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智谋观止
2959900000056

第56章 郭子仪,力挽狂澜再造大唐(2)

收复西京(唐显庆二年以洛阳为东都,长安遂被称为西都,亦称“西京”)后,郭子仪乘胜东进,追击叛军至潼关,杀敌五千人,兵锋直指洛阳。安庆绪调集了洛阳的全部兵马阻挡郭子仪的兵马。但其时唐军又恢复了信心,连战连捷,投降的人很多,不到一月就收复了东京洛阳及河南大部分地区。安庆绪率领部下败退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当时差不多是光杆司令了,但很快又有旧部来投,聚了六万人马。

十一月,郭子仪从东京回长安复命。当时李亨已回宫主政,拉着他的手说:我们李家的大唐王朝,是由你复兴的。于是大赦天下,封广平王李俶为楚王,擢升郭子仪为司徒(一品),封代国公。公元758年9月,又任命郭子仪为中书令。不过由于安庆绪、史思明仍在作乱,郭子仪请求返回节度使行营督战。

然而收复两京后的李亨又被巨大的阴影所笼罩。阴影之一是老爹李隆基回长安来了,虽然他假模假样要把皇位归还老爹,老爹也没有答应,但心中仍然是恐惧的。因为老爹虽然后半生犯了很多错误,但前半生的辉煌直追太宗,旧臣和百姓心中还是有他的,如果处理不好,皇位难保;阴影之二是郭子仪,虽然不断给他加官晋爵,但军队那些当兵的只认郭子仪,万一郭子仪有异心或是要扶太上皇复位,他是没有办法的。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只得重用心腹宦官李辅国和鱼朝恩。李辅国就是马嵬坡为他出谋的李静忠,李亨在灵武称帝后将他改名“李辅国”,意思是让他辅助自己治理国家,因而先期封他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参掌兵权,回长安后又封他为郕国公。虽然当时李辅国没有实际的官职,但李亨私下给他设立了一个“察事厅子”的秘密机构,成为皇家特务头子,专门干一些阴险勾当。当然,主要对付的还是李隆基,意在逐步剪除老皇帝的亲信羽翼,使老皇帝不能翻盘。李辅国执行得很好,最终一代雄主李隆基在奸邪小人的折腾下郁郁而死。李辅国虽然不是宰相,但宰相见了他都要行礼,口称“五父”。当时百官奏事,都要经过李辅国。

用鱼朝恩,主要是对付郭子仪。郭子仪收复两京后,有朝臣劝李亨让郭子仪当元帅(其时李俶改名李豫,已是太子,辅助李亨处理朝政,不便为元帅)。李亨不愿让郭子仪坐大,就找理由说郭子仪与李光弼都是元勋功臣,让他俩谁当元帅都不好统辖部属,于是封鱼朝恩为冯翊郡公、开府仪同三司,专门为他设置了“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的官名,让一名宦官行使元帅的职权,监督各路大军,当然主要是“观”郭子仪。这个命令下达后,郭子仪的部下将领义愤填膺,都说干脆杀了这阉人算了。郭子仪却泰然一笑:但凡对国家有利,我等听命于皇帝便是,何必一争短长。

此后,郭子仪引军与安庆绪决战。安庆绪不敌,退守相州治所邺城,以让出帝位的条件请史思明支援。史思明发范阳兵马十三万,与安庆绪呼应。但郭子仪等九大节度使死围邺城,从冬天一直到春天,安庆绪的兵士吃尽城中粮草,以至一只老鼠都值四千钱。朝中大臣都认为此战唐军必胜,然而郭子仪心头暗暗叫苦。

自从郭子仪当了“尚书令”后,李亨连副元帅都不给他,包围邺城的九位节度使因没有统帅不能统一指挥,鱼朝恩本身不懂军事,而且各路将领都瞧不起他,故而白白耗掉战机,给了史思明可乘之机。史思明待唐军与安庆绪互相耗得差不多了,才发动大军捡便宜。一场恶战,唐军九节度使均被击败,史思明既败了唐军,又诱杀了安庆绪及其亲信,收编了安庆绪的旧部,可谓大获全胜。

相州之败,严格地说是军事指挥上的失误,让史思明坐收渔利。按理,九位节度使都败了,应该共同承担责任,但鱼朝恩忌恨郭子仪,把相州兵败归结到他一个人身上。李亨听信了鱼朝恩的谗言,罢了郭子仪的官,召他回京,任命李光弼为朔方节度使。朔方军是郭子仪的老底,将士们因郭子仪对待他们宽厚,都痛哭流涕,拦住传令的宦官请求把郭子仪留下来。郭子仪只得欺骗他们说,我先去送别传达命令的宦官,不是要离开。借此跳上马而去。

郭子仪回京赋闲后,他的大儿子郭曜说:父亲为何不向陛下讲明缘由而任由鱼朝恩之流陷害呢?郭子仪说:根源不在鱼朝恩那里,以前太宗皇帝会用宦官节制诸军吗?兵事凶危,做事只求问心无愧,不必在意官爵。当皇帝的要赢得民心才能江山稳固,做将领要赢得军心才能建立功勋。

确实,郭子仪在军中的威信甚高,部下都愿意为他出力。李光弼接管郭子仪的军队时,朔方左厢兵马使张用济与诸将商量,要用精锐骑兵赶走李光弼,再上书请郭子仪回来。都知兵马使仆固怀恩说这么蛮干反而会害了郭令公,张用济这才作罢。然而有人私下将此事告诉了李光弼。李光弼让张用济单枪匹马前来,又以接到檄书没有及时赶到的罪名杀了张用济。郭曜知道后告诉郭子仪,认为李光弼心胸狭窄。郭子仪沉默良久,对儿子说:李光弼接管军队杀将震慑诸将,原本也是常情,但他如此不懂得人心人性,将来不会有好下场。后来,李光弼虽军功卓著,但还是被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等陷害,郁郁而死。

由于史思明称帝后军威大振,大唐军马与之交战并没有绝对优势,西部的党项羌族乘机不断侵吞唐朝的边疆,直接打到长安附近。大臣们上书说,天下还没有平定,不应该削夺郭令公的兵权。李亨这才慌了,赶紧启用郭子仪。党项军队闻风而退。

李亨再一次认识到郭子仪的威名是保卫唐朝、清除叛军的利器,便下诏再命郭子仪统帅兵马。鱼朝恩坚决阻挠,懦弱的李亨只得收起写好的诏令。

但是,战局对唐朝不利。史思明称帝后拥有抢掠而来的钱财,所以归降者甚多,又重新夺回了洛阳,且数度击败唐军,斩杀数个唐军节度使,李光弼大败,叛军打到了陕州,长安又被恐惧所笼罩。如果不是史思明长子史朝义杀了老爹称帝耽误了战机,情势不堪设想。

史朝义收编原安庆绪、史明思的军队之后,军势大振。公元762年,河东绛州等地缺粮,唐朝各军相互掠杀不能制止,河中观察使李国贞、河东节度使邓景山相继被杀。李亨担心河东一乱,直接威胁长安。在太子李豫的规谏下,李亨决定启用郭子仪,封郭子仪为汾阳王,担任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使兼兴平军、定国军副元帅。异姓封王,是对郭子仪极大的恩赏。

其时,李亨已经病重,不见朝臣。郭子仪请求说:老臣受命平乱,可能会死在外面,不能见陛下死不瞑目!于是李亨召郭子仪进入寝宫,喘息着对他说:河东的事情,全部托付给令公了!郭子仪含泪说:陛下保重身体,老臣一定竭尽所能!

郭子仪到了军中。旧部闻听令公出马,都纷纷前来效力。郭子仪把闹事的四十多名将领抓起来全部斩首,清理了有叛乱倾向的将领,河东诸镇的兵马都慑于郭子仪军威,很快归复平静。

郭子仪以自己的声威安定了河东,然而长安皇宫内的斗争你死我活。李亨病重后,朝中大事由太子李豫处置。名义上,李豫监国,但事实上李辅国、鱼朝恩等与张皇后勾结,朝中大臣和驻外将领都深受其害。

前文讲过,李辅国权倾朝野,得益于他与李亨夫妇以及太子李豫的亲密关系。然而李亨病倒后,张皇后野心膨胀,想效法武则天,另立太子以达到垂帘听政的目的,就勾结亲王和宦官准备整死李辅国、废除太子李豫。然而这一密谋被宦官程元振知道了。当时程元振负责禁军事务,马上抓住时机向李辅国报告,请求李辅国收归门下。李辅国当即向李豫汇报。李豫深知如不及时发难,自己不但当不上皇帝,小命也难保,于是授意李辅国、程元振动手。李、程二人率禁军突然袭击,捕杀张皇后及其党羽。重病中的李亨听到消息,惊惧而死。公元762年,太子李豫在李辅国、程元振等宦官的辅佐下当上皇帝,是为唐代宗。

李豫继位后,封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尊为“尚父”(这个称呼自姜太公之后很少见了);封程元振为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命其执掌禁军。李辅国当权后一手遮天,朝中宰相都要向他请示才能见到皇帝。后来程元振不满李辅国压着自己,密奏李辅国知道的秘密太多,不除掉将威胁陛下安危。李豫听信程元振之言,先罢了李辅国的官,再命程元振派人化装成盗贼把李辅国击杀在没有警卫部队的府第。程元振则被升为骠骑大将军,成为权倾天下的宦官。

代宗李豫继位后,史朝义仍然控制河南、河北大部分地区。李豫当然知道还是由郭子仪挂帅把握大些,于是李豫任命郭子仪总领朔方、河东、北庭及潞州、仪州、泽州、沁州、陈州、郑州等节度使行营兵马,让他平定史朝义收复失地。不过,这一任命遭到程元振、鱼朝恩的强烈反对,认为郭子仪名声太大,如果完全平定了史朝义,将来如何节制他?李豫只得解了郭子仪兵权,召他回长安,让他担任山陵使督建皇陵,实际上是让他为李亨守陵。当时郭子仪的部下遍及天下,特别是大唐主力部队朔方军的老部下们都不服,纷纷上表要求恢复老令公的兵权,不然就撂挑子不干了。

在这个时候,郭子仪忍辱负重,亲自到宫中求见李豫,把肃宗所赐的诏书一千余件拿给李豫看,表明自己是忠于大唐的。李豫不敢正视郭子仪,只是说:让令公忧虑了!朕主要是考虑您已经六十六岁了,担心您的身体,所以请您督造先皇陵寝以便好生修养。郭子仪诚恳地说:陛下体恤老臣,老臣十分感激,但史朝义还没有平定,老臣恳请陛下任用仆固怀恩,因为他曾当过老臣的先锋官,能征善战,又与回纥结亲,由他主持平定史朝义既能节制诸将,还能得到回纥兵马的帮助。请陛下将老臣以前的全部职务都授予他吧。

当时,大唐两大名将郭子仪、李光弼都被削夺兵权,只有仆固怀恩可以胜任。李豫听从了郭子仪的建议,任命仆固怀恩为河北副元帅,加左仆射兼中书令,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使,基本继承了郭子仪先前的职务。由于担心老部下们不听招呼,郭子仪给朔方军主要将领都写了信,要他们配合仆固怀恩。于是,朔方军复振。仆固怀恩不负众望,起兵收复东都洛阳,并追击穷途末路的史朝义军。公元763年,史朝义兵败自缢,余众溃散或归降,历时七年的安史之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