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2
2994600000027

第27章 地理之谜(3)

20世纪90年代,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轰动了海内外: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所描绘的香格里拉原型就在中国云南迪庆。这里处于终年积雪的雪山、江水奔腾的峡谷和大片的原始森林之中,天空碧蓝、泉水清澈。梅里雪山有葱郁茂密的森林,落差达4800米,森林海拔4300米。森林蕴藏的物种繁多。森林之上是高山草甸和冰清石滩,再往上是冰川。站在梅里雪山的明永冰山上,四周景物一览无遗。冬季冰川白茫茫一片,冰舌下延到森林中,最终端海拔2600米。白色的冰舌在碧绿的林海中徜徉,宛如龙腾大海,而雪崩惊天动地的怒吼,更增添了冰川矫若游龙的气势。山脚下终日奔腾不息的江水呼啸奔涌,惊涛拍岸。每年到梅里雪山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他们大多来自青藏高原的昌都、玉树及康巴地区。此处特殊的景观和气势是吸引崇拜自然力的藏民朝圣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吸引藏民远来朝拜的神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永沅不可动摇的。自然洞之谜

群山峻壑是大自然的杰作。也许是信手拈来,也许是有意为之,大自然偏爱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谜团,或是难以名状的可怖外貌,或是神秘幽深的洞穴奇窟……

在中国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发现了3个自然洞,它们都位于霍林郭勒市东北部骆驼脖子山上,其中有一个直径15米、深不见底的无底洞。另外还有一个约40米深的竖洞和一个约10米深的斜洞,而往山巅处的另一处洞里扔下一块3千克重的石块,石块碰撞洞壁的声音由大到小,可持续20秒,此洞的深度至今仍无人可知。当地牧民说,这个洞口春夏秋冬都长有绿苔,当冬天到来时,洞里经常往上冒白气。无底洞四周奇峰嵯峨,怪石嶙峋,植被丰富,山杏树随处可见,并常有沙鸡、野鸡、狍子、黄羊、野鹿、野猪和狼等禽兽出没。有关人士认为,奇形怪状的石崖和四季常青的无底洞将是探险家和游客的好去处。张壁古堡何人建造

山西省的介休市,在地图上是个极不起眼的城市,从介休市南行十多公里,有一个三面临沟、一面靠山的村庄叫张壁村。就是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村庄,隐藏着无数让人惊叹的历史宝藏。神奇的古堡

从1994年开始,张壁村村民平静的躬耕生活被打破了。在这个小小山村中发现了一处集文化、宗教、军事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同时还发现了一个结构精巧、令现代军事专家都惊叹不已的古地道。这些建筑和地道,留给了文物学家一个又一个悬而难解的千古之谜。

在历朝历代的《介休县志》中,除张壁堡外,其他9寨40堡都可以在史书县志中找到。后人不得不思考,张壁堡的隐而未现到底是编者的失误还是人们有意地避而不谈?如果是前者,以常规来推断似乎不太可能;倘若是后者,那么其中的缘由似乎就有待探究了。

城堡的设计者可以称得上是举世无双的建筑奇才。城堡周长1300米,从南至北长300米,从东至西长400米。弹丸之地里竟有9座庙宇,9口深水井,集军营、校场、仓储、民居、地道于一村,整齐的建筑格局,有序的民居,恰如其分的庙宇直到现在依然保存完好,让人感到非常惊奇。

那么,这个神秘的古堡是出自何人之手呢?历史渊源

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617年,隋朝将领刘武周率部杀死太守,又派人暗中与突厥联系,组成起义军反隋。由于攻无不克,战功显赫,因此被突厥立为“定杨可汗”,于是他就自己当了皇帝。灭隋之后,刘武周又率众准备反唐,并将妹夫宋金刚立为宋王。宋金刚率兵南下,公元619年,介休被攻克,宋金刚的偏将尉迟恭驻守介休。第二年,李世民攻克介休。宋金刚带领随众败逃突厥。

尉迟恭驻守介休将近一年,可以说有时间也有必要建一个“易守难攻、退避有路”的城堡,但尉迟恭后来被说降,地道也就废弃了。古堡在尉迟恭离开后就变成了单纯的居民村落。

但是,在史书和县志上找不到曾经修筑张壁堡的只言片语,而且远古遗留下的碑碣上也无从考究,这样的事确实让人心生疑惑。所以,认为建堡者是尉迟恭也只是后人的一种猜测。

张壁古堡的地道至少有3500米长,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距地面仅数米,下层距地面也只有十多米。每层每条都有通道沟通,有贯眼可通话、观望。而每层地道隔一段距离就有大小不等的拓宽区、旁洞,小则2~3米的空间,大则可放两个班的兵力。下层地道有储存粮草的仓库,有马厩可以用来喂马。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地道与地面间最薄的地方位于堡门洞下和交通枢纽所在地,地上面的人做的大部分事情在地下都能被听到。

张壁古地道最早建在什么时候?至今人们也是众说纷纭。在没有大炮枪弹的古代,要攻破这样坚实复杂的地下工事,其可能性几乎为零,它绝对是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创举。

古堡南门外关帝庙的东侧有三孔砖砌的窑洞,中间一孔里有一个两边都紧挨着墙,上面几乎到屋顶的木雕神龛,龛前还设有供桌供椅。“文革”时人们决定把“千手观音殿”当成仓库,但当神龛被搬掉后人们发现墙的后面似乎有些不对劲。于是继续往下拆,结果发现里面有一个供奉着塑像的呈墙柜式的神龛,龛里供奉着一尊塑像,塑像神态像道人,但又身着官服,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塑像到底是什么身份。

过了10年,有一天一位来此观瞻的人看到塑像外表的泥剥落,当他用手触摸时,才发现内部是一尊实心的铁铸像。

20年纪90年代初,考古学界知名的几位专家和教授也研究并分析了这一塑像。他们认为,在古代,铸像是分解铸成然后焊接到一起的,所以塑像应该是中空的,像这样整体实心的铁像以前闻所未闻。

那么,人们不禁会问,这尊铁像到底是谁?是谁塑造了它,为什么要用泥塑掩饰?为什么要密封于黑暗中?为什么选择千手观音作为它的掩蔽物?这些都是令人难以解开的谜。石头开花之谜

石头给人的印象是坚硬的、锋利的、没有生命的,很难与柔软的、多彩的鲜花联系在一起,但凡事都有例外,下面让我们看一块有个性的石头。奇异的石头

山东泰山脚下有一个石文化陈列馆,馆内陈列着一块能开出花来的自然奇石,这块石头有30多厘米高,状似昂首仰望天空的海豹,石头表面鼓出了密密麻麻的白色“花蕾”,依次开出一朵朵褐红色的“小花”,花朵直径05~20厘米不等。花开败后,花花相连,便形成一层新的石头。据泰山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这块奇石是山东省新泰市宫里镇一位老人几年前从村南山坡上捡回的自然青石,他将其随手放在家里的墙角边。不久,老人发现,这块石头不仅会“开花”,而且在长高。消息传出,周围许多农民到老人家争相观看这一奇观。为保护这块自然奇石不遭破坏,老人专程把它送到泰山石文化陈列馆陈列。据有关人员说,3年内这块奇石长了近6厘米,地质部门有关人士初步鉴定认为,青石“开花”可能是石灰岩突然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后分解而造成的。五彩钟乳石石钟乳开花之谜

由于地壳不断运动,海水退去,出现了绵延不断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岩山峰。溶洞被溶蚀扩大,而溶于水中的石灰岩溶液,从洞顶往下滴,甚至往下流,促进二氧化碳进一步扩散,同时溶液受蒸发作用而逐渐饱和,而剩余的碳酸氢钙沉淀,则形成石钟乳。

神奇的石钟乳开花现象

植物开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在中国广东、北京等地区的溶洞中却发现石钟乳也会开花,这种现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白云洞位于中国华北平原与太行山山区交界的崆山地区,面积约4000平方米,其中最大的洞厅面积为2170平方米。该洞的独特之处在于洞内溶岩造型丰富、密集而又富于变化。洞内的线性石管广布,形态绮丽的牛肺状彩色石幔、石帘多有分布,晶莹如珠的石葡萄、石珍珠等也比较常见,这些在国内已属罕见,更奇特的还有“节外生枝”景观。“节外生枝”是一个网状卷曲石,它与普通的石钟乳不同,不是垂直向下,而是凌空拐了一个直角,向旁边生长开去,并且拐弯一段的前端比后端粗壮。这种造型是怎么生成的,至今仍未可知。

中国广东云浮蟠龙洞全长近500米,洞分3层,拥有洞穴世界中的稀世珍品——宝石花。长在蟠龙洞中的宝石花不像常见的滴聚而成的石钟乳那样上下垂直,而是横向斜生,甚至违反重力作用而向上节节生长。曾有人不小心把一个石花碰断,这一偶然事件,却揭示出蟠龙洞宝石花的另一个秘密:一年后,人们发现折断的宝石花又长出了几厘米,而众所周知,一般的石钟乳、石笋几十年也长不了这么长。珠穆朗玛长高之谜

堪称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也有压力吗?为什么它会不断升高呢?“增高”对它来说一定是好事吗?不断长高的珠穆朗玛峰

1994年的测量数据显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443米,同时,它仍以每年37厘米的速度增高。它在第四纪的300万年间上升了约3000米,平均一万年上升10米;而最近一万年,它却上升了370米,即一年上升37厘米。虽不易察觉,但目前它仍以缓慢的速度上升着。那么,珠穆朗玛峰将会无限制地不断升高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它有没有最高限度呢?如果不是,它又怎样停止这种“增高活动”呢?这些都是科学家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有的科学家认为,珠穆朗玛峰的增高是脆弱的,随着层层加码,下面的岩石承受的压力逐渐变大,这必然存在一个极限,一旦达到这一极限,底下的岩石将会“粉身碎骨”,而整座山也将土崩瓦解,最终毁于一旦。那么,这一极限的终点在哪里呢?从微观角度来看,岩石都是由岩石分子构成的,无数的岩石分子以一定的结构相互排列,它们之所以能够彼此合作,构成坚硬的岩石,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电磁力,就像人们在叠罗汉时用自身的体力来支撑上面的重量一样。这里,电磁力和体力起着相同的作用,如果底下人的体力不足以支撑上面的重量,那底下的人就会站立不稳,最终支持不住。同样的道理,当山的山峰重量大于岩石分子之间的电磁力时,也就造成了叠不成罗汉的“悲剧”——山越高,它自身的重量就越大,破坏岩石分子之间电磁力的能量也就越强。底下的岩石将遭到破坏,高山就会摇摇欲坠,岌岌可危,最终造成山崩地裂的后果。会跑的山

古代有愚公移山,为了交通便利;在甘肃境内有一座会跑的山又是为哪般呢?科研人员会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奔跑的山

山居然会跑,并且是一口气跑了16千米,这可真是闻所未闻呀!但在中国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境内,真有这么一座会跑的山。1983年3月7日晚11时40分,这座山的山体突然向南移动了16千米。不到3分钟时间,就吞没了附近3个村庄,这座山奔跑的速度之快,实属世间罕见。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人们至今仍对此没有定论。最近经科学研究发现:地球的大陆表面看起来非常平静,实际上却像潮水涨落一样每天都在不停地起伏运动着,起伏的高低之差竟达06米。这一发现,引起了地球物理科研人员的关注。最近获悉,这种起伏产生的摩擦会使地球的自转速度减慢,以每年减慢十分之一秒估算,1亿年后,数字会相当可观。同时这一发现还可能推动人们对地壳、地球内部的构造以及触发地震的原因等理论进行探索,从而找到有效的防震措施。响石和响山

大自然是个神奇的工匠,看似平常而毫无意趣的事物在它的把玩之下也会变得妙趣横生。牛鸣石与响山

在中国广西靖西县,有个叫牛鸣坳的山坳,横卧着2块巨大的岩石。巨岩表面光滑,只要向上面的洞内吹气,就会发出一阵阵雄浑的“哞哞”牛叫声,吹气越大声越响,群山共鸣,势如群牛呼应。经研究发现,牛鸣石是浅灰色的石灰岩,多年来被雨水侵蚀形成了一个个孔洞。蚂蚁、蛇、鼠和鸟类穿行其中,它们就像建筑工人一样,一点一点地把毛糙的洞壁打磨光滑。人往一个洞口吹气,互相联通的孔洞受空气摩擦,产生铜管乐器的效应,发出动听的牛鸣声。

在我国河北省青龙县老岭山东面还有一段响山,海拔约1000米,势如黄钟覆地。岩隙罅穴格外多,而且又处于大山的怀抱之中,成合围之势。所以劲风一吹,擦壁如琴,入穴如笛,搏柱如钟,穿罅如弦。于是百乐和鸣,时而高山流水,如泣如诉;时而黄钟大吕,抑扬洪亮,让人们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管弦乐队的精彩表演。鸣沙山神奇的鸣沙山

据《沙州图经》载:“鸣沙山,流动无定,俄然深吞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前,孤烟如画,夕疑无地。”鸣沙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有人将之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

响声美妙的鸣沙山

在距离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城南约6千米处,有座高数十米,东西长约数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的鸣沙山。从鸣沙山上往下看,沙丘星罗棋布,一个接着一个。如果人们从山顶向下滑去,沙子就会发出阵阵声响。据史书记载,天气晴朗的时候,鸣沙山会发出如丝竹弦乐般的声音,好像在演奏音乐一样。

中国还有一处鸣沙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的沙坡头黄河岸边。中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在《沙漠里的奇观》这篇文章中描述过它:“沙高约100米,沙坡面南坐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这块沙地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农历端午节,男男女女便会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沙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行走似的。”

中国的第三处鸣沙地,是库布尔漠罕台川两岸的响沙湾。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南25千米的地方,又叫银肯响沙。这处沙山有60米高,100米宽。人们只要一走进响沙湾,就会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如泣如诉;有的又好像叮当作响的银铃,如醉如狂,好像整个沙漠都在歌唱;有时声响好像飞机掠过天空发出的轰鸣声;有时好像航行在大海上的轮船拉响的汽笛声。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沙子发出各种各样的声响呢?科学家经过认真仔细地研究试验,却仍然看法不一。有的人认为,沙粒间的空隙有空气,空气在运动的时候,就构成了一个个“音箱”。当沙丘崩塌以后,空气在这些空隙间运动,就会引起空气的振动。当空气振动的频率恰好与这个无形的“音箱”产生共鸣时,就会发出声响。奇异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