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长历程
2788700000017

第17章 想象联想(1)

与其说,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不如说,比心灵更博大的是想象。

荒凉的是生命,繁丽的是想象。在荒凉与繁丽之间,我们度日。人,本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将偶像幻化为一片自由的荒草;将生命的慨叹融入一江春水;将静静傲骨注入潺潺流水;让万物之佼佼代言人生的抉择;让镇定理智的思考成为警示的鸣钟……

想象,本无任何意义,是我们赋予了它意义。它需要与真、善、美结伴同行,借助缪斯的指引,会晤真理的太阳。

阅读文章,体会文章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

领悟想象、联想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及方法;

学会用想象、联想的方法写文章。

飘逝的芦花选自《中华百年中学生作文精品读本》第3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长天庆

故乡那片芦苇真美!

春天,密密匝匝的芦笋从水中钻出,远远望去,宛如一团团绿色云雾飘落河滩。

我家就住在芦荡边上,出门不远就能看到清澈、明净的泉水汩汩流淌,芦苇长长的影子在水中颤动着,像是在婆娑起舞,许多说不出名的小鸟在苇中穿梭……

伫立荡畔,我痴痴地望着,往往有种异样的情丝牵动心灵,于是便使劲想:这精灵灵的水流向何处去了呢?会流干流尽吗?苇荡里的鸟儿从哪儿来,又要飞往哪里去呢?这荡外面的世界是个啥样子的?

时常和小伙伴们躲过大人的监视,像挣破笼子的小鸟,扑啦啦钻进苇林。苇林曲折、幽深,令人胆寒却又令人兴奋。我常常按捺不住神秘、好奇的心,用手拨开芦苇,只顾往里钻。一边钻一边搜寻鸟窝,或许能掏到几个圆圆的花鸟蛋呢!间或也能捉住一只毛茸茸的小鸟。倘若刚下过雨,必定叫水珠儿滴得浑身湿漉漉,遭呵斥是免不了的,却仍乐得手舞足蹈。

与苇林厮磨久了,仿佛能感受到芦苇的呼吸,特别是在晨曦初露的时候,那随风飘然而至的缕缕清香,分明就是苇林大口大口呼出来的。轻抚翠绿光滑的苇茎,便能感到那空空的绿色肌肤里流淌着的液体……

夏日的雨后,我常在芦荡边看彩虹。尽兴玩乐之余,也会陷入长长遐想之中。奶奶说,那弯弯的虹一头连着龙宫,一头连着芦荡。你看荡里的水总流也流不完,是因为有通天的虹呀!我相信,奶奶的话是真的!

黄昏来临,我清晰地听到了芦苇拔节的劈啪声,听到啾啾的鸟鸣,阵阵的蛙叫。一阵微风穿过,芦花曼舞着,苇叶沙沙低吟。这一切,都像在对我窃窃私语,令我久久驻足,侧目静听,独自激动不已。再看映红西天的晚霞,透过密密苇叶,洒下点点金辉,就像神秘的梦境。于是,我便在这梦境中恍恍惚惚……

恍惚中,我忽而感到,我原本是大自然中的一株芦苇,是随风儿飘舞的一片芦花——我的心灵便在这里栖息了。

后来,那汪曾经载入史书注入汾河的“丁村泉”被“围湖造田”填死了。从此水源绝断。芦荡终于干涸了,那弯美丽的彩虹再也没出现在荡畔,芦花的故事也只能在梦里闪现。

再后来,久居都市,我常常在喧哗吵闹声中眷恋那片芦林的恬静,眷恋那飘逝的芦花和蛙鸣鸟唱。我多么想回到那片属于大自然的苇林中啊!每思于此,便感到一种精神的充实和生命的愉悦,禁不住萌生与人分享那片芦苇给我的感悟的渴望。

然而,逝者如斯,对芦花的奇异情感,我终是难以表述的。或许,尘世间有些事情,本来就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吧。我觉得,大自然就有这样的几许神秘……

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自然万物中感悟人生真谛,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美学观。“恍惚中,我忽而感到,我原本是大自然中一株芦苇……”仿佛就有某种“天人合一”的感觉在其中。作者写出了与泉水、苇荡相处的快乐,也写出了失去这一乐园的遗憾,以及“飘逝的芦花和蛙鸣鸟唱”给予“我”的永恒的充实与愉悦。作者没有对人与自然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只凭灵敏的艺术感觉,在“对芦花的奇异情感”中发现了几许大自然的“神秘”,这已使读者有了进一步感受与思考的线索。

1从文中找出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我原本是大自然中的一株芦苇,是随风儿飘舞的一片芦花”,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3题目“飘逝的芦花”有怎样的深意?

写作素材的来源有三:一是生活,青少年自己的生活,要做到心口如一,真情实感;二是资料,前人的生活、研究所得,要做到读写结合,积累总结;三是幻想,符合逻辑的想象和虚构,要做到大胆合理,生动活泼。

陶醉

吉林考生/张晨光

许久未曾见到那样一片荒草之势了。离开书桌,走出房门,我悠然地走近那片摇曳的精灵。

蓝天下,溪水边,它们在尽情地疯长着。生命的绿色在一寸一寸地延伸。它们肆无忌惮地在山野间抒写着绿意,抒写着生的希望。

这是一片自由的荒草,在它们的绿意中,没有一丝晦涩的沉重。草们凝神太阳的光芒,让那金色照耀自己幼小的身躯。它们为了活着,在风的咆哮着中,最大限度地伸长绿叶吸引阳光。它们从不认为自己卑贱,无时无刻不挺直身躯,以高傲的态度观望世界,藐视众生。它们似乎知道,拥有阳光,展示绿色,活着,就是希望!

看着这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你能不陶醉么?

这一片荒草繁衍生息,生存是它们唯一的信仰,它们的存在是坦荡的,磊落的。肮脏的、狭窄的城市角落没有它们的影子,温暖舒适的花房里没有它们的绿色。它们是大自然的怀抱中,最完美的守则的体现者。试想,如果漫山遍野缺少了它们的点染,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寂寞!

荒草就那样肆意地在我眼前摇曳着。它们顽强的意志力足以承受任何打击,它们的绿色不灭,身躯不灭,精神不灭。所有自诩[自诩]自夸。勇敢的人也许都要为它们汗颜[汗颜]面部出汗,形容羞愧难当!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一季季,一年年,它们永恒地展现着生命的绿色。

想着这绿色中孕育的永恒的精神,你能不陶醉吗?

又一阵轻风吹过,掀动我的头发,遮住了视线。我知道这无边的绿色盈满眼眶良久,我也神思良久。从书本中逃离,用那么长的时间凝视这一片荒草,我看懂了什么?我又将怎样面对具有挑战性的明天?

猛然间,我懂了!我陶醉在荒草的绿意与执着中。我会努力,朝着荒草的绿色的方向!我会努力,在明天的考场上。

看着这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你能不陶醉么?

文章起笔突兀,从荒草之势写起,对荒草之势的描写真切、细腻、具体,用词生动,饱含高度的褒奖与赞颂。结尾以反问句作结,巧点题目。文章结构清晰,语言优美,富于启示。

1本文为荒草赋予了怎样形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注视荒草良久,作者看懂了什么?

3你是否也有与作者相似的经历,陶醉于某景某物?

修改文章的方法和技巧可借鉴以下几点:一是着眼全局改文章;二是写完之后看两遍;三是改文章须咬文嚼字;四是出入观省改文章;五是搁几天再修改。

水的联想

陈黎

两千多年前,一位智者立于江畔,见茫茫大江怒涛卷雪,奔腾东流,于是发出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从此,这一泓江水便与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哪儿找不到它的身影?《诗经·关睢》中,屈子《离骚》中,李白的歌中,苏轼的豪放中,小谢的如练澄中江,清水落花中……

凄美!后主凭栏,姜夔欲寄,它幻化为绵绵的细雨,如丝,牵动着脆弱的心弦。

雄浑!杜甫登台,润之击浪,它幻化为滚滚的波涛,如火,熔铸着激壮的豪情。

寂寞!贺涛临亭,柳永醉卧,它们幻化为潺潺的流水,如风,飘零着翻飞的落叶。

苍茫!若虚春江独立,东坡揽舟放歌,那“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诗句,曾牵动多少人的袅袅情思。

一路奔涌,它淌逝了湘君踏歌劲舞的激情,屈子抱憾投江的愤激,王勃光华四溢的才气。

一路低回,它捎走了渊明的梦幻,乐天的谪恨,以及闻一多面对一潭死水的无奈。