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合集)
2791900000014

第14章 周代篇(12)

从上次搬家中孟母得到了一个启示;孩子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就会不自主地习惯什么环境,接近什么人多了就会学什么人。于是她决定搬到学堂附近。小孟轲到了这里渐渐地跟着读起书来。刚开始觉得新鲜,不久,又贪玩起来,学习不大用功,还经常迟到早退。母亲觉得要把孩子培养成才,不但要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刻苦好学的精神。有一次,还没到放学时间,孟轲就早早溜回来了。正在织布的孟母立即停住布机,厉声问道:“怎么这么早就下学了?”孟轲看到母亲严肃的表情,慌了手脚,便吞吞吐吐地答:“我……老是坐在课堂里,怪闷的,想回来玩一会儿。”说罢,放下书包就往外跑。母亲叫住了他,给他讲学习要用功的道理。但年少的孟轲对道理不感兴趣,听着听着,转身又去玩了。这下孟母可真是又气又急,顺手拿起一把刀,把织布机上的线全砍断了,这下把孟轲吓愣了,赶紧磕头求饶。这时母亲告诉他,你现在的学习不就像织布机上的线,没有织好而剪断就半途而废了,君子好学才可立身扬名。孟轲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苦心,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后人把“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载入了《三字经》,一直广为流传。

后来,孟子受业于子思。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先后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历时约20年,并一度成为齐宣王之客卿。但当时各诸侯正忙于合纵连横的兼并战争,没有人愿意采纳他的建议,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

周游列国

孟轲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来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在周游列国时,魏惠王听说孟轲要来,亲自赶到都城的郊外去迎接,用接待上宾的礼节招待他。第二天,魏惠王请孟轲谈谈怎样才能给魏国带来利益。孟轲却说:“我是仲尼门下的弟子,只知道仁义,不知还有‘利’这件东西。”魏惠王想效法秦国用霸道来富国强兵,见孟子连利都不肯谈,就觉得他太迂了,于是客客气气地打发他走了。

孟轲见魏惠王不用他的“王道”,就又去宋、滕等国游历。但宋、滕是小国,在当时已夹在大国中间朝不保夕,因此,根本无法推行自己的一套主张。这样,孟轲又到了齐国。齐宣王接纳了他,让他当了齐国的客卿。一天,齐宣王召孟轲去谈政治。宣王道:“以前齐桓公、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事,您给我谈谈好吗?”孟轲还是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不谈齐桓、晋文霸道的事,只是用仁爱之心对待百姓,讲王道,天下就能统一、安定。”

齐宣王见他这样说,就又问道:“那么,像我这样的国君可以用仁爱之心去实行王道吗?”孟轲回答:“当然可以。”齐宣王问:“你怎么知道我可以呢?”孟轲说:“我听说有一次有人牵着一头牛走过,您见了,问:‘将牛牵到哪里去?’牵牛的人回答说:‘杀了它用牛血涂钟祭祀。’您就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那瑟瑟发抖的样子。’牵牛的人问:‘那么,就不用血涂钟祭祀了吗?’您说:‘怎么不涂呢?用一头羊来代替它吧。’不知有没有这样的事?”齐宣王回答说:“是的,有这件事。”

“这就说明您有仁爱之心。”孟子乘机说,“君子对于禽兽,看见它们活着,不忍心见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声音,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都离得厨房远远的。可那些不了解您有仁爱之心的人,还会说您是小气呢!”齐宣王被孟子说得心里舒服极了,就又问:“那么,我也能施‘仁政’了?”

孟轲说:“当然能。其实,施仁政并不难。比如说要一个人挟了泰山跳过北海,他说不能,这是真的不能;但如果叫他去为一个老人折一根树枝做拐杖,他说不能,这不是不能,是他不愿意去做。现在大王施仁政,就像叫一个人去折根树枝那样,是能够办到的。”“那么,您的仁政怎样施行呢?”齐宣王又问。孟轲说:“这也很简单,只要将您对动物的仁爱之心用到百姓身上,减少战争,减轻百姓负担,使他们安居乐业。并且用仁、义、礼、智去教育他们,使社会上父子、长幼、朋友之间相亲相爱,秩序稳定,生产发展,国家自然会富强起来。”可是,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呀?齐宣王像魏惠王一样,要的是立刻富国强兵,称霸诸侯。因此,他只得对孟轲说:“先生说的道理我很佩服。但我很愚昧,恐怕一时学不了。”

一天,孟子对齐王做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地对他说:“大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大王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又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十天,它哪里还活得成呢?我跟大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大王即使有了一点儿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奸臣又来哄骗大王,大王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说着,他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盼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也就是“一曝十寒”成语的来历。

当时的战国,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战争连年不断,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来到梁国,去见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是同样的道理。”后人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后人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孟轲见自己的主张到处碰壁,无法实施,于是退而讲学著书。在教学活动中孟子得到很大的慰藉,尝谓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公元前289年,孟轲去世。

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所著《庄子》是道家与道教的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生平事迹

据《庄子》记载,庄子住在贫民区,生活穷苦,靠打草鞋过活。有一次他向监河侯借粟,监河侯没有满足他的要求。还有一次,他穿着有补丁的布衣和破鞋去访问魏王,魏王问他何以如此潦倒,庄子说:“我是穷,不是潦倒,是所谓生不逢时。”他把自己比作落在荆棘丛里的猿猴,“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史记》中记载,庄子曾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在职不久就归隐了。楚威王闻知以厚币礼聘,被庄子拒绝。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两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3000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在当时学者名人中,他和惠施经常往来,《庄子》书中有不少他和惠施进行讨论、争辩的故事。《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做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凤凰,您可听说过?这凤凰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战国时代,赵国的赵文王特别喜欢剑术。投其所好的剑士们纷纷前来献技,以至宫门左右的剑士达3000人之多。他们日夜在赵文王面前相互拼杀。每年为此而死伤的人数以百计,但赵文王仍兴趣不减、好之不厌。于是,民间尚剑之风大盛,侠客蜂起,游手好闲之徒日众,耕田之人日益减少,田园荒芜,国力渐衰。其他诸侯国意欲乘此机会攻打赵国。太子赵悝为此忧虑不已,召集左右大臣商量道:“如此下去,必将国破家亡,为别国所制。诸位大臣中,如有既能悦大王之意,又能止剑士相斗者,吾将赏赐千金。”左右异口同声说:“庄子可担此任。”太子问:“庄子是什么人?”一大臣答:“庄子是个隐士。其才足可经邦,其能足可纬国,其辩可以起死回生,其说可以惊天动地。如能请他前来,定能顺大王之意,又能救民于水火。”于是,太子便派使者带上千金去请庄子。

庄子见了使者,听明来意,说道:“此事何难,竟值千金之赏!”坚辞不收千金,而偕使者一道去见太子,问太子道:“太子赐我庄周千金大礼,不知有何指教?”太子道:“闻先生神明,特奉上千金作为您的学生们一路上的开销。先生不收下,我赵悝还敢说什么呢?”庄子说:“听说太子想要用我庄子的地方,是欲绝弃大王的癖好。倘若臣上劝大王而逆大王之意,则下有负太子,我也会受刑而死,要千金何用?假使臣既能上讨大王之欢心,下又使太子称心,我在赵国何求而不得呢?”

三天后,庄子身穿儒服来见太子。太子便带他去见赵文王。文王长剑出鞘,白刃相待。庄子气宇轩昂,神色萧然,入殿门不趋,见大王不拜。大王道:“太子介绍您来,欲以什么教给寡人?”庄子道:“臣闻大王好剑,故特以剑术拜见大王。”王说:“您的剑术有何特长?”庄子说:“臣之利剑锋利无比,臣之剑技天下无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文王听了,大为欣赏,赞道:“天下无敌矣!”庄子道:“夫善舞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大王给机会,让我得以一试。”文王道:“先生且休息几天,在馆舍待命,等我安排好后,再请先生献技比剑。”于是,赵文王以比剑选择高手,连赛七天,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位佼佼者。便让他们持剑恭候于殿下,请庄子来一决雌雄。庄子欣然前来,赵文王下令:“此六人都是高手,望您大显身手,一试锋芒。”庄子答道:“盼望好久了!”

赵文王问:“不知先生要持什么样的剑?长短何如?”庄子答:“臣持什么剑都可以。不过臣有三剑,专为大王所用。请允许我先言后试。”大王点头,道:“愿闻三剑究竟何样。”庄子道:“此三剑分别是: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大王好奇相问:“天子之剑何样?”庄子道:“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国、泰山为锷,以晋、卫两国为背,以周、宋两国为首,以韩、魏两国为把,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系以恒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按之无下,挥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维。此刻一出,匡正诸侯,威加四海,德服天下。此即我所谓天子剑也。”文王听后,茫然若失。又问:“诸侯之剑何如?”庄子道:“诸侯之剑,以智勇之士为锋,以清廉之士为锷,以贤良之士为背,以忠圣之士为首,以豪杰之士为把。此剑直之亦不见前,举之亦不见上,按之亦不见下,挥之亦不见旁。上效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效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动,四海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此乃诸侯剑也。”文王听了,频频点头。文王接着问:“庶人之剑又如何?”庄子道:“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浓眉长须者所持也。他们衣服前长后短,双目怒光闪闪,出语粗俗不堪,相击于大王之前,上斩脖颈,下刺肝肺。此庶人之比剑,无异于斗鸡,一旦不慎,命丧黄泉,于国事无补。今大王坐天子之位却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深感遗憾!”赵文王听了,马上起身牵庄子双手上殿,命厨师杀鸡宰羊,好酒好菜款待庄子。赵文王绕桌三圈,庄子见了,道:“大王且请安坐定气,臣剑事已奏完毕了。”文王坐下,沉思良久。

赵文王自听庄子畅论三剑后,三月未出宫门,自此戒绝好剑之痛,一心治理国家。那些剑士自觉再无出头之日,个个心怀忧惧,不久都纷纷逃散或自杀了。

哲学思想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学风、文风。庄子用相对主义的理论回答了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天道观。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理,讲天道自然无为。但在“道”和“物”的关系上,他具有与老子不同的明显泛神论色彩。他认为形体产生于精神,而个别精神产生于“道”。但他又说:“通天下一气耳。”认为道即气,道作为世界统一原理,不是在天地万物之外的“造物者”,而是一切事物内在的原因,因此带有泛神论因素。他用“周、遍、咸”三个词来形容道的无所不在,认为天道瞬息万变,充满天地。他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虚满、生死都只是一时的现象,其形态是绝不固定的。他过分强调了绝对运动,由此导致否定相对静止,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认为,从道看来,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宽大、狡诈、奇怪、妖异等等,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从而形成了相对主义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