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家日月
29613200000333

第333章 转进

多尔衮的大帐内,一片死寂。

在沉重如山的凝重气氛中,一些负责服伺的阿哈奴役更是战战兢兢,蹑手蹑脚。作为骄横不可一世的普通清兵成员,他们却是第一批知道这丧报的人员。

这些低贱的奴役,在这样的场面里,自然没有他们发言的资格。

不过他们看着往日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众多尊贵的大人物人人如丧考妣,有些脑筋灵活的阿哈已经开始转动眼珠,暗暗打起不可言的主意来。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虽然清军骁勇善战,但是其实他们的损失承受能力也是有限。

一般来说,不要看明军稍有挫折动不动就是大溃,但是清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满清的阵营里,众多权贵虽然也是兵强马壮,但是和大明的武将别无二致,都是愿意打顺风战,不愿意和强敌死磕,原因无他,手中的兵马是他们的富贵基石。

此次入关,他们折损严重,依他们伤亡承受不足二三成的能力,其实己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之所以到目前,他们还如此嚣张和骄横,不过是明军更加不堪而已。

漳水河大战之后,各旗伤亡数字统计了上来,当时各位大人物都是胆寒。

由于损失惨重,多尔衮只得下令将军中剩余的随军余丁充为正统战兵,一部分未披甲旗丁抬为披甲战兵。又将一部分杂役抬为未披甲旗丁,由此勉强保持八旗中的军士名额规模和制度,不过这其中的战斗力,自然远远不能与以前相比。

不过鉴于最硬的骨头于望退兵,从此八旗满洲连战连捷,所到披靡,虏获众多,由此又鼓舞起了军心而已。

此次丧报犹如晴天霹雳,满洲各旗主面如土色,有些人喃喃的道:“···伤亡大太了,勇士伤亡太大了,这,这可如何是好?”

大帐中蒙古各旗主同样如无人色,双眼发直,尤其这次在通州,蒙古兵又是折损不少,这些首领虽在心内诽谤,但面上各人只是作深思、沉吟、沉痛状。

天色刚刚转黑,帐中还没有来得及大规模的张灯,只见少数的灯火昏暗摇曳,大部分区域都笼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黑暗之中。

在压抑的气氛下,这些许昏黄灯光,根本照不亮什么,反而让人感觉格外的寒冷和绝望。

多尔衮端坐上首,一身戎服,体型壮硕,浑身充满大山般的沉重气度。同样在沉吟中,他那一对不时眯成两道细缝的眼睛,却是透露出心内冷酷无情的眼神。

忽然坐在那里的他深吸了口气,抬手重重拍下,让身前的大案吱嘎作响。

“杜度到底弄了些什么混账事情!”

多尔衮可是冷静的很,虽然这是天大的噩耗,不过对于统帅三军的他来说,目前是要维持军心不乱,要鼓舞士气。

“本大将军早已经吩咐过杜度,明军虽然糜烂,不过兵者无小事,此去通州,务必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然而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死不要紧,奈何陪葬了整整一个旗的人马?”

看着多尔衮雷霆大怒,似乎把罪责都推到了杜度头上,似乎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不过在他大吼的背后,在座的众多大人物却隐隐各有心思。

此次正红旗遭到于望万余兵马的围攻,算是倒霉透顶。

如今满蒙高层可不敢再用过去看待明军的眼光看汉家军,大家可都明白,于望的万余兵马值得上明国官军的十万甚至更多,尤其这个死对头的官兵从来都是血战到底,比满洲勇士还要凶狠,还要不怕死。

这样的对手,就像是一颗铁核桃,谁要咬一口,肯定是被崩坏了一口牙。

再说了,在座的各位不是没和于望交过手,无不是碰的头破血流。这一场场的硬仗打下来,汉家军可谓是打出了赫赫的威名。

这正红旗虽然也是人马过万,但是与同样人数的汉家军硬碰硬,不用说,没有好果子吃。

说实在的,如今这些人一听闻要和于望打战,第一个感觉就是心存畏惧。在惊骇和惶惶中,甚至有些旗主在暗自庆幸,还好这次去通州的不是自己,不然也是同样被于望斩了。

多尔衮咆哮了一阵,却是发觉没人接他的话语,他只得“哼”的一声收声。

此次入关,满蒙联军折损空前,这次又吃了个大败仗,就是多尔衮也知道自己的威信大不如前了。

但是,毕竟要有人出面商议接下来大军何去何从的问题。

在多尔衮的示意下,一脸晦气的蒙古喀喇沁部落首领咕噜死不起站出来道:“奉命大将军,不管如何,此次入关,我军扬武大将军岳拖身死殉国,此次雪上加霜,杜度又战死,这个消息散播后,军心涣散,如果于望如跗骨之蛆,再次追来,恐怕···。”

他的话一出,众人都是点头。

和别的明军交手,他们自然是蔑视无比。不过一想到这个该死的于望追来,众人便是胆寒。

此次入关的正牌清兵包括这次损失,前后伤亡总人数高近三万人,各旗都有折损不少兵马,特别是此次正红旗全军覆灭,可谓是主力大军已经伤亡近半。

如此惨痛的结果让剩下的各旗对于望早己深深畏惧,害怕与他们作战。

眼下于望部队又次杀来,尤其是人马过万的这惊人消息传到,这些大人物的勇气立刻跑的无影无踪,余下的只有深深的胆寒。

如果于望再次追来,难道又要打一次漳水大战?而且这次要命的是,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攻防肯定换了角色。

在这样的情况下,八旗满洲且不论,那些八旗蒙古、外藩蒙古,还有一些降附东北小部落的披甲人人马,他们肯定不敢再战。

而相反的,惯于打顺风战的其他明军定然是军心大振,如果明国以于望为主力,要展开大决战,那些狗仗人势的其他明军说不好也是恶狠狠的扑上来咬一口。

只要陷入这个烂泥潭,到时候大军能有多少人回到关外还是两说的事情。

想到这可怕的后果,顿时大帐里不再安静,各人都是嘈杂的出声。

“确实,奉命大将军,你要赶紧想个办法···!”

“眼下我军辎重、财货、奴隶人口众多,一日行军不过七八里地,时间精贵,如果给他们围攻上来,我们这些入关的大军恐怕···。”

“照你这么说,岂不是要放弃这次到手的海量财帛和奴隶?”

“放***下各旗勇士都是折损严重,如果没有这些人口财帛补充,我们大清国各旗不说元气大伤,离废也不远了!”

“我们蒙古勇士此次出征,半年辛苦,难道这次在山东的掳获要放弃?我们入关难道是白跑一趟?我们大蒙古勇士进关来难道就是白白送死?”

“哼!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正红旗的遭遇你们看不到吗?如果你们执意要守着虏获的人口财货,正蓝旗却是恕不奉陪,说不好到时候本王先走一步,···”

“执意要人口财货的,莫不都是老糊涂了罢?难道你们想尽数把关外的勇士性命葬送在明国?”

“你···!!”

“诸位,早先咱们定下的战略是一路北上,和杜度的正红旗会师后从蓟州北地的喜峰口出关,然而眼下,这喜峰口就紧挨着于望的地盘,这条路是万万走不得了!”

“极是!极是!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兵马不能再有损失了,这个于望简直就是我大清的克星啊!本王认为,虽然眼下大势不容乐观,但是明国除了于望的兵马,其他皆不足为虑!···”

“如此,我大军除了小心被于望这条疯狗咬住,那么绕行势在必行!不如大军重新直扑明国京师地带,攻略密云,打通出关之路,从那里的古北口旧道出关!”

“奉命大将军!眼下我们虽然虏获众多,不过兵贵神速,明国官军拖得起,咱们可是拖不起,不如放弃眼下到手的财货人口,大军轻装出击,只要到了密云,那里挨近长城,如此我大军从容不迫,可进可退,还可以在密云抢一把,尽管可能虏获不多,但是毕竟或多或少会有,如此为各旗也稍微补充损失!···”

大帐里,众议沸腾,尽管很多人愤懑不堪,气息不平,但是一想到最后被于望咬住的悲惨情形,便是心慌意乱,最后终于统一了意见,大军要走,而且要快!

不过虽然决议定了下来,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眼下不知道于望的主力到底在那里?虽然隐隐情报上说这次通州大战后,于望又回了开平,但是对于这样强大的对手不可不防。

幸亏等到众议过后,大家的心都是定了下来。

既然大军抛弃了辎重和奴隶人口的累赘,不用说,清军又是恢复了铁骑的高速机动力。

就算于望的部队再精锐,但大都还是以步兵为主。

我大清铁骑纵横,只要派出大量精锐的哨骑仔细斥候,一发觉于望的主力,不纠缠,避开就好,料得于望官军的两条腿又怎么能追的上自己的四条腿?

说一千道一万,只要小心谨慎,不要中了于望的埋伏就行!

说到最后,各旗旗主轰然叫好,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十万大军是面对于望的一万人马闻风而逃的局面,且都恢复了一些信心。

“奉命大将军,您赶紧决议吧!!!”

多尔衮缓缓点头,一锤定音:“就依众位所言,现在我大军,抛弃一切辎重人口,携带必须的军粮,火速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