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在云南的蒙古族同胞还创制了一种名为“龙头四弦琴”的乐器,以代替几近失传的“马头琴”、“好比斯”。龙头四弦琴的琴端雕有栩栩如生的龙头。
龙的形象还在蒙古族的工艺美术作品中有所反映。如凤嘴龙把铜壶、龙吟蒙古刀、龙行天下蒙古刀、龙凤图案木器彩画、双龙纹蒙古鼓,等等。
13.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份。
藏族的龙崇拜有两个来源:一是受汉族龙崇拜的影响,二是接受佛教中的龙王信仰。
受汉族龙崇拜的影响,可以从原始本教中看出来。在信仰佛教之前,藏族群众普遍信仰原始本教。原始本教认为地下、河、湖、井都住有龙,它们守卫着秘密的财富。龙有时也住在山尖上、坟堆上、树木上、冰川上。有一首《赎罪诗》说:“龙王住在所有的河流中……细腰的蚂蚁,金色的青蛙,松蕊石色的蝌蚪,贻贝一样白的蝴蝶,这就是它们的眷属。”在藏族本教经典《十万龙经》中有人身蛇头、人身马头、人身狮头、人身熊头、人身虎头、人身龙头、人身鼠头、人身羊头、人身牛头、人身豹头、人身猪头、人身鹿头、人身孔雀头等图像的记载。这些不同形状的龙神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带有蛇尾或鱼尾,这说明本教说的龙是想象中的动物,“它的基本形态是蛇或鱼,又兼有很多兽类及人的一些特点,是由多种动物集合而成的”(班班多杰《万物有灵论·原始宗教》,佛教图书馆2006年12月30日)。这样的认识,与我们的“多元容合”说相一致。
谅鲁寺是位于阿里札达县的本教寺庙,此寺的大经堂里,塑有一条似蛇的长龙。其壁画式佛龛上,有绘龙和雕龙,其形状也取自汉族的龙。另外,据说唐朝文成公主曾将龙纹瓷碗首次带进西藏,此碗遂为藏族群众所喜爱。龙神还是藏族人的灶神,其化身是蝎子。藏民在喜庆节日里,往往要用石灰在灶上画只蝎子,并保持灶台清洁,以避免惹怒灶神。新娘子在结婚当日,要面对灶神唱酒歌,表示祝祷之意。
藏族接受佛教中的龙王信仰还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干旱祈雨诵龙经的习俗:请喇嘛诵读三大龙经(《十万白龙经》、《十万花龙经》、《十万黑龙经》),同时由妇女身背佛经一个接一个地排成单行队列,沿着寺院和农田转圈儿。
龙女是从佛经中走出来的。藏族相传吐蕃王赤松德赞曾和一龙女有交往。莲花生(吐蕃时代的密教大师)进藏后,担心龙女作祟对土蕃王不利,于是就施法把龙女驱赶到位于拉萨东郊的蔡公堂。近千年之后,六世达赖偶尔与龙女相识,他欣赏、爱慕龙女的美貌,同情龙女的遭遇,于是就将龙女请回龙王潭(修建布达拉宫时挖土形成),并在潭中央为龙女建造了宫室。
“龙鼓舞”藏语称为“勒什则”,是流传于青海省黄南州的原始祭祀舞蹈,每年于六月跳神会时在神师的引领下边击鼓边跳,以祭祀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藏民的酒器讲究用银碗或龙碗,碗口三方还需沾三点酥油,以图吉利。而藏族的金银器皿,也多刻有龙的图案,且雕琢得玲珑剔透,可作为珍贵的艺术品收藏。
14.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
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有一座火焰山和一道葡萄沟。当地维吾尔族的民间传说称:天山有专吃童男童女的恶龙,英勇少年哈拉和卓苦战恶龙七天七夜,最终将恶龙斩于七角井附近,现今的火焰山就是染血的恶龙遗体化成的。今天,火焰山下仍然有一个叫“哈拉和卓”的村庄。人们说火焰山中的葡萄沟、木头沟、吐峪沟、桃儿沟等沟谷,就是哈拉和卓用利剑斩断的龙身。而剁口的鲜血则化成了葡萄沟的汩汩清流。如此看来,这条恶龙尽管生前作恶多端,死后却造福于当地群众,也算是将功赎罪吧。
15.布依族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十个县(市)。
清朝咸丰年间,布依族农民在开山采石中发现了“贵州龙”化石(系二亿四千多万年前的恐龙化石,时称“四脚蛇化石”),便认定此属“龙脉”,当妥善保护。于是刻碑立石,言明“天地之神灵,诞生贤哲;山川之毓秀,代产英豪。”“培植树木,禁止开挖,庶几龙脉丰满,人物咸宁。倘有不遵,开山破石,罚钱一千二百文;牧牛割柴,罚钱六百文,勿谓言之不先矣”
(据《兴义县志》)!此事说明布依族的龙崇拜源远流长,深入人心;也说明龙崇拜会导致“龙保护”,于文物保护事业有大利;同时也说明恐龙化石也是龙的容合对象之一。
有说法称,布依族的龙造型是蟒加上鸡冠,“是长了鸡冠的蛇或蚯蚓变成的”。龙出来时,水随两旁,“它用杂草盖住头,免得雷看见了来劈它”
(《布依族的龙蛟及其他神话》,布依论坛2006年8月23日)。
布依族有关于小白龙的传说,一种是将小白龙说成善龙:说是小白龙勇敢地战胜了害人的癞哈蟆,使庄稼获得了丰收,所以布依族每年都要举行白龙会以为纪念(据钱仓水主编《辰龙腾云》第169页,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一种是将小白龙说成孽龙:说是有一条小黄龙每年冬天都要离开东海,到西北地方去生下许许多多的小白龙。次年阳春三月,小白龙们在小黄龙的带领下,化成股股洪水,奔腾咆哮,直奔东海。他们所到之处,田地冲毁,庄稼淹没。翁嘎(布依族祖先)带领众人在所有的山口和山槽地方,垒起了一道道厚实的大石坝坎,砌成了许多坚实牢固的山凼,同时在所有的低洼地带挖起条条水沟,将作恶的条条小白龙锁在凼里。小黄龙身单势孤,只好乖乖地顺着低洼地的水沟逃回东海。从此,孽龙被锁住,防止了山洪(《布依族神话传说·锁孽龙》,三月三社区2005年5月7日)。
龙习俗是龙崇拜的外化,这样的外化在布依族民间有丰富的表现。如贵州省贞丰县的珉谷龙灯,安顺市的拉龙、放龙,平塘县的耍水龙,兴仁县的“六月六”祭龙,荔波县的“糠龙”等。这些民俗活动无不各具特色。如平塘县的耍水龙,其龙由青草扎制而成,在耍舞一番之后,还有“泼吉祥水”
的讲究。草龙从街巷舞过,沿街的群众纷纷向舞龙队泼水,景况异常热烈而有趣。此俗大概在明洪武年间后期就形成了。传说是这样的:夏热时节,小孩们折取平舟河岸上的柳条扎成草帽戴在头上,并作为武器在河里打水仗。玩的人多了,一大群小孩便排成长队,人人头戴柳条绿色帽,被水打湿后活似一条青色水龙。随后小孩们便用柳条扎成龙来玩耍,一条绿色龙淋上水,便成了“水龙”。每到夏季干旱,大家就扎起水龙来,边舞边泼水,作为一种防暑消热的游戏。水不够时,小孩们便高喊“求菩萨,下大雨”,老人们听了十分高兴,认为这是求雨的好办法。于是,玩水龙又逐渐变成求天下雨的一种祈祷方法(据《平塘布依族耍水龙》,黔途网2006年12月1日)。
兴仁县的布依族在过“六月六”节时,村中的男人们要由寨老带队,到指定的地点(妻子怀孕的男人不准去),杀一只雄鸡、一头黄牯牛,倒满酒,焚上香,所有在场人员,全部面向龙头大山,跪拜三次,以求龙头大山的龙公龙母保佑寨邻清净,家家丰衣足食。祭祖的鸡肉、牛肉先是给参加祭祖的人吃,剩下的才平均分给各家各户。祭祖结束要放地炮,地炮一响,无论是否参加祭山的,凡在山上的人,从此时开始不能带青的东西回家。
祭祖的人回到自己的寨子后,及时用准备好的绳索将各条路口拦住,传说这绳索是龙公龙母所赐的神索,可以降妖魔鬼怪(据《家家户户都“祭山”》,《南方都市报》2004年6月18日)。
荔波县布依族在办丧事的时候,要请鬼师念经驱邪,然后在地上塑一条糠龙,以祈家宅平安顺遂。“糠龙”以糠做成,即以木桶撒糠,在地上塑出一条龙来。糠龙有头有尾有爪,呈腾飞状。头和躯体最粗,撒糠便多;爪细,糠少。龙脑上倒插两把调羹,是“耳朵”;两个鸡蛋的上半部用墨画两个圆圈,中间再画个点,然后把未着墨的蛋的下半部埋进糠里,便是“龙眼睛”;两个粗瓷碗半扣着,放在龙首,则是半张开的“龙嘴”;距龙嘴一尺远,地上撒一小堆糠,上覆一粗瓷碗,乃是龙最爱抢的“宝珠”。“糠龙”塑在地上,故谓“地龙”,其内涵是“地脉龙”,即护宅守家的龙(据《糠龙佑平安》,荔波县人民政府网2005年2月2日)。
布依族的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的石板房,房中有龙柱和乌龟驮柱。为何造住这样的房子?传说是这样的:很古很古的时候,人是住在树上和山洞里的。盘古王看见人们实在可怜,就派鲁班来给人们造房子。
鲁班起初拿一些蒿枝秆秆凑在一起,不成;后又拿一些茅草堆起,还是不成。于是到海里找到龙王三太子,借来龙宫做样子,造出了许多房子,让人们住了进去。龙王三太子在海里等了多日,不见鲁班把龙宫送回来,就来到地上找着鲁班要房子。鲁班变卦不还,龙王三太子回到海里调来鱼兵龟将,卷着狂风巨浪,向鲁班住的地方杀去。一交手,哪知鲁班爷的法力大,一下就把龙王三太子捉住了,捆在柱子上,然后又把鱼兵钉在屋梁上,龟将压在柱子脚。天长日久,龙王三太子缠的那根柱子就变成了一根龙柱;鱼兵钉住的屋梁变成了鱼鳞梁;压龟的柱脚变成了龟脚柱。从此,人们造房子就做一根龙柱,在屋梁上总要做两条鱼衔在两端,还要做一个乌龟驮着柱子。
16.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
满族是崇拜龙的。其表现之一是过龙的节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节。一般在节前几日就开始做准备了。如二月一日这天,一些地方的满族群众就开始用草秆、花布等做大龙和小龙。大龙做好后摆在院中醒目位置,作为祭祀、礼拜的对象;小龙则挂在孩子的身上,起避邪祈福的作用。
二月二这天,一早起来,男男女女、大人小孩都不准在室内梳头,说是怕碰着了龙头。然后,家中长者会取一些灶灰,从院中撒到院外,灰线如龙蜿蜒,谓之“引龙”。然后举行祷龙仪式,给龙行礼磕头,说一些祈求保佑求吉祥的话。之后,全家人同吃“龙鳞饼”、“龙须面”和“烀猪头”。这猪头是年前宰得,大年三十摆上供台至初六取下,存放起来,到二月二这天才拿出来吃。满族人认为,吃猪头意味着“龙抬头”,象征好运光顾,日子越过越红火。孩子们这天可以剃头,谓之“剃龙头”,说辞是“年年剃龙头,长大有出息”。对妇女们的要求是这一天不许做针线活,说是怕缝衣针刺伤了龙的眼睛。
正月二十五日也是个好日子,满族人称为“龙凤日”,常在这天修订家谱、族谱。
满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多接受汉文化影响,其中包括龙文化。
清朝又是满族人创建的,出了十二个皇帝,因而帝王龙对满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一则《满族起源的传说》,这样讲道:明代嘉靖年间,当朝皇帝某日突然发现东北天上有紫气翻滚,似有一条神龙在腾跃。他担心帝位被夺,就派一个姓邢的风水先生前往东北查寻龙脉并予以破除。邢某及随从到东北后,凡认为能藏龙的山洞,都在脖颈处挖一道深沟,意为割断龙首、掐断龙脉。如此这般一共断了十一处龙脉。按他的掐算,龙脉只剩最后一道了,如果顺利破除,就可以凯旋回京,领赏加官了。不料刚一动手,龙洞中就冲出一条金龙,同时雷鸣电闪,风起雨落,龙随之腾空而去。邢某等追赶不及,遂在长叹一声“如此悬龙,无法捉拿”后,回朝复命。不久,一位叫小罕子的女真族少年随父到外地卖人参,归程途中父亲病亡,他将父亲火化,骨灰装入骨龙匣,打算带回老家长白山。途中住店,店老板不让骨灰匣进入。他便将骨灰匣放到村外一棵大榆树的丫杈中间,准备明早来取。不料第二天去取时,骨灰匣已被葬在树下,且立有坟堆。后来小罕子成为一代真龙天子。人们说,那条金龙就在这棵树上悬卧着,树下埋骨灰匣的地方就是悬龙穴。
东北满族,大多“随龙进关”,又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重新被拨回东北,跑马占荒,安家立业。辽宁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以境内纵贯的青龙河而得名。此河因河水较黑,原名“玄水”,后又称“漆水”、“乌镇河”。沿此河一线,即是重返东北的满族人安家落户、开荒耕种的地方,于是此河就被更名为青龙河。河两岸,多有带“龙”字的地名,如龙山、龙潭、龙头、龙尾、双龙寺、龙王庙、卧龙池等。
号称清朝关东第一陵的清永陵始建于1598年,是安葬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亲及伯父、叔父等人的地方,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陵有坐龙十六条,分别盘坐于四座碑楼前后二门两侧的墙壁上。其龙两只前爪直立撑地,尾部卷坐壁底,像狗一样蹲坐着,是为狗身龙。狗因相传救过努尔哈赤的命而成为满族祖先的崇拜物,永陵狗身龙,是狗崇拜与龙崇拜的结合。
17.白族
白族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贵州省、四川省一些地区。
白族是崇拜龙的。大理白族供奉的神像中就有白龙、苍龙和财龙;龙纹饰品在白族民间也很流行。
白族群众中流传着大量的关于龙的传说故事。如《小黄龙大败大黑龙》: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条大黑龙,因丢失龙袍而发怒,遂堵了海尾河,使大理坝子淹于洪水,生活在坝子上的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候,一条小黄龙挺身而出,立志为民除患,它奋力与大黑龙激战了三天三夜,最终取得了胜利。当地群众为了纪念小黄龙战胜大黑龙的功德,就用黄缎扎制小黄龙,并扎制龟、鹤、鹭、凤及梅、莲、菊、牡丹等陪衬小黄龙;用黑布扎制大黑龙,扎制鱼、虾、蛙、蚌等陪衬大黑龙。以灯笼为引,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小黄龙搏战大黑龙的场面,遂成龙舞之一种。
此外,白族群众在节庆期间,还流行舞竹制伸缩龙、布龙等。
18.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湖南、湖北、四川三省毗连地区。
土家族的崇龙习俗丰富多彩。大凡汉族地区流行的诸如舞龙灯、赛龙舟、过龙节等,土家族居住区都流行,而且具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
土家族舞龙灯与金勾老龙有关。相传古时某年,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鬼谷先生经过一番掐算,安慰土家人说:“大家莫愁,今天午后未时排云,戌时下雨,城内下三分,城外下七分。”此言被主司行雨的金勾老龙听到,心生嫉妒,就故意城内下七分,城外下三分,使城内大雨过量,墙倒屋塌,许多人死于水灾。玉皇大帝闻知后大怒,下令将金勾老龙斩成九节。事后,鬼谷先生对土家人说:“金勾老龙与我赌气丧命,实属不该,但它以前还是做了不少好事,现已被斩,你们当烧点香纸给它。”于是,土家人就扎制九节金龙,舞耍起来。一是寓意金龙复活,造福一方;二来求金龙施惠,使风雨遂心,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