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可不知的成功方法全集
2944800000033

第33章 失败是成功之母(2)

把每一个“失败”先生拿来跟“平凡”先生以及“成功”先生相比,你会发现,他们各方面(包括年龄、能力、社会背景、国籍以及任何一方面)都很可能相同,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对遭遇挫折的反应大小不同。

当“失败”先生跌倒时,就无法爬起来了。他只会躺在地上骂个没完。

“平凡”先生会跪在地上,准备伺机逃跑,以免再次受到打击。但是,“成功”先生的反应跟他们不同。他被打倒时,会立即反弹起来,同时会汲取这个宝贵的经验,立即往前冲刺。

失败不可能排除态度的因素。爱迪生的发明就是一个态度跟失败有关的例子。他曾长期埋头于一项发明。一位年轻记者问他:“爱迪生先生,你目前的发明曾失败过一万次,你对此有何感想?”爱迪生回答说:“年轻人,因为你人生的旅程才起步,所以我告诉你一个对你未来很有帮助的启示。我并没有失败过一万次,只是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

爱迪生估计他发明电灯时,共做了14000千次以上的实验。他成功地发现许多方法行不通,但还是继续做下去,直到发现了一种可行的方法为止。他证实了大射手与小射手之间的唯一差别:大射手只是一位继续射击的小射手。

除非你放弃,否则你不会被打垮。伟大的希腊演说家德谟克利特因为口吃而害臊羞怯。他父亲留下一块土地,想使他富裕起来,但当时希腊的法律规定,他必须在声明土地所有权之前,先在公开的辩论中战胜所有人才行。口吃加上害羞使他惨败,结果丧失了这块土地。

从此他发奋努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演讲高潮。历史上忽略了那位取得他财产的人,但一连好几个世纪,世界各地的学童都在聆听德谟克利特的故事。不管你跌倒多少次,只要再起来,你就不会被击垮。失败继续坚持,继续努力,你就会成功。

“菲亚特”是“意大利都灵汽车制造厂”的缩写。90年的创业史,历尽了艰辛坎坷,菲亚特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际,靠的就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菲亚特的创始人老阿涅利在都灵办厂时,许多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嘲笑他,说什么“汽车只是少数贵族人家的奢侈品,没有前途”。但老阿涅利却毫不动摇,坚持办厂。

如今,有2000多万辆汽车在亚平宁半岛上奔驰,更多的车辆行驶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事实证明了老阿涅利的远见。乔瓦尼·阿涅利在继承了家业的同时,也承袭了他祖父这种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上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爆发了能源危机,汽车工业更是首当其冲。阿涅利在严竣的现实面前探索道路,勇于开拓,针对能源短缺,绞尽脑汁研制低耗油车;针对市场萎缩,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最终,菲亚特以竞争性的价格战胜了对手。

当伊利集团要丢掉“病人膏肓”的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公司的包袱时,福特汽车公司准备全部购买,乘机入侵意大利市场。是“引狼入室”还是“拒狼于门外”,对阿涅利来说,答案非常明确。

就在福特与伊利即将达成协议的关键时刻,阿涅利抛出了一套全面拯救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公司的计划,此举顿时轰动了欧美世界。那一年,菲亚特汽车部门的营业额只有73亿美元,而福特高达527.7亿美元。“小兔碰大象”、“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等醒目标题纷纷出现在欧美报刊上。但是,一旦决心下定,阿涅利不顾讽刺挖苦,毫不动摇。

后来,在意大利政界、各派势力的支持下,阿涅利终于战胜了强敌,扩大了“帝国”的版图。阿涅利这种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使菲亚特发展成为经营范围多达15个,“海陆空”各种产品领域都有涉足,营业额高达293.8亿美元,约相当于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4%,成为在欧美闻名遐迩的大公司。

不要因失败而变成一位懦夫。而应像阿涅利那样,面对失败,面对挫折,奋勇向前。当你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有成功时,不要放弃,只要开始另一个计划就行了。

很多年以前,一位好友邀拿破仑·希尔共同开发某种产品,结果卖不出去。幸运的是,拿破仑·希尔还来得及退出。然而,他的朋友却损失了几千美元。结束时,那个朋友富有哲学昧地说:“希尔,你知道,我不想失去金钱,但是真正使我关心的是,我害怕在以后的生意中,会太谨慎而变成懦夫。如果真是那样,我的损失就更大了。”

失败很难使人坚持下去,而成功就容易继续下去。如果工作比你想象的还难。请记住:你无法在天鹅绒上磨利剃刀,你也无法用汤匙喂一个人,而使他获得锻炼。

美国柯立兹总统曾写道:“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上充满了学无所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无往而不胜。”

输得起才赢得起

“不要问我能赢多少,而是问我能输得起多少”,这是美国股票大王贺希哈的名言。

贺希哈17岁的时候,开始自己创造事业,他第一次赚大钱,也第一次得到教训。那时候,他一共只有255块钱。在股票的场外市场做一名掮客,不到一年,他发了第一次财:16.8万元。他替自己买了第一套像样的衣服,在长岛买了一幢房子。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休战来到了,贺希哈聪明得过了头。他以随着和平而来的大减价的价格,顽固地买下隆雷卡瓦那钢铁公司。结果呢,“他们把我剥光了,只留下4000元给我。”贺希哈最喜欢说这种话,“我犯了很多错,一个人如果说不会犯错,他就是在说谎话。但是,我如果不犯错,也就没有办法学到乖。”这一次。他学到了教训,“除非你了解内情,否则,绝对不要买大减价的东西。”

但是,比他这种赚钱的本事更值得称道的,就是他能够悬崖勒马,遇到不对劲的情况,能悄悄回顾从前的教训。在1929年灿烂的春天,正当他想付50万美元,在纽约的证券交易所买一席位子,不知道什么原因,把他从悬崖边缘拉回来。贺希哈回忆这件事情时说:“当你知道医生和牙医都停止看病而去做股票投机生意的时候,一切都要乱了。我能看得出来。大户买进公用事业的股票,又把它们抬高。我害怕了,我在8月份全部抛出。”他脱手以后,净得400万美元。

1936年是贺希哈最冒险,也是最赚钱的一年。安大略北方,早在人们淘金发财的那个年代,就成立了一家普莱史顿金矿开采公司。这家公司在一次大火灾中焚毁了全部设备,造成了资金短缺。股票跌到不值5分钱。有一个叫陶格拉斯·雷德的地质学家,知道贺希哈是个思维敏捷的人,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贺希哈听了以后,拿出25000元做试采计划。不到几个月,黄金掘到了——仅离原来的矿坑25英尺。

普莱史顿股票开始住上爬的时候,海湾街上的大户以为这种股票一定会跌落下来,所以纷纷抛出。贺希哈却不断买进,等到他买进普莱史顿大部分股票的时候,这种股票的价格已超过了两马克。

这座金矿,每年毛利达250万元、贺希哈在他的股票继续上升的时候,把普莱史顿的股票大量卖出,自己留了50万股,这50万股等于他一个钱都没花白捡来的。

这些股票使贺希哈回想过去在布鲁克林那种艰苦的生活,真好象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一样。现在,他拥有两幢公寓,3个家庭——公寓在多伦多和纽约;家庭在葛兰特奈克、长岛、朴库诺斯。为了调剂工作的情绪,他替自己买了7架钢琴。在朴库诺斯,他在占地470英亩的山坡地上造了一座漂亮的法国风格的房子,有手球场、游泳池、根西乳牛,足以供24个人住的房间。

在20世纪40年代,他最愉快的事业里加进了美国的梅沙毕钢铁公司。“当我买下梅沙毕股票的时候”,他说,“还没有一个人懂得含有氧化铁微粒的打火岩是什么东西。他们以为那是一种清洁皮肤的新产品。但是我懂。我知道这种东西可以发大财。”他把这种股票买进抛出,不到几年的光景净赚了1550万元。贺希哈不需要到公司里去,就可以赚到钱。

贺希哈给人的印象很深刻。他嘴上经常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手里紧紧地捏着一块小毛巾,随时准备擦汗的样子,尤其是在接电话的时候。对任何股票经纪人来说,电话是生意上不可缺少的工具,对贺希哈来说,电话好象他生理上一个重要器官。这可以用一件事情来说明:在1947年的一个晚上,贺希哈把他的女儿召唤到纽约一家医院的病床边。贺希哈因患了严重的腹膜炎,两只手固定在诊疗器上输血。当他的孩子们悄悄地走进病房的时候,听到他在喊:“把我手上的鬼东西拿开,我要打电话!”电话就是贺希哈工作的机器。他按电话的号码键,好象在弹钢琴。他鼻子里有节奏的应诺声,就是他办公室的脉搏,可以听出他的情绪。

一个人怎么样才会成功,这是很难分析的。但是,在贺希哈身上,我们可以分析出一点因素,那就是他自己定的一个简单公式:输得起才能赢得起。

挫折是向上的动力

俗语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宏图大业不是异想天开、一蹴而就的,不经一番风霜苦,哪有梅香扑鼻来?成大功、立大业者,都得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志向远大者仅以受磨难尚且不够,因为受磨难与受得了磨难的人相当多,不一定个个都能出人头地,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其事业更不是在粗心大意和侥幸中完成的、取得的,而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故胸怀上博大宽广,光明磊落,细节上渐渐积累,战略上目光长远,事业上百折不挠,再加之坚强的意志,完美的人格,方可替自己事业的成功奠下厚实的基石。

孔子在陈、蔡受到围困时,忍住饥饿,环顾四周的景色,于是向弟子们发出感叹说:“天寒既到,霜雪既降,方明白松柏苍翠的颜色难得啊!”这就是孔子以自己几十载坎坷经历的切身感受所表达出来的对松柏的赞叹。

苏秦,东周洛阳人。相传他曾经拜师鬼谷子,学习姜太公兵法。学成后,先后游历诸国,企图求取一官半职,但始终不被人器重,失意之中不得不返回家乡,寻机发展。

其时,各大诸侯纷纷称王,连名义上的周天子都被踢开了。周王室辖区下的臣民,面对政治力量完全丧失的局面,深感失望。政治再也没有前途,他们只好致力于发展经济。在这种崇商的氛围下,显然《姜太公兵法》无一用处。苏奏的家人和亲属,对苏泰的所学大失所望。在他们看来,任何经商赚钱的本领都比数百年前的兵书更有用。苏秦的行为不被他们理解,反而遭到他们的嘲弄和讪笑。

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苏秦没有气馁,反而激励了他求功显名的决心。从此,他闭门不出,博览群书。为了不使自己产生惰性,他悬发于梁,以锥扎大股(大腿),“悬梁刺股”的故事就来源于此。

他深居简出,苦心研究,历时一年之久,终于创造出一套制秦的战略——会纵战略。即合众弱以攻一强,联合各诸侯的力量,以遏制秦国的对外扩张。

于是,赵王给苏秦一百辆车马,一千斤金子,一百双玉璧,一千匹绸缎,让他去约会诸侯进行合纵结盟。

诚然,苏秦广博的知识和雄辩的口才让人佩服。然而,他游说的成功,更多取决于他对自己的行动始终充满着自信。因此说,自信心能给人带来生活和做事的勇敢,自信心是人们施展抱负的奠基石。

华罗庚说:“勤奋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勤奋能越过暂时的失败和挫折,取得最后的成功。

大凡有作为的人,无一不与勤奋的习惯有着难解难分的渊源。只要勤于工作,就必然会有成功的降临。所以,我们应该勤勉地工作,无论什么压力,我们都要有勇气战胜它。

不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

以前流行过一句话: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其实哪儿都不相信眼泪,岂止莫斯科!

当坏事已经降临,悔恨、抱怨、痛苦,都没有建设性的效果。唯有从事情变坏的原因着手,设法修正它,以免事情变得更坏和同样的坏事再一次发生。这才是有建设意义的做法。

伊黛和邓肯太太合作成立“少女公司”,生产出当时很“前卫”的胸罩,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巨大的利益空间吸引竞争者们纷纷加入。为了增强竞争力,伊黛打算暂时不分配利润,并尽可能借钱,购买机器设备,雇佣员工,扩大生产规模。

邓肯太太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不像伊黛那么有野心,她对赚到现在这么多钱已经心满意足了,而且担心举债经营会赔掉已经到手的成果。她坚决要求即时分配利润。两人的意见发生严重分歧,只好解散合作。

当时,公司刚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置了一批新设备,两人散伙后,现金全被邓肯太太带走,伊黛还得借一笔钱支付她的红利,这样,公司只剩下一些机器和一大笔债务,陷入无米下锅的窘境。伊黛出去找新的合伙人,没有人愿意答应;向人借钱,得到的回答都是“NO”。因为这场内讧使人们误以为“少女公司”的生产经营遇到了严重障碍。更糟糕的是,不明真相的债权人纷纷登门逼债,让伊黛穷于应付。员工们眼看公司大势已去,纷纷跳槽,200多名员工最后只有30多人留下来。

伊黛遭此打击,难免灰心丧气。但她知道,唉声叹气对结果没有任何好处,自己应该多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反复思考,伊黛确定了“安定内部、寻找外援”的思路。

首先,她要设法稳住留下来的几十个员工,不给外界一个“已经倒闭”的印象。她开诚布公地向员工们说明了公司的真实情况,并宣布将十分之一的股权分配给他们。这样,员工离职的现象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了。

接下来,伊黛积极筹措资金。经过多次碰壁后,她从银行家约翰逊那里获得了50万美元贷款。有了资金,“少女公司”立即焕发生机,它的业务成长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快。

后来,“少女公司”的产品从胸罩扩大到睡衣、泳装、内衣等,产品畅销100多个国家,成为一家世界著名的大公司。

俗话说:“人没有被山绊倒的,只有被石头绊倒的。”生活中的失败,多数是因为一些细小环节出了问题,并非不可补救。也许只需改变某些做法。结果就会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

玛丽·凯曾经是一位优秀推销员,40多岁的时候,她拿出全部积蓄,创办了一家化妆品公司。化妆品生产出来后,她决定举办一个产品展销会,销售和宣传自己的产品。她对这个订货会充满期待,事前也做了许多准备。

出乎意外的是,这一天,她总共只卖出一元五角钱的化妆品。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失败的订货会。她难过极了,再也没有心情在会场待下去了,驱车匆匆离去。刚转过一个街角,便伏在方向盘上号啕大哭。

哭过一阵儿之后,不那么伤心了,她又想到一个问题:这回将养老金都贴进去了,万一血本无归,以后怎么办?想到这里,她心里一阵阵恐慌。

过了许久,玛丽·凯克制住恐惧情绪,不停地安慰自己:“也许事情并没有那么糟,也许还有改善的可能。”这样,她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开始思索失败的原因。她一项一项分析,忽然发现,原来她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她居然忘了向外散发订货单。怪不得没有一家商店来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