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语笑今生
29600000008

第七章 说局(上)

至京城的途中,桐笑语趴在车窗边上,抬起头呆呆地望着天空中南飞的大雁,“侍书,你说,为何这天上的大雁每年的秋天都往南飞,而到了春天又往北飞呢?它们的家到底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

一旁的侍书看了看天上的飞雁,又瞅了瞅她,满脸困惑地摇摇头。笑语叹了口气,思绪又回到那道圣旨上。她至今仍不明,爹爹一心为民,为何却换来个“无旨放粮,藐视圣意”的罪名,还被贬至四品京官,留京待用。

“小姐,前方有座寺庙,我们进去烧香请愿,求佛祖保佑全家平安吧!”侍书说道。

“普云寺?”笑语抬头看着寺名,又见此寺殿宇巍峨,气势雄伟,她点点头便说道,“进去看看吧!”

一位小和尚挡在门外,“施主请留步,今日寺中不接待香客,请施主改日再来吧!”

“既然寺门大开,哪有不许别人进寺烧香的道理?你这小和尚倒是奇怪了,莫不是怕我们给不起香火钱!”侍书性子急了。

“阿弥陀佛,寺中今日有贵客造访,故而不接外客。”小和尚合掌解释道。

侍书又要开口,却听见笑语开口道,“侍书,不得无礼。”她向侍书摇头示意,又转向那小和尚,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位师傅,佛家讲求‘缘’一字,今**等路过,有心求拜,便是缘份,佛祖怎会拒绝一个有缘人于寺门之外。此寺既名“普云”,云云众生,于佛皆一,只分有心无心,何区富贵贫贱?”

笑语话音刚落,只见一行几人迎面走来,在前面的是一位披着袈裟的老和尚,而他身边又有一老一少,后面还跟着两个丫鬟装扮的少女,那几人怕是听到她的一番言语,都停下脚步看她。那老和尚向她走过去,细细打量了她一番,双掌合十,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字字珠玑,道是我佛中人。既是有缘之人,请便吧!”

笑语盈盈一笑,从容地向他低首行礼,抬头再看看,只见他慈眉善目,和蔼可亲,而他身后那一老一少,年长的是位鬓发如银的老妇人,似是已过花甲之年,她身着素袍,袍服上织金菊纹绣得栩栩如生,华贵却不张扬,她手里拄着的蛇头玉杖,显尽雍容华贵之气,又有威严凌厉之势,此刻她的眼睛里却饱含笑意,静静地注视着自己。老人一旁的青年面目冷峻,见到她时,他神色微怔,却又立刻恢复自如,只见此青年头上戴着束发嵌玉紫金冠,身穿宝石蓝色锦袍,腰间挂着一把三尺长剑,剑柄端上嵌着一颗鹅蛋般大小的蓝色宝石,又见他长得眉目俊朗,英气逼人,笑语心下禁不住赞叹,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像他那样,身上同具文武之气的人,世间只怕不多!见那两人此刻也在打量自己,笑语脸微微一红,顿觉自己失宜,便低下头去向他们微微曲膝,然后带着侍书缓缓走入寺中。

二人拜别了那老和尚,向山下走去。那老妇人见身旁的青年回过头去,望着笑语的背影失了神,忍不住问道,“淳熙,你认识她?”原来此二人,年长的是已故的敬国公萧崇敬的结发之妻,人称萧太君,年轻的便是萧淳熙。

“嗯?”萧淳熙这才回过神来,扶着她慢慢地走下山,“奶奶,你刚刚说什么?”

萧太君笑着埋怨道,“你这孩子,都那么大了,还是时常心不在焉的,奶奶刚刚问你是否认识那位姑娘?”

“她是原杭州刺史桐国维之女。几月前,孙儿随皇上南巡时见过。”淳熙细声解释道。

“哦?”萧老太君回身看着笑语远去的背影,点点头微微一笑,“嗯!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举止言行优雅得体,着实不错。”萧老夫人话锋一转,又问道,“桐国维此次遭贬,你如何看?”

“桐大人一心向民,实不该落得如此境遇!”淳熙语气中略带无奈。

“皇上如此年轻就有这等帝王心术,将来必大有作为!”萧老夫人感叹道,“也不枉我们萧家为他鞍前马后奔波一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