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宁静与喧嚣
29625200000011

第11章 常买单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有人问起我的情况,张星星就胡说八道:“我兄弟在家复习资料呢,打算考早稻田大学的研究生”。

大家总习惯看见我们两个一起出现,后来就剩张星星一个人,要么就是跟个女人。

久而久之大家也习惯了,慢慢淡化了我的存在感,找我吃喝玩乐的电话渐渐少了。我觉得这样挺好,乐得清闲。所以说,不管在什么场合,情感世界还是社交圈,都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地球少了谁也照样转。

那些动不动就觉得自己要是不出现,大伙就会很失落的家伙。都该好好醒醒,该干嘛干嘛,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自我感觉别太良好。

..............

..............

有时候我觉得,岛国好像没有秋天,下了一场雨之后,直接从夏天变成冬天。

天气越冷,越不愿意出门。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宅男和坐家。

偶尔会上雪英的店铺里去坐一会,没有客人的时候我们就聊天。我发现她的人缘不是一般的好,经常有隔壁店铺的人或者客人给她送零食饮料或者寿司。

我说:“这些男的给你送东西没安好心。”

她笑道:“那这些女的呢?”

我说:“女的估计都是同性恋。”

她白了白眼:“一边去,思想不健康,跟以前一副德行。”

店里有进新款衣服时,她都会试穿,然后问我怎么样?

我说:“脸蛋不错,身材也还行,就是胸部小了点。”

“我是问你衣服怎么样,我的身材不劳你费心。”她冲我瞪眼睛。

“哦,说实话吗?”我故作神秘。

“当然说实话啦”她在期待我的独特见解:“赶紧说,这些款式哪个最好看?”

“其实这些款式都不好看,最好看的是你换衣服的过程,可惜你不让我看”。

说完我撒腿就跑,跑得慢一定会被东西砸中。

............

等到深冬开始飘雪的时候,有一天张星星来找我,说是介绍一个人给我认识。那人个子不算高,但身材魁梧,带着高度近视眼镜,脖子上的金项链比麻绳还粗。

从进门开始,他就一直保持着寒暄式笑脸。待张星星介绍完毕,伸出粗厚的手热情地跟我握。只是这哥们跟人握手太过热情,捏得我手疼,不知是他用力过度还是天生神力。

等他一开口更是吓我一跳,按流行语说,这哥们的嗓门太给力了。

“我叫常亮,经常的常,明亮的亮。天津人,82年生的,呵呵呵,名字是我爸取的,希望我常常发光发亮,呵呵呵。干他娘的,张老弟跟我说,他有个兄弟是个高材生,是早稻田大学研究生。天天在家看书做学术研究,今天一见名不虚传啊,兄弟你果然一表人材啊!干他娘的,读书人跟我们这些大老粗就是不一样,大家朋友以后多多关照啊”!

“.......嗯,幸会幸会。”我应到。

这哥们的气场实在有点强大过头。

我斜眼看了看张星星,如果我的眼神是刀,那张星星这时候已经是千刀万剐了。

张星星不怀好意地笑着,然后翘起大拇指对着常亮,表情相当认真:“干他娘的,常亮真不错,是个值得交往的朋友!”

我连忙接话:“看得出来,干他娘的,绝对值得交往。”.........

就是在这天,我第一次见到常亮,彼此成了朋友。

也是在这天,外面飘着小雪,家里开着暖气,我们三人重重碰杯后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光亮情报会社”正式成立。

股东三人。

常亮出任会社社长,张星星出任常务。我什么也没任,任了个退居幕后的挂名股东。当然,这是我自己提出的要求。一方面是我不熟悉业务,还有就是我懒散惯了,对公司运营没有兴趣。

关于公司的名字,我们也展开了相当激烈的讨论,确切地说是他们两个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还是本着没兴趣的态度对一切都无所谓。

张星星想把公司命名为“星星点灯情报会社”,常亮的意见是郑智化没有出钱,不应该替他做广告。

他觉得叫“光亮情报会社”比较接地气。

张星星则认为太土,一时僵持不下。

最后常亮提出:如果我们答应把会社名叫做“光亮情报会社”的话,那么公司计划安装五台电脑和一部大型打印机的费用,有将近100万的钱,由他私人出。

此话一出,无人有异议,当即拍板。

后来张星星告诉我,常亮有个外号叫“常买单”,意思就是说他出手很大方,朋友在一起吃喝玩乐时他经常抢着买单。

我却觉得“常买单”这个外号不单是指抢着付钱,这样理解太狭隘了些。我认为“常买单”更确切地解读是“善于用钱解决问题。”

一个善于用钱解决问题的人,绝对是情商跟智商都很高的人。就说给会社命名这件事,乍一看我跟张星星好像占了便宜,常亮是真大方,一出手就是一百万,果然“常买单”风范。

但是仔细想想,会社以他的名字命名,那他在这个会社,在所有员工面前,该是何等地位。无形当中每个人都会在意识里潜移默化,他才是这个会社真正的主,因为连会社名都是他的。

这个广告何等重要,何等巧妙。而且会社以后还有可能做大做强,如果那样的话,只怕这个广告效益会更可怕。

要说我对常亮的印象,说实话刚开始不怎么样,除了他的经典口头禅给我印象深刻以外,其他的感觉都很一般。

但是在后来的相处里,我渐渐改变了看法。我觉得常亮虽然看过去圆滑世故了一些,但是却是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其实相处之道就是这样,日久见人心。有的人处着处着就散了,有的人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愈发的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