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根本就没那么重要,不失落才怪。

失落,仿佛是得不到什么,但得到后又有什么呢?美好的热气球被戳破了,一点点干瘪下去,这就是失落的心情。

一位间歇性失落症的自白

最近发现一种病,也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只是最近发现它越来越规律化--间歇性失落症。

要追根溯源恐怕要追溯到高中时期,在繁忙压抑的三年中,并且在垂死挣扎的高三最后阶段,这种病时有发生,诱因不明,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件事,更多的是脑间闪过的一丝念头。症状:厌世,厌食,百无聊赖,提不起精神,时不时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重症者歇斯底里,咆哮哭泣,妄自菲薄,更重者有抑郁的倾向。病因很复杂:或许是对前途渺茫的担忧,或许是对自己能力价值的极度不认同,高尚一些的是因为厌恶这个丑恶的社会,美好的梦想无法实现,低劣的环境无法改变。不管是别人施加的压力还是内心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最终都是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自己的能力又无法填补这种差距,要么妥协,要么抑郁,在两者之间就会出现间歇性失落症。

我的事业在哪里?年轻人漂泊不定,前途未卜,看到那些关系户、富家子弟甚至是中彩票的都心理极度不平衡。为什么交好运的不是你?为什么总是处处碰壁?还有那遥不可及的房子车子,那该死的面子,无一例外的在夜深人静时撕咬着憧憬未来却看不到希望的人们。我们只好自嘲: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却找不到出路。都说耐心点儿,慢慢干,总会有起色的,可时间不等我们,社会不等我们,甚至异性都不等啦!潜力股?谁知道会不会砸手里。要么小富即安地平淡下去,还能落得心安,可有些人偏要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老婆孩子怎么办?人到中年还能不能担得起倾家荡产的风险?看着老朋友们一个个光鲜亮丽,心绪难平啊。瞅瞅自己那几把刷子,摇摇头,洗洗睡吧,顺便和自己说有十几亿人都是这么过的。可躺下总睡不着。

婚姻是一座围城,有些人有时会想出"城"踏青。爱情里,家庭里,总是少不了陪在你身边的那个人或者那几个人。不管之前有过多么刻骨铭心的恋情,陪你过大半辈子的总还是眼前转的这位。年轻的时候,爱就爱吧,人不轻狂枉少年。想就去做吧,别给自己留遗憾。"青春少年样样红,你是主人翁",仗着还没褶皱的未来时光,我们丢掉了多少可以珍惜的,想来晚矣!"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啊!美好的人和美好的过往只不过是我们记住的美好,那些在一起的不美好呢?记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