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智谋观止
2959900000034

第34章 司马懿,老谋深算的潜伏大师(2)

可见,曹丕在初期的人事安排中,并没有考虑把兵权分给司马懿,甚至不让他有染指的机会。但这个好大喜功的皇帝,身体渐渐有些支持不住,认为司马懿这几年也没有什么企图,自己死后国家还得靠他,于是封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加给事中、录尚书事,让他可以领兵五千,守卫许都(与曹真、曹休的实际统兵数量相比,只是一个零头)。

曹丕只当了七年皇帝,就累死了。临终前,曹丕把太子曹叡叫到床前,对他说:我已经给你做好了人事安排,让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为辅政大臣。真、休、群三公,你不必多疑,都是忠于魏国的;司马懿虽无明迹,但此人深藏不露,你小心些为好。曹叡拜领,当年就在洛阳即皇帝位,是为魏明帝。

曹叡继位时年方二十三岁,但继承了曹操的优良基因,性情沉着刚毅,做事明识善断,让司马懿感觉这娃娃比他爹厉害,看来还得猫着等时机。不久,孙权又开始进兵伐魏。这次分兵两路。第一路,亲率大军围攻江夏;第二路,命左将军诸葛瑾、将军张霸引兵进犯襄阳。司马懿认为时机已到,但如何才能获得批准呢?最好的办法是上表请征东大将军曹休和自己分兵两路应战。曹叡批准,命曹休部援助江夏,司马懿部援助襄阳。这是司马懿第一次以方面军司令的身份引军出征,因此只能胜,不能败。诸葛瑾和张霸用兵较为传统,没什么新招,所以司马懿到襄阳后,没费多大力就大败诸葛瑾,斩杀张霸,斩首千余级,得胜而归。曹休也成功击退孙权。

但是,曹叡对待曹氏家族和祖辈遗留大臣上与司马懿还是有分别的。击退东吴后,曹叡大封群臣,封曹休为大司马(正一品,位列三公之首),曹真为大将军(正一品武职之首,魏国最高军阶),陈群为司空(正一品,位列三公),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正二品武职之首)。从这个封赏来看,曹叡已经把父亲曹丕安排的四位托孤大臣拉开了距离,只有司马懿没有进入正一品官阶。

但司马懿心头暗喜。因为正二品武职之首的骠骑大将军,在他看来比位列三公实惠。只是,曹休、曹真当时掌控天下兵马,司马懿要领兵还得向这二位请示报告,弄不好会起冲突,因为二曹自恃功高,不大听得进意见,认为司马懿打仗不怎么样,经常刁难他。

如何才能化解这一矛盾?司马懿认为必须设法脱离二曹的监控,才有单独建功、获取曹叡信任的机会。经过半年多调研,司马懿向曹叡写了表文,分析了南方的态势,指出孙权屡屡侵犯是因为荆州、豫州的防务出现了问题,需要集中整顿,建立牢不可破的防线,让东吴无法再入侵魏国。这份报告入情入理,曹叡就把司马懿找来说:既然你有信心加固南方防务,就辛苦你去整治吧。于是下诏,命司马懿以骠骑大将军本职驻军宛城,兼领荆、豫二州都督,节制二州军事力量。

6

司马懿抵达宛城后,才将藏了多年的胸中所学施展出来,严密布防魏国南线,使东吴不敢再越雷池。期间,司马懿认识到魏国的西南地区新城也是战略要地,如果有失则会危及魏国,因为新城太守孟达是关羽失败后投到魏国的降将。

孟达一直是首鼠两端之辈,先前在刘璋手下为将,后来与法正去“迎接”刘备入蜀,用尽手段表示誓死效忠刘备。刘备平蜀后任命他为宜都太守。刘备攻汉中时,孟达攻取了房陵、上庸。刘备有识人之能,担心他将来反叛,就派养子刘封去上庸,名为“合兵共守”,实为监督孟达。这样的人事安排,在当时刘备抽不出太多将领之时,也算合理,因为刘封当时的地位很高,一直跟着刘备,在没有刘禅之时一度被认为是刘备的继承人。但刘封心胸狭窄,刘备有嫡子刘禅后,他一直担心自己失势。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当了汉中王,按制要立王太子,拿不定主意,就问诸葛亮应该立谁为王太子。诸葛亮比较狡猾,说这是主公的家事,臣不便过问。于是刘备就写信给二弟关羽。关羽很耿直,直接回答:大哥有亲儿子,为什么要立外人?于是刘备就立了刘禅。刘封知道后,深恨关羽。及至关羽败困麦城,派人向离得最近的刘封、孟达求救。刘封当时想出兵相救,但孟达说:你当他是叔叔,他当你是侄子吗?就把立王太子的事端了出来。刘封就以上庸三郡还没稳固为由,按兵不动。刘备知道后,气得肝疼,要亲自引兵捉拿刘封。诸葛亮认为逼急了刘封会降魏,就把刘封诓回成都整死了。孟达则带领人马投了魏国寻求保护。曹丕继位后,把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郡,让孟达任新城太守,封建武将军、平阳亭侯,极力笼络他。当时,司马懿曾进谏曹丕,说孟达有奶就是娘,不可信任。曹丕不听。

曹丕死后,诸葛亮想夺回上庸三郡打开战略缺口,就给孟达写了长信,说现在曹魏由小娃娃执政,志能之士老的老,死的死,魏国已经没有当年曹操时的气运了,将军曾为蜀国立过大功,当年担心先主责怪才暂依魏国,但现在曹叡不重用将军,只是重用曹氏宗族的人,将军有什么发展前途呢?我以我的信誉保证,只要将军复归蜀国,我保你为大将军。孟达接信,心有所动。刘备已死,真正掌权的是诸葛亮,而且近年来确实厉兵秣马,看样子要征讨曹魏。如果魏国不敌,自己就没出路;就算两国相持,自己也不能升迁,因为小皇帝不待见自己。于是,就给诸葛亮回信表达了深深的悔意,说自己生是蜀国的人,死是蜀国的鬼,丞相能这样理解属下,属下感激涕零。

诸葛亮接信,深知孟达为人狡猾,怕有反复,必须逼他就范,于是派人到孟达的死对头魏兴太守申仪那里诈降,把孟达反叛的事告诉申仪。申仪觉得事急,赶忙跑到最近的宛城密告司马懿。司马懿敏锐地捕捉到这是诸葛亮的计谋,如果不及时处置,孟达知道“事泄”后会马上起兵,若与蜀军对接,事情就不好办了。于是马上写信,快马送给孟达。信中说,子度(孟达的字)将军以前弃暗投明,国家委将军以守卫边疆的重任,就是为将来攻灭伪蜀做准备。将军的心就像太阳一样光明,圣上是非常清楚的。蜀人深恨将军不帮关羽,诡诈的诸葛亮欲离间将军与圣上,故意制造将军谋叛的罪名,好逼将军投奔于他。然而以圣上的英明、将军的智慧,这等伎俩岂能奏效?所以请将军以大局为重,不要上了诸葛亮的当,将军如果入蜀,难逃刘封的命运,请将军以国家为重;我当上表圣上,给将军加官晋爵。

信一发出去,司马懿马上以都督的令符急调荆、豫之兵,集合五万人马直奔上庸。部下认为,这样的事要先向圣上奏明后等候命令再行事。司马懿说:来不及了!这时候正是孟达与诸葛亮互相猜疑的时机,必须马不停蹄,以雷霆之势斩杀孟达,稳固西南,再向圣上奏明。于是催兵急进。

孟达得了司马懿的信,犹豫不决。诸葛亮故意泄露孟达要反的秘密后,飞马来信催他赶紧起兵,不然宛城的司马懿会起兵来攻上庸。孟达给诸葛亮回信时说:请丞相放心,司马懿虽挂有骠骑大将军的头衔,但没打过什么像样的仗,我不怕他。我在伪魏,深知他们的规矩,像这种调动大军的事,必须经过曹叡的批准才行。宛城和洛阳相距八百里,离上庸相距一千二百里,司马懿上表请令,来回折腾至少需要一个月。到那时,上庸三郡的城池都已加固,诸军都做好了准备,丞相您再派兵接应,不仅不怕司马懿,还可以乘势占领魏地。

诸葛亮和孟达万万没想到,司马懿根本不请示,只用八天时间就率大军赶到。那时的吴、蜀关系修复,都急调边关军马来支援孟达,司马懿派一万人将吴、蜀援军隔离在险塞之外,另外四万人分八路攻城。孟达根本没有准备,惊悸之余草草构筑工事。魏军因急着赶路,没有带足够的粮草,只有攻破上庸才能活命,于是拼死攻城。仅仅十六天,孟达的部下实在扛不住,开城投降。司马懿入城,不听孟达废话,砍了脑袋送往洛阳,俘虏万余军马,尽收上庸三郡。吴、蜀军马见司马懿以闪电之势灭了孟达,回天无力,只好退军。

曹叡接到司马懿战报,十分欢喜,准备擢升司马懿。大司马曹休进言:司马懿不按制度汇报军情,私自调兵去打孟达,虽有功劳,但有违法度,最多功过相抵。曹叡自然清楚司马懿是对的,要是迟了,上庸三郡已经是蜀国的了。不过皇帝对臣下擅自调兵是很忌讳的,心头不爽,加上大司马有意见,就没有任何表示。

7

司马懿不在乎封赏,只是害怕失去兵权。他想回宛城继续统兵,但又不能明说,就绕着弯子对曹叡说:蜀国失了荆州,想占有上庸三郡也没有成功,暂时不会来犯。但是,吴国与我国接壤的战线太长,所以孙权经常来犯,我们首先要战胜吴国。吴国以为中原人不习水战,因此集兵东关(巢湖濡须口,吴国建都建邺后花大力气在此建濡须坞,为吴都最后防线,曹仁曾在此大败)。大凡打仗,首先要掐住对方的咽喉,再猛击他的心脏,才能取胜。夏口是吴国的咽喉,东关是吴国的心脏,如果引陆军向皖城,把孙权的主力吸引出来,再用水军向夏口,乘虚出击,如同神兵天降,必破吴国。

曹叡虽然防着司马懿,但毕竟打败吴国更重要。听司马懿说得头头是道,曹叡就让司马懿回宛城备战。司马懿以为向曹叡提交了这样的方案,皇帝会让他全权征伐吴国,不料曹叡真正相信的人还是曹休。不久,孙权让鄱阳太守周鲂学黄盖假装降魏,曹叡命曹休起大军十万前往皖城,而命司马懿领兵进攻江陵。司马懿心头很不舒服,知道有曹休在,自己出头困难,不如借孙权之手除掉政敌。他深知曹休勇力远胜谋略,为人十分骄矜,就把进攻东吴的策略写了两份,一份呈送曹叡,一份抄送曹休。曹休一直瞧不上司马懿,见这老鬼还要指点自己,气得须发倒竖,对部下说:老子偏不用这阴人的计策,捉了孙权再说;又上表给曹叡,说这次不要让司马懿掺和。曹叡当然是信任曹休的,于是明诏司马懿停止进军。

曹休因完全排斥司马懿的正确方略,加之立功心切,不顾手下将领的劝阻,孤军深入吴地石亭(今安徽省舒城境内),结果中了吴国大都督陆逊三路大军的埋伏,被杀得溃不成军,幸亏豫州刺史贾逵引兵急救,曹休才免于全军覆没。

曹叡虽然没有惩罚曹休,但这一仗成了曹休的心病,羞愤交加,不久背疮发作而死。

司马懿的一个重要政敌倒下了。虽说曹休之死并不是司马懿直接下的手,但如果没有他“促成”石亭之败,曹休不会那么快就气病而死。此事,司马懿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事先等于两次向曹叡汇报了征伐东吴的正确方略,但曹叡、曹休不用其策,还让他不要进兵,那么他非但没有丝毫责任,还向朝廷和军方证明了自己的正确。

曹休死了,还有一块绊脚石,就是大将军曹真。本来,在曹叡的人事安排中,曹休主要应对吴国,曹真主要应对蜀国。如今曹休已死,只能依靠司马懿应对东吴。

曹真比曹休要厉害得多,是从沙场熬出来的一块老姜,曹操在世时把他当亲儿子看待,深得曹操兵法的真传,成功阻挡了诸葛亮的两次北伐,占据了街亭(今甘肃省秦安县境)要冲,夺回丢失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使诸葛亮北伐计划受到重创(因为从地理上已经丧失了进攻关中的主动)。

从曹真夺取街亭、复收三郡、两败孔明来看,曹叡安排他对付蜀国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诸葛亮毕竟是将兵大家,又极善谋略,第三次伐魏(公元229年)时,成功占领了武都(今甘肃省成县)、阴平(今甘肃省文县西北),曹真感到非常吃力,加之连降大雨,魏军只得退兵。

曹叡觉察出曹真再与诡计层出、死缠烂打的诸葛亮斗下去,难免有失,动了调用司马懿的念头。于是,他密诏司马懿尽快布防南线防止吴国进军,再到西线对付诸葛亮。

司马懿心头窃喜。派大用场的时机终于到了!经过大半年的时间,司马懿把南线防务布置得如铁桶一般,才回洛阳述职。这回,曹叡决定主动兴师伐蜀。司马懿一回京,曹叡就升他为大将军,加大都督(正一品),假黄钺(可以代表天子行生杀之权)。这一职位以前是曹真,现在正式授予司马懿,含义就是司马懿已经成为伐蜀的执行统帅。精明的曹叡感到,如果再不下点本钱,就难以抵御诸葛亮的进攻。当然,为表示对曹真的尊重,就提升曹真为大司马,并将兴兵伐蜀的第一指挥权交给曹真。也就是说,司马懿有临机专断之权,但在行政上仍归曹真节制。这样的人事安排,既给了司马懿权力,又让他受到约束。可见,曹叡的心思是缜密的,也无怪司马懿在他活着时仍然忍耐待时。

由于这次主动伐蜀争议很大,朝中多数人认为大局已定,诸葛亮善于用兵,出师不能胜。曹叡问司马懿的意见,司马懿说听陛下的。因为细心的司马懿观察曹真的行动,发现其已染病,恐不久于人世,在此时显露自己是愚蠢的行为。他现在的心思,耗死第二个政敌曹真才是最大的事,你们说要就打吧,反正按常规行军就行了。

曹真挂帅后,率主力入子午谷,命左将军张郃出斜谷,命司马懿溯汉水出西城,分兵三路会攻汉中。这次出师果如司马懿所料,劳而无功,又遇连天降雨,只得班师。

曹真回朝后,于第二年病逝。曹叡哀痛不已,下诏曹真的长子曹爽继承其父爵位、封武卫将军。曹爽自小是曹叡的玩伴,跟亲兄弟似的。曹叡念及旧情,加上对曹真的怀念,对他特别器重,几乎是火箭提拔,希望他能承袭父志,为国效力。

8

公元231年,诸葛亮探知曹真已死,发动第四次伐魏,包围了魏国守卫祁山的贾嗣、魏平部,并用当时的科技发明“木牛流马”运输粮草,搞得魏军像见了外星人似的。曹叡两大臂膀曹休、曹真都死了,只得重用司马懿。他把司马懿召来说:西方战事吃紧,只有爱卿能托付大事。于是命他西驻长安,率领左将军张郃、雍州刺史郭淮等名将防御蜀军。至此,司马懿真正当上了魏军统帅,时年五十三岁,正式与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对决。

相对于担任蜀军统帅多年的诸葛亮,司马懿实际作战经验是不能比的,但司马懿施展了“耗”字诀,成功阻击了诸葛亮的凌厉攻势。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用兵策略上可以看出,他主张消耗战,因为他认定蜀军远来,后勤补给困难,诸葛亮巴不得速战速决,但司马懿就是不上当,把主要精力用于构筑工事,严密防御蜀军的进攻。同时,他派出间谍到蜀中散布谣言,称蜀军众将想拥立诸葛亮为帝。刘禅未必相信,但亲近他的人难免会吹耳边风,至少在投送军粮、发放军饷等方面会出现问题。

果然,诸葛亮的后勤补给出现了问题。固然,诸葛亮是个发明家,会用“木牛流马”沿崎岖山道运粮,但毕竟运量有限,不得已抢割上邽(今属甘肃省天水)的麦子。司马懿出兵保粮,获得成功,但在此次战争中名将张郃中了诸葛亮发明的连弩身亡。不过,诸葛亮终因军粮用尽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