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4
2994800000037

第37章 千古皇陵之迷(6)

依照名称,一个折尺形的铁条很快被试制出来,将它伸入门缝,顶在石条上,使劲一推,石条果然被推开了,再推大门,巨大的石门轻巧地应声而开。果然是一把好“钥匙”,此后地宫中每个墓室的大门也都是用这把“钥匙”打开的,考古队员们终于可以走进地宫中一睹真容了!这时,神秘的自来石也露出了真面貌,原来这是一块立在地面的石板,关门时将它靠在门扇上,随着门扇闭合,它也逐渐滑落,直至将门定死,设计之巧妙令人叹服。开启棺椁取珍宝

地宫由甬道、前殿、中殿、左右两配殿以及后殿构成。前殿地面铺着厚厚的松木板,但不见其他遗物。中殿地面也铺松水板,除了有万历皇帝与两位皇后的石刻神位外,也不见其他遗物。左右两配殿中垒砌着棺床,但是棺床上却空荡荡,并不见曾经摆放棺椁的痕迹。灵柩到哪里去了?

直到打开后殿的大门,一切才豁然开朗,原来两位皇后并没有葬于配殿,而是与万历一起葬在了后殿中宽阔的棺床之上,3具巨大的朱漆棺椁静静地摆放在那里。除此以外。后殿中还摆放着26箱各式随葬品。

最先开启的是两位皇后的棺椁,它们不像成殓死人的棺木,倒像是两座珍宝库。棺椁中塞满了各色珠宝、金银、玉器,还陪葬着大量的织锦与服装。这些纺织品不仅织工精美,且图案丰富多彩,特别是孝靖皇后棺内的许多以孩童为主题的锦绣图案,充满了生活气息与天真的童趣。发掘之前曾有人猜测,也许定陵有防腐措施能够保存下完好的尸体,但是两位皇后都只剩下了骸骨,不复当年的容颜了。不过,她们头上的青丝却都完好保存了下来,留给人们一丝遐想的空间。

万历的棺椁宽、高都为18米,长39米,金丝楠木制成,上面遍施朱漆。打开椁板,棺木上铺着一面黄旗,上绣“大行皇帝梓宫”字样。皇帝棺中同样塞满了各色金玉珠宝以及大量珍贵的绣品、服装。特别是成匹出现的大量明代织锦,为研究古代纺织技艺提供了无价的珍贵材料。而在一只小圆盒子中,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一顶华美精致的金丝翼善冠,由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重量逾800克,半圆形的帽山之上挺立着两片金丝帽翅,后山嵌二龙戏珠图案,浮雕而成的两条金色行龙足登帽山,昂首眺望金色火龙珠,大有腾云迫日之势。棺中万历皇帝的尸身也已经腐朽不存,仅留存下骸骨。动荡岁月留下遗憾

至此,定陵的发掘工作基本完成,前后共历时2年多,但它的悲惨遭遇却刚刚开始。首先是参加发掘的考古队员们被陆续下放,发掘所得的材料和文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不仅迟迟无法出版定陵的发掘报告,无比宝贵的丝织品也开始腐朽、变黑、变脆,其中许多珍宝就这样带着它们身上无尽的谜团彻底消失了。而后定陵博物馆被接管,不懂文物工作的新领导认为定陵中出土的棺木已经没有用处,就一意孤行地将这3具珍贵的文物当怍垃圾扔出了院墙,之后便再也无处可寻。更令人叹息的是,“文革”期间,造反派来到定陵博物馆,以批斗地主头子的名义,将万历皇帝与皇后的3具骨骸全部付之一炬!王者归来却遭此厄运。

随着政治风暴的平息,定陵也终于摆脱了无尽的痛苦,渐渐恢复了平静。今天,定陵博物馆已经整修一新,对全世界的游客开放。历经沧桑的皇陵不仅向世人展现着明朝曾有的辉煌,也讲述着它的坎坷经历。

解读康熙陵寝

清帝王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无疑当属满清人入关后的第二帝。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帝。康熙时的清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辽阔、人口最众多、经济最富庶、文化最繁荣、国力最强盛的大国。康熙在位61年,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去世,入葬清东陵中的景陵。

开创规制的清景陵

康熙是清王朝的一位杰出帝王,8岁即位,在祖母孝庄文皇后的教育帮扶下成长起来,撤“三藩”,收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促进民族融和……为清王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康熙不但在位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就连为自己所建的景陵陵寝,也开创了清代帝陵的规制。

景陵位于清东陵陵区内,陵园总面积达174057平方米,由神道、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牌门楼、隆恩门、隆恩殿、陵寝门、石供桌、方城明楼、宝顶、地宫等部分依次构成。此外还有大量配套的附属建筑。

景陵之中有许多开创之举,背后也隐藏着康熙皂帝与清朝的许多秘密。

首先,康熙皇帝一改之前诸位清帝火化后入葬的习俗,死后直接葬入景陵,即采用土葬。为什么会有如此重大的改变呢?史书记载,这是由于满清初期戎马征战,先帝死后进行火化,便于后人携带纪念。而夺得天下之后自然不再颠沛流离,于是开始土葬。其实这并非全部原因,因为从努尔哈赤至皇太极虽然都采用了火葬,但仍修陵葬于沈阳,并未被携带到北京。所以,改火葬为土葬背后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在农耕传统悠久的中国大部分地区,土葬被视为是最尊敬、最正统的方式,满清入关后虽然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但文化上却实实在在地被中原文明逐步“打败”了,葬制改革正是文化交锋与融合的真实见证。

第二,景陵的神道是从顺冶皇帝孝陵神道中引出的分支,而陵前的石像生仅有5对,远少于孝陵的18对。景陵中的这两处建制,反映出康熙皇帝对其父顺治皇帝的一片孝心,以分支为神道表示从属,减少石像生则寓示谦恭。此后的清代诸帝陵也都效仿了这些做法,忠孝仁义的儒家思想在清代继续得到发扬。

第三,历朝历代陵寝中的记功碑都只有一尊,从景陵开始却同时竖立起两尊。其实,景陵也本只有一尊记功碑,但当康熙去世后,继位的雍正皇帝提出,先皇在位年久且功盖寰宇,一尊石碑不足以刻写他的功绩,加之清代碑刻使用满汉两种文字,所以最后决定用满汉文字各刻一尊,其中汉碑上的铭文长达5000多字。此举本来是对康熙皇帝的特别“优待”,不过后来它变成了此后诸清陵的定制,无论在位长短,功劳大小,一概都使用两尊石碑了。

陪葬妃嫔知多少

位于景陵以东的皇贵妃园寝与妃嫔园寝也是景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康熙是在位最久的皇帝,他所宠幸过的女人也因此达到了非常惊人的数目,史籍记载仅获得册封、有案可查的就多达55人。她们中除了3位皇后与1位皇贵妃被准许同康熙皇帝同葬景陵外,余下的只能期望可以跻身陵边的陪葬墓园中“遥望”皇帝。

在众多嫔妃中,有2位皇贵妃的地位特别尊贵,在妃嫔园寝之外,单独建园安葬。这样,景陵就有了2座妃嫔墓园,而其他清陵都仅有1座。

为什么她们能得到特殊对待呢?长久以来,民间有多种传说。有人说她们是一对同胞美女,深得康熙喜爱,更有人说这两人本是康熙的亲姐姐,被康熙强娶为妃,死后也就受到了特殊对待。其实,这不过都是市井猜测。据清宫档案记载,贵妃墓园中埋葬的是瓜儿佳氏和佟佳氏,她们原本只是普通的妃子,贵妃陵园也并非康熙下令修建。而是因为二人曾经照料过幼年时的乾隆皇帝,所以乾隆皇帝为了报答她们才特意追封二人为太皇贵妃,并修建景陵皇贵妃园寝加以安葬。

建立了盖世伟业的康熙皇帝死后却没能够挡住盗墓贼的骚扰,清末民国时期,景陵惨遭盗掘,地宫被开启,此后就一直敞开,景陵中的随葬品以及帝后陵柩都已经荡然无存。今天,我们只能徜徉在曾经金碧辉煌的景陵中,想象繁华背后的那些动人心魄的故事。

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清代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居皇位60年,实际掌权63年,甚至超过了他的祖父康熙皇帝,死后葬入清东陵中的裕陵。他是被民间赋予各种传说的逸闻最多的皇帝,死后所葬的裕陵也同样布满疑云,令人惊叹。创清帝陵之先例

清裕陵于乾隆八年(1743)开始修建,乾隆十七年(1752)完工。为了与皇帝的功绩相称,这座帝陵不但修建得金碧辉煌,而且在许多方面突破了清代帝陵的传统规制。它所花费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各项建筑费用总计约179万两白银。

裕陵选址曾几经周折,乾隆最初希望能够陪伴在父亲身边,即选择葬于河北保定的清西陵。但后来,乾隆考虑到如果以后历任帝王都照此办理,那么埋葬着清朝入关后前两位皇帝的清东陵,可能就会逐渐受到冷落。于是他最终选定东陵园中孝陵以西的胜水裕作为寿宫的“吉壤”。他还留下诏令,令后代君主要遵从“昭穆相问的兆葬之制”,即“父东子西,父西子东”,如果父亲葬在东陵,则儿皇帝就要葬于西陵,父亲葬于西陵,则儿皇帝葬东陵,如此使两处陵园都能永享祭祀,免遭冷落。正是乾隆开刨的这一制度,形成了今天清东陵、清西陵的格局。

裕陵在建造时有许多独创之处,比如神道旁边的石像生就很有特点。顺治的孝陵神道上建筑有18对石像生,到康熙建造景陵时,为了体现对先帝的敬仰,只保留了其中的5对。但是裕陵建造时却又增加了麒麟、骆驼、狻猊3对石像生,总数达到了8对,此后的帝陵却没有仿照这种变化,仍使用5对石像生。为何裕陵要增加石像生的数量?增加的3对石像生是否蕴藏着特殊含义?这些都还是未解的秘密。布满地宫的精美石雕

裕陵中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宝顶下的地宫。地宫总长54米,面积达370多平方米,内部遍布各式精美石刻,堪称一座地下石刻艺术宝库。匠人仅完成这些雕刻就用了3年多时间,耗尽无数匠人心血,共花费白银约124万两。

乾隆皇帝一生对佛教极为推崇,所以石刻中同样以佛教题材为主。遵从清代制度,地宫共分为九券四门,四道宫门都是用整块石料雕成的仿木构门楼结构,上有脊吻、走兽。瓦脊上还雕刻着佛像、执壶、孔雀钢、海螺、法杵等佛教吉祥物。两旁的门垛上刻有梵文咒语,门垛下部雕饰成须弥座样式。四道门的八个门扇上分别雕刻一尊菩萨立像,合称八大菩萨。每尊菩萨像高约15米,都作少女模样,赤足亭立于莲花台上,体态婀娜,神情柔和安详,尽显佛家的静谧与平和。

前室的券顶上刻着持国、增长、广目、多润四大天王像的坐像。明堂内的四壁之下有放置帝后册宝箱用的四个须弥座形的方形小石墩,名为“册宝座”。墙壁上还刻有大幅的藏文佛经。东西两壁的月光石上雕刻八宝图案,券顶刻五方佛。在穿堂券的墙壁上雕刻着明镜、琵琶、堡香、水果、天衣五种佛前的供养品,分别代表色、声、嗅、味、触“五境”。金券券顶上刻着三朵气势恢弘的二十四瓣大佛花。在东西两壁的月光石上各雕刻了一尊佛像和一组八宝。其他部位则满刻藏文佛经和梵文咒语。地宫偏移之谜

裕陵地宫共有九券,前八券连成一条直线,与陵园的中轴线也称“风水线”严格吻合,但唯独最后一座券也是最重要的金券产生了偏离,与风水线出现了一个大约15度夹角。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布局呢?长久以来存在不同的解释,有人说前八券是按照风水线排列,而第九券的方向应该与子午线吻合。所谓风水线,就是地面建筑的中轴线,而子午线则指的是正南正北方向。但是经过精确测量,金券的朝向与子午线的方向并不相同。

还有人认为这只是工程偏差所致。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清帝陵都为平地起建,定准方向并无困难,而且明清时期的建筑技术已经达到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峰,建造规模宏大的陵园、宫殿尚可保证严格的对称结构,又怎么会忽略一个肉眼都可以明确发现的误差呢?所以,金券方向的改变一定是有意为之,但其中蕴藏着乾隆的何种深意,还需要后人继续想象了。玄秘金券

金券是地宫中的主墓室,乾隆皇帝与2位皇后、3位皇贵妃的棺椁就放置在金券内的棺床上。文献记载,他们的棺椁中塞满了无数金玉珠宝,尸体也穿着镶嵌珠玉的锦衣绣袍。

金券中最令人不解的是,当盗墓贼进入这里时,乾隆的棺椁并不在棺床上,而是位于金券中第四道石门之后。这显然是有什么力量移动了帝王的棺椁。清陵中帝王与后妃的棺椁放在棺床之上后,都会以巨大的龙山石固定,这龙山石也称卡棺石,方形,石上刻有云龙纹,一组4块,各卡住棺木的一角。龙山石与石棺床之间以铆榫方式相连,牢固异常。同时,棺椁内还装有大量陪葬的奇珍异宝,沉重异常。要想移动这样的棺椁,谈何容易。

由于当时地宫中已经出现积水,于是有人猜测,是水的浮力使乾隆棺椁挪动了位置。然而金券中的6具帝、后、妃棺椁中,以乾隆的棺椁体积最大,重量最沉。为何其他几具棺椁没有异样,反而是最大、最沉的一具棺椁浮了起来?而且地宫中的水是渗入的,然后形成死水,不可能流动。乾隆的棺椁又是如何漂离了棺床,移动到石门之后的呢?

裕陵在建成的当年,地宫中就已经出现了渗水。乾隆命有关大臣赶紧维修,很快就维修完毕,排除了渗水。这次的修理补救是行之有效的,因为此后一直到嘉庆四年乾隆入葬,在长达47年的时间里,地宫中再也未出现渗水现象。可是过了129年,即1928年时,当孙殿英一伙盗墓贼进入地宫中时,这里已经有了2米深的积水。且自1978年裕陵地宫对游客开放以来,每到雨季时,地宫中都会积水。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进行抽水,否则一天之内这积水就会有十几厘米深,几天之后水深就能没人了。同一座地宫,为何在乾隆十七年到嘉庆四年的47年中不再出现渗水,以后又大量渗水呢?乾隆十七年维修地宫时,究竟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人们在史册中没有找到任何答案。女尸不腐之谜

裕陵地宫中共葬6人。1928年地宫被盗掘,当满清遗老们前来重新殓葬时,记录了当时曾发现一具没有腐朽仍“面目如生”的女尸。该具女尸皮肤多皱褶,仍有弹性,面目容貌都十分清晰,宛如刚刚入睡,只是头发差不多半数都已脱落。经过遗老们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皇后的遗体。孝仪皇后死于乾隆四十年(1775),直到乾隆帝死后才将地宫封掩,当时距她被葬入裕陵已经过去了153年。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墓中所葬6人,有比孝仪皇后先入葬的,也有在她之后入葬的,他们共处同室,且5位后、妃棺椁相同,然而包括乾隆在内的其他5人都已腐朽得只剩下一堆白骨,为何仅孝仪皇后的尸体能够保存完好呢?

遗憾的是,也许是因为地宫开启,惊动了地气,重新装殓后的女尸不久也腐烂不存,只剩下了骸骨。今天我们已经无缘见到孝仪皇后的真容,她的不朽之谜也就成了一段永远无法解开的秘密。皇后不入地宫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