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2896000000040

第40章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1)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孩子对某种知识感兴趣,一是学生的情感心理的作用,二是外部条件刺激的作用。朱熹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在强烈的举刺激下人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动力,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孩子的普遍特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孩子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减负提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里,有没有兴趣爱好,是大不相同的。怀有浓烈的兴趣爱好,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可爱,可以化为精神的欢悦。

早在古代,人们就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如古埃及人以玩木球游戏为爱好,而一些希腊人和罗马人则以收集袖珍型士兵塑像为爱好。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兴趣爱好还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只要是人们喜欢做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一种爱好,不论是收集邮票、编织图案,还是种花养草。

兴趣。是一个人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一段时间专注于某一项或几项活动项目的表现。爱好,是兴趣持久发展的动力。

生活中,孩子能有浓厚的兴趣爱好,益处是多方面的。牛顿就是从一只苹果落地引发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日本著名经济界人士士光敏夫,在他《经营管理之道》一书中写道,能否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事业家,“关键之一在于你是怎样度过业余时间的。”由此可见,兴趣,它能引人踏人某一专门知识的深广领域。可以把人引向伟大事业的辉煌峰巅。因为,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最具实际意义的因素,是学习的一种动力。

做父母的要善于引导孩子对各种事物的兴趣。有个妈妈在厨房洗碗。她听到小孩在后院蹦蹦跳跳玩耍的声音,便对他喊道:“你在干嘛?”小孩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你猜妈妈怎么说?她没有泼冷水,骂他“小孩子不要胡说”或“赶快进来洗干净”之类的话,而是说:“好,但不要忘记回来喔!”这个小孩后来成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兴趣爱好,给人们带来娱乐、友谊和知识。譬如嗜好收集古玩的人,常常要为新的古玩找到个存放的地方,查阅书籍进行一番考证等等。把自己收藏的古玩拿出来观赏,也是一大乐事。再如,集邮上,当你欣赏邮品时,就会从中得到知识和启迪。有了兴趣爱好,就有了同别人交往的“触点”,兴趣广泛,接触的媒介就多,结果由此结识了与自己有同样爱好的人。彼此交流就多了一个朋友。在与朋友们的交往中,一个人会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使情感有所寄托。

兴趣爱好,有利病人康复。医生们发现,有兴趣爱好的比没有爱好的康复快。国外有许多医院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叫他们从事各种爱好。使那些卧床或轮椅上的病人有事可做,忘记自己的不幸,促使病人更快地恢复健康。加拿大医生廉·奥斯勒曾经这么说:“没有一种业余爱好的人,他的生活是不会真正幸福宁静的。什么样的业余爱好,这关系不大——种花养草:制作昆虫、蝴蝶标本;种玫瑰花、郁金香或鸢尾花;钓鱼、登山或收集古玩——只要从事一种业余爱好并且全力以赴就行。”所以。近年来,有的医生将培养病人的兴趣爱好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手段。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最大的特征便是“知识大爆炸”,知识的更新换代突飞猛进,你的孩子要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生存下去,需要学会的恐怕不仅仅是某些知识和经验,而是终身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事物,永葆“自动自发”或自觉主动的精神、能力和态度。社会需要大胆创新,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而那些没有兴趣,没有特长的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平庸者。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掌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作为新一代孩子的父母。更有责任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用兴趣开拓孩子的未来,因为,孩子的使命就是创造未来。

激发兴趣是培养天才的起点

日本的木村久一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遗憾的是,许多父母对小儿进行早期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小儿兴趣的培养,在孩子的许多兴趣刚刚萌芽时便将它无情地扼杀了。其实,幼儿只要智力正常,极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因此,父母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从小开始积极引发、培养孩子的兴趣。

最初的兴趣

最开始引起幼儿兴趣的往往是与他的生存有关的。能够在生理、心理上得到满足和快感的事物。如:可口的食物,适度的光亮,宜人的温度,对皮肤轻柔和抚摩等,这些能直接使人愉悦的外界刺激,都能引起婴儿的兴趣。

兴趣的发展

随着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孩子会对一些与愉悦刺激有关的事物或经验,以及能引起他联想的事物产生兴趣。如:幼儿喜欢玩玩具,当他知道有些玩具是可能用手工制作的,他便会对手工制作产生兴趣。

兴趣的选择

孩子对具体事物或经验的兴趣,可能会随孩子知识的丰富。能力的增强而发展成对某类事物或经验的兴趣。比如:孩子开始可能只对听故事有兴趣,后来逐步发展到对故事书产生兴趣,进而将兴趣扩展到其他文学作品的阅读乃至文学创作的兴趣方面。

事实研究表明,孩子童年时期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未来事业发展的方向。孩子对某事物的深厚兴趣,往往会成为他在该方面取得成功的先导。

父母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

为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创造条件

孩子的兴趣往往是在广泛的探索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父母要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如带孩子外出游泳参观,带孩子观看各种竞技表演和比赛,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让孩子广泛接触社会,全面了解生活,为孩子接触各种事物提供机会,以此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爱好。

发展孩子已有的兴趣

父母在生活中,要留心观察,注意发现孩子已有的兴趣,并采取有效措施去引导和发展孩子的兴趣。父母可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学习,提问让孩子思考,给孩子提供有关的知识信息,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提问等。例如,父母发现孩子对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发生时表现出兴趣。就可以给孩子讲有关的神话传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并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孩子理解,让孩子闻其未闻、见其未见,激发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去注意其他自然现象。教他新的自然科学知识,使其兴趣扩展到整个自然科学领域。

培养孩子的基本兴趣

对学前儿童来说,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1、从小培养阅读兴趣

书籍促进人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古人曾云:“开卷有益。”事实正是这样,读书愈多,愈富于睿智。愈具有眼光。

首先,父母应当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读书气氛的家庭环境。例如:父母以身作则,在劳动之余、闲暇之时看书阅读,让孩子从小受到熏陶,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而对书籍产生兴趣。

其次,为孩子提供各种阅读材料,如:图画书、童话故事书、儿歌等书籍杂志,内容可丰富一些,范围可广一些。另外,路标、店名、广告标语、简单的玩具说明书都可作为孩子的阅读材料。

最后,从孩子稍能听懂母亲说话时,父母就要开始给孩子读故事书、念儿歌,接着就让孩子试着跟读,经过多次练习,孩子就能背出故事,并能将背出的故事与图书上的文字对应起来。慢慢地,孩子发现自己能读书了,他就会对读书产生兴趣。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孩子就能自己阅读那些有趣的图画书。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很多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内容而拿着书向父母请教。父母要耐心解答孩子的提问,对他不懂就问的行为加以表扬,切不可用不耐烦的态度去应付孩子或是拒绝孩子的要求,以防打消孩子的阅读积极性。

2、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

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父母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小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看到一些事物,他常会天真地问:“小鸡娃有妈妈和爸爸吗?”、“月亮有家吗”、“为什么大树冬天要落叶子”等等。这些都说明孩子对这些事物产生了兴趣,家长如果认真给予回答,孩子的兴趣就能得到保护。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及时、耐心地解答孩子的提问,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及能力,提出适当的问题启发孩子思考,慢慢地诱导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

另外,为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父母可为孩子准备一些玩具材料,如木块、条形磁铁、小瓶、小石头、各种纸等,让孩子经常摆弄,逐渐认识它们。

如果有时间,父母还可以同孩子一起做些小实验,诱导孩子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孩子将乒乓球表现弄凹下去了,你可教孩子把凹下去的一面放在开水里烫,让它重新鼓起……以此吸引孩子的兴趣点,从而鼓励他们去探索“未知世界”。

留意并培养孩子的特殊兴趣与爱好

除了培养孩子的基本兴趣外,父母还要注意孩子的特殊兴趣,如音乐、绘画、体育、棋类等。儿童的特殊才能往往存在于孩子的特殊兴趣之中,特殊兴趣很有可能是孩子某种天赋的表现。父母要注意留心观察孩子还处于萌芽状态的特殊兴趣爱好,并加以爱护和培养,使之不断发展成熟。

事实上,尽管很多孩子的特殊兴趣会随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年龄增长而逐渐消退或减弱,只有极少数人在后天努力下能够出类拔萃,甚至成为一代名家。但发展孩子的特殊兴趣能培养孩子和谐自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孩子的潜在能力,为童年生活增添乐趣,为孩子日后的生活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多的娱乐方式。因此。父母还是应该用心培养孩子的特殊爱好和兴趣。

另外,兴趣和好奇心有密切的关系,兴趣能促进好奇心的发展,好奇心能促使兴趣的产生:因此,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还要注意好奇心的培养与引导。

给孩子一把探索世界的钥匙

好奇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不同,每一片草叶和每一粒石头,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美妙世界,都会引发他们无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孩子对事物是充满好奇心的。例如,对大人来说,一个红玻璃杯子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在幼儿眼里看来,却是一个无头绪的、不可思议的红块块,他摆弄过来摆弄过去,是一个好玩的、很有趣的东西。

对我们大人来说,当遇见未曾见过的东西时,也会产生与幼儿类似的感觉,用好奇的眼光注视着,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就在这时候,我们将会真正遇见什么呢?

那就是生命与本身事物的相遇。幼儿对杯子是没有丝毫先人之见的。他没有我们在日常生活感觉中对杯子的看法——是喝水用的器皿等,而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红块块、圆形、中空的奇怪东西。这对幼儿来说,是最激动人心的奇遇了。

一般说来,周围的一切事物对幼儿来说都是新鲜的、令人激动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逐渐熟悉了那些东西,知道了它们在生活中的应有状态。因而也就不再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了。

因此,幼儿好奇心的范围不断扩大,在外界许多事物的刺激下,好奇心不断增强。大人过于考虑安全问题,让孩子躲开有点危险性的事物就等于掐掉了好奇心的幼芽,压制了其能力的增长。

例如爬树,不能说一点危险也没有,若因此而禁止爬树就会夺去孩子广泛深入地了解树木以及树木与他身体关系的机会。好奇心是决不能用“不该限制而加以限制”的方法去培养。

有个妈妈讲了一个她女儿的故事:

记得我的女儿一岁二个月时,有一次全家去酒店吃饭。洒店地上铺的是一种渗花瓷质砖。女儿指着一块地砖问:“妈妈,这是什么?”我耐心地解释说:“这是一块地砖。它用来铺在地上,又好看又容易搞卫生。”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指着一块地砖问:“这是什么?”我依旧耐心地说:“这也是一块地砖。”可是女儿并不罢休,兴味盎然地指着一块又一块的地砖不停地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这是什么?……”直到把所有的地砖指了一个遍,才心满意足地说:“我知道了,这些都是地砖,都是用来铺在地上的。”这时我才惊异地发现,女儿并不是在简单地重复同一个问题,而是进行从无数单个事物中发现其普遍规律的抽象思维的活动。她发现每一块地砖的花纹虽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铺在地上的”。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发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是这样开始和起步的。

千万不要小看孩子一些幼稚可笑的语言和举动,那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研究这个世界,如果对他们大声喝斥和嘲笑,就会扼杀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失去探索世界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